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培养职业技能为目标的职业学校,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针对生源特点、教学内容、就业趋势设计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灵活多样的技能考核方式,科学地反映学生的技能水平,调动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打好终身学习的坚实基础,是值得职业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与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目前学校的技能考核方法对调动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考试内容重知识轻能力,考试过程重结果轻过程,考试方式比较单一,考试功能有点异化。这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的目标有一定距离。
一、技工院校技能考核现状
目前技工院校技能考核大体有三种模式:一是项目考核模式,这是目前一些技工院校技能考核中比较推崇的方法,其基本做法是,选取最能体现或代表所需专业能力的活动项目,让被考核者完成这些项目,然后根据项目完成的效率与质量,对照考核标准,做出职业能力水平的评价。二是理实一体考核模式,这也是目前一些技工院校用得较多的方法,其基本做法是,理论和实践分开考试,成绩按一定的比例组成。三是实训课程综合考试模式,其基本做法是,实训结束后,进行综合实训操作考核,相当于一次期末考试。
上述三种考核模式各有优缺点,项目考核模式的考核证据所涉及的范围广泛,而且易于标准化,也便于同时对大量被考核者进行考核,但致命的弱点是脱离职业实践过程,覆盖面小,因为考核项目数量的限制,不能很好的体现综合能力;理实一体考核模式虽然涉及了理论和实践的知识,但往往解决不了脱离工作实际的问题;实训课程综合考试模式受偶然因素影响,一锤定音,往往造成要么高分,要么低分的两极分化现象,不利于过程跟踪,也不适合当前职业学校生源的特点。
二、我国职业教育技能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
1.现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尽完善,未能充分彰显职业教育技能考核特色
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经验,我国政府也在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加强职业资格技能考核。国务院曾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在毕业生中实现“双证书”制度,确保毕业生具备过硬的基本技能素质。这一举措的实施,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方面无疑是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然而,纵观我国现行的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目前还很不完善,尚存在明显的弊端,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职业教育技能考核体系的建立、完善和发展。
目前我国职业资格制度的建立尚缺乏协调、有力的领导体制,存在多头领导、证出多门的现象。特别是一些偏门的专业、特色强的专业,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也没有正规的鉴定机构。多数院校还是在维持原来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补开考证课程和考证训练,还未真正实现“将职业标准、技能考核融入教学体系”。另外,证书对就业实用价值有限,再加上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工作缺乏社会化管理机制,有的地方劳动部门把证书考核工作当作创收手段,并非真正做到对职业技能进行考核,严重影响了职业资格证书的质量和社会声誉。
2.校内考核方式相对单一,考核内容设计不尽合理
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学校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考试改革的探索。如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开展技术竞赛,对学生进行综合鉴定等等。但从总体上来说改革全面的少,很多地方还是脱离不了普教的考试模式,按照学科分类,采取一张试卷定理论成绩,一次操作考试定技能的办法。许多职业学校课程考试中往往笔试多,口试、答辩少;理论考核多,实践能力考察少。这导致学生理论和实际技能操作脱节,没有过硬的专业特长。这种方式忽略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考核,也使职业教育特色含糊不清。
3.校外技能考核有组织无落实,名存实亡
校外技能考核应明确岗位必须具备的能力、项目、考核内容、考核方法、考核标准等,注重与市场需求相衔接使考核体系适应市场要求。组织企业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跟踪考核鉴定,学校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到单位进行实际调查。现在许多职业学校缺乏完备的实习教学管理文件,如实践教学大纲、实习作业、实习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实习跟踪管理制度等。部分职业学校从学生到校外实践的思想动员、报名安排、技能训练、安全保证、思想教育等各个环节都无法认真落实,造成校外技能考核有组织但无落实,更不要说缺乏创新了。
三、技工院校技能考核方式完善办法
1.考核内容多元化,强化过程考核
传统的静态的一次性考试形式,忽略了对学生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相互协作与沟通能力等的考查与评估;用动态考核来取代静态考核可以实现考核时机多元化、过程化。只有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学习过程评估,才能使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与不足,找出差距、及时弥补;才能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与提高。
