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教次数宜少不宜多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OU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迎接一场教学赛事或是教学研讨、观摩展示活动,执教教师在教学设计与调整时进行试教是无可厚非的。但试教要有个“度”,并非多多益善。如有教师要外出赛课,为了这一课时的课,执教者在省、市教研员的帮助下,进行了深入且认真的备课,教学设计调整了八九次。试教了八次,用了校内的班级、校外的班级、偏远的班级,目的是想多掌握学情。反反复复试教,效果却呈波浪形起伏。为何试教了八次,效果还是如此不尽如人意呢?笔者认为,该执教者过于“兼听兼纳”,丧失了自我的教学风格,所以,教学设计每修改一次,每试教一次,又要有新的调整。在教学中可能对他人、对备课团队的意见考虑得多了,加上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又过于依赖教学预案施教,这就使得试教次数与教学效果没有形成正比。教师在进行教学展示或比赛前试教的次数究竟该怎样来把控呢?笔者认为可以有如下几种处理办法。
  1.用自己班级学生开课的可以不必试教。自己带上来的班级,已经过了师生的“磨合期”,教师对学生的学情应该是了如指掌的,学生对教师的常态教学手法与方式也已经“司空见惯”了。假如教师是用自己班级学生开课,完全可以不必试教。因为我们追求的是常态课下的“加强版”。只要教师精心备课,根据学情设计较为合适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质疑,就可以像“过电影”一样在脑海中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可能出现的状况进行“回放”,教师再根据自我经验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使之更顺应本班学生的学习需要。如笔者在向全市小学语文教师所上的示范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因为用的是自己班的学生,因此没有试教,但教学设计时我却采用“意念式的猜度”修改了三次教学预案,用比较适合我班实情与我自身教学风格的方式展开教学。没有试教,教师的激情一直保留在最澎湃的状态,学生的情绪、顿悟、体验等受到积极感染,始终处于比较亢奋的状态,收获了别样的精彩。
  2.到异地或借班开课的可以适度试教。如果教师是带课外出交流或是借班开课的,由于学生的学情发生了变化,当教师的教学设计成熟后,可以适当进行试教。但笔者仍以为这种试教不应追求次数多,而应求之以实际所得为主。一次试教之后,将预设、预想与实际教学效果之间比对,究竟问题出在哪里,该做怎样的调整与应对。当指导团队听完课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后,执教教师要全面听取,详细记录。但需注意的一点是,这些意见都是属于他人的,全面听取是执教者应有的谦逊态度,但千万别忘了,执教者自身才是教学的执行者,教学必须有自我的影子与声音,不能让自己的思想成为别人的“种植园”。广泛听取,结合自身理解,摘要吸纳、化用,这才是执教者应有的姿态。不能把自我教学特色的棱角磨得圆圆滑滑,无棱无角,丧失自我,让课堂除了人影与声音外,其余的一切全属于备课团队。这样的课就算一时获得了成绩,但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是毫无用处的。
  有鉴于上述弊端,笔者建议执教者在第一次试教后要“广积粮,深挖洞”,将各方意见综合审视,筛选适合自己也适合课堂教学实际的内容进行调整。不要急于第二次试教,待调整后的方案与自己的心意合拍,并能融于自我的教学风格时再出手进行第二次试教。试教应该是充分备课下的试教,第一次试教是为教学预案的调整服务的,第二次试教修正的是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对课堂整体架构与教学策略等的设计就不宜再大动干戈了。教师完全可以在脑海中,将教学设计向“假想的学生”教授,看看教学环节是否合适、顺畅,对学生可能生成的地方是否做了充分且全方位的准备。两次试教足矣。试教次数一多,效果假若不好,势必影响执教者的自信;再就是这一样一来,也会抹杀执教者的激情,每增加一次试教,上课的激情便会削弱几分。与其如此,还不如保存精力,积蓄能量,考虑成熟,在真实的赛课或展示的课堂上去演绎、发挥。
  3.新、老教师的试教可以有区别不必作同样的要求。年轻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的成长离不开赛课、观摩、研讨活动的锤炼。记得笔者刚上讲台两年,第一次接到一个全县性的语文教学研讨活动的做课任务,老教师们对我“穷追猛打”,盯得非常紧。我呢,亦步亦趋地学着、做着。但由于自己也有个性,对集体意见中我执行起来觉得别扭与不顺手的环节设计还是会巧妙地更改与创新。记得那节课自己试教了三次,每试教完一次,老教师的意见就“铺天盖地”而来,搞得我每次都有要虚脱的感觉。因此我喜欢速战速决的课,不要把战线拉得太长,准备的时间越长,过程越折磨人。笔者是从年轻教师一路走过来的,现在再回头去看当年的那段磨炼,还是弥足珍贵的。因此,对于年轻教师,在公开教学之前进行试教,在次数上可以适当地增加两次左右,让他们在前辈们的悉心指导下,在课堂实践的不断磨砺中,将人生的第一堂公开课打磨得更加精致一些,少一些无谓的遗憾。
