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有一个名字与中国革命史、中国青年运动史紧密相连。他就是湖北武汉出生的中国青年领袖——恽代英。
恽代英不仅是湖北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还组织领导了武汉的五四爱国运动,参与领导了举世闻名的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
在36载短暂一生中,恽代英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做出重要贡献,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五四百年之际,我们重走了这位“湖北骄傲”在武汉的足迹,追忆其激情燃烧的青春诗行。
出身名门 一生追求信仰
据记载,1895年,恽代英出生于湖北武昌一个大家庭。祖父恽元复是湖广总督张之洞的高级幕僚,父亲恽爵三长期在外地教书。恽代英6岁入家塾,10岁进高等小学堂,14岁小学毕业后,随父母到老河口。当地无中学,恽代英的母亲只好自己教育。她的家教只有6个字:自省、自学、自律。
恽代英从小酷爱学习,经常从书本中吸取向上的力量,常以谭嗣同的诗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自勉。
1913年夏,恽代英以优异成绩考入私立武昌中华大学。在校期间,他以《新青年》《光华学报》为主要阵地,发表文章80余篇,宣传民主主义思想,猛烈抨击封建主义。
1917年10月,恽代英联合中华大学的多位同学一起成立“互助社”,以“群策群力,自助助人”为宗旨。“互助社”是武汉地区成立最早、影响最大的进步团体,也是全国有影响力的进步团体之一。
中华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记者来到武昌,希望可以找到恽代英学生时代的点滴踪迹。通过走访得知,中华大学最早创办时在前清粮道衙门旧址之上,1926年4月,校舍被军阀刘玉春毁损,学校停办,1928年复校。1953年,中华大学部分院系并入华师、武大、财大,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如今中华大学校园旧址已经踪迹难寻,但是昙华林的花园山下,中华大学的教授公寓旧址仍在,已变成一家格调十足的咖啡馆。
恽代英20岁时,与同乡沈云驹先生的二女儿沈葆秀在武昌涵三宫街完婚。几年后,因爱妻难产去世,恽代英便离开了涵三宫这个伤心之地,单身一人搬到武昌得胜桥50号,之后一直居住在此。1927年,为了实现岳父沈云驹的遗愿,恽代英与沈云驹的四女儿、共產党员沈葆英也是在此地举行的婚礼。由于武昌涵三宫街的恽家1999年已被拆除,武昌得胜桥50号便成为记者可以寻到的武汉仅存的恽代英故居。
穿过武昌粮道街,便可转到得胜桥老街。近百年过去了,狭窄的老里弄依然人潮如织,富有生活气息。恽代英故居原是一个两层小楼,上面又被人加了一层。整个建筑如今显得有些破败,被周边的几个商户租住着,与周边的房子并无不同。只剩门框角上,已经泛白的“恽代英故居”牌子依然在诉说革命先烈不同寻常的历史。租户刘女士抱着半岁的孩子在这里做小生意,她笑着说:“租到这里住才听说这里原来是一个革命烈士住过的地方,也不懂具体是怎样的,只感觉十分神秘。”她还透露,这里即将面临拆迁。
利群助人 传播先进思想
恽代英曾在日记中写道:“国不可以不救。他人不去救,则惟靠我自己。他人不能救,则惟靠我自己。他人不真心救,则惟靠我自己。”在那个时代,恽代英在茫茫“黑夜”中,不断探索人生的真谛和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道路。
1919年5月4日,北平爆发五四爱国运动。消息传到武汉,恽代英与“互助社”成员立即响应,发动、组织学生罢工、商人罢市,掀起了武汉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热潮。
20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了寻求真理和治国的良策,创建了大批进步团体。在雨后春笋般的社团中,恽代英创办的利群书社可以说是首屈一指。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良明,1979年起开始研究恽代英,堪称国内研究恽代英第一人,对于恽代英的故事如数家珍。
他向记者介绍,1920年,恽代英辞去中华大学附中部主任的职务,和林育南、李书渠等筹办利群书社,恽代英办书社目的不为赚钱,意在“利群助人,服务群众”,传播新文化。“这是一个文化运动的场所,施洋、萧楚女等都曾在利群书社学习”,李良明说:“1919年末至1920年初,毛泽东路过武汉专程到利群书社拜访恽代英,就住在即将开张的书社里。毛泽东与恽代英彻夜长谈,称赞创办利群书社‘这个办法好’,恽代英则鼓励毛泽东在长沙也创办一个类似的书社。1920年8月,毛泽东在长沙创办了文化书社,信誉担保人就有恽代英。”
恽代英也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之一。1920年,他受《新青年》杂志委托,翻译了考茨基《阶级争斗》一书,于1921年出版。该书在中国首次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对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等一大批先进分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产生了重大影响。
1921年7月,恽代英、林育南、李求实等在湖北团风县成立具有共产主义小组性质的革命团体——“共存社”。之后,恽代英闻听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立即解散了“共存社”,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5年,在恽代英诞辰90周年之际,华中师范大学在学校北大门口西侧重建利群书社,还邀请了老一辈革命家陆定一亲笔为匾额题词。之后,利群书社又搬迁到校内图书馆。
去年,利群书社换上新装,出现在华师图书馆一楼。记者在全新的利群书社看到,如今的书社窗明几净,琳琅满目的书籍环绕着镂刻着华师精神的立柱,颇具时尚气息。二楼的自习室更是很多大学生每日“打卡”之所,自习桌上还贴有二维码,便于读者购买咖啡、饮品。据介绍,书社也会经常举行一些讲座、沙龙、展览、线上和线下交流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继承“利群助人,服务群众”的利群书社精神。
