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例皮肤纤维瘤临床与组织病理分析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皮肤纤维瘤(DF)的临床特征和组织病理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整形外科收治的皮肤纤维瘤66例患者(80个病灶)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66例皮肤纤维瘤患者,男女比例1:1.13,中位发病年龄33.5岁,病程1个月~12年,肿瘤的大小从0.3~5 cm不等,多数肿瘤的大小≤2 cm(85.00%),部分患者有自觉症状,如瘙痒、触压痛等.80个病灶位于四肢者51例(63.8%),且下肢多于上肢,多表现为单发褐色结节.术前确诊“DF”12例,拟诊“梭形细胞瘤”2例、“隆突性纤维肉瘤”1例、“瘢痕”1例、“体表凹陷”1例、“肉芽肿”1例、“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80张H-E染色切片中,细胞性2张(2.5%),动脉瘤样1张(1.25%),非典型性1张(1.25%),余均为经典型DF.免疫组化Vimentin、CD10均呈阳性,CD34阴性率为82.93%.结论 不同分型的DF临床特点、病理表现和免疫组化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掌握其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是诊断的关键,结合免疫组化分析可避免误诊.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血标本在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HIV抗体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自我院体检中心2020年1-12月间接受健康体检的人群中选出100名志愿者,均采集外周静脉血标本,将标本分成4份,1份为正常合格标本(未溶血组),将血液标本人工溶血成游离血红蛋白110 mmol/L(重度溶血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四组标本进行HIV抗体检测,对比吸光度A值和化学发光值(RLU).结果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的血液标本,随着溶血程度的提高,吸光度A值也明显提高(P<0.05);其中中度溶血
通过对模具零件造型A面状态进行分析,确认模具零件型面局部缺失是造成后门外板腰线产生凹陷的直接原因.在拉深过程中其他成形位置不变的前提下,为防止再次数控加工后人工修整模具时对腰线区域型面的破坏,保证拉深腰线区域型面不再缺失,研究了模具零件型面数控精加工方法,消除后门外板腰线凹陷缺陷.
目的 通过开展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所注册的糖尿病前期相关临床试验特征分析,了解我国糖尿病前期临床试验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 按照纳入标准,以“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受损”“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为检索词,分别在“注册题目”栏和“研究疾病名称”栏展开检索,检索建库至2020年9月21日在ChiCTR注册的所有糖尿病前期相关临床试验,并对其按照项目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①纳入符合条件的糖尿病前期临床试验47项.②预注册40项,补注册7项,项目注册数自建库至今呈逐年增长趋势.③注册项目分布
目的 建立标准化急诊创伤复苏单元,组建合格的创伤小组,发挥急诊创伤复苏平台在创伤中心建设中的作用.方法 借鉴国外及香港创伤中心急诊创伤复苏平台的建设经验,分阶段推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急诊创伤复苏平台标准化建设及运行管理.结果 急诊创伤复苏平台硬件部分于2015年全部完成,创伤小组成员历经3年于2016年全部完成高级创伤生命支持课程培训,2018年正式成为创伤中心重要组成部分,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逐年增加,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 急诊创伤复苏平台标准化的硬件建设及合格的创伤小组,是严重创伤患者早期救治的必要构成
思政元素如何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关系到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针对目前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冲压模具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以项目化教学为主线,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思政元素、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学效果等方面探讨了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
目的 调查儿科重症护士核心能力及职业认同感现状,为培训和提升儿科重症护士的专科技能提供实证依据;同时,探究儿科重症护士核心能力和职业认同感的相关性,为医院管理者进行护理管理提供指导,采取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来提高儿童重症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同时提升其职业认同感水平,稳定队伍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 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和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对江西省儿童医院的120名儿科重症护士进行匿名电子问卷调查.结果 儿科重症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47.13±33.62)分;儿科重症护士职业认同总分为(108.
“1+X”证书制度对技术技能人才有了新的评价依据,高职院校必须重视“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模具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目前模具专业教学中还存在与“1+X”证书试点工作不适应的现实障碍,从构建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1+X”证书制度引领教师提高技能、创新“现代学徒制”教学新内容、校企共同开发教学资源等方面探讨了模具专业教学改革的路径.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确诊的70例玻璃体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研究,利用常规超声检查观察玻璃体病变的位置、内部回声、形态、边界、运动及后运动情况,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判断玻璃体病变内部和边缘的血供情况,将高频超声检查的结果和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频超声表现,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内条状或类似“V”形的条带状回声,其上可见与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相延续的彩色血流信号;球内异物:玻璃体内
针对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8机组六号高压加热器在低负荷工况的水位波动问题,利用Python的Pandas模块将厂级信息监控系统(SIS)中10年的运行数据按照年份分组并进行可视化处理,通过水位、进水温度、出水温度、疏水温度等参数的变化趋势分析了六号高加水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疏水温度、进水温度是影响液位波动的主要因素,进水温度过高是低负荷工况下高加水位波动的主要原因.为有效解决低负荷工况下的六号高加水位波动问题,建议在实际运行中减少给水泵入口的热源引入以降低进水温度.
目的 探讨对癌性疼痛患者采用针刺+阿片类药物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山东省枣庄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癌性疼痛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和中西医治疗组[针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阿片类药物)],每组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中西医治疗组治疗总缓解率为97.14%,高于西医治疗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治疗组QOL评分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