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要意义

来源 :新学术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对我们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理论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明确的目的。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己取得统治地位,工业革命在英国已经基本完成,手工劳动已被机器大生产所代替,并建立了真正的机器制造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而使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起来,在短时间内创造了比以往高的多的社会财富。但同时,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也充分暴露出来,突出表现在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上。因此,怎样解决发展与危机、繁荣与贫困等社会矛盾,如何解释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分配,就成了当时人们无法回避和急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而要解释这一现实问题,必然要涉及到劳动价值学说这一基础性理论问题。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古典经济学派曾经从理论上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研究,说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如何使财富增长以及财富生产和分配的规律,并力图证明资本主义生产优越于封建主义生产,从而提出劳动是创造财富和价值的源泉这一重要命题。但是,由于他们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决定了他们最终不可能如实地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质,他们的劳动价值论及其相关论点无法解决当时社会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从而也就出现了所谓的”李嘉图难题”,即认为如果承认劳动决定价值,商品按价值交换,就无法说明剩余价值的来源;如果承认剩余价值的存在,就必须放弃劳动价值论。这一难题实际上就是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两者能否同存的问题。因此,如果要揭开这一难题,就必须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来说明剩余价值的产生问题。〔1〕
  为了划清劳动與剥削的界限,为了揭露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实质,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为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理论依据,马克思从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并实现了研究问题方法上的革命,把价值归结为与一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社会关系,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确立为自己研究的对象,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敏锐的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既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带来了新的文明,同时也造成了社会的不平等,带来了贫富的两极分化。然而,要揭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回答剩余价值的源泉,就必须要完善和发展劳动价值学说。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马克思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批判继承古典学派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解决了李嘉图学派破产的一个难题,科学的阐明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及其基本矛盾。
  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以前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虽然曾有过一些成就,其代表人物提出过劳动价值论,但是,由于他们阶级的历史的和研究问题方法上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们的劳动价值论必然存在一些非科学的成分。他们不懂得是什么劳动创造价值;他们把价值与交换价值混为一谈;他们孤立的看待使用价值和价值;他们只注重研究价值的量,而没有研究价值的质,没有研究形成价值实体的劳动,搞不清楚商品的价值量大小为什么要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他们只看到商品的自然属性,而看不到商品的社会属性;他们把价值当作商品的自然属性;把商品、价值、价值形式视为永恒的范畴。因此,也把资本主义制度看作是永恒的制度,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在科学上不可能有全面系统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相反,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出发,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劳动二重性来说明商品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只是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只有抽象劳动才形成商品价值,”第一个彻底研究了劳动所具有的创造价值的特性” 〔2〕,并把价值归结为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然后又分析了商品价值量的确定和价值形式的发展,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正是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基础上,马克思才得以解决前人未曾解决的阶级剥削问题,以及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进一步阐明了剩余价值理论,并创立了工资理论,资本积累理论以及利润、利息和地租等一系列新的经济范畴,揭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划时代的革命变革。可见,马克思通过分析商品而阐明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全部政治经济学说的理论基础。
  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是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决定价值分配的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由于生产资料被资本家所占有,劳动者失去了生产资料成为仅是拥有自己劳动力的所有者,劳动者为生活所迫,只能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由资本家将生产的三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组织起来进行生产。生产出来的新产品,补偿劳动力再生产的部分分配给劳动者,其余部分归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所有。从生产财富的人类活动看,生产出来的新产品是劳动者劳动的凝结,是一个价值量。在这个凝结的劳动量即价值量中,劳动者由于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分到了等于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而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由于占有生产资料,便可占有劳动者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资本家通过占有生产资料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剥削雇佣工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这就是马克思在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及其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
  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成了商品,劳动力商品和普通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重性。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从质上看,是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须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量上看,等于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量。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的价值会不断下降,剩余价值率会不断提高,其结果会造成在整个国民收入中,占人口大多数的劳动者的分配比例不断下降,因而,在社会生产水平提高的同时,社会有效需求相对减少。这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之一,它表现为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这就是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揭示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各方面矛盾的发展和激化,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取代。   马克思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实质,经济运行规律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从而成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武器。
