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泰德·休斯是英国著名的桂冠诗人,他的诗歌尤以"动物诗"为最,乌鸦是其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休斯诗中的乌鸦虽然散落在不同的诗篇中,但乌鸦的形象却突破了文字局限,融为一体,构成连贯的双重意象,即:对传统价值的质疑和对现代社会的批判。
关键词:泰德·休斯 动物诗 双重意象 乌鸦
一、泰德·休斯和他的乌鸦
众所周知,泰德·休斯(Ted Hughes,1930-1998)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的桂冠诗人,他的诗立意别致,笔触锋利,风格孤峻,具有非常鲜明的个人色彩。在他的诗歌中,他创作了大量的“动物诗”,特别钟情于对凶禽猛兽的描写,从诗人1957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雨中的鹰》(The Hawk in the Rain)开始, 他对动物描写的兴趣便没有停息,自此之后,他还写了大量的关于马、老鼠、鱼等各种各样的有关动物的诗歌。当然,休斯本人既是有名的诗人,也是颇有影响力的儿童作家。所以,他的这些“动物诗”保留了儿童单纯、质朴的格调,同时还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例如在《雨中的鹰》的集子中,“鹰”凶猛高傲的形象被他描述得淋漓尽致,具有人们对这种动物的主观感性认识,但是休斯也在诗中描述道:“我高兴时就捕杀,因为一切都属于我”,“我的举止就是把别个的脑袋撕下来——分配死亡”,由此可见,他诗中的动物在保留动物性的同时,也影射了人性,或者说,他诗歌中的动物展现的正是他对人性、动物性以及两者之间的思考。《鸦》(Crow)是诗人在1970年创作发表的最后一组动物诗,它的主题同样引起了批评界的关注和争议,这一切都源于诗歌展现的不同寻常的象征意义。休斯诗歌中的乌鸦其实展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象,而这两种意象同时又相互关联,融为一体。这一点从休斯关于乌鸦的短诗《乌鸦的第一课》(Crow′s First Lesson)和《乌鸦的最后据点》(Crow′s Last Stand)中表现的不同意象中就能够洞见。
二、传统价值的质疑者
休斯选择乌鸦作为创作主题是有特定的原因的。从动物性的角度来看,乌鸦的生活习性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有相似性。从鸟类百科知识可以知道,乌鸦是隶属鸦科雀目鸟类中最大的一种鸟,它们主要栖于林缘和山崖,表现出较强的智力和社会性。从中可以看出,乌鸦是一种适应于生活在恶劣环境中的一种智慧生物,这种动物性在休斯的《乌鸦的第一课》中体现出来,发挥着作用。这首诗主要讲述了上帝对乌鸦进行“爱”的说教的故事,上帝一共对乌鸦进行了三次“爱”的传教,乌鸦采取了三种不同方式的回应,拒绝配合上帝的教导,以讽刺的方式回击了上帝的说教。在第一次上帝教乌鸦说“爱”时,乌鸦沉默不语,它的反应是:“乌鸦张开嘴,白鲨鱼猛冲近海,向下翻滚,看自己有多大能耐”(Crow gaped, and the white shark crashed into the sea\And went rolling downwards, discovering its own depth);上帝再次教导乌鸦说“爱”,乌鸦还是不言语,“乌鸦张开嘴,一只绿蝇,一只舌蝇,一只蚊子嗡嗡飞出来,扑向杂七杂八的华宴”(Crow gaped, and a bluefly, a tsetse, a mosquito\Zoomed out and down\To their Sundry flesh-pots)。在这两次上帝的教化中,乌鸦张开了嘴,却哑口无言,原因在于乌鸦的智慧,它看到了上帝教化的迂腐,乌鸦不用开口和上帝辩驳,眼见的事实已经说明了上帝口中的“爱”的荒谬:大自然的白鲨生机勃勃,野性十足,有意在大海里一试身手,展开杀戮;地面上,一群蚊蝇四处横行,在腐朽污浊之地觅食,这和上帝的话语形成多么强烈的反差啊。