要全面考核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与运用,就要改革考核内容、强化过程考核,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体系,使教学内容模块化,考核内容项目化和综合化,评价办法可操作化。教师在指导学生训练过程中,通过观察、提问、检查和课业等方式,可随时了解学生对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的掌握情况。强化过程考核,就是要把考核当作促进课程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彻底改变一考定胜负的考核方式。
2.考核方式多元化,激发学生兴趣
进一步突出职业教育考核方式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实施多元化考核方式。多元化考核方式包括:课堂观察、口试、角色扮演、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专题调研报告、问卷调查、项目活动、自评与互评、团队活动、项目和模块考核等。另外,从灵活性角度而言,考核可针对不同专业的社会行业特征,采取行业认证与课程学习学分互认、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学分互认、不合格重修等形式。实训过程中还可以实施考核和技能比赛,以考促训,以赛促练,从而达到考核与训练有机融合,强化技能培养的目的。可以采用的方法包括现场操作、口试、小组讨论、撰写课程论文、技能比赛、跟踪考核、动态考核、答辩、职业素质考核等。
3.单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学校考核与实习考核相结合
职业技能练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有目的、有步骤的活动。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个体差异可实行单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在不同时间段对局部操作(或分项目)进行考核,反复练习掌握后再进行综合考核,以加强学生知识掌握的灵活性、系统性和熟练程度。除了在校学习外,有计划地集中或分散实习也是提高学生技能的必要方式。将学校考核与校外实践考核相结合更能促进学生技能的提高,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实践能力的深度上形成较高层次的综合实力。
4.构建企业本位技能考核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其他形式的教育一样,是学校本位。课程内容虽然也有实践教学部分,但基本上都是在学校进行。因此,学校本位的教学内容、学习方式与实际的职业实践存在一定的差距。学校本位教学制约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德国、澳大利亚等国,职业培训都是以企业为主的,从学校到工作岗位,企业实习是技能训练最有效的途径。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完备真实的工作实训环境,完善的实训设备和工具,可以涵盖职业岗位群考核的所有操作应用项目,这使得技能考核得以充分落实。因此“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技工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学校应与企业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实施订单式培养、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和高级技师作为指导委员会成员等方式,逐步形成产学合作体。
(作者单位:浙江公路技师学院)
一、技工院校技能考核现状
目前技工院校技能考核大体有三种模式:一是项目考核模式,这是目前一些技工院校技能考核中比较推崇的方法,其基本做法是,选取最能体现或代表所需专业能力的活动项目,让被考核者完成这些项目,然后根据项目完成的效率与质量,对照考核标准,做出职业能力水平的评价。二是理实一体考核模式,这也是目前一些技工院校用得较多的方法,其基本做法是,理论和实践分开考试,成绩按一定的比例组成。三是实训课程综合考试模式,其基本做法是,实训结束后,进行综合实训操作考核,相当于一次期末考试。
上述三种考核模式各有优缺点,项目考核模式的考核证据所涉及的范围广泛,而且易于标准化,也便于同时对大量被考核者进行考核,但致命的弱点是脱离职业实践过程,覆盖面小,因为考核项目数量的限制,不能很好的体现综合能力;理实一体考核模式虽然涉及了理论和实践的知识,但往往解决不了脱离工作实际的问题;实训课程综合考试模式受偶然因素影响,一锤定音,往往造成要么高分,要么低分的两极分化现象,不利于过程跟踪,也不适合当前职业学校生源的特点。
二、我国职业教育技能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
1.现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尽完善,未能充分彰显职业教育技能考核特色
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经验,我国政府也在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加强职业资格技能考核。国务院曾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在毕业生中实现“双证书”制度,确保毕业生具备过硬的基本技能素质。这一举措的实施,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方面无疑是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然而,纵观我国现行的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目前还很不完善,尚存在明显的弊端,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职业教育技能考核体系的建立、完善和发展。
目前我国职业资格制度的建立尚缺乏协调、有力的领导体制,存在多头领导、证出多门的现象。特别是一些偏门的专业、特色强的专业,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也没有正规的鉴定机构。多数院校还是在维持原来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补开考证课程和考证训练,还未真正实现“将职业标准、技能考核融入教学体系”。另外,证书对就业实用价值有限,再加上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工作缺乏社会化管理机制,有的地方劳动部门把证书考核工作当作创收手段,并非真正做到对职业技能进行考核,严重影响了职业资格证书的质量和社会声誉。
