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如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l9970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非常有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选择好小组长是关键,因此历史教师要根据学情特点和教学实际,做好小组长的评选与轮换工作,使小组合作学习取得实效。
  关键词: 初中历史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长 评选 轮换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又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灵魂,他应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还是教师的小助手,可以说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首先要做好小组长的评选;其次是小组长的轮换使用。那么,如何做好小组长的评选与轮换使用呢?为此,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研究,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小组长的评选策略
  (一)确定小组长评选要求
  在小组长评选之初,要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并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做好小组的分工与培训,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小组长在课堂学习和生活中所具有的角色特点制定小组长的评选要求。
  首先,小组长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组织管理能力。在小组管理中,小组长的工作是琐碎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长要负责组织组内成员结合学习目标进行有效的学习,并根据学习要求做好任务与展示分配。在这期间,小组长要关注小组成员学习是否投入,帮辅是否有效,展示如何安排任务才能保证小组成员全员参与进行有效展示,发现问题如何进行整改……除此之外,小组长还要对小组成员进行纪律卫生管理,可以说任务比较多且繁重。如果小组长没有较强的责任心及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就无法有效进行,并导致学习任务无法完成,学习目标无法实现。所以较强的责任心和组织管理能力是小组长评选的必备条件之一。
  其次,小组长应该是学习成绩优秀。一个小组长如果要管理好小组成员,学习成绩优秀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即使再有责任心,也很难得到到组内成员的认可。当然,小组长的学习成绩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某方面表现的佼佼者,这样才能服众,组内成员才能听从安排。从另一个方面想,小组长有优秀的学习成绩,对小组成员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汇报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可更有效地组织学习。
  再次,性格开朗大方。作为小组长,无论是管理组内成员,还是带领组内成员开展学习与展示活动,都需要有大方开朗的性格。如果小组长过于内向,那么他就很难积极主动地投入小组管理,特别是对于小组内的课堂展示。试想如果小组长在课堂展示中不积极、不主动,那么其他的组员如何配合?要让组内同学主动展示,积极参与,小组长必须率先垂范、做好表率。
  最后,要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小组长必须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说小组间在学习过程中处处有竞争,时时有碰撞。为了小组成绩在竞争中拔得头筹,小组长一定要把小组的荣誉放在第一位,不计较个人的得与失,同时要培养小组内每个人的荣誉感和责任心,让小组成员都用较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明确小组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人人都为小组建设贡献力量,这样才能确保小组更有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评选小组长的方式
  评选小组长可以采用教师选定、自我推荐和民主选举的方式。
  一是教师选定。按照异组同质、同组异质的原则,即A对A,B对B,C对C……进行分组,一般每个小组4—6人为宜[2]。教师在进行学情调查时,做到心中有数,并确定人选。首先向学生讲明小组长的职责及评选要求,然后指名班级各方面能力最突出,成绩优秀并有威信的同学担任每个小组的一号组长。在任命他们的同时,要向他们讲明他们够担任小组长是老师对他们能力的认可,这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同时作为组长,肩负着小组的成长和荣耀,希望他们以较强的责任心投入小组管理中,认真履行职责,完成小组合作学习。
  二是自主推荐。教师确定一号小组之后,进行二号组长的评选。其方法是向学生做好宣传教育,并说明作为小组长的优势及价值。如介绍小组长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锻炼自己的胆量,帮助自己成为具有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等。欢迎有能力的学生参与小组管理,然后根据自愿的原则进行竞选演讲,把竞选者的演讲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按照评估的成绩最终确定组长。