如果前两次的教化乌鸦只是无声反抗的话,第三次的教化终于让乌鸦忍无可忍了,“乌鸦发颤,张开嘴,呕吐起来,人的无身巨首滚出来落在地上,眼睛骨碌碌直转,叽叽喳喳地抗议起来”(Crow convulsed, gaped, retched and \ Man′s bodiless prodigious head \ Bulbed out on the earth, with swiveling eyes \ Jabbering protest—),终于,人类的杀戮让上帝所谓的“爱”无地自容,乌鸦是智慧的,它的呕吐正是对以上帝为代表的西方传统价值观的否定,支撑西方世界几百年的基督教仁爱观无论是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界,还是充斥杀戮的人类世界都显得非常滑稽,这里的乌鸦,就是这样一个冷静的批评家,它以眼见的事实驳斥了上帝的价值观。全诗最后一句“乌鸦飞走了,怪内疚地”(Crow flew guiltily off)流露出讽刺的语气,上帝的三次教导最终以被捉弄而收尾,这并非是乌鸦本身有多么狡猾或者机智,而是在于乌鸦就是上帝的化身,三番问答无非是证明了上帝的伪善。
此外,乌鸦除了扮演传统价值的质疑者这一角色外,也是人类文明的坚守者。在《乌鸦的最后据点》一诗中,太阳燃烧了一切也几乎摧毁了一切,却只有乌鸦屹立不倒,在夏日炎炎的一片火海中,“它咆哮着,燃烧着/咆哮着,燃烧着”(It raged and charred / And rages and chars),而此时乌鸦“水灵灵”、“黑晶晶”的瞳仁闪烁着生命和希望的亮光,乌鸦坚守着最后的据点,使得蹦跳着的“蓝火舌”、“红火舌”、“黄火舌”和“绿火舌”顿时失去了威力,对乌鸦也无可奈何。休斯在这首诗中多次使用了重复的修辞,诗篇开头太阳“烧呀,/烧呀”两次重复,接着在太阳燃起的火焰下,乌鸦“咆哮着,燃烧着,/咆哮着,燃烧着”两次重复,有效渲染了赤日炎炎、熊熊火焰下乌鸦挣扎与坚守的情景。全诗简短紧凑,多动词连用,显得果断而锋利,与乌鸦反叛传统和对抗腐朽的精神相得益彰。
三、现代社会的批判者
在《乌鸦的第一课》这首诗中,休斯通过乌鸦对上帝教化的回应,展示了对传统价值观的批判,诗篇本应就此结束,上帝和乌鸦的互动也应该终结。然而,休斯并没有就此止步,对于现代世界的揭示,休斯选择了更进一步。 在接下来的诗篇中,通过乌鸦的眼睛,我们又看到了一副现代文明社会的模样。就在乌鸦和上帝的见证下,他们看到了:“女人的下体搭在男人的脖子上,使劲夹紧。两人在草地上扭打起来”(And woman′s vulva dropped over man′s neck and tightend\The two struggled together on the grass)。在乌鸦和上帝的教化过程中,这些场面直白地出现在它们面前,显得非常不合时宜。作为传统礼教代表的上帝,怎么能够容忍这种非道德行为赤裸裸地出现在自己的眼前呢?于是,理所当然的,上帝要“分开他们”(past them),“诅咒着,哭泣着”(cursed, wept)。上帝居然丧失了理智,居然表现出了人类所具有的感情,面对道德沦丧的场景,他诅咒着,哭泣着。此时上帝的神性光辉黯淡下来,沦为普通世人。休斯安排这样的场景,一方面要表达的是传统道德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无力,即使是强大如上帝,也不能禁止这样的行为,对此也只能是哭泣哀叹;但是更重要的一方面,休斯是在进行严厉的社会批判,面对草地上的这对男女极为不雅的行为,乌鸦再次呕吐了,这次连上帝都不能禁止它。自此我们可以看到,乌鸦的两次呕吐一次是在看到人类头颅满地翻滚时,一次是看到这出放荡行为时。从动物性来说,乌鸦本就以腐肉为生,是掠夺性非常强的一个物种,而这些场景居然可以让乌鸦呕吐,不难想象,休斯通过乌鸦的行为,表达出自己对现代社会的极端不满和愤怒,这点也正是同时代批评家指责他的诗中充满暴力的原因所在。
