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深秋的一天,我们按既定行程来到某小学视导。一走进校园,笔者惊讶地发现,第一次来该校时见到的校园正中间的大古树不存在了,以古树为对称中心,相对伫立的两栋有着特殊意义的红木砖瓦房也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两栋新建的水泥浇筑的房子。新校长颇为自豪地引我们参观校园。不知为何,我心里只有深深的惋惜。
该小学是一所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学校。我第一次来到这所小学是在三年前,当时的老校长第一时间引着我们参观,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历史,听后令人震撼。1963年,这所学校曾发生了校舍坍塌事故,一共有27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和一名老师在这起事故中遇难,因为通讯不便,当时的校长步行了四五个小时才走出大山报了案。而这起事故惊动了国务院,惊动了周恩来总理,当即划拨总理基金三万元重建了该小学。我们看到的就是1965年落成的房子,当时三万元建了三栋单层教学楼,座落呈形,中间点的位置就是大树的位置。这些教学楼的质量非常高,几十年过去了,所有门窗都很合缝,完好无损,自始至终都不曾维修过。每栋房子的墙头两侧的房檐下分别镂空雕着一个大大的红色五角星,仿佛在向人们诉说房子的非凡身世。
该小学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在校师生砥砺前行。这里教风、学风淳朴,这偏僻的山村学校创造着一个又一个质量神话,在连续几年的质量监测中位居全县前茅。
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因为人为的原因,抹掉了历史的印记。将来,对于一个突然造访该校的人来说,跃入眼帘的是一所与其他学校没有两样的学校,水泥地、水泥浇筑的房子,再也不用看着那红红的五角星发问,再也不用听学校讲那因为意外而获得的来自国家的特别待遇,再也不会被那棵三十多米高、树冠覆盖着整个操场的古树惊叹。将来,对于该校的师生来说,学校独特的历史可能会被某一位知情的校长或老师提起,也可能传到某位校长手里不再被提起,即便被提起,在学生心中也是一种遥远而不可触及的梦,不及那标志性的红五星、红木砖房那么直观,那么能触碰人的内心,无言地激起奋进的力量。
也许该小学的老房子对于该小学来说,无异于布达拉宫对于西藏,无异于故宫对于首都北京,那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那是一串文化的符号,那是学校精神的脊梁。我们常说要打造校园文化,为什么有好的历史文化却无法得到保护和传承。为什么承载着育人使命的学校却无视教育资源的存在,非要将其毁掉。这当中肯定存在很多的考量:校方也许不能敏锐地嗅出其独特的育人价值;学校也许做不了主,而上级教育部门又不想再次征地,左右协调;校建的设计方也許不懂教育只懂建房,等等。能不能将原来的房子当作校史馆的核心标志物让它永远发挥教育功能?这一想法如今已然无法实现。
我不怪谁,也怪不起谁,心中只有遗憾。但愿今后遇到类似的情形能有人第一时间从教育的角度多多考量,不让隐性的教育资源再流失。
(作者单位:秭归县教育科研信息中心)
责任编辑 孙爱蓉
该小学是一所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学校。我第一次来到这所小学是在三年前,当时的老校长第一时间引着我们参观,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历史,听后令人震撼。1963年,这所学校曾发生了校舍坍塌事故,一共有27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和一名老师在这起事故中遇难,因为通讯不便,当时的校长步行了四五个小时才走出大山报了案。而这起事故惊动了国务院,惊动了周恩来总理,当即划拨总理基金三万元重建了该小学。我们看到的就是1965年落成的房子,当时三万元建了三栋单层教学楼,座落呈形,中间点的位置就是大树的位置。这些教学楼的质量非常高,几十年过去了,所有门窗都很合缝,完好无损,自始至终都不曾维修过。每栋房子的墙头两侧的房檐下分别镂空雕着一个大大的红色五角星,仿佛在向人们诉说房子的非凡身世。
该小学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在校师生砥砺前行。这里教风、学风淳朴,这偏僻的山村学校创造着一个又一个质量神话,在连续几年的质量监测中位居全县前茅。
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因为人为的原因,抹掉了历史的印记。将来,对于一个突然造访该校的人来说,跃入眼帘的是一所与其他学校没有两样的学校,水泥地、水泥浇筑的房子,再也不用看着那红红的五角星发问,再也不用听学校讲那因为意外而获得的来自国家的特别待遇,再也不会被那棵三十多米高、树冠覆盖着整个操场的古树惊叹。将来,对于该校的师生来说,学校独特的历史可能会被某一位知情的校长或老师提起,也可能传到某位校长手里不再被提起,即便被提起,在学生心中也是一种遥远而不可触及的梦,不及那标志性的红五星、红木砖房那么直观,那么能触碰人的内心,无言地激起奋进的力量。
也许该小学的老房子对于该小学来说,无异于布达拉宫对于西藏,无异于故宫对于首都北京,那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那是一串文化的符号,那是学校精神的脊梁。我们常说要打造校园文化,为什么有好的历史文化却无法得到保护和传承。为什么承载着育人使命的学校却无视教育资源的存在,非要将其毁掉。这当中肯定存在很多的考量:校方也许不能敏锐地嗅出其独特的育人价值;学校也许做不了主,而上级教育部门又不想再次征地,左右协调;校建的设计方也許不懂教育只懂建房,等等。能不能将原来的房子当作校史馆的核心标志物让它永远发挥教育功能?这一想法如今已然无法实现。
我不怪谁,也怪不起谁,心中只有遗憾。但愿今后遇到类似的情形能有人第一时间从教育的角度多多考量,不让隐性的教育资源再流失。
(作者单位:秭归县教育科研信息中心)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