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社会从隋朝到清朝一直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从唐朝开始,科举考试分为文试和武试,分别选拔文武官员。明清两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定规,文试分四级进行,其中乡试、会试、殿试(廷试)一般三年一考。童试取童生(秀才),乡试取举人,会试取进士,殿试定状元。乡试为省级考试,会试于乡试次年在京城举行,由礼部主持,从成千上万举人录取数十名到两百名新科进士,可谓是百里挑一的精英,并进行初步排名,然后安排他们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最终排定进士等级,一甲为“进士及第”,二甲为“进士出身”,三甲为“同进士出身”。其中,一甲进士的前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均由皇帝钦定。
状元可谓是科举皇冠上的明珠,更是由皇帝精选决定。谁能高中状元,关键是看谁最符合当朝皇帝的选人标准和选人意图。由于不同的皇帝有不同的选人标准和意图,因而在谁能高中状元的事情上出现了多种情况。
一是为人忠厚诚实者可高中状元。古代帝王在选人用人方面也讲究德才兼备。清朝顺治皇帝选人用人既讲才更重德,要求臣下为人要忠厚诚实。有一次,他看了考生孙承恩的文章,觉得文才很好,字也写得好,十分赏识,但翻看他的籍贯,发现他与罪犯孙某同是江苏常熟人,怀疑他们是一家,于是派人找他询问。孙承恩据实承认其弟孙某犯罪充军,并表示不能为了自己的前程而欺君卖弟,据实交代“虽死无悔”。皇上感其忠诚,特地破除清初“家中有罪人,不能高中”的常规,格外开恩,钦点孙承恩为状元。
二是诗文特别出众者易中状元。能考中进士者,诗文都写得很好,但强中更有强中手,其中总有诗文写得特别出众之人,更能得到皇上的赏识。唐朝诗人王维年少多才,诗名早播,参加殿试,诗赋写得出众,被点为状元。宋朝考生吕溱曾写下“九霄离海峤,一夕过天池”的诗句,受到宋仁宗的欣赏,参加殿试时,他紧扣皇上试题《富民之要在节俭》,写道:“国用既节,民财乃丰,故此富民之要,率归节俭之中。”仁宗览而悦之,认为他写诗有气魄,作文又言简意明,说理透辟,将他点为状元。明清时,八股文为科考的主要内容。清朝考生韩菼八股文写得头头是道,并且很合规范,工整严密,被康熙点为状元。
三是文思敏捷者易中状元。不少封建帝王为了推测人才的办事质量和速度,在殿试时既看考生的诗文水平,更注重考生的写作速度,因而思维敏捷,写作速度快,交卷早的考生易中状元。如宋朝考生张孝祥、王十朋,明朝考生杨慎,小时候都被称为“神童”,读书过目不忘,写起诗文来十分快捷,他们的会试、殿试文章不仅写得好,而且不打草稿,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因此受到皇上的青睐,先后高中状元。
四是文好字佳者易中状元。俗话说,字是门面,考生的诗文写得好,字又写得出众,更能得到皇上的赏识,容易高中状元。唐朝考生柳公权、宋朝考生吕蒙正,都因为书法出众而高中状元。清顺治皇帝喜欢欧阳洵的书法,而考生邹忠倚、孙承恩的欧体字写得很好,加上其他因素,遂被点为状元。康熙皇帝喜欢王羲之父子的书法,考生归允肃、蔡升元、汪绎善写王体字,都被点为状元。考生戴有祺因为书法出众,由第二名升为第一名,高中状元。
五是长相好者易中状元。不少封建帝王在选拔官员时既讲德才,也看长相,认为京官长相好能与金殿相配,在外交场合能为王朝争光,地方官气宇轩昂能让老百姓感到佩服,因此在挑选状元时也注重长相。宋真宗在主持殿试时注意观看考生们的长相。考生蔡齐“堂堂英伟”,冯京“丰姿秀美”都被他点为状元。宋高宗见考生刘章“容貌魁颀”便点他为状元。明惠帝见考生王艮貌丑,将他由第一名改为第二名,将长相好的胡广(赐名胡靖)由第二名提升为第一名,点为状元。
