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期刊论文的言据性分析:认知功能视角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angji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不仅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和表征客观世界,还可以表达情感、态度和立场等。言据性(evidentiality)指说话人利用语言编码对所述命题信息、知识来源以及对信息、知识可靠程度的说明,在语法层的体现称为“据素”或“据素标记”(房红梅,2005:vi)。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机制,言据性不仅涉及到发话人所提供信息的来源、信息获得的模式、信息的可靠性,还涉及到发话人在交际过程中对信息的来源及准确性所承担的责任。期刊论文是科研人员以书面语言的形式向学术共同体成员提出新问题、新观点、新理论,新趋势和新结论的一种媒介。一方面,期刊论文应客观严谨,作者应当客观地陈述事实;另一方面,作者在报告客观研究成果的同时需要阐明个人的立场、态度,竭尽全力说服读者认同论文的观点和结论。期刊论文中的学术观点“言之有据、言而有信”正是言据性所探讨的问题核心。因此,开展期刊论文中的言据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由于言据性在语言交际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众多学者从多种视角、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描写和解释。本研究首先回顾了近几十年间不同理论视角下的言据性研究历程,总结了国内外多项有关期刊论文中言据性的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批评目前言据性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研究所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本文认为,当前言据性研究的不足主要在于其研究内容过于具体琐碎,缺乏理论深度。在研究内容上,研究焦点大多还停留在词汇和句子层面,从语篇的角度对言据性的人际功能进行全面分析和探讨的研究匮乏。作为一种功能性言语现象,言据性是关于“言语的言据”,在具体的交际行为中具有提升言语修辞效果、为言语的表达提供适宜条件、促进交际顺利进行等作用。因此,应该将言据性的研究内容扩展到从语篇的角度考察言据性的人际意义。在研究视角方面,仅仅从语言系统、表现形式、言语行为、人际功能及语篇功能等角度去研究言据性的本质和意义是不够的,还应从认知的角度来解释言据性的本质。本研究试图从认知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来阐释言据性本质,包括支配言据性据素在语法层面体现形式的认知机制和支配言据性人际意义的在线建构的认知机制。本研究设定了四个目标:第一,基于前人对言据性的定义和分类,建构国际期刊英语研究论文中言据性分类框架,阐明四种言据性据素类型在期刊论文中的体现模式、分布频数及其与语篇结构(genre text)的关系。第二,基于功能语言学的理论,解析言据性作为一种语篇策略在期刊论文中的人际功能。第三,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探析期刊论文中言据性的本质和支配言据性据素在句法层面体现形式的深层认知理据。第四,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讨论期刊论文中支配言据性人际意义在线建构(on-line meaning construction)的深层认知机制。为了实现这四个研究目标,本研究整合认知功能语言学的相关概念(即,关联理论、认知立场、视角、元语言、话语社团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提出了三个理论分析框架:(1)国际期刊论文中言据性的四种人际功能框架(2)国际期刊论文中支配言据性据素在语法层面表现形式的认知框架(3)国际期刊论文中支配言据性人际意义在线建构的认知框架在第一个理论框架中,言据性在期刊论文中主要体现四个人际功能:言据性作为推销策略、言据性作为元语言策略、言据性作为作者身份构建策略以及言据性作为关联策略。在第二个理论框架中,在语法层面,期刊论文中支配言据性据素表现形式的主要因素有:言据性据素的人际功能、主观性(认知立场和认知视角)、话语社团(语境和受众)、语类(语篇类别和语类结构)。在第三个理论框架中,支配言据性人际意义在线建构的认知机制是概念整合理论。通过专业实践、交际目的、语篇和修辞手法、言据性的语义、和话语群体这五个因素在概念.整合理论的作用下有机整合,最终生成言据性的四种人际意义。四个研究问题是:(1)期刊论文中言据性据素分布频数和分布规律及其与语篇结构的关系是什么?(2)期刊论文中言据性的人际功能是什么?(3)影响期刊论文中言据性据素在语法层面具体表现形式的认知机制是什么?(4)支配期刊论文中言据性人际意义在线建构的认知机制是什么?本研究的语料选自六本语言学领域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期刊上刊发的240篇基于实证数据(data-based research articles)的研究论文。