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察与岩土工程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来源 :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il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笔者结合相关经验,论述了工程地质勘察与岩土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基于此展望了工程地质勘察与岩土工程技术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地质勘察;岩土工程技术;现状;展望
  一、前言
  岩土工程勘察体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现阶段,岩土勘察技术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出来。岩土勘察是岩土工程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岩土工程的造价、质量和安全使用周期,通過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用,岩土勘察技术将更能满足超高层建筑和基础建设项目工程的要求。
  二、工程地质勘察与岩土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
  1.工程地质勘察的发展现状
  (1)岩土参数难于确定
  大多数岩土体受力状态复杂,是非均质、各向异性的,难以直接观察和检查,岩土设计参数就难于确定。如对粉土的划分,粉土试验复杂,经常会出现塑性指数的误判现象;粗颗粒土、残积土和风化岩等这些岩土层,难于取到原状岩土样和进行室内室外试验,其参数确定亦比较困难。
  (2)工程地质测绘不到位
  工程测绘是岩土勘察的基础工作,主要是观察、分析和推断地质性质,为后续勘测工作提供依据。由于测绘工作的技术性措施不够,会存在对岩土体和岩石风化层厚度分析不够,对软弱结构面和地质构造、地质形态的界定不准确等情况,这样会导致地形地貌、断层、地层界面、风化程度等资料离散,不能充分显示地质特点。
  (3)监察机制不完善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规定:“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物的性质、基础形式、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埋置深度和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但因为缺乏系统的、完善的监理监察机制,使得不规范岩土勘察现象存在,勘察时不参照设计要求不依据建筑物实际荷载等,导致勘察报告深度、广度和精确度难以满足要求。
  (4)勘测的数字化水平低
  如果技术条件欠成熟欠规范,那么数字化的某些设计系统环节就会有失连贯和精准。岩土勘察提供的勘察信息资料一般以表格、文字、图片等形式呈现,描述偏向于定性内容,数字化程度低,就会造成勘察资料理解、处理、运用上的难题。
  2. 岩土工程技术的现状
  岩土工程起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欧美国家,它是在土木工程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技术体制。岩土工程研究解决岩体与土体工程问题,包括地基与基础、边坡和地下工程等问题。
  就勘察现状的情况来看,“只认识自然而不能改造自然”“只提出问题而不去动手解决问题”。只局限于“地质资料”,虽然也对“勘查报告”提出一些很抽象宏观的观点,但对于设计是否合理,施工后效果怎样,却少有人认真探讨过,而只对基础工程的效果和工程质量的好坏、成败负一定责任。这可以看出许多地质勘察人员在提高岩土工程技术水平上没有责任感、紧迫感。结果是勘察资料的水平、深度和质量一直都在原有的基础上重复,却无突破。
  从设计方面来看,就岩土工程体制的做法,岩土工程师发挥很大的作用,不但要提供基础设计基准,而且要决策工程方案,结构工程师通常都要采纳听取岩土工程师的意见。但目前国内的做法却是:结构工程师是基础方案的制定者和决策者,他不直接对岩土进行勘查测试,有些对复杂场区无直接认知者,仅仅根据“勘察报告”的资料进行基础工程设计,就很难提出既合理安全又经济的方案来。然而,为了保险起见,设计师就采取加大安全系数的方法,这样既不经济,还会导致不安全因素。
  从施工角度来看,由于把勘察,设计,施工三个方面分开来,因此勘察人员对开挖基坑检验的工作没有明确责任,如果有补充试验工作也不会主动去做。所以基础工程施工和建筑物竣工后的表现性状监测,勘察人员也不再负任何责任.在这种脱节的情况下,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就很难进行下去。
  我国岩土工程技术发展如此缓慢,原因有二:第一是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缺陷,造成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奇缺。另一条是体制上的弊端,把一个完整的工程体制比如勘察、设计和施工分开来。近些年,在工程建设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人们也意识到把勘察、设计和施工人员统一在一条战线上,更有积极的岩土勘察人员仅仅在公司名称上下功夫,把 “工程地质勘察公司”更名为“岩土工程公司”的现象。但由于知识面不够,只懂勘察不懂设计,岩土公司最后还是停留在勘察和施工方面。
  三、关于工程地质勘察与岩土工程技术发展的展望
  1. 岩土勘察秩序将会更加规范
  因为岩土勘察的工作比较复杂,它可能会同时涉及很多方面的测量工作,所以如果每一项测量工作都由单一的部门进行就会使得勘察的效果比较低,同时如果不加规范还可能使得勘察的工作进行的比较混乱。随着岩土技术的发展需求,岩土勘察的工作在未来必定会对勘察过程进行规范,主要是对勘查中的各个工序进行规范,确保在多个工序同时进行时的勘察不会混乱的同时保证勘察结果。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勘察效率得到提高使得勘察工作更加科学化。
  2.岩土工程勘察将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数字化的发展已经使得现代化的设备取代落后的生产设备,新设备的运用在生产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岩土工程中的岩土勘察在未来肯定也会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岩土工程中的岩土勘察需要对很多东西进行测量,与此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传统的陈旧工具已经不能满足这些需求,所以在现代的岩土勘察中已经出现了用红外线进行勘察的技术,这些先进设备在岩土勘察中的应用使得勘察结果更加精确,同时提高了勘察工作的效率,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岩土工程中的岩土勘察必定会加大投入研究的力度,可以想象在未来一定会有更多数字化的设备满足勘察的需求。
  3. 岩土勘察监理机制将会更齐全
  不健全的岩土勘察监理机制会影响施工计划。因此,为提高岩土勘察的效率和质量,岩土工程部门需要全程监理岩土勘察的全过程,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还需要严格监控岩土勘察工作的每个工作阶段,进一步健全岩土工程勘察机制,同时随着监理机制的齐全,对岩土工程勘察监理力度的加强,岩土勘察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将会被制止,这样不仅岩土勘察的工程质量和效率会被显著提高,而且又促进了岩土工程中各个环节的实施,保障了岩土工程的施工进度。
  4. 岩土工程勘察员素质将会越来越高
  岩土勘察工作的专业性很强,所以勘察人员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勘察工作的质量,为了满足岩土工程的需求,必须加强对岩土勘察人员的素质培训工作,从而提高人员素质,同时勘察人员在进入实际勘察工作之前要经过长时间的实习期,才能正式进行勘测工作。另外,有关岩土勘察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必须加紧健全,从而为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依据。只有通过这两方面的改善,勘察人员才能更好的在工作岗位上工作,同时统一的规范使得勘察人员的技术水平得到了统一,从而使得勘察结果也更加统一。勘察人员的素质提高了,也会改善勘察工作中的不足现象,提高了岩土工程的经济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是国家各项建筑工程的前提,对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岩土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岩土勘察,并且根据建设程序基本的要求,各项工程建设在施工设计前必须进行岩土工程勘察,以保证工程整体质量,更好地为国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军:岩土勘察在岩土工程技术中的分析及解决措施.世界有色金属,2017.12
  [2]徐伟军:工程地质勘察与水文地质,《城市周刊》,2017(01)
  [3]马丽磊:浅谈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创新与应用,2015(08).
