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尝试构建一个中国大陆城市软实力的评估体系。该体系主要由文化号召力、教育发展力、科技创新力、政府执政力、城市凝聚力、社会和谐力、商务吸引力、形象传播力、区域影响力、信息推动力十个大类组成。另外,通过实证调查和资料搜集,我们运用该评估体系对中国大陆50个主要城市的软实力进行了排名。研究发现,直辖市城市在软实力水平上具有较大优势。但在各个分指标上,不同规模和区域的城市体现出各自的长处和不足。本文通过对城市软实力指标的分析与比较,对中国城市软实力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重要的建议。
城市软实力的概念 与数据搜集
课题组将“城市软实力”定义为:城市软实力是反映城市在参与发展和竞争中,建立在城市文化、政府服务、人口素质、社会和谐、形象传播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体现为城市文化感召力、环境舒适力、城市凝聚力、科技创新力、区域影响力、参与协调力等的一种特殊力量。 调查中硬指标的数据获取主要由各城市的统计部门和宣传部门配合,汇报相关指标的最新数据。软指标的获取,通过两种途径:电话调查和网络调查。课题组委托零点调查公司,通过电话号码随机抽样的方式,对50个城市,根据城市规模的不同,每个城市分别选取95至120个样本进行公众电话调查(住宅电话)。网络调查通过让公众点击由课题组设计的《瞭望东方》网站上的“中国城市软实力”调查网页来完成。
数据分析和结果
本调查选择了中国城市竞争力前50强城市,对其软实力,按测量指标和方法,进行了排名。因广州、深圳两城市,指标缺失值较多,无法计算得分,故不纳入排名范围,最终共有48个城市进入软实力及各分项排名。
1 2008年中国城市软实力
总排名(不含广州、深圳)
其中直辖市软实力排名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除直辖市以外的城市,软实力前十位依次是:成都、杭州、苏州、西安、长沙、青岛、昆明、大连、武汉、南京。 2 分指标排名 城市软实力指标体系,是由文化号召力、教育发展力、科技创新力、政府执政力、城市凝聚力、社会和谐力、商务吸引力、形象传播力、区域影响力、信息推动力这十个大类组成。十个大类,分别反映了城市在软实力各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因此有必要对十大类进行细化排名,以使各城市发现自身的软实力长处和短板。
(1)文化号召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杭州、苏州、成都、西安、南京、长沙、天津、绍兴。其中北京优势比较明显,既体现出其长期以来京派文化影响力的优势,也体现出其历史文化古都的特点。(2)城市凝聚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苏州、长沙、昆明、北京、成都、西安、海口、上海、泉州、杭州。但各个城市之间差别并不是非常显著。
(3)形象传播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青岛、苏州、大连、杭州、成都、天津、厦门、长沙。北京的优势比较明显,某种意义上也体现出其是众多国家级媒体所在地的特点。
(4)政府执政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昆明、成都、上海、杭州、北京、大连、青岛、厦门、西安、南京。总体上来看,大多数城市之间的差距不是非常明显。
(5)社会和谐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青岛、成都、北京、大连、杭州、昆明、海口、南京、西安、上海。在这个指标上,中小型城市反而体现出一定优势。
(6)教育发展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西安、南京、长沙、成都、杭州、长春、大连、武汉。北京体现出全国重要教育中心的优势,拉开跟其它城市的差距。
(7)科技创新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苏州、天津、成都、南京、杭州、大连、南京、重庆、青岛。总体来看,前十位城市之间的差距不是非常大。
(8)商务吸引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成都、上海、北京、青岛、杭州、西安、武汉、大连、天津、长沙。总体来看,大型城市在此指标上具有一定优势。
(9)区域影响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青岛、西安、天津、成都、苏州、长沙、杭州、武汉。前十位城市基本上代表了不同的区域,苏州、杭州、上海都进前十,表明几个地理相近城市可以形成区域合力。
(10)信息推动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苏州、成都、东莞、重庆、杭州、天津、长沙、昆明。总体来看,前16位城市和其它城市在此指标上差距明显,表明中国在信息产业方面的发展存在严重的地区不平衡。
结论和建议
1 各地政府高度重视软实力的学习和实践
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尽管许多城市对软实力的理解和应用存在着泛化现象,有些甚至将软实力与硬实力混用甚至误用,但这也从另—个角度反映了许多城市对软实力理论和实践的急需和重视。许多的城市领导都反映“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但是,如何实践却是一个非常迷茫的问题。这次全国城市软实力的评估,给我们以非常大的启示”。 2 各地市民普遍关注软实力 课题组在相关城市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尽管大部分市民对何为软实力知之甚少,但当提及软实力所包含的具体方面,特别是课题组对城市软实力所作的量化指标,如城市文化、城市创新、科教水平、政府执政水平、城市凝聚力、城市形象、社会和谐等指标时。很多被调查者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和关注。经过一些基本的了解之后,多数市民表示城市软实力确实与每—个市民都息息相关,并认为,评估城市软实力有助于更加全面科学地认识—个城市。
