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简称AMC)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运营,在不良资产处置、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帮助国有企业脱困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随着政策性任务的基本完成,进行商业化转型是其发展必然趋势。因此本文依托金融改革理论,分析和思考AMC应该如何选择的适合自身情况及发展环境的改革模式,为转型成功奠定基础。
【关键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商业化运作
一、我国资产管理公司改革的现实基础
1999年,国家为处置中、农、工、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分别对口成立了东方、长城、华融和信达四家资产管理公司(AMC,即Asset-Management-Company),目的是有效的化解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为其股份制改革铺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以盈利为目的,其任务就是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20世纪80年代美国出现储蓄和贷款危机,为了化解这次危机,美国国会于1989年通过了《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实施法案》,成立了债务清理信托公司(RTC),主要职能就是对破产储贷协会所有的资产和负债进行重组清理。六年后,RTC基本完成了其使命,并已于1995年底自行关闭。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最初设立时就是以美国的RTC为样板,并且财政部给四大AMC设定了10年的存续期。现在我们面临的难题是,四大AMC是否在完成其解决国有银行历史不良资产的政策任务后就自行清算结束?答案是否定的。首先我国仍然在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阶段,商业银行、国有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也会不断产生金融不良资产,其次我国四大AMC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不良资产处置经验,因此仍有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随着存量资产日益减少,自2007起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就以商业化运做为目标,不在局限于只对应收购上述几家银行的不良资产,开始积极转型之路。
二、AMC转型改革的模式选择思考
在改革道路的探索中,业界在探讨分析之后已基本形成的共识:能否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核心竞争力、明确的发展目标以及商业盈利模式是AMC商业化转型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也是吸引一流战略投资者加盟的重要因素。目前主要考虑的是这三种转型方案:
1.向商业化资产管理公司转型。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仍在艰难复苏和深度调整,经济转轨、产业升级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也难以避免,不良资产的产生有必然性。我国经济金融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很多,各个机构的产生的不良资产需要专业的技术和人才来最大限度回收资金、提升资产价值、减少损失。而我国四大AMC通过多年的不良资产处置实践,已经初步建立一套比较完善、有效的不良资产管理和处置的业务操作规范和风险控制机制,培养了一批熟悉国情的不良资产处置业务的专业队伍,运用债转股、企业重组并购等技术、方法和渠道发挥了市场功能。在不良资产的定价、交易和价值提升等方面体现了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准,这些都是四大AMC向商业化资产管理公司转型的优势所在。
2.投資银行方向转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东南亚新兴国家,均赋予资产管理公司各种特许手段,主要是全方位的投资银行手段,包括:企业收购兼并、重组、分拆、上市、证券化、证券承销与买卖、基金发起与管理、财务顾问等等,以提高不良资产回收率。经过十年的磨练,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用这些投行技术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虽然转型投资银行或面临与国外投行激烈的竞争等不利因素,但AMC自身拥有一批客户资源,有大量债权或股权企业;资金来源方面背靠政府可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各个AMC都表示改革后推行人才内部积累和激励措施吸引人才,这些都AMC转型为投资银行的有利条件。
3.转型为金融控股公司。目前来看,混业经营已成为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混业经营不但是解决中国金融业同质化竞争的需要,也是实现风险分散、创新经营模式和提升经营效益的需要。AMC以不良资产经营为核心的结果是主业单一而且风险高,吸引海外一流战投加盟难度大。政府针对这种情况,对AMC向多元化金融服务转型提供了政策支持,规定资产管理公司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增加10项经营范围,包括:信托、金融租赁、汽车金融、基金、证券、风险投资、入股商业银行等,将资产管理公司转型为金融服务企业。在这个有利因素下,四大AMC运作与发展的核心业务可以参考这样的定位:以资产处置为主线,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出发点,以最大限度回收资金、提升资产价值、减少损失为根本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债务重组、资产管理为重点,不断培育市场和聚集人才,确立资产重组和资产管理的市场专家地位,逐步发展成为以处置银行不良资产为主业、具备投资银行功能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功能的全能型金融控股公司。
三、我国AMC改革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思路