  三是民主推荐。民主选举是很好的评选方法,凡是学生喜欢的或同意推荐的,一般是有能力的、威信的,且成绩优秀的。通过民主推举产生的小组长更具有感召力,更便于他们进行小组管理,同学们也更乐于服从管理。学生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对彼此间已经有深入的了解,对于谁能胜任小组长的位置,孩子们心中都有一杆秤,把自己心目中的人选放在秤上称一称、量一量,人选自然就出来。
  有人说:“一个好校长等于一所好学校,一个好班主任就等于一个好班级。”那么,也可以这样说:“一个好小组长就等于一个好的小组。”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当初评选出的小组长们通过有效培训已经快速的成长,真正成为老师的小帮手、组内的小老师。
  二、小组长的轮换策略
  在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中,往往采用很多方式,其中引进高效课堂模式是目前的主要做法。这种模式的突出特点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长的组织与管理。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一人当小组长也有弊端,不利于一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因此有必要对小组长实行轮换制,即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与提高。具体做法:
  首先,从选择最有能力的学生当组长开始。我把全班学生进行分组,从每个组中选一个各方面素质都比较高的学生作为小组长。之所以选择优秀的学生做组长,是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而准备,但是学习成绩优秀与否并不是担任组长的必要条件。在我推荐人选的同时,也可以由组员自行选出本组表现好、有威信的学生担任组长。
  其次,组内分工要明确。除了每组的一号组长外,让其他学生在组内也要有事做,也要成为组内参与管理的组织者,可以主抓某个方面的工作。此外,我还在组内设立纪律组长、作业组长、写字组长、课堂摆放组长等,都是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安排的,我都充分尊重孩子们的意见。   当这一系统逐步完善以后,我觉得孩子们已经适应了这种形式,这时才开始考虑轮换小组长。我认为,如果过早地开始轮换,孩子们可能根本就没有熟悉组长的职责,会导致措手不及。
  第一轮,我在每组指定一名学生担任组长。根据本班学生特点慎重进行选择,有意识地让除了组长以外能力都非常强的学生最先参与轮换。让每一个小组成员在逐步学习中感悟组织组内成员完成组内的各种任务,形成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同时,这样的学生在组内的威信相对较高,组员在合作学习的时候能够较好地配合。但是刚开始的这段时期仍然不能脱离原组长的指导,否则组内学生合作效率将会降低很多。
  这时应该注意的是,轮换小组长任期应该相对稳定,给予足够的时间,以便使小组长的组织、管理、领导能力得到训练、形成和发展。如果每位学生的任期时间过短,那将使学生无所适从,能力也得不到培养,更谈不上小组成员间和谐地合作探究。
  第二轮,我给孩子们的建议是:某个方面相对较突出的学生。这位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见得是最好的,但却是最有责任心的学生。例如王某某,他平时很多学科学习成绩一般,但历史成绩很好,而且特别喜欢历史故事,时常给学生讲评书,或经典文学作品,很受学生喜欢。于是学生都同意他第二个参与本组组长的轮换。组内的其他学生对我的观点表示十分支持,并欣然同意。一段时间过后,我渐渐地发现,他不仅在组内各方面管理的非常好,甚至能发挥他的特长,帮助组内同学阅读历史课外书籍,使很多同学喜欢使历史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第三轮,学生完全自主选择组内组长。他们选择的理由很多,有的小组选择的是写字非常好的学生。因为他们认为一个写字好的同学对待老师布置的任务必定认真完成,而且这样的同学很有才华,孩子们非常崇拜他(她)。我认为这样的学生比较容易树立威信,同时能带领组内成员提高本组书写的质量。还有的小组选择的是能歌善舞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很有才华,是大家仰慕的对象。
  三轮过后,本组内比较优秀的学生基本轮换完毕,只剩下各方面均一般的潜能生。为使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担任组长的机会,增强潜能生的信心,在尝试中享受成功的乐趣,轮换制必须坚持下去。如李某某是个成绩中等的男孩,轮到他当小组长时,遇到其他组员不愿意配合的情况。大家觉得他平时学习不太好,不想把作业本交给他。在后来的调查中,发现李某某遭遇的问题是班上成绩不佳的学生都遇到的。这些学生说,一些各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有点瞧不起人。在许多人心目中,成绩是对学生的唯一衡量标准,而且这种观念在学生和家长心中根深蒂固。
  轮换小组长制给了每一个学生锻炼的机会,使他们克服自卑的心理,并积极寻找自身的闪光点,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找回上进心,让每一名学生在小组长的轮换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事实证明,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非常有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选择好小组长是关键,因此历史教师要根据学情特点和教学实际,做好小组长的评选轮换工作,使小组合作学习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王红艳.小组互动、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J].吉林教育.学术版,2004(3).
  [2]何茂东.合作学习的策略浅谈[J].吉林课改,2003(2).