纵观全诗,诗人很少用到形容词,确切地说,只有在非常必要时选用形容词,如“白鲨鱼”一词中出现“白”(white)、“无身”(bodiless)和“巨首”(prodigious head)三处。与之相对的,全诗动词很多,更是出现多处动词连用,如此,诵读起来时,诗歌便呈现出节奏强劲、语言有力的效果。同样的语言特点和效果在《乌鸦的最后据点》中如出一辙。
四、结语
休斯的动物诗书写暴力,诗中充满可怕的文字,毫无传统诗歌的优美情调,所描绘的多是残酷的、暴力的、肮脏的。如上两首诗中就出现了“绿蝇”(bluefly)、“舌蝇”(tsetse)和“蚊子”(mosquito)等名词以及“呕吐”(gape)、“扭打”(struggle)、“咒骂”(curse)和“咆哮”(rage)等动词,而这些词汇疏远于传统意义上的诗歌美感,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使读者对此产生更多关注和思考。诗歌语言的残酷并不是来源于诗人的残酷,而是诗人借诗歌之残酷表达现实世界的残酷,诗人不是在宣扬或讴歌暴力,而是希望唤醒人们对暴力现象的关注,这都成就了休斯坚硬、强烈的语言风格。从休斯《乌鸦的第一课》和《乌鸦的最后据点》这两首短诗可以看出,他诗中充满了对传统道德观念的质疑,而这种质疑正是源于他对现代社会的不满,这两种感情都通过乌鸦的形象鲜明地表现出来。除此之外,由乌鸦的双重意象,休斯也表达了传统价值在现代社会丧失作用的无奈和同情。
参考文献
[1] 王佐良,英国诗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3.
[2] 王佐良,英国诗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
[3] 刘国清,从断裂到弥合:泰德·休斯诗歌的生态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4] 张跃军,李艳,泰德·休斯早期诗歌中的道家思想[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40-42.
关键词:泰德·休斯 动物诗 双重意象 乌鸦
一、泰德·休斯和他的乌鸦
众所周知,泰德·休斯(Ted Hughes,1930-1998)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的桂冠诗人,他的诗立意别致,笔触锋利,风格孤峻,具有非常鲜明的个人色彩。在他的诗歌中,他创作了大量的“动物诗”,特别钟情于对凶禽猛兽的描写,从诗人1957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雨中的鹰》(The Hawk in the Rain)开始, 他对动物描写的兴趣便没有停息,自此之后,他还写了大量的关于马、老鼠、鱼等各种各样的有关动物的诗歌。当然,休斯本人既是有名的诗人,也是颇有影响力的儿童作家。所以,他的这些“动物诗”保留了儿童单纯、质朴的格调,同时还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例如在《雨中的鹰》的集子中,“鹰”凶猛高傲的形象被他描述得淋漓尽致,具有人们对这种动物的主观感性认识,但是休斯也在诗中描述道:“我高兴时就捕杀,因为一切都属于我”,“我的举止就是把别个的脑袋撕下来——分配死亡”,由此可见,他诗中的动物在保留动物性的同时,也影射了人性,或者说,他诗歌中的动物展现的正是他对人性、动物性以及两者之间的思考。《鸦》(Crow)是诗人在1970年创作发表的最后一组动物诗,它的主题同样引起了批评界的关注和争议,这一切都源于诗歌展现的不同寻常的象征意义。休斯诗歌中的乌鸦其实展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象,而这两种意象同时又相互关联,融为一体。这一点从休斯关于乌鸦的短诗《乌鸦的第一课》(Crow′s First Lesson)和《乌鸦的最后据点》(Crow′s Last Stand)中表现的不同意象中就能够洞见。