这些期刊是:《应用语言学》(AppliedLinguistics);《二语写作杂志》(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语用学杂志》(Journal of Pragmatics);《学术用途英语杂志》(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现代语言》(Modern Language Journal)。期刊论文常可以分为三个类型:理论思辨型论文、文献综述型论文、基于实证数据或实验方法的论文(Swales,2004;庞继贤&陈明瑶,2007)。除摘要外,基于实证数据的论文语类正文一般具有“引言、方法、结果、讨论”(Introduction-Method-Results-Discussion)的宏观语篇结构,有助于分析言据性的分布特点与语类结构的关系。为了使研究焦点集中,本研究选取这些论文中的摘要、引言、讨论(包括结论)这三个部分作为分析语料,自建三个小型专题语料库。这三个部分最能体现论文作者的言据性运用以及言据性在论文语篇中的人际功能。利用语料库分析软件Wmatrix 3,Antconc 3.2.0和数据分析软件SPSS 22.0对语料库中言据性据素的频数和分布模式进行统计和分析。采取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手段,考察作者如何运用言据性作为一种话语策略来支持自己的认知立场、信念和论断。在定量分析方面,在语料库软件和手动标注两种相辅相成的标注方法的辅助下考察言据性据素和策略的分布频数和规律。在定性分析方面,在认知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从深层次分析言据性的人际功能,支配言据性据素在语法层面具体表现形式的认知机制,以及支配言据性据素人际意义在线建构的认知机制。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针对第一个研究问题,基于 Chafe(1996),Willett(1988)和 Aikhenvald(2004)对言据性的分类,本文提出,国际期刊论文的言据性可以分为四类:直接据素(视觉据素、听觉据素、及信念据素),间接据素(推断类据素和报道类据素),言据性策略(虚拟语气、条件句、完成时态、被动句、从句、人称据素和引证)以及评价据素(积极/消极维度、确定性维度、期望性维度和重要性维度)。本研究首次把策略据素和评价据素纳入言据性分类中,勾画了国际期刊论文中言据性的完整分类蓝图。定量分析的结果展示了言据性据素在期刊论文语料中的分布频数和分布规律,以及这些规律性特点与期刊论文语类结构的关系。研究发现三个专题语料库中的四种据素类型呈现相同的分布规律(即,三个语料库中的评价性据素最多,其次是言据性策略,再次是间接据素,最后是直接据素)。不同据素类型在三个语料库中的分布频数和据素在语法层面具体体现也呈现出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性是由期刊论文语类的语篇特征和四种据素类型自身特点决定的。作为知识产生和传播重要形式的期刊论文是具有原创性科研工作的一种学术语类。由于论文发表的特殊性和刊物的要求,更倾向于体现推销类体裁的文体特征。作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常会运用各种话语策略向读者渗透主体意识。因此,表现作者命题态度的评价性据素和言据性策略的出现频数会明显高于直接代表信息来源的间接据素和直接据素。言据性据素在期刊论文中呈现的分布规律也进一步证实了期刊论文作为一种由报道类和推销类体裁有机融合的杂糅体裁,其推销类体裁的比重越来越高。针对第二个研究问题,本文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阐释了言据性在国际期刊论文中的四种人际功能:推销功能、元语言功能、作者身份构建功能以及语篇关联刺激诱因功能。第一,言据性的推销功能是由期刊论文作为一种报道类和推销类体裁有机融合的杂糅体裁语篇的交际目而决定的。由于论文发表的特殊性和刊物的要求,作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常会运用各种话语策略向读者渗透主体意识,推销自己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期刊论文中的言据性不仅涉及到作者f所提供信息的来源、信息获得的模式、信息的可靠性,述涉及到作者对信息的来源及准确性所承担的责任,具有推销功能。第二,言据性的元语言功能主要体现在言据性作为语篇元语言和人际元语言的功能。语言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有意义的活动和做事的手段,必然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者在利用言据性据素建构期刊论文过程中,一方面旨在外显作者的意图与目的,将读者纳入交际活动中,凸显话语的互动性,另一方面旨在体现同一篇文章内不同成分的逻辑语义关系,使语篇中的命题内容更加相关、连贯,易于被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凸显语篇的连贯性。因此,本研究认为言据性具有元.语言功能,有助于期刊论文中研究成果的推销以及作者-读者互动的实现。第三,作者身份建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言据性与论文作者的可信度、言据性与作者的权威性和亲和力、言据性与作者的责任。传统观点认为期刊论文旨在客观地报道研究成果,但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在学术写作中,作者本人也参与到整个创作过程之中。