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官制度

来源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tdongw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我国选官制度的演变
  选官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兴盛衰败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选官制度的内容和方式是不一样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经历了从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到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元明清时期的科举制。
  先秦时期实行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权位的制度,即世官制。察举制是指由官吏察访人才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汉武帝时期,诏令中央和地方高官向朝廷举荐人才。魏晋南北朝时期,察举制发展为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的特点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标准是德行与才能。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分为九品。中正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根据。九品中正制选拔的标准为门第。隋朝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隋炀帝时,科举制形成。科举制是指通过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的制度。察举制体现出封闭的特征,其形式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民意无从体现。魏晋南北朝的品评官由世家大族担任,门第成为选拔的唯一标准,出身低微有才学的人很难出任高官。科举制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与公正。从世官制到科举制,标准从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德行才学,选拔标准走向公平公开,选拔方式走向严密、科学。但科举制也有局限性,即科举考试的内容多为儒家经典,压抑了知识分子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
   2.高考对选官制度内容的考查
  2017年高考海南省历史试卷第3题,以东汉察举制为例,考查察举制的影响。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Ⅲ第25题,以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为切入点,考查两宋时期科举制度下社会阶层流动的加强。2019年高考江苏省历史试卷第3题,以皇亲国戚刘德仁与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为切入点,考查科举制度体现公平公正。202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第26题,以宋太祖时期主考官徇私舞弊为切入点,考查宋代科举制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3.典例精析
   【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材料二 (西晉)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三 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钱穆《国史新论》
  
   (1)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选拔的标准,并分析科举制在人才选拔方面具有的优势。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科举制的实施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观点?
   解析: 材料一主要叙述了汉代察举制选官的标准。材料一中最后一句是解题的关键,同学们要着重理解“孝悌廉公”的意思。孝悌指孝敬父母、尊重爱护兄弟姐妹。廉公指清廉公正。因此,汉代察举制选官的主要标准是孝悌廉公(孝廉)。材料二介绍了西晋选官实行九品中正制,从“上品”的标准分析该制度的选官标准。材料三介绍了科举制的优势。第(1)题,首先分析三则材料介绍的选官制度,然后联系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进行作答。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第(2)题,由“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可知,察举制强调品德、志节,选拔人才主要依据个人在地方上的声望。“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是指中正官综合世人德才、门第评定等级。这说明九品中正制重家世和门第。由“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可知,九品中正制会造成世家大族把持用人权的局面。