二、传统价值的质疑者
休斯选择乌鸦作为创作主题是有特定的原因的。从动物性的角度来看,乌鸦的生活习性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有相似性。从鸟类百科知识可以知道,乌鸦是隶属鸦科雀目鸟类中最大的一种鸟,它们主要栖于林缘和山崖,表现出较强的智力和社会性。从中可以看出,乌鸦是一种适应于生活在恶劣环境中的一种智慧生物,这种动物性在休斯的《乌鸦的第一课》中体现出来,发挥着作用。这首诗主要讲述了上帝对乌鸦进行“爱”的说教的故事,上帝一共对乌鸦进行了三次“爱”的传教,乌鸦采取了三种不同方式的回应,拒绝配合上帝的教导,以讽刺的方式回击了上帝的说教。在第一次上帝教乌鸦说“爱”时,乌鸦沉默不语,它的反应是:“乌鸦张开嘴,白鲨鱼猛冲近海,向下翻滚,看自己有多大能耐”(Crow gaped, and the white shark crashed into the sea\And went rolling downwards, discovering its own depth);上帝再次教导乌鸦说“爱”,乌鸦还是不言语,“乌鸦张开嘴,一只绿蝇,一只舌蝇,一只蚊子嗡嗡飞出来,扑向杂七杂八的华宴”(Crow gaped, and a bluefly, a tsetse, a mosquito\Zoomed out and down\To their Sundry flesh-pots)。在这两次上帝的教化中,乌鸦张开了嘴,却哑口无言,原因在于乌鸦的智慧,它看到了上帝教化的迂腐,乌鸦不用开口和上帝辩驳,眼见的事实已经说明了上帝口中的“爱”的荒谬:大自然的白鲨生机勃勃,野性十足,有意在大海里一试身手,展开杀戮;地面上,一群蚊蝇四处横行,在腐朽污浊之地觅食,这和上帝的话语形成多么强烈的反差啊。
如果前两次的教化乌鸦只是无声反抗的话,第三次的教化终于让乌鸦忍无可忍了,“乌鸦发颤,张开嘴,呕吐起来,人的无身巨首滚出来落在地上,眼睛骨碌碌直转,叽叽喳喳地抗议起来”(Crow convulsed, gaped, retched and \ Man′s bodiless prodigious head \ Bulbed out on the earth, with swiveling eyes \ Jabbering protest—),终于,人类的杀戮让上帝所谓的“爱”无地自容,乌鸦是智慧的,它的呕吐正是对以上帝为代表的西方传统价值观的否定,支撑西方世界几百年的基督教仁爱观无论是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界,还是充斥杀戮的人类世界都显得非常滑稽,这里的乌鸦,就是这样一个冷静的批评家,它以眼见的事实驳斥了上帝的价值观。全诗最后一句“乌鸦飞走了,怪内疚地”(Crow flew guiltily off)流露出讽刺的语气,上帝的三次教导最终以被捉弄而收尾,这并非是乌鸦本身有多么狡猾或者机智,而是在于乌鸦就是上帝的化身,三番问答无非是证明了上帝的伪善。
此外,乌鸦除了扮演传统价值的质疑者这一角色外,也是人类文明的坚守者。在《乌鸦的最后据点》一诗中,太阳燃烧了一切也几乎摧毁了一切,却只有乌鸦屹立不倒,在夏日炎炎的一片火海中,“它咆哮着,燃烧着/咆哮着,燃烧着”(It raged and charred / And rages and chars),而此时乌鸦“水灵灵”、“黑晶晶”的瞳仁闪烁着生命和希望的亮光,乌鸦坚守着最后的据点,使得蹦跳着的“蓝火舌”、“红火舌”、“黄火舌”和“绿火舌”顿时失去了威力,对乌鸦也无可奈何。休斯在这首诗中多次使用了重复的修辞,诗篇开头太阳“烧呀,/烧呀”两次重复,接着在太阳燃起的火焰下,乌鸦“咆哮着,燃烧着,/咆哮着,燃烧着”两次重复,有效渲染了赤日炎炎、熊熊火焰下乌鸦挣扎与坚守的情景。全诗简短紧凑,多动词连用,显得果断而锋利,与乌鸦反叛传统和对抗腐朽的精神相得益彰。