作者既要宣传自己的研究成果,向特定话语社团的读者阐述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观点、看法以及展现自己对某一领域的创新贡献,又要建构自己的主体地位,凸显其学术权威,建构合格的圈内人的身份,使其研究成果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因此,期刊论文的写作过程同时也是作者恰当地建构身份的过程。本研究从三个方面阐释了言据性的作者身份建构功能。首先,期刊论文推销目的的实现取决于作者能否成功的改变读者的价值观、观点、态度,使读者接受自己的学术观点和身份。而影响这一目的实现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作者和语篇文本的可信度。一般来说,知名学者的观点要比学术新人的观点更易于被读者接受。作者可以通过不同据素的选择来调整作者的可信度,以建构不同的身份。其次,期刊论文中,作者对读者、前人的研究、以及作者已有研究成果的态度会产生一种“社会距离”(Ellis,1994:231),能够体现作者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地位以及作者被读者社团容纳并接受的程度。言据性据素可以帮助作者实现建构作者权威身份和团结读者的有机平衡,从而实现期刊论文的推销目的。最后,作者对命题可信度所承担的责任也可以帮助作者建构个人身份。第四,本文从言据性与认知效果的关系来探讨言据性作为关联刺激诱因的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思维所接收到的信息远比能够处理的信息要多。为了高效的处理信息,思维必须有选择性地处理那些能够有效增强人类对世界认知,产生积极认知效果的信息。在言据性据素中,基于已有知识或前人研究成果的报道据素以及能够纠正错误理念和能够验证前人假设的评价据素都能够推进人类认知世界的进程,在期刊论文中起到关联刺激诱因的作用。针对第三个研究问题,本文从认知功能语言学的角度考察了支配言据性据素在语法层面具体表现形式的深层认知机制。本研究表明,言据性据素的选择是一个认知过程。信息来源并不是影响据素选择的唯一因素,言据性据素最终在语法层面表现形式受到言据性据素的人际功能、主观性(认知立场和认知视角)、话语社团(语境和受众)、语类(语篇类别和语类结构)的共同影响和支配。通过探究言据性和认知立场和视角空间、言据性和话语群体以及言据性和体裁的关系,本文建构支配言据性据素在语法层面具体表现形式的认知机制研究框架。首先,话语社团一方面帮助作者选择符合语境的据素,另一方面可以帮助读者理解作者意图。为了使自己的观点得到学界的认可,作者必须遵守相关话语社团学科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的规范。第二,据素在语法层面的体现形式也受到期刊论文语类结构和体裁特点的影响。论文语篇的语类结构影响据素的分布频数和规律。由于人类知识的“两重性”(即,人类知识的宝库中既包括人类对于客观世界不断扩展和深化的正确认识,也包括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的认识,甚至许多错误的认识。)和“传承性”特点以及期刊论文的体裁特点,作者在论文中大量使用言据性据素来引经据典,批判性的将前人的研究作为自己研究的理论基础,以期使自己的研究成果令人信服。第三,言据性在语法层面的具体表现还受到主观性的影响。本研究从认知立场和视角两个方面探讨主观性对言据性据素语法层面表现形式的影响。语言不仅仅是对逻辑命题的表达,还是说话人感知和感觉的表现。说话人通过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和情感等,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印记。第四,言据性据素的人际功能也影响着言据性据素在语法层面的具体表现。针对第四个研究问题,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考察言据性人际意义的在线建构。言据性的人际意义是一种生成意义,其在线建构过程体现了思维对言语行为的加工。借助心理空间整合理论(Fauconnier,1985;Fauconnier&Turner,1996,2002;Turner,2014),通过合成空间的三种认知整合运作过程,即组合、完善和扩展来探讨支配言据性人际意义在线建构的认知机制。言据性的人际意义是超越字面语义的语用意义,如何引导读者理解这种“言外之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本研究认为言据性人际意义的产生是受概念整合理论支配的。言据性定义的两个方面密不可分。“说话人对信息/知识来源的说明”是具体的交际内容,用于知识的建构,因此具有命题意义;“说话人对信息/知识可靠程度的说明”表达了说话人对话语内容的反思行为,体现了言据性的人际意义,具有命题态度。言据性定义的两个方面对应于概念整合模型中的两个输入空间,与类属空间的专业实践、交际目的、语篇和修辞手法、言据性的语义、和话语群体五个因素相对应。最终整合出言据性的四种人际意义。该模式解释了言据性如何在心理空间整合的认知加工过程生成人际意义。本研究首次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考察了支配言据性人际意义产生的认知机制,希冀对今后言据性研究有一定的启示。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研究内容上,本研究将言据性视作一个语义范畴,从广义定义出发对言据性进行了分类,首次将策略据素和评价据素纳入英语期刊论文的言据性分类范畴,总结了四个言据性据素类型在语法层面的具体表现形式,细致地勾画出国际期刊论文中言据性的分类框架。第二,在研究方法上,传统人工标注方法因受研究者个体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主观性和差异性。