  (作者身份证号码:211381198709251431)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在基于离心风机叶片的三维反问题设计方案的前提下,结合试验建议的把利益最大化的提升效益的设计方法,真正意义上相应各个方式,以至于做到最终优化方法,建立离心风机叶片三维形状的初步方案,进行更多层次的润色、优化。也分析了不同的环量以及一系列的指标参数间,交互过程中出现的对叶轮最终成效的影响,时轮的最终效率有较大影响,轮像地方的环量分布的形式对时轮效率影响则是非常重大的。  关键词:离心风机反问
期刊
摘要:作为通用机械装置,可以在各行各业中看到风扇。尤其是机械工厂,矿山矿井行业更为常见。风力涡轮机是一种利用其输入机械能来驱动其自身叶片或涡轮机以输送气体的装置。它被广泛使用,我们通常所指的风扇包括鼓风机,风扇,通风机,风力涡轮机等。专业领域的风扇是涡轮压缩机,涡轮鼓风机和风扇的总称。星期六,它是一种呼吸机,作为一种呼吸机,它也被广泛使用。  关键词:轴流风扇;流量调节器;风扇;机械  1.前言:
期刊
摘要:热能作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能量形式,与电能、机械能一同被称为现代工业驱动力的“三驾马车”。由于热能无法长期储存和长距离运输,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的热量散失及余热浪费,给企业造成了额外的成本负担。为了提升热能的利用率,余热回用装置通过将游离态的热能导入水、油等储热介质,实现对热能输送和转移,提升系统热效率,降低热能浪费,这一装置在发电工业、涂装印花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完善余热回用装置的设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科学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从而导致了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有着更好的追求。“绿色生活”正是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畅想。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应运而生。凭借其自身的技术优势,使农业生产成果得以有效提升,因此,该项种植技术应当被推广开来,让更多的农业种植户享受这项技术成果。  关键词: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策略;应用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科学发展
期刊
摘要:由于我国煤炭储备量的减少,天然气的开发至关重要,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本文主要研究天然气开发生产的现状、挑战和对策,以其发展技术,促进中国天然气开发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天然气;开发;技术  1引言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随着人们的持续开发,地球上的总储存量将逐步减少,为了减少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改进天然气开发技术已成为一项有意义的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工程中有一个重要的项目就是电气工程。电气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时和日后建筑工程的使用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电气监理的工作任务非常重要,如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把电气监理工作做好,是所有电气工程工作人员应该不断探索的。本文就建筑工程施工中如何更好的提高电气监理工作效率,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做了部分研究,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帮助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电子科技、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民对广播电视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广播电视的画质清晰、音质好及节目内容丰富多彩,广播电视也逐渐有卫星发射信号转变为计算机技术来进行信号输出,即有传统的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广播电视实现了数字网络化,这就对广播电视的信号覆盖网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网的建设过程管理,才能为用户提供稳定、优质的广播电视环境。本文根据自
期刊
摘要:京雄城际铁路机场2号隧道总长7.208km。隧道采用明挖施工工艺,最大埋深为约32m,为单洞双线隧道,线间距5m,隧道最大埋深为28.64m。隧道设计为单洞双线隧道,线间距5m,洞门采用柱式洞门,主要采用土钉墙放坡、钻孔灌注桩+钢支撑围护、放坡+钻孔灌注桩+钢支撑围护及放坡+双排钻孔桩围护型式。  关键词:明挖隧道;基坑开挖;降水作业;监控量测  1、引言  明挖隧道基坑开挖是明挖法施工的主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然后提出了抓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原因;对策  1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主要原因分析  安全问题是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采取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后果。施工现场的特点是多个工种立体交叉作业,施工生产的流动性决定了生产设施的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变性,人员、机械设备的流动性,施工生产过程的复杂性,造成施工现场安全事
期刊
摘要:森林防护是我国重点工作之一,林业资源保护也是我国的重点工作,而火灾则是它们的天敌,火灾的发生会造成森林和林业资源的大面积被毁,造成国家经济的重大损失,同时还会破坏生态的平衡。因此,本文就林业资源保护中的护林防火技术的应用做一番分析。  关键词:林业资源;护林防火;防火技术应用  自进入新世纪,也随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林业资源的发展也被推向了历史的舞台。林业资源的发展成为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