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香里说番薯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j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景彬

  番薯是农作物王国里的庶民,它上不了台面,也从不敢奢望鲜花和掌声。既然是庶民,它天然地跟老百姓亲;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它曾救过无数百姓的生命。
  早稻已收割,曾经的水田裸裎在仲夏的烈日下。过了两三天,水田被晒干了,龟裂开来,散发出泥土的芬芳。一头牛拉着犁走在前,一个农夫扶着犁跟在后,犁铧把沉默了大半年的泥土翻起来,翻成了笔直的田垄。
  犁铧头闪着银光,泥土被翻开时哗哗作响,农夫的汗水流淌下来,洒在身后的田沟里。
  一个农妇弯着腰,照着刚刚翻起的泥土垄,一边扬起锄头板儿劈下去,一边往前挪移脚步。她这是在整垄,动作轻柔而有节奏。粗糙的田垄在她的锄头下,变得细腻又柔和。她的汗水流淌下来,也洒在身后的田沟里。
  整好的田垄,垄是垄,沟是沟。收工了,农夫和农妇沿着垄沟从田里走出来,走上田埂,喝水,小憩。他们满意地扫视着自己的杰作——那笔直的、匀长的田垄。
  过了一天,新整的田垄调匀了呼吸,重新焕发出活力,正等待着新一茬的播种。
  过了晌午,烈日开始收敛它的热力;溪岸两旁的木麻黄树上,夏蝉正叫得欢。农人下地来了,他们要为田垄栽上番薯秧。
  番薯秧从生长旺盛的番薯藤蔓上截取,截取其中壮而嫩的蔓条,每截大约两拃长。番薯秧装在竹筐里,挑到田间地头去,以备插植。
  大人扬起锄头,照着田垄精准地斜劈下去;小孩紧跟着大人,从小竹篮里取出一株番薯秧,敏捷地把秧株斜放进锄头板劈开的泥土缝里;而大人见机抽出锄头,那锄头板上面的泥土随即卸落,把秧株埋上,只露出半拃长的秧芯。大人向前走半步,又劈出一条斜缝;小孩右脚先把埋好秧株的泥土踩实了,再迈出左脚跟上大人,埋入另一株秧苗。大人和小孩,一前一后,没有言语的交流,只有默契的配合。夕阳渐渐西下,田里的人影越拉越长,番薯秧的插植也进入了尾声。
  在骄阳的曝晒下,栽下不久的番薯秧蔫贴在田垄上,无精打采,似乎奄奄一息。殊不知,暗地里,它早已伸出根须来,抓住湿润松软的泥土。这不,才过了两天,秧苗就恢复了元气,重新抬起了头。
  一场及时雨过后,田垄上的番薯秧如有神助,藤蔓不断向前爬行,叶子迎着阳光蓬勃生长。农夫荷着锄,从田埂的这一头走向另一头,巡视着自家的番薯田。番薯秧的藤蔓茎叶已经半满田垄,放眼望去,早先赤裸的泥土已然敷上浅绿嫩黄。
  农夫从自家粪池里打上粪水,倒进粪桶里;他挑着两半桶粪水,先到岸边取了溪水把半桶粪水加满稀释,再挑着它向番薯田走去。这是给番薯秧上初肥,粪水宜稀不宜浓,否则易烧苗。农夫用粪勺从粪桶里舀出粪水,薄薄匀匀地泼向秧苗,秧苗贪婪地吮吸着,发出滋滋的声响。
  季夏,酷热似火;番薯秧,泛滥如潮。农夫驱着耕牛走在垄沟里,他扶着小犁把田垄两侧的泥土翻驳下来。番薯秧株的部分须根便裸露出来,暴露在阳光里。听有经验的老农说,这叫晒根;只有晒足了根,秧苗往后才能长出更多、更大的番薯实来。
  翻下来的泥土享受够几天日光浴,黑褐色的田土已然微微泛白。农夫拉来满满一大板车的牛粪土,农妇挑来两蛇皮袋化肥,他们要给番薯秧上二次肥。两人沿着垄沟走,农妇走在前,匀匀地洒着化肥;农夫走在后,匀匀地洒着粪土。他们的汗水不停地淌下来,渗进翻开的泥土里。他们的眼睛深情地抚摸着那绿油油的秧苗,他们的脊背炙烤着灼热的骄阳。
  上好了肥,农夫驱着牛扶着犁,把翻下来的泥土重新翻上去,附贴在田垄的两侧。农妇轻举锄头,把沟里残余的土粒聚拢来,培到垄上。于是,垄又成了垄,沟又成了沟。
