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遭遇人才短缺 培养体系缺失成软肋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屋漏偏逢连夜雨。电商企业圈钱、烧钱、再圈钱、再烧钱的怪圈一直被业界所诟病,今年以来的价格混战和“口水仗”更显电商竞争的激烈和商业模式的不明朗。如今,人才瓶颈又与电商不期而遇。
  有数据显示,我国43.18%的电商企业存在人才缺口,81.2%的电商企业面临招聘压力。
  为了争夺人才,电商企业延续“好斗”的品性,祭起了挖角、薪酬嘘头的玩法。“工作经验1年 精通C 编程语言=40万年薪”,这是日前万达电商的招聘口号。如此优厚的招聘条件,折射出电商怎样的生存窘境呢?
  “拿来主义”的人才策略
  在电商行业,分别有18.8%、20.45%、13.64%和4.55%的企业缺乏运营人才、技术性人才、推广销售人才和供应链管理人才。而各类人才都存在缺口的企业,则占据了43.18%。这是日前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的数据。人才的缺乏已经是电商面临的普遍难题。
  人才的缺乏来自于企业的快速膨胀。尽管实现盈利的电商寥寥无几,但是在资本的推动下,在圈钱、烧钱的运营模式推动下,电商企业规模急剧扩张,从业人员规模也快速扩张。同样来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显示,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直接从业人数从2007年的37.4万人增长到2011年的213.5万人,预计2012年将达到265.3万人。在过去6年中,电商从业人员的规模增长了6倍多。
  快速扩张带来人才缺乏,这是社会人才培养滞后的必然结果。但是,电商“人才荒”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电商不愿意也顾不上“自我培养”,是导致人才短缺的真正原因。当当网原COO黄若就持这种观点。在黄若看来,急于求成的心理和激烈竞争的现实,让电商企业热衷于“拿来主义”的人才策略,相互挖角成为普遍现象,也加剧了电商浮躁的竞争局面。黄若认为,“人才流动的确促进了优秀人才向电商转移,包括一些做搜索、做游戏的人才转向做电商,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商人力资本的提升,有利于电商行业的发展。但是频繁的切换、以竞争为目的的挖角,不仅对人才的成长有拔苗助长的嫌疑,也催生了电商人才市场的泡沫现象。”
  应届毕业生不被看重,而职业化培训体系尚未形成,加剧了电商“人才荒”。在万达电商招聘信息中,尽管是“工作经验1年”,也让无数的应届毕业生望尘莫及。一位电商猎头对《中国计算机报》记者说:“一般电商招聘技术人才,应届毕业生根本指望不上。”
  一些招聘网站的招聘信息,也显示了电商企业“拿来主义”的心理。据记者统计,智联招聘于7月28日共更新93370个关于“计算机硬件及网络设备、计算机软件、IT服务(系统、数据、维护)、多领域经营、互联网”的工作。其中,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岗位仅有595个,占6.3%。
  两种不同的薪酬体系
  万达电商开出了一年40万的高薪,尽管让传统行业的员工咋舌,但在电商圈里并不稀奇。
  “这不算离谱。”曾经供职于一家一户的女员工告诉《中国计算机报》记者,“在许多公司,普通技术人员月薪都能达到1万到两万。”
  这个数字着实让传统行业从业者震惊。针对万达电商的这一招聘信息,许多网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记者发现,不少的网友抱怨,“与电商相比,传统行业的收入真是可怜”。甚至有网友质疑万达电商的这一承诺是否能够兑现。当然,不少的网友表示理解,“电商本来就缺乏人才,20万元-40万元的年薪招聘人才,无可厚非。”
  在这些震惊、质疑和理解的声音中,记者也发现一种相对理性的观点。有人分析了电商与传统企业的薪酬体系,认为传统企业是重薪水轻奖励,电商则相反。在传统企业中,总监工资的80%是基本收入。在电商企业中,总监的基本收入不会超过总收入的三分之一,此外还有年终奖、期权和奖励性股票。两种薪资基本结构的不同就可以体现了两个行业的不同思维。
  的确,由线下零售业转型线上电子商务的传统企业,在人才储备和人才培养方面有良好的基础。例如,苏宁易购在今年年初调整战略,抽调了20多个精干的干部投入到苏宁易购的电子商务业务。在历次的价格战、人才战中,苏宁电器成熟的人才培养机制,包括“1200”培养模式,都成为了苏宁易购的坚强后盾。此外,银泰网、国美电器商城,以及我买网等电子商务企业,并没有急切“挖角”的欲望。
  相对而言,新兴的、白手起家的电商,本身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而在社会化的职业培训不到位的情况下,以期权、股票和高薪挖人,成为其必然的选择。
  但是,人才将成为电商行业永恒的话题。《2012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报告》显示:“B2C企业用人需求稳中有升,尤其是传统企业进军网络零售业务的人才需求量巨大”。传统企业成熟的人才培养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电商人才荒。“以前电商的人才只是在电商圈里转,但是现在电商人才向传统企业辐射。”黄若对记者如是说。
  解决人才短缺难题不能仅靠传统行业的人才输出,更不能寄希望于竞争对手之间的“挖角”。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社会培训机构紧跟电商的需求,培养基础性、职业化的人才,更在于电商企业尽快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薪酬体系,特别要树立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本发展理念。
