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瓜事”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dy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调侃说,“空调、Wi-Fi、西瓜”是现代人夏天必备的“续命神器”。但古人夏天只有西瓜。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西瓜留下了大量诗篇:“缕缕花衫沾唾碧,痕痕丹血掐肤红。香浮笑语牙生水,凉入衣襟骨有风” “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等等。
  清代著名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深谙吃西瓜之趣。他曾列出人生33件快事,“夏日吃瓜”名列其中:“夏日于朱紅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这“绿沉”二字非指西瓜之形色,而是指将西瓜悬于井中浸泡片刻,然后取而食之,凉甜爽口、丝丝入心。
  古人吃西瓜不仅注重吃,而且注重趣味。《清异录》说,五代吴越时期湖州一带夏天吃西瓜,大家围在一起猜瓜子的数量,猜错者就要请客吃酒—“钱氏子弟逃暑,取一瓜各言子之数,言定剖观,负者张筵,谓之‘瓜战’。”大奸臣蔡京的儿子蔡居安更是别出心裁:他让人比赛讲故事,每讲一个吃一片瓜。很多同僚碍于面子,宁可少吃几片瓜,也不敢与蔡居安一争高下。可校书郎董彦远不管这些,一口气讲了几个故事,接连吃了几片瓜,看得大家目瞪口呆、心服口服。大家佩服的不仅是他的学识,更是他的胆量。
  古代切西瓜也非常讲究,不像现在一刀下去切成两半,而是要切出花样,供人欣赏。《燕京岁时记》中说:“西瓜必参差切之,如莲花瓣形。”把西瓜刻成西瓜灯的,也不胜枚举。《扬州画舫录》中说,不但西瓜灯外皮上雕刻的花鸟虫鱼、人物花卉充满了美感,西瓜制成的西瓜盅、西瓜碗还刺激了人们的食欲。
  一些文人不仅吃,而且还会写。他们把吃西瓜写得趣味盎然,让人读来也大流口水。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一生喜欢吃西瓜,在他的心目中,西瓜是“冰浆仙液”。据说,苏东坡曾经写过这样一副与西瓜有关的对联:“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东甩;思前想后观《左传》,书往右翻。”这副对联写得幽默诙谐,妙趣横生,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吃西瓜时的洒脱情态,虽语言简单,却颇有情趣。
  明代一位才子名叫蒋焘。有一次几位客人登门拜访。当时正是炎热的夏天,蒋焘就拿出西瓜招待大家。就在众人拿起西瓜正要吃的时候,忽然有一位客人说道:“暑天吃西瓜,岂可无文字助兴?这样吧,我出一个上联,看看谁能对出下联。”这位客人略一沉思,说道:“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他的上联刚说出来,一旁的蒋焘就接着说道:“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话音刚落,众人就称赞不绝。
  我国古典名著中也有不少描写吃西瓜的片断。如《西游记》中“大闹披香殿”一回,有猪八戒偷吃西瓜的场景:“只见那呆子举起西瓜奋力一摔,左手一半,右手一半,左右开弓,‘咔嚓,咔嚓’地啃了起来,那叫一个爽啊!”电视剧里光这个场景就演了差不多20分钟,把猪八戒的那种痛快之情尽情展现了出来。《红楼梦》中“瓜事”颇多。如第二十六回,薛蟠过生日,好友程日兴送了鲜藕和大西瓜;第三十六回,薛姨妈和林黛玉等人在王夫人屋里吃西瓜;第七十五回,过中秋节时,贾府准备了大量的西瓜……不过,书中只是点到“瓜事”,并没有对吃西瓜的场景展开描述,总让人少了痛快淋漓之感。
  人们喜欢西瓜,除了它是夏天消暑的佳品之外,它的药用价值也是一个原因。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西瓜能“消烦解渴,解暑热,疗喉痹,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解酒毒”。怪不得如今人们在酒店用过餐后,老板往往要送一盘西瓜。《随息居饮食谱》中称西瓜是“天然白虎汤”,还说“瓜瓤煨猪肉,味美色佳而不腻;瓜肉爆干腌之,亦可酱渍,以作小菜”。可见西瓜不但可以作为水果食用,还可以用来做菜。
  (摘自《中国石油报》2020年5月16日,丁强荐)
其他文献
选购时  到正规的超市或农贸市场选购。选购时可使用一次性手套或在手上套上塑料袋,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冷冻冰鲜食品。购买预包装冷冻冰鲜食品时,要关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食品标签内容,确定食品在保质期内。购物后要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双手。洗手前,双手不要碰触口、鼻、眼等部位。购买境外国家或地区的商品时,要关注海关的食品检疫信息,做好外包装消毒。  清洗加工时  保持廚房和各种用具的清洁,处理食材
