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一日无此君

来源 :收藏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i_w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博物院收藏各类文物43万余件,其中瓷器近半,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便是其中难得的精品。这件瓷器作为现存惟一完整的明洪武釉里红带盖梅瓶,胎质坚硬,造型优美,纹饰精致,釉质滋润。它的白釉微青,釉里红虽发色略黑,但瑕不掩瑜,1993年被国家文物局定为一级文物,是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图1)。
  明代,梅瓶一直被皇室、贵族用作重要的陪葬品。那么,这件明洪武景德镇官窑釉里红梅瓶的主人究竟是谁?它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它在瓷器发展史上又有什么重要价值?
  一、瓶出显赫——梅瓶的主人
  1957年3月,考古人员在南京市东善桥响龙山附近发现了一座明代墓葬。墓中出土的47件文物,多为常见的生活用品,包括几件铜制品以及锡制的罐、瓶、壶、盘、碟等,器形较小,造型简单,制作粗糙。但是,就在这些不起眼的文物中,考古人员惊喜地发现了一件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这件精美完整的梅瓶在这些普通的陪葬品中显得清丽脱俗,在使人眼睛一亮的同时,也不由让人心生疑问:墓主人究竟是谁?为什么拥有如此高品质的陪葬品?可以肯定的是,墓主人生前一定十分珍爱这件梅瓶,死后才会带着它一起下葬。
  出土墓志表明,墓主人是明初驸马都尉宋琥和夫人安成公主。史书中关于宋琥及其夫人安成公主的记载很少。宋琥是明朝开国大将宋晟(1342 - 1407)的次子,安成公主是明成祖朱棣的女儿。永乐元年(1403),朱棣将安成公主许配宋琥。永乐六年(1408),宋琥继承父亲西宁侯爵位,镇守甘肃。永乐十年(1412),宋琥奉诏回京,以皇亲身份掌行孝陵祭祀。洪熙元年(1425),宋琥以不恭之罪遭彈劾,被削夺爵位,直至宣德五年(1430)去世。正统八年(1443),安成公主病逝,夫妻合葬于东善桥。
  这位明成祖朱棣驸马的背后,是一个不为人所熟知的宋氏家族。宋氏家族是明朝开国的功勋家族,以宋晟功绩最为显赫。宋晟,字景阳,安徽定远人。自幼与父亲宋朝用、长兄宋国兴,追随明太祖朱元璋征战。历任建宁、江西、大同、陕西都督指挥使,镇守凉州长达20多年,与塞外民族交战无数,战功累累。明成祖即位后,宋晟升为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拜平羌将军,决断西北边务。永乐三年(1405),封西宁侯,世袭罔替。永乐五年(1407)病逝,追赠“郓国公”。
  宋晟功勋卓著,得两代皇帝信任。明初,明太祖朱元璋推行“亲王纳功臣之女,公主配大臣之子”的联姻政策。永乐元年(1403),宋晟奉诏归来,朱棣将女儿安成公主、咸宁公主许配宋晟之子宋琥、宋瑛。宋氏一门出现两位驸马都尉,足见其政治地位。
  宋晟死后,子孙袭封“西宁侯”,传十一代,记十四人,直至明亡。崇祯十七年(1644),南明弘光帝朱由崧(1607 - 1646)追补开国名臣赠谥,宋晟被追封“宁国公”。可以说,宋氏家族见证了明朝的兴盛和灭亡。
  二、梅影留香——梅瓶的发展
  梅瓶是古代瓷器中一种兼具使用和观赏功能的用具,小口、短颈、丰肩,肩以下逐渐收敛,体型修长,亭亭玉立。它流行于宋、元、明、清,清末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云:“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折于足则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宋瓶雅好作此式,元明暨清初历代皆有斯制。”
  宋代,梅瓶以实用为主,因造型易于封口,容量大,且便于搬运,可作盛酒容器,被称为“经瓶”“酒经”(图2)。赵令畤《侯鲭录>记载: “陶人之为器,有酒经焉。晋安人盛酒似瓦壶之制,小颈,环口,修腹,受一斗,可以盛酒。凡馈人牲,兼云以酒器,书云就一经或五经焉。他境人有游于是邦,不达其义,闻五经至,束带迎于门,乃知是酒五瓶为五经。”当时,“经瓶”有几层含义,一乃表明盛酒器;二指特定的样式;三是有限定容量,一瓶酒就是一经。上海博物馆藏宋代磁州窑梅瓶,瓶身上书“清洁美酒” “醉乡酒海”,即说明此瓶为盛酒器(图3、图4)。
  元代,受到景德镇制瓷业大发展的影响,梅瓶有新的变化,整体造型高体宽大、上腹饱满,并出现了以青花为主的品种(图5);在纹饰上多以吉祥内容和织锦图案装饰,也流行历史人物、戏剧故事等题材。
  明代,是梅瓶烧造的高峰阶段。早期,梅瓶仍主要作为酒具使用,永乐至崇祯时期则大量地被用于贵族陪葬品,成为等级身份的象征。北京定陵、湖北省荆门市梁庄王墓和广西桂林藩王墓等都曾出土过梅瓶。