由“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 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可知,科举制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平民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提高社会地位。这说明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标准选拔人才,具有相对客观性,体现了公开、公平的原则。从唯物史观角度看,选官制度属于上层建筑,不同时期选官标准的变化受当时经济基础的制约。 第(3)题,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选拔权力在地方。九品中正制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品评官由世家大族担任。而科举制公开考试,选官权力由地方收归中央,因此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其他文献
春雨中的那只彩蝶  高一(1)班漠漠轻寒    走出书屋,天已下起朦胧细雨,眼下正是阳春三月,雨水绵绵的春天。早该料到,看不到那只彩蝶,心中云涌起一丝丝哀伤,再也没有昔日春雨来临时的欢乐。  我坚信,我是真的爱雨。  只是,在这异乡的城市,春雨再也没有乡村的缠绵,再也没有草长花开的暖意,再也没有屋檐嘀哒的温情。  田园里,携着雨丝的彩蝶,踏着风儿,迎着雨儿,拍着迷人的翅膀,跳着动人的舞姿,飞翔于归
期刊
李幼谦/文 顾忠安/评    “栀子花,靠墙栽,雨不落,花不开”,民谚如是说。  我家后院有两棵栀子花树,东墙是小花,买来栽了两年,前年才新花初绽十来朵。西墙大花是原来房主留下来的,据说五六年来“长僵”了,高不盈尺,一朵花也没有开过,我们施肥培土后,去年零零星星开了几朵,至今那树棵发得有半墙高了。  今年春天来得早,三月份两棵花树便一起打苞了,由叶芽般的小尖发育,如橄榄的花蕾直立在每枝的顶端,小花
期刊
爨园随想  高二(2)班 孟莹    匆匆行走的脚步停驻在一道朱红色的木门前,目光缓缓地顺着石阶一级一级地抬升:光滑的石阶,朱红色的门旁端正的盆景,红漆大匾上“南碑瑰宝”四个金字,再就是苍松掩映下四角翘起的屋檐。推开散着木质香味的门,轻轻抬脚跨过一尺高的门槛,鸟语花音在走进爨园的那一刹同时奏了起来,那是从幽深的林子中传来的天籁。在这一刻,一朵芬芳的花儿在我心中悄然绽放,我感到整个人都轻松下来。在这
期刊
命题者关注的是人材培养与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倡导发挥自身优势,走自己的路,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其内涵深刻,而且可供发挥的空间并不窄小。    一、材料作文    1.全国卷Ⅰ:小故事凸显大道理  自2006年以来,全国卷高考作文考查的都是新材料作文。今年全国卷Ⅰ的作文题,审题难度略高于去年的“汶川大地震”,而明显低于2006年的“乌鸦学老鹰抓羊”和2007年的就漫画材料“摔了一跤”作文。而在写
期刊
名篇名句默写是近年来高考必考题目,以往大多采用给上句或者下句要求考生填出下句或上句的题目类型,这类题目相对较简单。随着高考语文命题改革,更加重视了对考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而创设不同的情景,要求考生准确恰当地补出名句这种题目类型,就符合了这个要求。我们来做一做下面的训练。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期刊
永远的项羽  高一(7)班 张玲子    一首悲歌,荡气回肠,万人传唱,经久不息;一段历史,可歌可泣,万人传颂,永世不朽;英雄男儿,铮铮傲骨,万人敬仰,口碑载道。  那叱咤风云的英雄已随着岁月的流水悄然而逝,只留下一个响亮的名字在山谷里回荡——项羽。  破釜沉舟  江水东流,万帆齐发,百舸争流;晴空万里,北雁南飞,展翅苍穹,毫无眷念。  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是何等的决心;马革裹尸,英雄宿命,是何等的
期刊
风中的记忆  高二(1)班 颜际新    又来到山的顶峰,站在那萧萧的风中,感受着风的温柔、体贴。一抹清新的记忆油然而起,在风中慢慢散开、散开……  曾经,这里是你我嬉戏的天堂,地上的石子似乎都被我们抚摸过,每一颗小草都接受过我们轻撒的露珠,还有,那高高的天,似乎被我们的欢笑所感动,显得更加蔚蓝。  曾记得,你喜欢沐浴在清风中,接受它的洗礼。曾记得,你喜欢在金色阳光照耀的柔软的沙滩上漫步。那时,我
期刊
距离  高三(1)班 李元梅    即使地球和月亮  有着一个不可测量的距离  而地球可以目睹月亮的光辉  他们有无数定期的约会    两岸的山峰  终日凝视  曾对长河叹息  而有时也会在空际会心地微笑  他们似乎满足于永恒的遥遥相对    我的梦想最绮丽  而我的现实最寂寞  是你  把他割开一个距离  失却了永恒的联系    假如我是一朵七色花  我将把地球变成地球仪  我寻你  如寻巴黎和
期刊
这里着重写了一个年轻罪犯临刑前的痛苦心历和一位警察平凡而又感人的事迹。作为死刑犯,他太年轻了,刚满20岁……    这是一篇自然朴实却感人至深的小小说,是一篇看似无技巧实则巧极妙极的小小说。  这里着重写了一个年轻罪犯临刑前的痛苦心历和一位警察平凡而又感人的事迹。作为死刑犯,他太年轻了,刚满20岁,就走上了不归路。他很想此时过一个生日,这个愿望最终由我们的警察给实现了。读罢,让人联想很多:在全党和
期刊
自从话题作文占据高考作文的主阵地以来,虽然文体要求基本是“自选”,但多数考生还是喜欢选择议论文,因为议论文观点明确,材料丰富,言之有物,贴近现实,不易跑题,容易控制字数,便于阅卷老师把握。同时,写议论文能得保险分,得分一般在40~50之间。  尽管得分差距不大,但40分的作文和50分的作文给人的却是很不一样的感觉,从长期批阅作文的经验来看,我认为主要是选材和用材的差别。中学生写议论文,多以例证为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