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haha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高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基础上的更高追求。
  关键词:师生关系;兴趣;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讲求效率的社会,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一个根本措施。这就要求我们把握教材,重视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喜欢上课;重视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有层次的设置问题,让学生感受成功;利用艺术性评价,让学生享受自信。最终使学生达到主动的学习,自己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做到在四十分钟内增效益,提质量。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制约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那种教师权威式的讲解与“独白式”的教学不可能产生有效的互动,有效的互动需要宽松的外部条件和良好的心理环境作支持。而良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课堂气氛,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低下身子和学生一起学习,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建立平等的对话机制是有效互动的基础,教师应该怎样正确处理师生人际关系呢?
  1.“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在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才会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也才可以赢得学生的爱戴。要做到真正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并与之平等相处,学生才会有言敢发,有话敢讲。
  2.加强与学生交往,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明确地认识到,师生之间不仅仅是教与学,授与受的关系,而且是人与人,你与我的平等关系。在课堂上,教师不要一味地强调教的权威,而应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堂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主动地加强与学生的交往与学生打成一片,教师关爱学生,学生信任老师,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
  二、数学语言运用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
  三、是优化教学方法,构建学习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教育的根本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点策略:
  1.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
  联系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或生活中刚好發生的热点问题,通过数学活动、数学实践、数学游戏等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发现、去提问、去思考,在浓厚的兴趣驱使下,培养、锻炼、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如教学24时计时法,课堂情境告诉我们:两个人相约8点见面结果没有按时赴约,为什么?(原因是没有说清楚是早是晚,都误会了。)这就激起了内在学习的动机。因此,创设新奇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2.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新课标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同桌讨论,全班交流等学习形式,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高效课堂教学。如在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时,采用了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的办法。课堂上发给每个小组大小不同的长、正方形纸片,要求学生用手中的直尺和三角板来研究长、正方形的边角特点。在各小组动手测量记录、交流汇报的基础上,教师精讲点拨、归纳板书。这样,通过学生探索、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等多种形式,既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知识,体现了学习的乐趣,又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四、提高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积极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打开智慧的一把钥匙,是学习的强大动力。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学习数学的热情。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快乐的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教学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导入新课,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的进入学习氛围;其次,要潜心挖掘教材中的乐学因素和“内蕴”,采用多媒体等直观手段为教学“添趣”;第三,教师要在教学语言上反复锤炼,尽量采用精炼、风趣的语言激励学生,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在教学组织上采用灵活多样,学生喜爱的形式;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巧妙、新颖的方法,让学生感觉“旧中有新,新中有趣,以趣促学。”另外,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要给压力、给任务,为他们创造施展才能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身努力感受成功的愉悦,认识自我价值,激发学习兴趣。只有培养了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才能冲出定势,数学教学与学习过程才会有创造的火花。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创新
  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爱因斯坦就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质疑的氛围,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有疑可质,同时留给学生质疑的余地,这就要求教师创造民主、宽松的气氛,给学生鼓励,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激发质疑热情;同时教师要善问,示范性地教育学生学会质疑,引导学生提高质疑的质量,学会逐渐质疑,课堂上要多给学生留时间去质疑、思疑、解疑、锻炼学生大胆质疑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中我们最关注的应该是怎样让学生学得更好,而不是老师怎样教好;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而不仅仅是学了哪些具体知识;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智力的发展;要关注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优生。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摘 要:对英语学习者来说,阅读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阅读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拓宽知识视野,掌握语言文化知识及应用技能,培养英语语感,训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阅读;兴趣;技巧  在当今时代和社会,英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国际交际作用。如何搞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笔者认为,是培养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重要途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就是教师为完成培养学生高效快速的阅读能力所实施的教学活动。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加,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程度越来越严重.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构成内容,林业企业的生成经营同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
期刊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当前基础教育中语文教学最薄弱的环节。如何搞好初中语文的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是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考验与挑战。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教学是当前基础教育中语文教学最薄弱的环节。如何搞好文言文教学,是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考验与挑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搞好文言文阅读教学”浅谈如下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出了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甲醇中的微量钾钠。方法测定钾、钠的检出限分别为0.005、0.010 ug/ml,钠、钾的回收率分别为94%~103%和97%~105%,相当标准偏差(n=5)分别为3.7
期刊
摘要:对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分期问题进行分析,要以音乐术语为出发点,通过查阅现有文件资料,了解音乐史的发展过程,对音乐史分期规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逐步解答。音乐史的分期问题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后期就备受瞩目,很多专家学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本文将学者的研究情况和对于初步的音乐史分期观点进行总结,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希望能为今后近现代史音乐分期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近
摘 要:根据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的特色,情境法教学在中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越来越广泛,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也比较广泛。数学课的情景教学法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促使其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对数学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法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数学课堂;情景教学;中学数学  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分析了创设问
记忆中,书法比赛给人留下的直观印象更多是硬笔字、毛笔字的比拼。然而,一次,班里一名男生无意间的一个创意,却让我们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种不一样的乐趣和味道。  事情的缘由还得这样道来。这个男生平时学习很用功,但考试的结果却差强人意。帮他分析原因,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字迹潦草,卷面白白丢分。考试试卷整洁,书写工整,这需要在平时就养成好习惯。这时,矛盾就出现了,高中阶段,学业任务异常繁重,学生们的时间更是以分
期刊
英语口语教学是英语教学任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学生的读写能力较强,但听说能力较弱。本文对初
“文以意为主”。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这是写文章的第一步。在申论写作中,立意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把握立意的内涵、立意的要求、立意的技巧。一、立意的内涵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