  对于有了一定教学经验与教学阅历的教师来说,就不必像年轻教师那样需要从青涩处开始操训,应开始追求属于自己的教学特色。试教,检验的是自我在独立与融合他人建议后教学预设的合适度。这个层面的教师追求的是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考虑的是教学是否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值,是否促进思维的发展,是否注重了“三维目标”的达成等。试教,为的是更好地调整,为的是更好地完善教学预案,为的是能从学生的真实反应中找寻最至关重要的教学突破点。对于这个层面的教师,在试教上必须与年轻教师有所区别,甚至可以用“说课”与“片段教学”的形式,请指导团队诊断、提中肯的意见或建设性建议,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获取更好的课堂效果。试教次数可以大幅度减少,甚至可以允许成熟型的教师不用试教。不试教并不代表教师自身的态度有问题。不试教说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效心知肚明,能预料到自我的教学预期。他们虽不试教,但在睡梦中不知将此课的教学演绎了多少遍。再者,真实的教学哪容得你试教?教者每天都面对课堂,课堂对我们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场所,用不同的课文、教材,采用展示课上要运用的类似手法进行处理和教学,那不也是在自然地试教吗?既然试教常常在课堂,又何必去专门试教呢?那不是成了“画蛇添足”吗?因此,不试教,只要能保证效果,又有何不可呢?(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实验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jxjyjysd@126.com
其他文献
学生写话,是源于对生活的感受、体验、思考与表达,是有感而发,是“我手写我心”。然而,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于外界事物缺乏敏锐的观察、思考能力。这就需在老师的帮助下,充分挖掘课内外写话素材,带领学生一起去体验。睁开眼凝视万物,竖起耳倾听万籁,敞开心灵感悟生活,让童心在体验的过程中得到放飞,得到张扬。  一、 让写话在体验游戏中跳跃  游戏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儿童在游戏中都能表现其创造力。我顺
为了探索环境规制过程中分权机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合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日常事务进行干预的现实,分析央地政府博弈双方选择与演化的过程,构建央地政府动态博弈模型,发现环境分权会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在此基础上,以中国2008—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考察环境分权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机制,并随后考察央地关系对环境分权与经济增长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环境规制过程中,环境分权促进了地区经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人才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激励人力资源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焦点。薪酬激励作为最主要的激励方式,愈发为企业所关注。构建合理的薪酬制度,最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2018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将中核集团和原中核建设集团合并重组的重大决策.新中核集团明
期刊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中职教育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学生不仅要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办公软件的常用操作,还要具备利用计算机网络掌握最新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对现
[背景]rn在新教材中,三年级要求学生写成篇的文章.可是,二年级的写话训练较少,跳跃性太大.是否可以在二年级有坡度地安排一些写话训练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一直在做这一方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语文》六(上)教材第6课[设计理念]"课文只是个例子"。因此,阅读课应注重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让他们
当前,“呈现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一关系学习内驱动力激发、认识自我意识培养、促进自我有效成长的途径不被看好。呈现学生学习过程在语文课程“三维”目标中已有明确要求,“过
教学反思对一个教师的成长非常有益,这已达成共识。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教师在写教学反思时存在走过场现象,为完成任务而写,或不知道究竟写什么。笔者认为,有几点在反思中是必须考虑的,对教师的成长极为重要。  1.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因此,除了要反思知
在日常生活生产中,人们不但经常需要估算,而且学习估算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大有裨益。因此,现行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在不少的教学环节里,教师们都很喜欢请学生估一估,这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但是以此认为这是估算教学,就有些误入歧途了。其实,在日常的课堂中,对估算教学还存在着以下几种误区。  误区之一:以为估算就是近似计算  【案例1】教师出示28×192,在学习笔算之前,教师请学生们估一估积大约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