  四、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创立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是关于一般商品经济范畴的理论。在商品经济中,劳动表现为价值,价值规律是调节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当今世界还是商品经济占统治地位的世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将融入市场体系之中。无论是一国之内的经济活动,还是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都要遵循商品交换原则,都要比较价值量的大小。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物质技术条件和社会制度的制约,还要以劳动价值作为财富多寡的尺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规律,仍然在客观上起着支配作用。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是适用的。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依然是借助价值形式来实现的,各生产部门的联系或比例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部门之间,归根到底是价值的比例关系,是与一定的技术水平构成相适应的价值量(社会劳动量)的平衡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不仅调节着生产和流通,而且也调节着人与人之间,国家、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价值范畴依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基本范畴,价值规律依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之一。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今天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有新的发展。对此,江泽民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濟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公有制占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方面,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所有这些都使得价值范畴的表现形式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有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因此,我们应当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得到发展,例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形成价值的生产劳动的内涵和外延、价值转化形式的本质与表现形式、价值对市场价格的决定方式与作用形式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周振华《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第60页
  [3]、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2001/7/1
其他文献
摘 要:“安全生产”是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内容。安全工作的成败决定企业的前途和命运,良好的安全环境,可以给企业带来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国家和集体财产免遭损失,职工生命安全得到保障。从脚手架倒塌到塔机失稳事故;从高空坠落到触电事故的发生;从地下工程的塌方到地面的山体滑坡等等,一件一件触目惊心的现实已经给世人敲响警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好安全工作,再不能让生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水利工程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但是由于市场机制不够完善等因素,致使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严重危及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成本控制措施。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是施工项目质量的综合反映,是增加工程施工企业利润的最主要途径,水利施工企业只有抓住成本控制,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才能获取最大利润,实现企业自身的良性循环,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
期刊
摘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与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我国养老压力不断加重,养老基金收支缺口日益增大。本文将结合我国养老保险的现状对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字: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基金;养老金缺口  日前,人们对于养老金缺口是否存在缺口及缺口究竟有多大争议不断,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编写的2012年《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底,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收入
期刊
摘 要:在我国零售企业寻求生存与发展的道路中,除采取资产重组、多元化经营等措施外,有必要大力开发自有品牌战略。实施自有品牌战略的最大收获是提高顾客的忠诚度,零售企业除了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还要选择适宜的推广模式、商品、制造商、开发途径等。  关键词:零售业;自有品牌  零售商自有品牌是零售企业给自己经营的产品规定的商业名称,通常是由名称、术语、标记、符号、图案设计或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以使自己的货物
期刊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统揽全局、着眼长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央关注农村发展、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和决心。水利建设是当今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建设新农村,水利要先行。  关键词:水利工程;问题;解决措施;新农村建设  水利建设是当今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做好小型水利工
期刊
摘 要:人类进入大众传播时代以来,大众传播在不断制造着人类社会的当下流行神话,在这些富于爆发力的流行神话耀眼的光影之下所产生的正是所谓的大众文化。人类文化在传播机制的巨大影响下已经发生了整体性的颠覆和建构。传播学界的各种理论都证明了大众传播对于大众文化存在着超乎一般人想象的影响力。西方主流的传播学者极度宣扬大众传播媒介及其活动给社会文化带来的建构性影响。传播学批判学派的出现和活跃为传播与文化又提出
期刊
摘 要:生活分析咨询法是松原达哉教授创立的一种心理咨询方法,专门针对缺乏学习动力和热情的学生。我国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有很多学生也存在这些问题,因而这种方法适合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心理咨询实践中予以推广。在实践中,这种方法也可以以团体辅导的形式来进行。  关键词:生活分析咨询法;LAC;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  生活分析咨询法简称LAC(Life Analytic Counseling),是日本著名心
期刊
摘 要: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大量存在,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制约效应,已经显现。本文分析了由于会计制度不完善、企业产权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称、审计监督不力以及会计人员素质低下所带来的会计信息失真。  关键词:会计;失真;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泛滥,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是对会计的基本要求。然而
期刊
摘 要:从历史变迁的角度看教育科学科研方法,有助于我们了解教育科研活动的发展轨迹,教育科研方法与教育理论、教育思想观点;从而在客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胳,各种方法产生的背景,预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未来走向。  关键词:方法;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方法;发展趋势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条件下,基础教育及中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质量提高得如何,不仅与国家政策有关,而且一个非常关键的是教师,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科学研究
期刊
我国《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并对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各个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特别是对假账做出特别规定。可见,对虚假财务信息的监督,已成为会计监督的重中之重。现阶段由于受到国家缺乏专业性的立法与规定;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差,社会监督弱化;企业内部监督机构,内部牵制机制的不健全;加之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