三、现代社会的批判者
在《乌鸦的第一课》这首诗中,休斯通过乌鸦对上帝教化的回应,展示了对传统价值观的批判,诗篇本应就此结束,上帝和乌鸦的互动也应该终结。然而,休斯并没有就此止步,对于现代世界的揭示,休斯选择了更进一步。 在接下来的诗篇中,通过乌鸦的眼睛,我们又看到了一副现代文明社会的模样。就在乌鸦和上帝的见证下,他们看到了:“女人的下体搭在男人的脖子上,使劲夹紧。两人在草地上扭打起来”(And woman′s vulva dropped over man′s neck and tightend\The two struggled together on the grass)。在乌鸦和上帝的教化过程中,这些场面直白地出现在它们面前,显得非常不合时宜。作为传统礼教代表的上帝,怎么能够容忍这种非道德行为赤裸裸地出现在自己的眼前呢?于是,理所当然的,上帝要“分开他们”(past them),“诅咒着,哭泣着”(cursed, wept)。上帝居然丧失了理智,居然表现出了人类所具有的感情,面对道德沦丧的场景,他诅咒着,哭泣着。此时上帝的神性光辉黯淡下来,沦为普通世人。休斯安排这样的场景,一方面要表达的是传统道德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无力,即使是强大如上帝,也不能禁止这样的行为,对此也只能是哭泣哀叹;但是更重要的一方面,休斯是在进行严厉的社会批判,面对草地上的这对男女极为不雅的行为,乌鸦再次呕吐了,这次连上帝都不能禁止它。自此我们可以看到,乌鸦的两次呕吐一次是在看到人类头颅满地翻滚时,一次是看到这出放荡行为时。从动物性来说,乌鸦本就以腐肉为生,是掠夺性非常强的一个物种,而这些场景居然可以让乌鸦呕吐,不难想象,休斯通过乌鸦的行为,表达出自己对现代社会的极端不满和愤怒,这点也正是同时代批评家指责他的诗中充满暴力的原因所在。
纵观全诗,诗人很少用到形容词,确切地说,只有在非常必要时选用形容词,如“白鲨鱼”一词中出现“白”(white)、“无身”(bodiless)和“巨首”(prodigious head)三处。与之相对的,全诗动词很多,更是出现多处动词连用,如此,诵读起来时,诗歌便呈现出节奏强劲、语言有力的效果。同样的语言特点和效果在《乌鸦的最后据点》中如出一辙。
四、结语
休斯的动物诗书写暴力,诗中充满可怕的文字,毫无传统诗歌的优美情调,所描绘的多是残酷的、暴力的、肮脏的。如上两首诗中就出现了“绿蝇”(bluefly)、“舌蝇”(tsetse)和“蚊子”(mosquito)等名词以及“呕吐”(gape)、“扭打”(struggle)、“咒骂”(curse)和“咆哮”(rage)等动词,而这些词汇疏远于传统意义上的诗歌美感,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使读者对此产生更多关注和思考。诗歌语言的残酷并不是来源于诗人的残酷,而是诗人借诗歌之残酷表达现实世界的残酷,诗人不是在宣扬或讴歌暴力,而是希望唤醒人们对暴力现象的关注,这都成就了休斯坚硬、强烈的语言风格。从休斯《乌鸦的第一课》和《乌鸦的最后据点》这两首短诗可以看出,他诗中充满了对传统道德观念的质疑,而这种质疑正是源于他对现代社会的不满,这两种感情都通过乌鸦的形象鲜明地表现出来。除此之外,由乌鸦的双重意象,休斯也表达了传统价值在现代社会丧失作用的无奈和同情。
参考文献
[1] 王佐良,英国诗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3.
[2] 王佐良,英国诗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
[3] 刘国清,从断裂到弥合:泰德·休斯诗歌的生态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4] 张跃军,李艳,泰德·休斯早期诗歌中的道家思想[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