2.校内考核方式相对单一,考核内容设计不尽合理
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学校不同程度地开展了考试改革的探索。如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开展技术竞赛,对学生进行综合鉴定等等。但从总体上来说改革全面的少,很多地方还是脱离不了普教的考试模式,按照学科分类,采取一张试卷定理论成绩,一次操作考试定技能的办法。许多职业学校课程考试中往往笔试多,口试、答辩少;理论考核多,实践能力考察少。这导致学生理论和实际技能操作脱节,没有过硬的专业特长。这种方式忽略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考核,也使职业教育特色含糊不清。
3.校外技能考核有组织无落实,名存实亡
校外技能考核应明确岗位必须具备的能力、项目、考核内容、考核方法、考核标准等,注重与市场需求相衔接使考核体系适应市场要求。组织企业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跟踪考核鉴定,学校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到单位进行实际调查。现在许多职业学校缺乏完备的实习教学管理文件,如实践教学大纲、实习作业、实习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实习跟踪管理制度等。部分职业学校从学生到校外实践的思想动员、报名安排、技能训练、安全保证、思想教育等各个环节都无法认真落实,造成校外技能考核有组织但无落实,更不要说缺乏创新了。
三、技工院校技能考核方式完善办法
1.考核内容多元化,强化过程考核
传统的静态的一次性考试形式,忽略了对学生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相互协作与沟通能力等的考查与评估;用动态考核来取代静态考核可以实现考核时机多元化、过程化。只有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学习过程评估,才能使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与不足,找出差距、及时弥补;才能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与提高。
要全面考核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与运用,就要改革考核内容、强化过程考核,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体系,使教学内容模块化,考核内容项目化和综合化,评价办法可操作化。教师在指导学生训练过程中,通过观察、提问、检查和课业等方式,可随时了解学生对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的掌握情况。强化过程考核,就是要把考核当作促进课程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彻底改变一考定胜负的考核方式。
2.考核方式多元化,激发学生兴趣
进一步突出职业教育考核方式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实施多元化考核方式。多元化考核方式包括:课堂观察、口试、角色扮演、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专题调研报告、问卷调查、项目活动、自评与互评、团队活动、项目和模块考核等。另外,从灵活性角度而言,考核可针对不同专业的社会行业特征,采取行业认证与课程学习学分互认、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学分互认、不合格重修等形式。实训过程中还可以实施考核和技能比赛,以考促训,以赛促练,从而达到考核与训练有机融合,强化技能培养的目的。可以采用的方法包括现场操作、口试、小组讨论、撰写课程论文、技能比赛、跟踪考核、动态考核、答辩、职业素质考核等。
3.单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学校考核与实习考核相结合
职业技能练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有目的、有步骤的活动。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个体差异可实行单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在不同时间段对局部操作(或分项目)进行考核,反复练习掌握后再进行综合考核,以加强学生知识掌握的灵活性、系统性和熟练程度。除了在校学习外,有计划地集中或分散实习也是提高学生技能的必要方式。将学校考核与校外实践考核相结合更能促进学生技能的提高,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实践能力的深度上形成较高层次的综合实力。
4.构建企业本位技能考核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其他形式的教育一样,是学校本位。课程内容虽然也有实践教学部分,但基本上都是在学校进行。因此,学校本位的教学内容、学习方式与实际的职业实践存在一定的差距。学校本位教学制约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德国、澳大利亚等国,职业培训都是以企业为主的,从学校到工作岗位,企业实习是技能训练最有效的途径。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完备真实的工作实训环境,完善的实训设备和工具,可以涵盖职业岗位群考核的所有操作应用项目,这使得技能考核得以充分落实。因此“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技工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学校应与企业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实施订单式培养、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和高级技师作为指导委员会成员等方式,逐步形成产学合作体。
(作者单位:浙江公路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