3 区域、规模、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城市软实力
尽管受经费以及课题组研究力量的限制,在首次中国城市软实力调查中,课题组还不能将全国280多个地级市全部纳入深入调查的范围。但从课题组的调查发现来看,城市之间的整体软实力尽管与区域和区位有一定的关系,但总体关系不大。如在本次调查的除直辖市外的前10名城市中,成都、西安、长沙、昆明等中西部城市占据了四席,显示了中西部城市在软实力方面的整体竞争力。
另一方面,通过调查研究也发现,有一些城市硬实力与软实力之间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背离。如珠三角区域的中山、佛山、东莞等市,虽然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同级别城市中排名前列,但在软实力整体排名中,却处于相对较后的位置。
4 部分城市在软实力单项指标上实现率先突破
一些整体软实力并不显著的城市,其部分软实力单项指标却明显实现了率先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城市整体软实力的提升。如在本次主观调查中市民认为的软实力前10名城市,淄博市高居第8位,仅次于深圳、成都、杭州、北京、上海、大连、厦门。同样的例子如在客观指标调查中仅列第49位的威海市,在本地市民的眼中却评价颇高,软实力位列第14位,排名甚至超过了宁波、武汉、天津等市。 而在软实力单项指标的调查中,课题组还发现一些城市在单项指标上相当超前,甚至遥遥领先。如在政府执政力的调查中,昆明排在了所有城市的最前列,而在社会和谐力的调查中,徐州排在了所有城市的最前列。这些单项指标的率先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相关城市整体软实力的发展。 5 重大媒介事件较大程度上提升城市软实力 媒介事件是指经过“组织”(政府、政党、企业、社团等)规划并执行,由媒介向观众传播的、具有特定历史价值的事件。它打破了一般报道的常规,所有报道都从预定节目安排中转向重大事件,并用—种极为戏剧化的方式表明将要发生事件的重要性。
目前,很多城市通过制造媒介事件,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借助对新闻事件的集中报道,将城市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社会发展、人文素质等软实力资源,和盘托出。
6 重大危机事件很大程度上降低城市软实力
我国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已经进入“非稳定状态”的危机高发期。近几年来,频发的危机,对各级政府的危机化解和危机传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其实,危机事件是“双刃剑”,如果处理得好,则成为城市软实力传播的契机;如果处理失当,则对城市软实力造成巨大的伤害。
(作者盂建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孙少晶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中国城市软实力调查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还有裴增雨、陶建杰。)
责编:谭 震
城市软实力的概念 与数据搜集
课题组将“城市软实力”定义为:城市软实力是反映城市在参与发展和竞争中,建立在城市文化、政府服务、人口素质、社会和谐、形象传播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体现为城市文化感召力、环境舒适力、城市凝聚力、科技创新力、区域影响力、参与协调力等的一种特殊力量。 调查中硬指标的数据获取主要由各城市的统计部门和宣传部门配合,汇报相关指标的最新数据。软指标的获取,通过两种途径:电话调查和网络调查。课题组委托零点调查公司,通过电话号码随机抽样的方式,对50个城市,根据城市规模的不同,每个城市分别选取95至120个样本进行公众电话调查(住宅电话)。网络调查通过让公众点击由课题组设计的《瞭望东方》网站上的“中国城市软实力”调查网页来完成。
数据分析和结果
本调查选择了中国城市竞争力前50强城市,对其软实力,按测量指标和方法,进行了排名。因广州、深圳两城市,指标缺失值较多,无法计算得分,故不纳入排名范围,最终共有48个城市进入软实力及各分项排名。
1 2008年中国城市软实力
总排名(不含广州、深圳)
其中直辖市软实力排名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除直辖市以外的城市,软实力前十位依次是:成都、杭州、苏州、西安、长沙、青岛、昆明、大连、武汉、南京。 2 分指标排名 城市软实力指标体系,是由文化号召力、教育发展力、科技创新力、政府执政力、城市凝聚力、社会和谐力、商务吸引力、形象传播力、区域影响力、信息推动力这十个大类组成。十个大类,分别反映了城市在软实力各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因此有必要对十大类进行细化排名,以使各城市发现自身的软实力长处和短板。
(1)文化号召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杭州、苏州、成都、西安、南京、长沙、天津、绍兴。其中北京优势比较明显,既体现出其长期以来京派文化影响力的优势,也体现出其历史文化古都的特点。(2)城市凝聚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苏州、长沙、昆明、北京、成都、西安、海口、上海、泉州、杭州。但各个城市之间差别并不是非常显著。
(3)形象传播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青岛、苏州、大连、杭州、成都、天津、厦门、长沙。北京的优势比较明显,某种意义上也体现出其是众多国家级媒体所在地的特点。
(4)政府执政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昆明、成都、上海、杭州、北京、大连、青岛、厦门、西安、南京。总体上来看,大多数城市之间的差距不是非常明显。