1.政策性任务与商业化转型之间的冲突。虽然四大AMC已基本完成政策性不良资产的处置任务,但国家审计署公布的审计数据表明,从侧面反映出AMC的资产处置现金回收率低下(不足20%)以及较高的资产处置成本。直接后果就是造成四大AMC庞大的账面亏损,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四家AMC挂账的政策性不良资产损失合计至今仍高达约1.4万亿元,与十年前对口接受的不良资产规模几乎持平,这对公司持续经营有较大影响,也使得四大AMC商业化转型举步维艰。财政部在2006年向四家AMC下发的《财政部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发展意见》给出了解决思路,提出了“清算—分离—处置剩余资产”三步走的思路,这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转型的思路即“剥离不良资产进行财务重组—清理资产负债表—股份化择机引进战略投资者—IPO上市补充资本金”模式基本相同。信达是首家股份制改革的试点AMC,已于2010年正式挂牌成立。从信达转型方案来看,剥离亏损的政策性业务是与财政部共设“共管账户”,复制工行、农行财务重组的模式,将信达历史上形成的2000多亿元巨额挂账损失剥离至此账户,存续时间初定为十年。另外,信达所欠数百亿元央行再贷款也将停息挂账。通过这样的重组模式,信达的资产负债表变得更加健康,才有条件实施股份制改造,是商业化转型的第一步,同时也给其他三家AMC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2.资本金不足。成立之初,四大AMC是以央行再贷款和定向发行金融债的方式,对口承接了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国家财政分别为四大AMC注入100亿资本金,但其中约80%属于实物性资产,现金只有20亿元左右。由于资产折旧和利息负担的原因,当初的100亿的资本金已不足额。在剥离政策性任务,理清产权结构,建立现代金融企业之后,应积极推动股权多元化改革。除了国家继续注资之外,引进战略投资者尤其是国外投资者,不仅有利于解决资本不足和资本风险的问题,改变了所有制单一的问题,建立合理有效的产权激励与约束机制,夯实资本基础,更有进入市场后提高竞争力。
3.人才储备问题。即便商业化后,转型后的四大AMC将身处于一个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领域,而我国的管理机制和人才储备不足以满足商业化的需要。现代经济竞争中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的极端重要性,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吸引、培养、用好优秀人才,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广泛吸引各种专业人才,充分发挥团队效用。这也要求四大AMC在不良资产处置中建立起责权利一致的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考核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最大限度地凝聚优秀人才,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AMC的未来才会具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金融不良资产存在常态性,化解金融风险具有艰巨性和持久性,这决定了继续发挥资产管理公司作用的必要性。四大AMC应该从单纯的风险化解者和资产保全者,转变为卓越的资产管理者和价值创造者。因此,应该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角度出发,赋予资产管理公司新的使命和任务,增强综合经营实力,培育和提升整体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通过明晰产权结构,引入资本和技术,吸引人才,打造一流的金融服务平台,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金融改革发展大局。
参考文献
[1]朱志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与发展问题探析[J].商业研究,2006(17):161-163.
[2]王柯敬,王君彩.关于资产管理公司发展前景的现实思考[J].投资研究, 2005,( 1):17-20.
[3]白玲.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及管理途径[J].国际金融研究, 2005,(7) :20-23.
作者简介:廖飞(1986-),男,汉族,贵州贵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金融。
(责任编辑:陈岑)
【关键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商业化运作
一、我国资产管理公司改革的现实基础
1999年,国家为处置中、农、工、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分别对口成立了东方、长城、华融和信达四家资产管理公司(AMC,即Asset-Management-Company),目的是有效的化解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为其股份制改革铺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以盈利为目的,其任务就是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20世纪80年代美国出现储蓄和贷款危机,为了化解这次危机,美国国会于1989年通过了《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实施法案》,成立了债务清理信托公司(RTC),主要职能就是对破产储贷协会所有的资产和负债进行重组清理。六年后,RTC基本完成了其使命,并已于1995年底自行关闭。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最初设立时就是以美国的RTC为样板,并且财政部给四大AMC设定了10年的存续期。现在我们面临的难题是,四大AMC是否在完成其解决国有银行历史不良资产的政策任务后就自行清算结束?答案是否定的。首先我国仍然在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阶段,商业银行、国有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也会不断产生金融不良资产,其次我国四大AMC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不良资产处置经验,因此仍有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随着存量资产日益减少,自2007起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就以商业化运做为目标,不在局限于只对应收购上述几家银行的不良资产,开始积极转型之路。
二、AMC转型改革的模式选择思考
在改革道路的探索中,业界在探讨分析之后已基本形成的共识:能否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核心竞争力、明确的发展目标以及商业盈利模式是AMC商业化转型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也是吸引一流战略投资者加盟的重要因素。目前主要考虑的是这三种转型方案:
1.向商业化资产管理公司转型。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仍在艰难复苏和深度调整,经济转轨、产业升级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也难以避免,不良资产的产生有必然性。我国经济金融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很多,各个机构的产生的不良资产需要专业的技术和人才来最大限度回收资金、提升资产价值、减少损失。而我国四大AMC通过多年的不良资产处置实践,已经初步建立一套比较完善、有效的不良资产管理和处置的业务操作规范和风险控制机制,培养了一批熟悉国情的不良资产处置业务的专业队伍,运用债转股、企业重组并购等技术、方法和渠道发挥了市场功能。在不良资产的定价、交易和价值提升等方面体现了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准,这些都是四大AMC向商业化资产管理公司转型的优势所在。