  半个月不见滴雨,番薯秧蔫了,萎靡不振。农夫和农妇借着月光,抬着水车,准备给番薯地灌水。水车搭在溪岸边,车尾没入溪水,车头高出岸堤;他们双手扶着上方的水车杠,双脚踩着下方的水车蹬。水车咯吱咯吱唱着歌,歌声在夏夜里迷茫,凉澈澈的溪水不断从水车头涌出。车上来的溪水顺着沟,流进番薯田。田里的水位渐渐升高,升到田垄的半腰。农夫和农妇从水车上跳下来,他们沿着田埂走,巡察着田况。久旱的泥土吧嗒吧嗒喝着,晒蔫的秧苗也咝咝吮吸着,农夫和农妇满意地听着,愁颜早已换了欢颜。
  夏末秋初,乡村田野的空气里到处弥漫着庄稼成熟的气息。藏在田垄里的番薯实也已悄然长大,嘴馋的孩子天天催着大人去挖番薯。农妇挎着竹篮,带着番薯挖儿,准备挖取今年的头一茬番薯实。农妇小心翼翼地移开藤蔓叶条,裸露出一小块田垄来,她用番薯挖轻轻地挖下去,生怕误伤了薯根和薯实。泥土翻出来了,硕大的番薯实一览无遗,农妇暗喜,用番薯挖的头钩钩断番薯实的蒂部,再用手把番薯实取来,放到竹篮里。一株番薯只能挖取一个,挖取后要把泥土培回去,拍实。这样,番薯株才会越长越好,地垄里的番薯实会越长越多,越长越大。
  第二场秋风刮过,番薯藤蔓老了,叶子枯黄了,正是番薯大收获的季节。农人们全家出动,下到番薯地里去。农妇先把垄上的藤蔓拔起来,再成捆成捆卷成团,堆到田埂上。农夫挥舞着锄头,把田垄挖开,把泥土里大大小小的番薯实全刨出来,扔在泥土上。小孩则忙着把番薯装筐,大的放进大筐,小的放入小筐。各丘各丘的番薯地里,你忙你的,我忙我的,热火朝天,忙而不乱,累而不怨。
  傍晚时分,番薯实一担一担挑回家,再一個一个垒起来,堆成了小山。刚出土的番薯实,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和番薯实的甜香。
  夜里,大人做梦,梦里满满是番薯香;小孩也做梦,梦里满满是番薯甜。
其他文献
异地求学之后,回家的次数渐渐少了。  虽说是二十八天为一个休假的周期,却总因为准备竞赛的原因被搁浅。好不容易积攒到了休息的时候,也只能在家象征性住上两晚,然后再匆匆踏上了离开的校;以为寒暑假可以在家里好好逍遥一把,却也是辗转盘桓在各种补习班上。家对于我而言,似乎只成了一个很短暂的中转点,我在这里汲取部分能量,充了电之后,就继续往前走。为此母亲曾经打趣说,到了高中之后,对于我而言,故乡成了异地,而遥
期刊
眺望过祖国的大好河山,浏览过书中的奇幻美景,想象过“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的洞庭湖月夜神韵,亦或是“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俏江南的碧水青天……然而这一切都不及儿时的一抹柔情。  在我记忆的长河里,儿时的印象早已支离破碎,拼拼凑凑的记忆碎片是何等地让人难以寻思,可唯有一幕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乡下老家,母亲与姥姥坐在屋檐下的沥青石台上,天空雾蒙蒙的,不经意间便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雨点早把空气里
期刊
身材不是很高,看起来很普通,只是淡黑色的眉毛下有一双有神的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是这张脸唯一突出的地方。这就是镜子里的我。对着镜子审视自己,我发现,其实普通的我也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别看我平时是个调皮捣蛋鬼,像个什么事都敢做的男生,但我却非常恐高。除此之外,我还非常粗心,每次在关键的时候总会因粗心而没把事做好。当然,我也是有优点的,我很喜欢奥数,每次数学考试,我在班上都名列前茅,还多次在区赛中
期刊