而传统的语料库辅助标注方法(如,Wordsmith Tools,Word Pilot)制约了新言据性据素的发现,也忽略了语境因素对言据性据素的影响。本研究利用语料库分析软件Wmatrix 3进行语义标注,将人工标注和计算机软件标注相结合,采取“由下而上”的语料库定量分析和“由上而下”的语篇研究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既避免了传统例证性的研究缺少数据支撑的弊端,又降低了人工分析误差出现的频数,定量分析的结果为定性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撑,而定性分析又进一步揭示了定量分析结果的深层认知理据。这两种方法互相结合,提高研究的效度和信度。第三,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不再拘泥于对言据性据素分布频数和分布规律的考察,而是将言据性研究纳入语篇研究范畴,结合认知功能语言学相关理论,本研究提出了四个研究问题并且建立了相应的三个理论框架,最终实现了四个研究目标:(1)考察言据性据素的分布频数和分布规律及其与语篇结构的关系;(2)探讨言据性在期刊论文中的人际功能;(3)分析支配言据性据素在语法层面体现形式的认知机制;(4)揭示了支配言据性人际意义在线建构的认知理据。’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从在理论层面上,一是本研究首次全面地勾画出国际期刊论文中言据性的全景图,为今后英语中的言据性研究提供了详尽的分类标准;二是本研究将言据性的研究扩展到了学术语篇研究,进一步指出言据性与语类语篇结构的关系;三是以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本研究总结出言据性在期刊论文中的四大人际功能;四是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基础,本研究提出了支配言据性据素在语法层面具体表现形式的认知机制以及支配言据性据素人际意义生成的认知机制,为今后从认知功能语言学角度研究言据性提供了借鉴案例。在实际层面上,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对其他语类中的英语言据性研究和汉语中言据性研究都具有借鉴意义;同时,研究结果对国际期刊论文的写作与发表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帮助我国学者提高在国际学术发表中的言据性功能意识和策略的运用意识。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镇域为研究层次,结合参与式评估技术对干家店镇域进行了主客观结含的景观特征评价,为镇域未来景观建设提供了科学、公开的一手材料。案例研究从方法流程的角度,利用景观
高中生课业负担较重,学习时间较为紧张,同时受各种客观条件制约,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以间接经验传授为主,这种方法不能让学生对生物知识有系统的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运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制剂肝复乐胶囊联合替诺福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9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分为三组(n=30),A组采取单纯保
<正> 据统计有35%~45%的人曾患有便秘。目前国内外应用泻药颇多,但仍缺乏理想药物。笔者自1993年以来自拟通便舒治疗虚性便秘18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门诊
以近年来日本对人参养荣汤的临床报道为依据,综述了该方治疗癌症放疗和化疗副作用、精子生成障碍的男子不育症、雷诺氏综合征、带状疱疹等方面的应用及临床疗效。
文章通过2010—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企业的寻租现象比较普遍,伴随着地方政府治理环境的恶化而日益加剧。企业寻租产生生产抑制效应和资源偏袒效应,前者
目的探讨化瘀软坚汤联合替诺福韦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肝纤维化的影响,明确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案,将12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采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决策部门同智库的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把党政部门政策研究同智库对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和推动智库建设健康发展
报纸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新课标的不断要求,对初中班主任的要求越来越高,德育教学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工作,初中班主任应不断探索和积累实践德育教学中的激励政策,寻找更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