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面总结历年林业生态工程档案建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分别编制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中幼林抚育、林木种苗基地建设、森林有害生物防控、荒漠化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湿地和雪山冰川保护共8大类项目档案管理规范,同时通过培训、档案抽查等方式,加强项目区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指导基层档案管理人员规范档案建设,为全面做好三江源林业项目档案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林业工程档案;规范
青海作为生态大省,全力推进三江源、祁连山等生态保护工程建设,而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林业项目等生态类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它不同于电力、铁路、高速公路等,这些工程有管理经验和方式的借鉴,而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林业项目管理不具备这样的先天条件。至使造就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林业项目档案是“孤本”它不可能再复制,它的这种唯一性决定了它的极端重要性。另一方面,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不同于其它的建设项目都有十分明显的形象标志,比如三峡工程,建成后有大坝、有机组、有电厂,而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林业项目建成后除了少数能够看到的形象,大多数表现在生态环境的变化,比如树多了、草高了、水清了,这些生态工程的建设都需要生态工程档案资料、特别是监测数据来进行说明,特别是音频、视频档案来表达,许多科研成果包括整个项目的治理的成果都体现在生态工程档案上,也就是说国家投入巨大资金,最后只有留下的生态工程档案资料是反映实际工程的主要载体。因此,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同步做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林业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是至关重要的。
一、完整的林业工程档案是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林业项目档案产生于整个项目建设与管理的全过程,是从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工程作业设计、招标、施工、监理、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等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设备材料、声像及电子文件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项目进行稽查、审计、监督、管理、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贯穿整个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林业项目档案管理,是这个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科学记录;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二、领导重视是推进林业生态保护工程档案管理的关键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省委、省政府始终对工程档案工作给予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深入项目区检查指导一线实施工作,强调要实现精细化管理,使三江源保护工程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要求努力把这项事关大局的工程建设好、保护好、管理好。领导重视、目标明确、精心部署、措施得力是保证生态工程档案达到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起到至关的重要作用,所以各相关地区和部门深刻认识到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工程建设与档案管理同步进行、同标准落实的管理理念,不断推动档案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三、先进的档案管理措施是三江源林业档案的重要抓手
档案管理是三江源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了项目建设管理程序、工作计划及合同管理中。档案管理与工程建设管理同步实施,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属地管理、集中归档”的原则,建立健全了省--州--县三级工程档案管理体系和各项档案规章制度,确保工程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并要求省直相关厅局、各工作组、各级三江源办公室、项目法人、参建单位(设计、施工、监理)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配备必要人员及设施、设备,统筹安排项目档案经费,保障档案工作正常开展,并把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列入单位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中,起到了全员都重视工程档案管理工作。
五、依法管理建档和科学归档是档案规范化的重要保障
档案资料必须完整、准确、系统,组卷合理。所有归档资料要做到数据真实一致,字迹清楚,图面整洁,签字手续完备;案卷应符合《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8)及《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28-2002)的要求;工程档案资料的归档范围、归档内容与保管期限执行《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档案管理规范》。案卷装订结实美观;图片、照片要符合六要素要求及相关说明,案卷封面、卷内目录、备考表、档案盒背脊内容一律用计算机编排,文件材料的载体和书写材料应符合耐久性要求。
完整就是将项目建设全过程中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各种载体全部归档,确保材料齐全;准确就是内容反映项目竣工的真实情况和建设过程,图物相符,数据准确,更改到位,版本可靠;系统就是按项目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分类科学,组卷合理,整理规范,便于查找利用;安全就是指档案实体的安全、指档案信息的安全;及时就是收集积累、归档、移交均要按时;规范就是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的形成和整编,要符合标准规范要求。
六、精细化的档案分类组卷是工程竣工验收的备必条件
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林业项目的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中幼林抚育、林木种苗基地建设、森林有害生物防控、荒漠化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湿地和雪山冰川保护共8大类项目的所有档案管理。项目档案是指每个工程在整个建设项目从计划、决策到建设完成的全过程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文件,包括建设项目的提出、调研、决策、计划、勘测、设计、施工、竣工、使用等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文字材料、图纸、图表、计算材料、声像材料等形式与载体的文件材料。按照项目建设依据性文件、项目管理文件、招投标文件、施工文件、监理文件、竣工验收文件、工程现场影像文件等七类进行分门别类的归档,并按照三江源生态工程会计档案、设备档案、声像档案等专业档案归档内容进行专项档案归档。
七、有效的管理是三江源林业工程档案的重要措施
林业生态工程档案由省行业部门负责总体管理,由项目建设单位具体管理,在业务上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档案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项目建设单位将工程项目档案工作与项目建设进程同步进行,纳入项目建设管理程序。项目申请立项时,即开始对项目各参建单位进行档案的监督、检查和指导。项目各参建单位(包括项目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招投标公司、施工安装单位和监理单位)负责按规定形成、积累、整理各自工作范围内形成的文件材料,并在建设单位验收合格后向建设单位移交归档。项目竣工验收时,应完成文件材料的归档和验收工作。由于档案管理具有专业性、成套性、现实性特点,所以在档案综合监督管理中就对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资金报账制、工程监理制、公示制”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同时也督促了工程档案的同步归档。
2021年6月9日,在青海考察时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要牢固樹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要把三江源保护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作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档案人员要牢记使命,为国守史、为党管档,以“完整、准确、系统”为原则,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造性的工作,真实记录了这个旷世工程的光辉历程,继续为国家重点工程档案工作增添辉煌的一笔。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档案组通过边实践、边完善、边提高、边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档案在2015年一次性通过了国家验收,并形成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的档案管理模式为全国生态保护类工程档案提供了好的做法和经验。
参考文献
[1]冯惠玲编著.《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
[2]胡鸿杰编著.《中国档案学的理念与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3]王传宇,张斌编著.《科技档案管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4]白涛编著.《林业知识教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年.