期刊
我们平时说“衣服脏了”,大多指的是衣服沾上果汁、油污以及袖口、领口发黄这种肉眼可见的脏污,或穿久了有异味等。然而衣服上还有一些看不见的“脏”,也需要及时清洗消毒,否则可能危害人体健康。  常见的衣物污染有三种来源:  1.加工源:衣物原材料生产、印染加工、制作储运过程中,常会接触甲醛、芳香胺、PAEs(邻苯二甲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等化学物质。它们附着在衣物上,可能干扰人体内分泌,刺激神经及皮膚
期刊
79岁的吴江还要为老伴做一把伞,庆贺老伴80岁生日。两人结婚快60年了,吴江还一直照着老习惯,称老伴为“菊姐”。两人青梅竹马。十七八岁时,吴江还常在菊姐家的窗下学鹧鸪叫,三长两短,听到暗号,菊姐就会溜出来跟他约会。  约会的大部分时间,菊姐都在帮吴江还做油纸伞、做斗笠、做竹椅、做竹篮和竹匾。吴家世世代代是篾匠。他家所在的浙西山区有丰富的竹材,竹制的器具纤细又轻巧,充满了山野气息。  60年倏忽而过
期刊
小时候,我在故乡常见到一种花,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绿色的叶片,长长的,状如鸢尾的叶子,鳞茎上抽出数个花茎,开粉红的花,一朵高过一朵,花朵形似喇叭。忘了听谁说叫“水仙”,很好听的名字,我便一直认为那就是水仙。  后来离乡10余年,再没有见过故乡那种花。今年回乡,在邻居门前又见到那种花,用手机软件查询,才知道一直被我误认为是水仙的花叫“唐菖蒲”。  但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美丽的误会,令我对水仙有一种深厚的好
期刊
一颗薄荷糖入口,清凉的感觉就弥漫开来。是薄荷成分像冰块一样给口腔降温了吗?其实不是的,是薄荷成分“欺骗”了你的大脑。  我们的口腔中分布着传递冷觉的神经细胞,它们的细胞膜上有一种负责感测低温的受体——TRPM8受体。这是一种由蛋白质构成的离子通道。正常情况下,这些通道都是关闭的。当口腔温度降低时,它们就会开启,阳离子便能进入神經细胞,最终将信号传递给大脑,让大脑感到凉意。薄荷中含有的薄荷醇虽然不能
期刊
我家住在寒冷的哈尔滨农村。每逢秋凉,祖母就请本村一位老妇人到我家制作(当地称“打”)火盆。據说这是个技术活儿,诀窍不能外传,所以那老妇人总是把自己关在屋里独自操作。我曾扒着门缝儿一只眼偷偷往里瞅,却只能看到她的背影。祖母看到了,过来轻轻拍拍我的肩,小声叫我到院子里玩儿去,所以我迄今也不知道她是怎样和的黄泥,怎样捏的形状。干完活儿后,祖母做上一顿好饭,就算答谢了。  刚做的火盆要放到阴凉通风处,让它
期刊
1980年,由谷文月主演的評剧电影《杨三姐告状》公映,很快风靡了大江南北。时年35岁的谷文月塑造的杨三姐俏丽灵动、机智果敢,而她那“高亢中不失圆润,低回里尤见清纯”的评剧唱腔,更是让观众如痴如醉。  谷文月1945年出生于河北固安,4岁就到了北京。小时候,她就喜欢听收音机里播放的新凤霞等名家的作品。1959年,她考入北京实验评剧团,开始学习评剧,一年后到北京戏曲学校进修。毕业后,她进了中国评剧院,
期刊
十五六岁时,我很羡慕那些20多岁的大哥哥,觉得他们特别有型,多么希望自己也赶快长大。岁月飞逝,如今听见有人叫我“老伯伯”“老先生”,我才如梦初醒,屈指一算,已经75岁了。  见到我的朋友总会说:“看不出你已经这个年龄了,一点儿也看不出。”我听了心里很舒畅,不管对方是随口敷衍,还是真心赞美。  不过我自觉对衣着外貌还是很注意的。上了年纪,绝不能顺其自然。乱糟糟的胡子,流淌的鼻涕,满身的异味,邋遢的衣
期刊
在中国的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我看到许多年轻人在参观、游览、学习,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  把文物死守在库房里并不是好的保护。文物应该得到修缮,神采奕奕地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  过去我们保护的文化遺址,很多是远离人们生活的古墓葬、石窟、宫殿遗址等,今天,更多的历史街区、乡土建筑等也进入了保护范围。  我们知道,保护不是目的,利用也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传承。过分强调保护,文物会被束之高阁,远离人们的
期刊
去年我们感觉老爸记忆力衰退得厉害,于是听从医生朋友的建议,带他去做了一个脑部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发现他的大脑里有陈旧性积液,并且出现了脑萎缩。医生说这种情况也没什么特效药,只能多用脑,尽量维持现状。  老爸在工厂勤勤恳恳工作了一辈子,在家中也一直任劳任怨。听了医生的话,他开玩笑说:“没想到辛苦一辈子,到头来脑子‘进了水’。”我们都很难过,老爸却不服气地说:“我要跑在疾病之前,不能等它真的来了再想办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