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后的聚首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今后,我们就是亲人,一定要弘扬革命精神,教育好下一代。”2017年7月15日下午4时左右,范光彩、王金龙两家后代迎来了72年的聚首后,临别时彼此手拉着手,谁也不愿松开。

秘密救治结深情


   1945年6月的一天,一位名叫王金龙的新四军伤员,被组织安排在范光彩家里养伤。
   范光彩,家住江苏省淮泗县新袁区陈集乡(今泗阳县裴圩镇陈集村)。1943年正处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17岁的范光彩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由于表现突出,经陈集乡妇救会主任张英介绍,范光彩担任陈集乡公所妇救会副主任。1944年春,范光彩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4年至1946年间,范光彩先后在家里秘密照顾6名新四军伤病员,每天给他们喂饭、买药、熬药,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王金龙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因伤势较重,受她精心照料长达三个多月。伤员们一个个伤愈归队了,范光彩也于1949年初在党组织安排下,由两名同志护送一路南下,由苏北秘密转入上海从事革命工作。
   范光彩在新中国成立后很长时间都没有向亲友说起当年这段经历,但她一直惦记着那几个伤员,想再看看他们。但那些伤员随部队南征北战,无法寻找。而王金龙他们也一直念念不忘救命恩人范光彩。遗憾的是,在双方的有生之年都没有找到彼此。2012年,86岁的范光彩病重时才把这一心事告诉了子女,她说:“我的一个愿望就是寻找到当年护理过的6名新四军伤员。没有战士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新中国。你们要继续寻找,一定要见见那些亲人,看看他们生活得怎么样。”其中,她提起伤员王金龙的次数最多。
   范光彩的大儿子李宏伟在上海工作,为了完成母亲的心愿,姐弟4人立即开始寻找。遗憾的是,时隔不久范光彩老人就病逝了。

五年寻找为母圆心愿


   李宏伟说:“根据母亲的叙述,我开始寻找王金龙等新四军伤病员。但母亲提供的信息很有限,只知道王金龙他们在泗阳境内打过仗,其他都不清楚。”
   在其后的5年里,李宏伟通过各种方式寻找王金龙:去过派出所打听;去过江苏各地的纪念馆了解;几次向央视寻亲栏目《等着我》及其他平台寻求支持;还在百度网上发帖寻找,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寻亲消息。每天,他都要打开电脑、手机,查看是否有人在他的寻人启事后面跟帖提供线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6月初一天早上,李宏伟又像平常一样打开了电脑,让他喜出望外的是,一直苦苦寻找的线索终于出现了。
   2007年8月29日,《淮海晚报》第7版曾发表一篇文章:《寻访“老战友” 感受“烽火硝烟”》文中有王金龙的线索。这篇报道在10年后被一位热心人贴在了李宏伟的网上寻人启事后面,让他激动万分,他立即致电《淮海晚报》,与作者孙连洲取得了联系。孙连洲是资深媒体人,曾采访过王金龙的家人。当时王金龙已去世多年,孙连洲采访的是其老伴李素珍,时年81岁。得知王金龙是淮阴区南陈集镇高陈村人,生于1926年,1941年参军,在战场上作战勇敢,曾多次负伤,最重的一次,是1948年在山东的一次战斗中失去右腿。1950年退伍回乡,育有9个子女,1988年病逝。
   2017年6月6日,孙连洲应李宏伟之托,专程前往高成村寻找李素珍老人,可她已于一年前去世了,她的子女们有的在村里有的在外地。他最终在南陈集镇街上见到了王金龙的女儿王秀兰母子。王秀兰之子吴华为回忆说:“外公身高一米八几,身体强壮,脾气比较火暴,喜欢下象棋,棋艺很高,晚年眼睛看不清了,但和别人下棋仍然没有对手.退伍回乡后,曾做过多年村干部,有时候会讲自己当年在战场杀敌的故事。”
   得知王金龙及其家人的情况后,李宏伟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终于找到了王金龙的后代,难过的是王金龙叔叔很早就过世了。他告诉孙连洲,他一定要去看望王金龙的后人并到王金龙的坟前拜祭,代替母亲向她的老战友问一声好。