关键词:林业工程档案;规范
青海作为生态大省,全力推进三江源、祁连山等生态保护工程建设,而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林业项目等生态类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它不同于电力、铁路、高速公路等,这些工程有管理经验和方式的借鉴,而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林业项目管理不具备这样的先天条件。至使造就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林业项目档案是“孤本”它不可能再复制,它的这种唯一性决定了它的极端重要性。另一方面,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不同于其它的建设项目都有十分明显的形象标志,比如三峡工程,建成后有大坝、有机组、有电厂,而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林业项目建成后除了少数能够看到的形象,大多数表现在生态环境的变化,比如树多了、草高了、水清了,这些生态工程的建设都需要生态工程档案资料、特别是监测数据来进行说明,特别是音频、视频档案来表达,许多科研成果包括整个项目的治理的成果都体现在生态工程档案上,也就是说国家投入巨大资金,最后只有留下的生态工程档案资料是反映实际工程的主要载体。因此,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同步做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林业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是至关重要的。
一、完整的林业工程档案是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林业项目档案产生于整个项目建设与管理的全过程,是从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工程作业设计、招标、施工、监理、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等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设备材料、声像及电子文件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项目进行稽查、审计、监督、管理、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贯穿整个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林业项目档案管理,是这个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科学记录;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二、领导重视是推进林业生态保护工程档案管理的关键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省委、省政府始终对工程档案工作给予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深入项目区检查指导一线实施工作,强调要实现精细化管理,使三江源保护工程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要求努力把这项事关大局的工程建设好、保护好、管理好。领导重视、目标明确、精心部署、措施得力是保证生态工程档案达到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起到至关的重要作用,所以各相关地区和部门深刻认识到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工程建设与档案管理同步进行、同标准落实的管理理念,不断推动档案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三、先进的档案管理措施是三江源林业档案的重要抓手
档案管理是三江源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了项目建设管理程序、工作计划及合同管理中。档案管理与工程建设管理同步实施,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属地管理、集中归档”的原则,建立健全了省--州--县三级工程档案管理体系和各项档案规章制度,确保工程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并要求省直相关厅局、各工作组、各级三江源办公室、项目法人、参建单位(设计、施工、监理)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配备必要人员及设施、设备,统筹安排项目档案经费,保障档案工作正常开展,并把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列入单位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中,起到了全员都重视工程档案管理工作。
五、依法管理建档和科学归档是档案规范化的重要保障
档案资料必须完整、准确、系统,组卷合理。所有归档资料要做到数据真实一致,字迹清楚,图面整洁,签字手续完备;案卷应符合《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8)及《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28-2002)的要求;工程档案资料的归档范围、归档内容与保管期限执行《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档案管理规范》。案卷装订结实美观;图片、照片要符合六要素要求及相关说明,案卷封面、卷内目录、备考表、档案盒背脊内容一律用计算机编排,文件材料的载体和书写材料应符合耐久性要求。
完整就是将项目建设全过程中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各种载体全部归档,确保材料齐全;准确就是内容反映项目竣工的真实情况和建设过程,图物相符,数据准确,更改到位,版本可靠;系统就是按项目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分类科学,组卷合理,整理规范,便于查找利用;安全就是指档案实体的安全、指档案信息的安全;及时就是收集积累、归档、移交均要按时;规范就是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的形成和整编,要符合标准规范要求。
六、精细化的档案分类组卷是工程竣工验收的备必条件
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林业项目的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中幼林抚育、林木种苗基地建设、森林有害生物防控、荒漠化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湿地和雪山冰川保护共8大类项目的所有档案管理。项目档案是指每个工程在整个建设项目从计划、决策到建设完成的全过程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文件,包括建设项目的提出、调研、决策、计划、勘测、设计、施工、竣工、使用等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文字材料、图纸、图表、计算材料、声像材料等形式与载体的文件材料。按照项目建设依据性文件、项目管理文件、招投标文件、施工文件、监理文件、竣工验收文件、工程现场影像文件等七类进行分门别类的归档,并按照三江源生态工程会计档案、设备档案、声像档案等专业档案归档内容进行专项档案归档。
七、有效的管理是三江源林业工程档案的重要措施
林业生态工程档案由省行业部门负责总体管理,由项目建设单位具体管理,在业务上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档案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项目建设单位将工程项目档案工作与项目建设进程同步进行,纳入项目建设管理程序。项目申请立项时,即开始对项目各参建单位进行档案的监督、检查和指导。项目各参建单位(包括项目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招投标公司、施工安装单位和监理单位)负责按规定形成、积累、整理各自工作范围内形成的文件材料,并在建设单位验收合格后向建设单位移交归档。项目竣工验收时,应完成文件材料的归档和验收工作。由于档案管理具有专业性、成套性、现实性特点,所以在档案综合监督管理中就对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资金报账制、工程监理制、公示制”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同时也督促了工程档案的同步归档。
2021年6月9日,在青海考察时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要牢固樹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要把三江源保护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作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档案人员要牢记使命,为国守史、为党管档,以“完整、准确、系统”为原则,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造性的工作,真实记录了这个旷世工程的光辉历程,继续为国家重点工程档案工作增添辉煌的一笔。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档案组通过边实践、边完善、边提高、边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档案在2015年一次性通过了国家验收,并形成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的档案管理模式为全国生态保护类工程档案提供了好的做法和经验。
参考文献
[1]冯惠玲编著.《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
[2]胡鸿杰编著.《中国档案学的理念与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3]王传宇,张斌编著.《科技档案管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4]白涛编著.《林业知识教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