  清代,梅瓶烧造时间集中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功能已不再是实用的酒具,而演变成赏玩的陈设器。譬如,在宫廷画家郎世宁所绘的《午瑞图》中(图6),梅瓶便为插花之用。景德镇御窑烧制的梅瓶多仿造明代永乐、宣德官窑梅瓶,除传统的青花、釉里红、蓝釉外,还创新出众多新品种。
  三、瓷中贵族——釉里红
  釉里红瓷创烧于元代景德镇窑。它是以氧化铜作着色剂,用彩料在胎上直接绘画,罩透明釉后,在1280摄氏度至1300摄氏度的窑火中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
  氧化铜的呈色难控制,对窑室气温要求高。温度低了,图案的色泽会发黑;温度高了,纹样易于晕散。
  元代,釉里红烧制工艺并不成熟,纹样多有晕散现象,釉里红的颜色会时隐时现。这时期釉里红瓷器的绘制手法为线描勾勒,在瓷胎上用细线条绘出不同的纹样图案;也可以在胎体上刻划好,再用釉里红填绘地色或填绘纹饰留出白地,最后罩透明釉烧制。
  明洪武早期,釉里红烧造技术仍在探索之中,成品的发色有偏黑灰的现象,但中后期的烧造技术与元代相比有显著进步。器型以大件为主,多见大盘、大罐、玉壶春瓶、梅瓶等。永乐宣德时期,釉里红烧制技术完全成熟,色泽纯正。
  明中期以后,釉里红烧造技术一度失传,直至清代康熙年间才得以恢复。与明代相比,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工匠掌握了高温下对铜红釉的控制,釉里红的呈色稳定,色泽明艳,尤以雍正釉里红瓷发色最为出众,成品率最高。
  釉里红是明代洪武朝瓷器的代表品种,被用作皇家御用瓷,只有王公贵族才能拥有。釉里红瓷器在洪武朝盛极一时,与青花瓷器平分秋色,应该与明太祖以红色为贵的礼制有关,刘辰《国初事迹》记载: “太祖以火德,五色尚赤,将士战袄战裙状帽旗帜皆用红色……以壮军容。”《明史》云: “今国家承元之后,取法周、汉、唐、宋,服色所尚,于赤为宜。”
  在古代中国,新朝革鼎,统治者常用红色表明正统,以镇民心。明太祖生于安徽凤阳,发迹于南方,定都南京,在五行学说中,南方属火,以赤色为代表。早年,明太祖参加红巾军,“朱”乃红色,“洪武”的“洪”也与“红”谐音。凡此种种,似乎都是明太祖偏爱红色的理由。因此,明太祖认为红色与自己命数相合,是最吉祥的颜色,下令御窑厂烧制釉里红瓷器。
  洪武时期,釉里红题材丰富,构图繁复,基本与青花瓷器相类。常见纹饰为花卉纹,多采取折枝或缠枝牡丹、莲花、茶花和扁菊花等,尤以扁菊花纹多见。另外,园林景致或竹石芭蕉、松竹梅等题材也比较流行(图7)。
  四、岁寒益友——松竹梅
  岁寒三友,即松、竹、梅,乃中国传统纹样,在古代绘画和工艺美术中多见,是明清官窑瓷器常用纹饰。南宋林景熙《王云梅舍记》云: “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明代佚名《渔樵闲话》云: “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
  自古以来,岁寒三友是文人墨客喜爱的题材,寓意君子高洁、坚韧、勇敢、正直、磊落的品德和情操。
  唐代白居易咏松诗云: “岁暮满山雪,松色郁青苍。彼如君子心,秉操贯冰霜。”清代郑燮咏竹诗云: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元代王冕咏梅诗云: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岁寒三友不仅在文学上被广泛运用,在绘画中也十分盛行。两宋以来,文人画兴起,画家们热衷描绘松、竹、梅,赞美岁寒三友精神。南宋赵孟坚、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徵明、清代郑燮等都擅长描绘松、竹、梅(图8)。
  在瓷器工艺上,岁寒三友纹饰首先出现于元代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瓷,多在梅瓶和罐上,受文人画影响,呈现出清新雅致的美学风格。明代以来,瓷器流行绘饰“岁寒三友”,但清代中期以后,随着皇家喜好和社会风气的变迁,岁寒三友纹饰逐渐消失。
  这件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质朴大方,寓意深刻,仔细欣赏梅瓶上的纹饰,能够感受到古代中国画的技法和意境,干净利落,细腻传神,画面简单而不繁复,布局精妙,有一种审美的情趣融入其中,可以说是明初景德镇官窑瓷器中的佼佼者(图9)。
  (责任编辑:牧风)
其他文献
2020年春节,似乎与往年来得不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国人都慌了手脚,“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感染的肺炎”成为了大家最关心的话题。1月23日,武汉封城,这种恐慌情绪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随之各个景区、博物馆纷纷官宣停业、临时闭馆。空荡荡的城市,让这个春节冷清到冷寂,偶尔见到的也只是零星全副武装的匆匆行人。假期一再延长,上班族继续宅家,学生延迟开学,以往珍贵的假期时光变得焦灼起来,宅在家躺在沙发上的日子