其他文献
摘 要: 当今社会提倡“以人为本”,高校教育越来越注重大学生的人格养成。高职院校现阶段正逐步实现教育使命的转变:由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转为注重学生职业人格的培养。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方法策略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人格的养成具有借鉴意义:引进积极心理学理论、增强文化课程系统的引导作用、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建立完善大学生创业机制等,多途径、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养成积极的职业人格。  
摘 要: 随着学习“微”时代的到来,微课程成为教师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微课程的概念和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和梳理,并以国际贸易专业微课程为例,从实践层面对微课程的设计开发进行了研究,最后基于微课程设计开发的思想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关键词: 微课程 国际贸易专业 设计与开发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微信、微电影的盛行,我们的学习进入“微”时代。可汗学院的反转课堂和TEDed在线微课程的出现与
摘 要: 作为一种基于网络媒介发展和兴盛起来的新型文学类型,读者及由读者为基本单元的市场以网络文学创作者视野中的“他者”方式影响或作用于网络文学的创作,形成了网络文学的“狂欢化”、麦当劳化、产业化等现象,既显示出在这种“他者”介入下对网络文学产生的积极作用,又不能忽视其造成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网络文学 他者 创作介入  网络文学已不是传统视界中界限分明的主体、客体、载体、受体的相互作用
摘 要: 空间隐喻是从空间域向非空间域映射在语言形式中的表现,从认知语言学空间隐喻视角探讨介词“in”的空间意义及其投射的空间隐喻拓展意义,对英语教学有很大的教学启示。  关键词: 空间隐喻 介词“in” 教学启示  引言  Anderson和Lyons提出,空间概念是最基本的概念,语言中表达空间的词都是最基本的,所以表示空间的词都是派生其他词语的基础。Lakoff在其著作metaphors we
摘 要: 文化被公认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之一,与经济、政治关系密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某种意义上,其本质就是民族的自觉与民族的自信,彰显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生命力与凝聚力。高校具有传承、选择、创新、引领社会文化的职能,肩负社会精英人才的培养职责,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契合时代需求的必然。根据当前高校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现状调查,分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方面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培育措施,
摘 要: 安徽省立池州师范学校在抗战时期因地制宜地实施了一套有效的战时后勤管理措施,其中组建学生“伙食团”参与食堂民主管理、在敌机轰炸下坚持美化校园、“跑反”特殊情势下的教学和安全为先等后勤管理和育人相结合的做法,对今天的教育实践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安徽池州师范学校 抗战时期 后勤管理  安徽省立陵阳简易师范学校成立于1936年,校址设于青阳县陵阳镇。1941年更名为安徽省立池州师范学
摘 要: 意识形态对于翻译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其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以中国晚清翻译活动为例,从意识形态的视野探讨翻译活动,从探讨译文的方法进一步认识译者所受的限制和翻译活动的本质,从而批判地认识在晚清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下,翻译现象存在的必然性。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晚清 翻译活动  “意识形态”也被称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意识形态对译者的决策及读者对译本的接受程度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在中国翻译
摘 要: 贾宝玉是自己家族的儿子,也是自己时代、自己阶级的儿子。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封建家族,他有着深深的依赖和眷恋。对于家族的衰败,敏感的贾宝玉并非冷漠的置身事外,相反,他有着挽救家族的强烈愿望,但无奈他始终是一个“无材不堪入选”的局外人,故此,《红楼梦》中留下了他那无限的悔恨和忏悔之情。  关键词: 贾宝玉 无材补天 忏悔  以往在论及贾宝玉与家族关系这一问题上,最著名的论断莫过于将贾宝玉
摘 要: 高中语文教学强调对教材的个性化解读,有些文学作品特别是西方文学,迥异于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不从他们特殊的文化背景出发,考察文章的哲学理学,解读往往就不全面或者南辕北辙。所以,教师备课时理应多关注文本涉及的哲学背景。面对外国翻译文本,只有触摸到它背后的思想背景才能深入而准确地读到选文的价值所在,才能学而为“我”所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语文教材 外国文学 哲学  前几年日本国文教
摘 要: 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郡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与司马皇室形成“共天下”的局面构成了东晋百年的门阀士族政治。然而残酷的政治斗争使得大部分高门士族只是昙花一现,只有琅琊王氏家族和陈郡谢氏家族的地位一直稳定在一个极限水平上,直至门阀政治结束。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家族对文化的重视,对门风和人才的重视。  关键词: 东晋 门阀士族 文化 门风 人才  一、东晋门阀士族的形成  西晋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