其他文献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三网融合”成为继3G、物联网之后的又一个热点。它描绘了一副美好的画面:在电视上可以玩网络互动游戏,在电脑、手机上也可以及时收看电视节目并点播高清电影,电脑、电视、手机的功能界线越来越模糊。2010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至此,三网融合在中国正式启动。    融合业务发展提速    目前,三网融合大规模开展的业务主要包括数字电视、IPTV、手机
创新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话题,包括技术创新、业务创新、管理创新等多种创新活动。在此,我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和在IT相关行业工作的一点经验,就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创新这个话题,选出几个我认为比较重要的问题来讨论。  这几个问题看上去都非常简单,大家甚至早就有普遍共识。可是,最简单的问题常常是最难说得清楚的,而且未必得到了很好的认识和理解。    一流的企业制定标准?    最近几年,制定行业标准成为了中国企业
IDC的数据显示,从2009年到2012年,中国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市场的增长速度是世界平均增长水平的三倍。云计算已经成了IT业界和用户最关注,同时也是投资最多的领域之一。英特尔公司数据中心及互联系统事业部云计算市场总监Raejeanne Skillern表示:“云计算、高性能计算和大数据将成为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市场。英特尔在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及生态系统建设方面已经做好了准备。”  英特尔的云计
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应用大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大数据分析意味着企业能从这些新的数据中获取新的洞察力,并将其与已知业务的各个细节相融合。企业分析的数据越全面,分析结果越接近真实。那些没有引入新的数据分析技术和新的数据类型的企业,不太可能成为其所在行业的领军者。全球领先的独立企业数据集成软件提供商Informatica认为,从数据架构模型分析入手,化繁为简,通过成熟的平台方式进行数据分析、数据集成,
平板电脑让地图活起来  “平板电脑上的地图要做成活地图,使其从人们找不到路才会用一次的工具变成人们每天都要用的一项应用。”高德软件有限公司副总裁郄建军认为。平板电脑所具备的特性,给软件开发带来了新的空间。他举例说:“平板电脑上有陀螺仪,将其和导航软件结合起来,可以使导航体验更加流畅。从前过隧道的时候,GPS信号被屏蔽,就无法继续导航,而利用陀螺仪,平板电脑可以利用车速和方向继续为车辆定位,直到离开
量化IT价值、从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转变,是每个CEO对企业IT部门的要求和期许,也是每个CIO的工作动力和努力方向。但指标难量化、标准不统一、结果无实效等绩效考核自身的痼疾再加上IT管理工作本身的复杂性,让IT的绩效考核成为管理的死角。  探索中的IT绩效管理   关于IT价值的这笔账并不好算。我们可以用签单金额、回款情况考核一位销售人员,会用全年收入利润值衡量一位财务总监的价值所在,但如何从I
作为一名行政人员,如果有人问你对一款笔记本电脑有什么要求,你会如何回答?你可能会考虑到笔记本电脑的综合性能。但如果是问一名销售人员,他可能需要一台便携性够好而且续航够给力的笔记本电脑;如果是设计人员,则需要一台拥有强劲性能和高效显卡的笔记本电脑;对于企业IT采购人来说,一台高性价比并且节能环保,能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笔记本电脑或许是他的首选。  有没有一款笔记本电脑能够解决企业不同岗位员工对它的
有人说,大数据是个谎言;有人说,大数据是个伪命题。  大数据市场确实存在。Gartner预测,到2015年,70%的信息基础架构扩展与投资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业务分析需求。以前,人们把精力主要放在如何存储好海量的数据上,而没有想到深入挖掘数据的内在价值。随着数据与业务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以及一些大数据分析工具不断涌现,数据分析成了企业决策的前提。  大数据不一定是复杂的分析  许多人一提到大数据,首
本报讯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在京发布《移动终端白皮书(2012)》和《云计算白皮书(2012)》。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王秀军出席发布会并致辞。来自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媒体的近200位代表参加会议。  王秀军指出,当前通信业呈现出大变革、大融合的发展趋势,在互联网的推动下,通信业正加速向跨境融合的综合信息服务业转型;通信终端区域智能化,技术和业务融合创新速度不断加快,催生出很多新业态
2012中国软件优秀企业奖  2012中国软件行业创新企业奖  2012中国软件行业信赖产品奖(上海印智印刷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  作为一家专注于印刷行业的软件开发及服务企业,上海印智科技从成立至今已经发展成为目前国内印刷和包装信息化管理领域产品线最全面,用户覆盖面最大,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上海印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印智科技)总部位于上海张江高新园区,在上海、深圳、北京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