2.投資银行方向转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东南亚新兴国家,均赋予资产管理公司各种特许手段,主要是全方位的投资银行手段,包括:企业收购兼并、重组、分拆、上市、证券化、证券承销与买卖、基金发起与管理、财务顾问等等,以提高不良资产回收率。经过十年的磨练,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用这些投行技术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虽然转型投资银行或面临与国外投行激烈的竞争等不利因素,但AMC自身拥有一批客户资源,有大量债权或股权企业;资金来源方面背靠政府可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各个AMC都表示改革后推行人才内部积累和激励措施吸引人才,这些都AMC转型为投资银行的有利条件。
3.转型为金融控股公司。目前来看,混业经营已成为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混业经营不但是解决中国金融业同质化竞争的需要,也是实现风险分散、创新经营模式和提升经营效益的需要。AMC以不良资产经营为核心的结果是主业单一而且风险高,吸引海外一流战投加盟难度大。政府针对这种情况,对AMC向多元化金融服务转型提供了政策支持,规定资产管理公司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增加10项经营范围,包括:信托、金融租赁、汽车金融、基金、证券、风险投资、入股商业银行等,将资产管理公司转型为金融服务企业。在这个有利因素下,四大AMC运作与发展的核心业务可以参考这样的定位:以资产处置为主线,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出发点,以最大限度回收资金、提升资产价值、减少损失为根本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债务重组、资产管理为重点,不断培育市场和聚集人才,确立资产重组和资产管理的市场专家地位,逐步发展成为以处置银行不良资产为主业、具备投资银行功能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功能的全能型金融控股公司。
三、我国AMC改革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思路
1.政策性任务与商业化转型之间的冲突。虽然四大AMC已基本完成政策性不良资产的处置任务,但国家审计署公布的审计数据表明,从侧面反映出AMC的资产处置现金回收率低下(不足20%)以及较高的资产处置成本。直接后果就是造成四大AMC庞大的账面亏损,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四家AMC挂账的政策性不良资产损失合计至今仍高达约1.4万亿元,与十年前对口接受的不良资产规模几乎持平,这对公司持续经营有较大影响,也使得四大AMC商业化转型举步维艰。财政部在2006年向四家AMC下发的《财政部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发展意见》给出了解决思路,提出了“清算—分离—处置剩余资产”三步走的思路,这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转型的思路即“剥离不良资产进行财务重组—清理资产负债表—股份化择机引进战略投资者—IPO上市补充资本金”模式基本相同。信达是首家股份制改革的试点AMC,已于2010年正式挂牌成立。从信达转型方案来看,剥离亏损的政策性业务是与财政部共设“共管账户”,复制工行、农行财务重组的模式,将信达历史上形成的2000多亿元巨额挂账损失剥离至此账户,存续时间初定为十年。另外,信达所欠数百亿元央行再贷款也将停息挂账。通过这样的重组模式,信达的资产负债表变得更加健康,才有条件实施股份制改造,是商业化转型的第一步,同时也给其他三家AMC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2.资本金不足。成立之初,四大AMC是以央行再贷款和定向发行金融债的方式,对口承接了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国家财政分别为四大AMC注入100亿资本金,但其中约80%属于实物性资产,现金只有20亿元左右。由于资产折旧和利息负担的原因,当初的100亿的资本金已不足额。在剥离政策性任务,理清产权结构,建立现代金融企业之后,应积极推动股权多元化改革。除了国家继续注资之外,引进战略投资者尤其是国外投资者,不仅有利于解决资本不足和资本风险的问题,改变了所有制单一的问题,建立合理有效的产权激励与约束机制,夯实资本基础,更有进入市场后提高竞争力。
3.人才储备问题。即便商业化后,转型后的四大AMC将身处于一个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领域,而我国的管理机制和人才储备不足以满足商业化的需要。现代经济竞争中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的极端重要性,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吸引、培养、用好优秀人才,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广泛吸引各种专业人才,充分发挥团队效用。这也要求四大AMC在不良资产处置中建立起责权利一致的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考核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最大限度地凝聚优秀人才,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AMC的未来才会具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金融不良资产存在常态性,化解金融风险具有艰巨性和持久性,这决定了继续发挥资产管理公司作用的必要性。四大AMC应该从单纯的风险化解者和资产保全者,转变为卓越的资产管理者和价值创造者。因此,应该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角度出发,赋予资产管理公司新的使命和任务,增强综合经营实力,培育和提升整体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通过明晰产权结构,引入资本和技术,吸引人才,打造一流的金融服务平台,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金融改革发展大局。
参考文献
[1]朱志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与发展问题探析[J].商业研究,2006(17):161-163.
[2]王柯敬,王君彩.关于资产管理公司发展前景的现实思考[J].投资研究, 2005,( 1):17-20.
[3]白玲.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及管理途径[J].国际金融研究, 2005,(7) :20-23.
作者简介:廖飞(1986-),男,汉族,贵州贵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金融。
(责任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