近百年前,利群书社的年轻人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如今,这里依然是武汉年轻人充实思想、追求梦想之所。
英勇就义 楷模精神永存
1930年5月6日,恽代英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狱中,他写下著名的《狱中诗》——“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据记载,1931年4月29日南京南郊中华门外的雨花台上,恽代英神色从容,拖着沉重的脚镣,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刑场。面对刽子手,恽代英慷慨陈词,痛斥蒋介石较袁世凯有过之而无不及,必将自食恶果。面对死亡,恽代英毫无惧色,扬臂高呼:“打倒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万岁!”枪响后,他倒在血泊之中,时年仅36岁。
据悉,在雨花台殉难的革命烈士平均年龄不足30岁,其中留下姓名的仅有1519名。恽代英烈士就是其中一位。
如今在武汉,恽代英精神传承氛围最浓厚的地方便是其母校——华中师范大学。
如今华中师范大学校园内喷泉广场上,杰出校友恽代英的雕像巍然而立。雕像下方,镌刻着周恩来的题词:“中国青年热爱的领袖恽代英同志”。
据华中师范大学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就成立了恽代英新闻采访团,以“砥砺品行,学以致用,新闻报国,兴我中华”为纲,秉承恽代英的革命精神和新闻宗旨,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深入基层一线采访,从而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作用,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2015年,恽代英诞辰120周年之际,华中师范大学还推出了大型话剧《恽代英》,以此纪念这位杰出校友。这部话剧,也逐渐成为每届新生入学时,以创新形式开展思想教育的亮点之一。
学校还成立了恽代英菁英学校,开展校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亲笔题写“恽代英菁英学校”校名。
为了继承和发扬恽代英精神,华中师范大学恽代英党校充分发掘和利用恽代英革命精神和传统文化资源,以恽代英的革命业绩和崇高精神激励大学生党员成长。培训班从2010年至今已成功举办8期,先后培养了531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党员,学员头雁作用和雁群效应显著。华中师范大学党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培训班以“恽代英”三字命名,既是对优秀先辈的缅怀和纪念,也是一份崇高的荣誉和认可,更是一份厚重的希冀和责任。
恽代英不仅是湖北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还组织领导了武汉的五四爱国运动,参与领导了举世闻名的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
在36载短暂一生中,恽代英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做出重要贡献,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五四百年之际,我们重走了这位“湖北骄傲”在武汉的足迹,追忆其激情燃烧的青春诗行。
出身名门 一生追求信仰
据记载,1895年,恽代英出生于湖北武昌一个大家庭。祖父恽元复是湖广总督张之洞的高级幕僚,父亲恽爵三长期在外地教书。恽代英6岁入家塾,10岁进高等小学堂,14岁小学毕业后,随父母到老河口。当地无中学,恽代英的母亲只好自己教育。她的家教只有6个字:自省、自学、自律。
恽代英从小酷爱学习,经常从书本中吸取向上的力量,常以谭嗣同的诗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自勉。
1913年夏,恽代英以优异成绩考入私立武昌中华大学。在校期间,他以《新青年》《光华学报》为主要阵地,发表文章80余篇,宣传民主主义思想,猛烈抨击封建主义。
1917年10月,恽代英联合中华大学的多位同学一起成立“互助社”,以“群策群力,自助助人”为宗旨。“互助社”是武汉地区成立最早、影响最大的进步团体,也是全国有影响力的进步团体之一。
中华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记者来到武昌,希望可以找到恽代英学生时代的点滴踪迹。通过走访得知,中华大学最早创办时在前清粮道衙门旧址之上,1926年4月,校舍被军阀刘玉春毁损,学校停办,1928年复校。1953年,中华大学部分院系并入华师、武大、财大,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如今中华大学校园旧址已经踪迹难寻,但是昙华林的花园山下,中华大学的教授公寓旧址仍在,已变成一家格调十足的咖啡馆。
恽代英20岁时,与同乡沈云驹先生的二女儿沈葆秀在武昌涵三宫街完婚。几年后,因爱妻难产去世,恽代英便离开了涵三宫这个伤心之地,单身一人搬到武昌得胜桥50号,之后一直居住在此。1927年,为了实现岳父沈云驹的遗愿,恽代英与沈云驹的四女儿、共產党员沈葆英也是在此地举行的婚礼。由于武昌涵三宫街的恽家1999年已被拆除,武昌得胜桥50号便成为记者可以寻到的武汉仅存的恽代英故居。
穿过武昌粮道街,便可转到得胜桥老街。近百年过去了,狭窄的老里弄依然人潮如织,富有生活气息。恽代英故居原是一个两层小楼,上面又被人加了一层。整个建筑如今显得有些破败,被周边的几个商户租住着,与周边的房子并无不同。只剩门框角上,已经泛白的“恽代英故居”牌子依然在诉说革命先烈不同寻常的历史。租户刘女士抱着半岁的孩子在这里做小生意,她笑着说:“租到这里住才听说这里原来是一个革命烈士住过的地方,也不懂具体是怎样的,只感觉十分神秘。”她还透露,这里即将面临拆迁。
利群助人 传播先进思想
