熟读背诵的四大功能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从新课标中不难看出,熟读背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在几年的教改实践中,熟读背诵仍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一是教师们更重视一些现代化的手段,如课件、网络、以机代读等;二是在考试指挥棒下,教师授课仍以字词、分析讲解为主,朗读只是附庸;三是语文权威部门的导向,各种赛课没有为如何指导背诵而设;四是课本中可背诵的选文太少。由此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语文素养提高太慢。所以本文想就熟读背诵功能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熟读背诵能促进课文理解
  
  对一篇文章的理解,首先要靠朗读。这是任何高明的讲解也代替不了的。学生对一篇课文理解与否,首先不是教师讲懂与否,而是学生是否认认真真地朗读了。如果学生对课文只是草草一读,教师便大讲特讲,那学生理解也只能是一字半句,支离破碎,造成讲解与课文脱节的“两层皮”现象,学生难以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在那些出神入化的景物描写面前,在那些淋漓尽致的心理刻画面前,在那种回肠荡气的韵味、慷慨磅礴的气势面前,那些“巧妙”、“精彩”之类的分析再精到,学生也难真正体会。只有在会心的朗读声中,学生才能随着作者感情的跌宕、心潮的起伏、思绪的翻腾去咀嚼、去心领神会,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去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
  
  二、熟读背诵能增强语感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语言符号进入主体的认知结构经过同化,顺应过程,感性材料受到了审美观照,概念性的语词被激活、唤醒。这样要重复实践多次,然后达到自动化。即不必进行理智思考和逻辑判断,在读——听之间就能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形象、情味以及具体运用中的细微差别等,在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悟性”“审美”即语感。而这其中的重复实践自动化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朗读、背诵等学习策略。
  毛泽东同志非常推崇这一方法,年青时经常在早晨大声朗读古文。文章中的神气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要让学生在朗诵吟咏,玩味咀嚼中,尽情地去体验。由于作者的情怀不同,文章的思想内容不同,语言风格不同,其神气也不同。一篇文章,或气韵雄浑,或清新明丽,或朴素自然。熟读成诵,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要让学生掌握文章的“神气”,“领悟其意在言外的婉妙”(郑逸梅语)不读是做不到的。
  
  三、熟读背诵能加强审美体验
  
  《文心雕龙》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只有通过熟读背诵,在熟读中入景,在背诵中生情,才能感受到语言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
  美学家王朝闻说:“朗读者的高明之处,不只在于清晰、流利、悦耳的音和调,以及辅助性的手势的适当运用,主要在于他那进入文学作品所规定了的情景,即他自己有所体验而形成的入神的音、调、颜面表情。这就是说,当朗读者自己的体验的结果不只向听众提供了视听的对象,而且成为听众的体验的启发和诱导,让听众自己也有所体验。”这就是说,教师可以通过熟读,“启发和诱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所规定的情景,融情入景、物我同一,从而进入审美体验。这个自我体验、自创情境的过程,就是对作品的艺术再创造,赋予作品以活的、新的艺术生命的过程。熟读成诵,可以充分体验议论的气势磅礴,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故事情节的引人入胜。语文教学要培养审美能力,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也不论是课堂还是课外,靠朗读创造情境才是最基本的。现在经常听老师在导入中创设情境,那才是舍本逐末,犯了语文的大忌。
  
  四、熟读背诵能提高写作能力
  
  写文章是运用语言的艺术。文章的好坏取决于头脑中语言储存的多寡和语言驾驭能力的强弱。写作必须以熟记大量的词汇、语言为基础。而熟读背诵就是语文记忆中最有效的方法。中学生的机械识记能力较强,熟读背诵那些精彩段落,就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时时唤起对那篇文章巧妙的构思、流畅的笔调、深刻主题的回忆,并随着阅历的增长而不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不断得到心灵的启迪、感情的熏陶和写作的借鉴。历史上的大作家莫不如此,他们都是在小的时候熟读、背诵了大量的文章,为日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头脑空空,胸无点墨,那么作文时必然会出现无话可说无词可选的尴尬。即使搜肠刮肚用好一两个修辞,也往往是有句无篇。朗读熟读是训练学生语感最有效的方法,学生的语感好,写文章才能文从字顺,气脉相通,如行云流水,自然而出,无生涩之感,无斧凿之痕。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
  综上所述,语文课应是先读后讲,多读少讲,多背精讲,以学生在熟读背诵中感悟为主,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为辅。有些片段不必细讲,只要读熟。但强调朗读并不是教师可以放手不管,无事可做。它同样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要求教师要具备朗读的指导能力,具备朗读的示范能力,具备对文章的感悟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恰当精到的点评能力,这样熟读背诵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吕晓艳,语文教师,现居黑龙江大庆。本文编校:舒坦
其他文献
我们知道,解决三角形问题有两大工具:正、余弦定理,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①已知三边求三角;②已知两边及夹角,求其他一边和两角.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③已知两角及一边,求
2009年5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EA4工作室在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行政学院)新校区建设工程设计招标中从全国十二家大型设计机构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中标单位。该项目
在新课程改革中,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增加了向量的内容,并将空间向量引入到立体几何中,利用空间向量研究立体几何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新的视角,使一些复杂的几何推理模式化、代数化,有效地将数与形结合起来,避开了一些烦琐的推理,使解题过程顺畅、简捷,大大降低了立体几何解题的难度,尤其是法向量的引入,对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平面的法向量在新教材中所占比例不大,新课标《数学》中只给了一个概念:若
郭守敬是我国元代天文学家、水利学家、地理学家和数学家。他一生的科学创造非常丰富,可以说是位多才多艺的科学家。 Guo Shou-jing is a Yuan Dynasty astronomer, water s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这话实质是说现代的教育呼唤和谐的生态课堂。生态课堂是课堂内
中学化学“双基”是指在中学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它历来是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社会教育形势的发展,新课标下“双基”同以往有突出、
中国工程院8月29日在京举行今年以来第三次工程科技论坛,由9位年轻知名专家作“纳米材料与技术”学术报告。专家们指出,纳米材料制备和应用研究中所产生的纳米技术,很可能成为下一个
本文针对驰名商标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应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提高执法水平及深入普法等方面来加强和完善驰名商标的特别保护。 In order to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
有幸看过于老师的几节精彩的语文课,现在回味起来仍余味无穷,那渊博的知识、幽默的话语、精湛的教学艺术、极具艺术魅力的体态,打动了多少 Fortunate enough to read a few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从理论上讲具有双重职能,一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毕业生,二是为各行各业培养劳动者。但在实践中,以及人们的认识上,却把基础教育作为从低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