期刊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非洲大陆象牙偷猎愈演愈烈,自然学家夏洛特·阿兰布鲁伊克称,如果不实施救助,按照现在的猎杀速度,非洲大象将在20年内灭亡。所幸在一些地方,武装突击队员正在与偷猎者斗智斗勇,努力保护大象的安全。  100多名偷猎者骑马手持火箭筒、机枪和步枪,在这座国家公园内猎杀了几百只大象,其中包括刚出生的象宝宝。这里的武装突击队员们冒着生命危险,与偷猎者 展开激烈争斗。在西非的刚果,可以看到
期刊
9月15日,佳士得拍卖行在纽约艺术周期间组织一场“美藏于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珍藏中国瓷器”拍卖会。这次受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委托的拍品一共有501件,囊括了从高古到明清各时期的陶瓷作品。其中203件采用传统现场拍卖为主的方式进行,估价从600美元到90万美元不等。另外198件采取网上拍卖的方式,其中很多拍品无底价起拍。这些藏品大部分是来自19至20世纪慈善人士的捐赠,其中包括约翰·洛克菲勒、Sa
期刊
2016年3月,翠鸟航空公司前老板维贾伊·马尔雅曾留下15亿美元的债务逃离印度前往英国,留下一团糟的局面。据《印度时报》9月1日报道,在拍卖其翠鸟航空公司的资产期间,他收藏的一些老式车获大批竞拍者抢拍。据报道,马尔雅老式车收藏中的30辆藏品日前被拍卖,其中包括印度最古老的跑车1903年的亨伯。拍卖由印度联合酒业集团发起,6个月前马尔雅将该集团出手全球最大洋酒公司帝亚吉欧,并辞去主席职位。  马尔雅
期刊
2016年9月7日,“中国瑰宝”展览在卡塔尔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拉开帷幕,为当地观众奉上一次令人心潮澎湃的全新文化体验。此次展览得到了卡塔尔博物馆管理局主席阿尔·玛雅莎·宾特·哈马德·阿勒萨尼公主的鼎力支持。观众将有机会亲身领略中华文化瑰宝,一睹沉睡数千年之久守卫着神秘地下王国的秦始皇兵马俑的真容。作为此次展览的一部分,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将为观众开启一段独特的时光之旅,去探索跨越五千多年的中
期刊
意大利政府日前宣布,对在2016年年满18岁的意大利人和合法居民发放每人约560美元“文化奖金”,以鼓励年轻人参与文化活动和购买文化产品。该政策将于2016年9月15日起生效,至2017年12月31日结束。据了解,这项政策将花费意大利政府约3.3亿美元公共基金,约55万名年满18岁的意大利年轻人将享受到这项福利政策。  奖金可用于购买书籍、观看戏剧或音乐演出、参观博物馆和展览,但不可用于购买唱片。
期刊
8月24日意大利中部的强烈地震发生后几小时,缅甸中部也遭到了强震袭击,导致至少4人死亡、近200座建造于公元10世纪左右的佛塔及神庙受损。  多年以来,缅甸建造于公元10-14世纪的神庙、佛塔都是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度假的主要旅游景点,这次的地震使得缅甸的旅游业陷入了混乱的境地。  缅甸总统廷觉于当地时间25日来到现场,了解受损情况,并组织官员制定修复计划。这些支离破碎的古建筑在缅甸的军管期间曾经被草
期刊
背带,也称“背儿带”。借助背带,婴儿可依偎在母亲身上,与母亲进行最亲密接触。存在于我国各少数民族生活中的背带,在原料、形制和使用方法上都存在差异。传统的背带制作是以棉、麻、丝、毛等为原料,经蜡染、刺绣等工序,最终完成。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进步,背带的制作已开始简单化并大量使用机制配件替代耗费时间和巨大精力的人工技艺。大大节约人工、时间成本的同时,也对传统的背带制作工艺带来冲击,使传统技艺面临变
期刊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印度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经典。该经在中国流传甚广,影响极大。从东晋十六国到唐,曾由鸠摩罗什、菩提留支、真谛、玄奘、义净等人先后五次译为汉文,现存译本六种,其中以姚秦鸠摩罗什译本最为通行。  本遗书为鸠摩罗什译本,首脱尾全。现存9纸,181行,计360.3厘米。原状未整修。另附启功题字,题字装以护首、玉池。首部经文起自“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尾全,存尾
期刊
指画又称手指画、指墨画或指头画,是我国传统绘画领域中的一种特殊绘画艺术,以指、掌、拳甚至肘沾墨作画,别有一番古雅意趣与特殊技巧。关于指画艺术的起源,唐人张璪《文通论画》中有“或以手摸绢素”记载,近代李放《八旗画录》载顺治帝福临“尝以指上螺纹,蘸墨作渡水牛,神肖多姿。自后,臣高其佩等皆擅长指墨,其法实始自世庙也。”①然纵观唐至清初这一时间段,并无指画作品流传于世,顺治帝的指画可能为一时兴起所做,偶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