恽代英曾在日记中写道:“国不可以不救。他人不去救,则惟靠我自己。他人不能救,则惟靠我自己。他人不真心救,则惟靠我自己。”在那个时代,恽代英在茫茫“黑夜”中,不断探索人生的真谛和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道路。
1919年5月4日,北平爆发五四爱国运动。消息传到武汉,恽代英与“互助社”成员立即响应,发动、组织学生罢工、商人罢市,掀起了武汉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热潮。
20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了寻求真理和治国的良策,创建了大批进步团体。在雨后春笋般的社团中,恽代英创办的利群书社可以说是首屈一指。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良明,1979年起开始研究恽代英,堪称国内研究恽代英第一人,对于恽代英的故事如数家珍。
他向记者介绍,1920年,恽代英辞去中华大学附中部主任的职务,和林育南、李书渠等筹办利群书社,恽代英办书社目的不为赚钱,意在“利群助人,服务群众”,传播新文化。“这是一个文化运动的场所,施洋、萧楚女等都曾在利群书社学习”,李良明说:“1919年末至1920年初,毛泽东路过武汉专程到利群书社拜访恽代英,就住在即将开张的书社里。毛泽东与恽代英彻夜长谈,称赞创办利群书社‘这个办法好’,恽代英则鼓励毛泽东在长沙也创办一个类似的书社。1920年8月,毛泽东在长沙创办了文化书社,信誉担保人就有恽代英。”
恽代英也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之一。1920年,他受《新青年》杂志委托,翻译了考茨基《阶级争斗》一书,于1921年出版。该书在中国首次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对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等一大批先进分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产生了重大影响。
1921年7月,恽代英、林育南、李求实等在湖北团风县成立具有共产主义小组性质的革命团体——“共存社”。之后,恽代英闻听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立即解散了“共存社”,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5年,在恽代英诞辰90周年之际,华中师范大学在学校北大门口西侧重建利群书社,还邀请了老一辈革命家陆定一亲笔为匾额题词。之后,利群书社又搬迁到校内图书馆。
去年,利群书社换上新装,出现在华师图书馆一楼。记者在全新的利群书社看到,如今的书社窗明几净,琳琅满目的书籍环绕着镂刻着华师精神的立柱,颇具时尚气息。二楼的自习室更是很多大学生每日“打卡”之所,自习桌上还贴有二维码,便于读者购买咖啡、饮品。据介绍,书社也会经常举行一些讲座、沙龙、展览、线上和线下交流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继承“利群助人,服务群众”的利群书社精神。
近百年前,利群书社的年轻人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如今,这里依然是武汉年轻人充实思想、追求梦想之所。
英勇就义 楷模精神永存
1930年5月6日,恽代英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狱中,他写下著名的《狱中诗》——“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据记载,1931年4月29日南京南郊中华门外的雨花台上,恽代英神色从容,拖着沉重的脚镣,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刑场。面对刽子手,恽代英慷慨陈词,痛斥蒋介石较袁世凯有过之而无不及,必将自食恶果。面对死亡,恽代英毫无惧色,扬臂高呼:“打倒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万岁!”枪响后,他倒在血泊之中,时年仅36岁。
据悉,在雨花台殉难的革命烈士平均年龄不足30岁,其中留下姓名的仅有1519名。恽代英烈士就是其中一位。
如今在武汉,恽代英精神传承氛围最浓厚的地方便是其母校——华中师范大学。
如今华中师范大学校园内喷泉广场上,杰出校友恽代英的雕像巍然而立。雕像下方,镌刻着周恩来的题词:“中国青年热爱的领袖恽代英同志”。
据华中师范大学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就成立了恽代英新闻采访团,以“砥砺品行,学以致用,新闻报国,兴我中华”为纲,秉承恽代英的革命精神和新闻宗旨,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深入基层一线采访,从而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作用,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2015年,恽代英诞辰120周年之际,华中师范大学还推出了大型话剧《恽代英》,以此纪念这位杰出校友。这部话剧,也逐渐成为每届新生入学时,以创新形式开展思想教育的亮点之一。
学校还成立了恽代英菁英学校,开展校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亲笔题写“恽代英菁英学校”校名。
为了继承和发扬恽代英精神,华中师范大学恽代英党校充分发掘和利用恽代英革命精神和传统文化资源,以恽代英的革命业绩和崇高精神激励大学生党员成长。培训班从2010年至今已成功举办8期,先后培养了531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党员,学员头雁作用和雁群效应显著。华中师范大学党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培训班以“恽代英”三字命名,既是对优秀先辈的缅怀和纪念,也是一份崇高的荣誉和认可,更是一份厚重的希冀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