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针对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皮肤科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tale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2019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湖北省部分医院的皮肤科医护人员也参与到疫情的救治工作中。然而,在救治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如皮肤科医务人员缺乏在突发事件中紧急处置、自我防护以及进行相关皮肤病调查能力等。本文从皮肤科医务人员、本科生、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生教育等不同层次进行问题剖析,并对皮肤科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给予相应建议,便于将来皮肤科医务工作者从容应对和处理突发卫生事件。

其他文献
期刊
单基因遗传性皮肤病包括近1 000种表型不同的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在近30年中取得很多重大进展,我国皮肤科专家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基因检测现已成为明确诊断的常规手段,发现和探明新型和重要单基因遗传性皮肤病的机会在逐渐减少,本领域研究的重心将逐步过渡到非经典的遗传性皮肤病及基因治疗。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是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斑贴试验是寻找并明确接触性变应原的金标准。随着接触性皮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认识的加深,以及斑贴试验规范化应用要求的提高,有关共识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本共识是在2015年版斑贴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尤其细化了临床适应证的选择,完善了结果判断和解释,增加了延迟检测及患者教育等,以进一步规范斑贴试验的临床应用并提升其价值。
患儿男,13岁,因皮肤异常10年余、身高增长缓慢5年余就诊。自6月龄时开始肢端出现红斑鳞屑,逐渐蔓延躯干和面部,消退后出现褐色色素沉着、点状色素脱失,伴有龋齿、掌跖增厚及指趾甲增厚脱落,6岁时开始身高增长缓慢,性腺发育不全,眉毛和睫毛稀疏,颧骨平坦,走路有跛行。近10年发现中性粒细胞计数持续低于正常参考值。血常规检查示中性粒细胞计数1.1 × 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345;患儿血清睾酮<0
目的分析2例着色性干皮病患儿基因突变。方法收集2例着色性干皮病患儿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DNA,采用高通量全外显子组测序方法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确定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再用Sanger测序法对患儿及其父母的DNA进行双向验证,重点关注着色性干皮病相关候选基因XPA、ERCC3、XPC、ERCC2、DDB2、ERCC4、ERCC5及POLH的变异。结果例1为3岁男孩,面、耳、颈、双手背
目的采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鉴定和区分白癜风皮损真表皮细胞亚群,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2019年9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收集2例健康人(无免疫及系统性疾病)正常皮肤和2例非节段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皮损样本,采用10 × Genomics单细胞RNA-Seq技术检测,对所有样本的11 000个细胞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通过Seurat软件分析、筛选和统计细胞亚群。结果对2例正常皮肤基因表
期刊
期刊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结缔组织病具有相关性。本文概述肠道菌群的特点及其在结缔组织病中的作用机制,重点阐述肠道菌群失调在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病、干燥综合征中的相关性、可能作用机制及相关假说。通过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失调可作为这些常见结缔组织病的治疗手段之一。
目的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2018年头癣患者的特点和致病菌构成。方法回顾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2018年皮肤科真菌培养阳性的122例头癣患者的临床资料。培养菌种并采用乳酸酚棉蓝染色做形态学鉴定。结果122例中,儿童头癣112例(91.8%),其中男70例(62.5%),女42例(37.5%);学龄前儿童58例(51.79%),学龄期儿童37例(33.04%)。成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