两家后代喜相聚


   2017年7月15日,两位革命先辈的后人在淮阴区南陈集镇的王金龙家见面了,实现了范光彩未尽的心愿。
   当天上午8:30左右,在南陈集镇高陈村委会门前,王金龙的74岁大女儿王秀兰带着8个弟妹和儿孙们不时地向路口张望着,等待来自上海的贵客。李宏伟和两个姐姐及叔叔李恒久一下车,王秀兰和弟妹们立即燃放鞭炮,拥上前迎接。两家革命后代泣泪相逢,深情拥抱,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下午,他们到泗阳县裴圩镇陈集村范光彩的老家缅怀纪念,当年照料新四军伤员的老房子还在。范光彩的大女儿李洪兰说:“我听母亲说,王金龙叔叔有几个月时间在这里养伤,后来伤好后就随部队开拔了。”王金龙的大儿媳郝瑞兰说:“这么多年都不知道公公在这里养过伤,要知道我们早就来看了。”
   看到这所旧房子,王金龙的小儿子王传中不禁热泪盈眶:“感谢范阿姨一家人的照料,如今我们两家人团聚了!”王金龙的大孙子王淳说:“看到爷爷当年养伤的这所房子,想起范奶奶服侍過我爷爷好几个月,我心里很激动。”
   王金龙的二儿子、三儿子代表家族向李宏伟赠送了一面锦旗:“精心照料情似海,铁军精神代代传。”李宏伟接过锦旗深情地说:“找到你们,也了却我母亲的心愿了。希望我们两家后代弘扬革命精神,一代代发扬光大下去!”
  (本栏目责任编辑 姚定范)
其他文献
本刊消息 5月26日上午,“将军书画展”活动在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成功举办。活动由中国新四军研究会主办,《铁军》杂志社、上饶集中营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承办,江西省新四军研究会协办。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原第一副会长、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徐承云,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原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王清葆,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委原常委、省纪委原书记弘强,江西省委原常委、江西省军区原司令员郝敬民,中国
期刊
相煎不忍听,血溅皖山屏。  重设中军帐,还依北斗星。  铁流迎战火,盐阜响雷霆。  古庙彰青史,功當五岳铭。
期刊
本刊消息 5月25下午,铁军杂志宣传工作会议在江西省上饶市举行。各省市县新四军研究会工作站、江苏省老促会系统各市县工作站站长出席。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铁军杂志社社长王清葆,副会长毋瞩远、徐红出席了下午的会议,王清葆作报告。会议由铁军杂志社总编辑李赞庭主持。  王清葆在报告中总结了2019年发行工作的四个特点:  超千份以上的征订大户有所增加,千份以下的单位继续保持上升趋势 。浙江省新四军研
期刊
6月13日,启东市老促会在市第一中学9个高一年级文科班全体师生中开展“学用红色期刊,传承英雄精神,争当时代新人”活动,市老促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守祥对什么是红色期刊,为什么要学用红色期刊,怎样学用红色期刊进行了宣讲辅导。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及600多名师生参加了这一活动。   学校老师代表朱寒忆在发言中说,我们要将学用红色期刊活动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实践、志愿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结合起来,使全体学生在
期刊
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成立于1981年。目前有4个分会,5个直属机构,4000余名会员。长期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在众多的社团组织中,健康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关键是坚守一个理念:有作为方能有地位。特别是去年以来,全体会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决策部署,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作为,大胆创新,团结奋进,各项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抓好自身学习,提高政治站
期刊
本刊消息 5月25日下午,以“传承铁军精神,弘扬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新四军纪念馆“红色旅游”暨馆际工作交流会议在江西上饶召开。上饶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丁晓胜出席并致辞,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委原常委、省纪委原书记弘强发表讲话,上饶集中营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刘付生、江西省新四军研究会会长陈坚出席会议。新四军纪念馆代表作交流发言。会议由上饶集中营名胜区党工委书记况华主持。  丁晓胜在致辞中表示,
期刊
安徽省新四军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6月。2018年6月换届,现在是第七届理事会。现有理事171人,团体会员单位16个,会员4000余人。研究会多年来被安徽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评为“十佳学会”和先进学会,近年来又连续三次被省民政厅评为百优社会组织和中国社会组织3A级单位。   成立39年来,我会在中共安徽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坚持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认真履行职责,在开展研究和宣
期刊
富春江畔,有个窄溪古村,隶属桐庐县江南镇。   5月30日这一天,村民们聚集在老街,欢庆周恩来浙西抗战讲话旧址揭牌。   旧址原本是徽商會馆,后为窄溪区署使用。1939年3月,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同志,以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副部长身份,来到天目山浙西行署,会晤国民党浙江省主席黄绍竑,商谈合作抗日,之后,抵达桐庐县城作《桐庐为战时前进县》的演讲,接着,乘船前往窄溪区署,为全体职员作抗战动
期刊
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1987年经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和福建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批准成立,研究会以福建省军区为依托,为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团体会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先后担任名誉会长,福建省政协原主席伍洪祥、原福州军区副政委王直、福建省军区原司令员卢福祥先后担任会长。目前有会员600余人。   多年来,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坚持正确的办会方向,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组织上
期刊
李其华,湖北红安人,1918年6月生,13岁就参加红军。曾在红军医院当过勤务员、看护、司药,随红二十五军参加长征。抗战爆发任新四军三师团卫生队长。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第四军医大学政委、第二军医大学校长、总后卫生部政委、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院长。黄涛若(时年104岁)  2014年我们在武汉城里见到他时很惊诧:家有麻将桌,104岁高龄的人,还能和老伴、保姆闲时搓搓麻将。黄涛若,辛亥革命爆发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