(5)社会和谐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青岛、成都、北京、大连、杭州、昆明、海口、南京、西安、上海。在这个指标上,中小型城市反而体现出一定优势。
(6)教育发展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西安、南京、长沙、成都、杭州、长春、大连、武汉。北京体现出全国重要教育中心的优势,拉开跟其它城市的差距。
(7)科技创新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苏州、天津、成都、南京、杭州、大连、南京、重庆、青岛。总体来看,前十位城市之间的差距不是非常大。
(8)商务吸引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成都、上海、北京、青岛、杭州、西安、武汉、大连、天津、长沙。总体来看,大型城市在此指标上具有一定优势。
(9)区域影响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青岛、西安、天津、成都、苏州、长沙、杭州、武汉。前十位城市基本上代表了不同的区域,苏州、杭州、上海都进前十,表明几个地理相近城市可以形成区域合力。
(10)信息推动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苏州、成都、东莞、重庆、杭州、天津、长沙、昆明。总体来看,前16位城市和其它城市在此指标上差距明显,表明中国在信息产业方面的发展存在严重的地区不平衡。
结论和建议
1 各地政府高度重视软实力的学习和实践
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尽管许多城市对软实力的理解和应用存在着泛化现象,有些甚至将软实力与硬实力混用甚至误用,但这也从另—个角度反映了许多城市对软实力理论和实践的急需和重视。许多的城市领导都反映“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但是,如何实践却是一个非常迷茫的问题。这次全国城市软实力的评估,给我们以非常大的启示”。 2 各地市民普遍关注软实力 课题组在相关城市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尽管大部分市民对何为软实力知之甚少,但当提及软实力所包含的具体方面,特别是课题组对城市软实力所作的量化指标,如城市文化、城市创新、科教水平、政府执政水平、城市凝聚力、城市形象、社会和谐等指标时。很多被调查者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和关注。经过一些基本的了解之后,多数市民表示城市软实力确实与每—个市民都息息相关,并认为,评估城市软实力有助于更加全面科学地认识—个城市。
3 区域、规模、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城市软实力
尽管受经费以及课题组研究力量的限制,在首次中国城市软实力调查中,课题组还不能将全国280多个地级市全部纳入深入调查的范围。但从课题组的调查发现来看,城市之间的整体软实力尽管与区域和区位有一定的关系,但总体关系不大。如在本次调查的除直辖市外的前10名城市中,成都、西安、长沙、昆明等中西部城市占据了四席,显示了中西部城市在软实力方面的整体竞争力。
另一方面,通过调查研究也发现,有一些城市硬实力与软实力之间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背离。如珠三角区域的中山、佛山、东莞等市,虽然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同级别城市中排名前列,但在软实力整体排名中,却处于相对较后的位置。
4 部分城市在软实力单项指标上实现率先突破
一些整体软实力并不显著的城市,其部分软实力单项指标却明显实现了率先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城市整体软实力的提升。如在本次主观调查中市民认为的软实力前10名城市,淄博市高居第8位,仅次于深圳、成都、杭州、北京、上海、大连、厦门。同样的例子如在客观指标调查中仅列第49位的威海市,在本地市民的眼中却评价颇高,软实力位列第14位,排名甚至超过了宁波、武汉、天津等市。 而在软实力单项指标的调查中,课题组还发现一些城市在单项指标上相当超前,甚至遥遥领先。如在政府执政力的调查中,昆明排在了所有城市的最前列,而在社会和谐力的调查中,徐州排在了所有城市的最前列。这些单项指标的率先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相关城市整体软实力的发展。 5 重大媒介事件较大程度上提升城市软实力 媒介事件是指经过“组织”(政府、政党、企业、社团等)规划并执行,由媒介向观众传播的、具有特定历史价值的事件。它打破了一般报道的常规,所有报道都从预定节目安排中转向重大事件,并用—种极为戏剧化的方式表明将要发生事件的重要性。
目前,很多城市通过制造媒介事件,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借助对新闻事件的集中报道,将城市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社会发展、人文素质等软实力资源,和盘托出。
6 重大危机事件很大程度上降低城市软实力
我国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已经进入“非稳定状态”的危机高发期。近几年来,频发的危机,对各级政府的危机化解和危机传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其实,危机事件是“双刃剑”,如果处理得好,则成为城市软实力传播的契机;如果处理失当,则对城市软实力造成巨大的伤害。
(作者盂建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孙少晶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中国城市软实力调查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还有裴增雨、陶建杰。)
责编:谭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