自仓颉造字,黄帝创建制度后,税就像一条缓缓流淌的溪水。在人们辛勤劳作的身影间穿梭蜿蜒,淌入人们的心田。  纵观古今,税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制度发展的好坏决定着一个国家是否繁荣富强,而追其根本,税来源于人民。只有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工作状态好,才会促进税收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税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如果将它作为压榨人民血汗的工具,那么这个国家就会一蹶不振,甚至走上亡国之
期刊
唐元和十二年(817年),河南昌谷李家,那个“通眉、细瘦、长指爪”的青年缠绵病榻已有些时日了,他眼里的精光一日日黯淡下去,偶尔回光返照,目光灼灼,直视无边的虚空。他知道,生命的黑夜即将来临。27年,来这世上只有27年,他一直忧心恐惧人生短暂、生命危蹙,而命运终究比他自己设想的还要严酷。气息惙然之际,他也许会想起自己写就的悲恻诗句“酒不到刘伶坟上土”(《将进酒》),他会害怕九泉之下的幽冷荒寂吗?  
期刊
星辰是人类的历史,人类是宇宙的奇迹。  我们的历史是如此绚烂,应是夜里星辰,无不散发着人的奇迹。  有时感到疲困,会随意翻翻书,好在书海茫茫,却也总能找到对了自己胃口的书。它讲的是人,是人类,这个年轻而富有智慧的物种。  《人类的故事》,是人类自己为自己撰写的故事,历史也是。  房龙说历史是时间在往昔岁月的无穷领域中筑起的强有力的经验之塔。  的确如此,人类从只能咿咿呀呀的类人猿到上天下海无所不能
期刊
7月,我们华师文学院暑期访学团赴美开展了一场美国社会文化与考察之行,参访世界名校,观摩艺术瑰宝,拜谒名人府邸。回过头来记录这段旅程,却发现最令人难忘的回忆,都发生在纽约州边陲名为silver lake的夏令营里。  如原始丛林般茂盛繁密的植被、泥泞的土路和朴素光秃的八人间小木屋、没有空调没有吹风机甚至没有手机信号如同史前穿越的生活方式……前一天还在繁华富庶的纽约中心流连忘返,在高端舒适的希尔顿酒店
期刊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碧绿的叶发黄了,醉人的香倾洒了满地。果色飘香,遍地金黄,这是人们脑海里固有的秋。而我故乡的秋,是五彩斑斓的。  “买柿饼嘞——”  带着浓厚的方言,穿着厚实的军大衣,推一个小车,驻一方平地。这是我脑海中最先想到的秋景。柿饼整整齐齐地摞在车上,上面厚厚的白粉也盖不住里面让人垂涎欲滴的红。用一把生锈了的秤杆去称上几斤。咬上一口,“嘶——甜到掉牙了!”  穿过集市,向山林深处走去,银
期刊
一  这一年的夏天好像分外燥热,原本适合避暑的西北小城没有往年的凉爽。很久不下雨,路边的树木看上去焦躁得不得了,鸟和蝉的影子都没有。车过处,浮尘在日影里上下翻飞。  公交车上的车载电视里,播放着一则活色生香的广告:画面上甜睡的妩媚女子含笑睁开双眼后,轻松起身推开窗户,窗外一片艳阳,她如释重负地含笑深呼吸。画外音是甜得发腻的女声:“某某丽人医院,无痛人流,十五分钟轻轻松松解除烦恼……”  大人们表情
期刊
我比李育善大十多岁,一个镇子上的,我在镇子中心,他在镇子边缘。他的文学创作,从起根发苗到现在还能长成一棵树,确实是一直看着他长大的,这不是倚老卖老。严格讲,李育善文学基础不是很好,因为他没有受过正规训练,是自己一路摸索,因爱好才写。  直到《走过丹江》这本书出来以后,大家一致都说好。为什么好呢,我觉得有这几点:一个是,用文学老话来讲,写什么的问题。他以前写的都是他经历过的事情,很朴素、很实在、很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