六是姓名好的易中状元。封建社会的人们迷信观念较重,皇帝在挑选状元时也讲究考生姓名,希望选个姓名好的考生当状元,图个吉利。因此,姓名好的考生也占有便宜。1544年大考时,考生“吴情”的殿试成绩排在第一,因为“吴”与“无”同音,明嘉靖皇帝说:“无情岂宜居第一”,因而吴情就与状元无缘,这就给一个叫秦雷鸣的考生带来了机遇,因为当时正是天旱求雨,“雷鸣”正是下雨的先兆,皇上于是将秦雷鸣从二甲提升为一甲第一名,点为状元。清慈禧太后曾在一次科考中发现常州考生王国君排在前十名,觉得王国君有“亡国君”之嫌,将其排名往后压,并指令吏部将其发往安徽干点小差事。在慈禧70大寿那年科考之时,她根据主考官的建议,要点一名名字中带“寿”字的考生为状元,以示祝寿,于是将排名靠后的考生王寿彭点为状元。因为“寿彭”有“寿高彭祖”之意,很合她希望长寿的心理。
七是以其他理由和需要定状元。如以考虑地区之间的平衡定状元。清乾隆登基后科考11次,所定状元都是江浙一带的南方人,为了照顾北方人士的情绪,他在第12次科考中,特意将排在第三名的陕西考生王杰提升到第一名,点为状元。又或是以有无官位定状元,宋朝就规定现职官员参加进士考试不能取第一,如1042年殿试,皇帝将排在前三名的现职官员名次后移,使非现职官员的考生杨寊有幸从第四名提升到第一名,当了状元;或是为了让某考生能够“连中三元”而定状元,如1781年科考时,考生钱棨乡试为解元,会试为会元,但殿试成绩排在第十,乾隆皇帝觉得本朝尚无“三元及第”者,是个遗憾,于是将钱棨提升为第一,点为状元,使其有幸“连中三元”;或是希望点年青考生为状元,使其能为朝廷长期效力,同时也能鼓励年青人奋发向上,如宋朝考生汪洋18岁时就高中状元,皇上为其赐名“汪应辰”。有的皇帝为了安抚年纪大的考生,使其不致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以利社会安定,有时特意点年老的考生为状元,传说宋太宗在985年点一名考进士考了35年并且已年至82岁的考生梁灏为状元,对众多读书人起到了很大的安抚和激励作用。
尽管历朝皇帝采用多种不同的标准和意图来钦定状元,但兼备多种优势的考生自然能轻易高中,如宋朝考生文天祥,不仅名字吉祥,而且忠诚老实,文才出众,于1256年一举高中状元,年仅20岁。历朝皇帝都是在新科进士中挑选状元,而进士是在会试中百里挑一的精英,他们之间的文才差异不是很大,在他们之中选状元,不管选谁,都不算十分出格。况且皇帝至高无上,金口玉言,他钦定某人为新科状元,谁敢公开反对?
相对文状元来说,武状元的选定变数较小,因为武试虽然也考文化水平,但要求较低,达到合格标准就行,并且只算部分成绩。考试的重点是武艺,即比力气的大小和舞刀弄枪、骑马射箭的水平,以武艺定高低,并且是在文武大臣和较多人员的观看下公开比武,透明度较高,这就限制了皇帝选人的随意性,皇帝大多是在年龄、身体素质和文化水平等基本条件都合格的考生中挑选武艺最好者钦定为状元,因而没有较大的变数。
状元可谓是科举皇冠上的明珠,更是由皇帝精选决定。谁能高中状元,关键是看谁最符合当朝皇帝的选人标准和选人意图。由于不同的皇帝有不同的选人标准和意图,因而在谁能高中状元的事情上出现了多种情况。
一是为人忠厚诚实者可高中状元。古代帝王在选人用人方面也讲究德才兼备。清朝顺治皇帝选人用人既讲才更重德,要求臣下为人要忠厚诚实。有一次,他看了考生孙承恩的文章,觉得文才很好,字也写得好,十分赏识,但翻看他的籍贯,发现他与罪犯孙某同是江苏常熟人,怀疑他们是一家,于是派人找他询问。孙承恩据实承认其弟孙某犯罪充军,并表示不能为了自己的前程而欺君卖弟,据实交代“虽死无悔”。皇上感其忠诚,特地破除清初“家中有罪人,不能高中”的常规,格外开恩,钦点孙承恩为状元。
二是诗文特别出众者易中状元。能考中进士者,诗文都写得很好,但强中更有强中手,其中总有诗文写得特别出众之人,更能得到皇上的赏识。唐朝诗人王维年少多才,诗名早播,参加殿试,诗赋写得出众,被点为状元。宋朝考生吕溱曾写下“九霄离海峤,一夕过天池”的诗句,受到宋仁宗的欣赏,参加殿试时,他紧扣皇上试题《富民之要在节俭》,写道:“国用既节,民财乃丰,故此富民之要,率归节俭之中。”仁宗览而悦之,认为他写诗有气魄,作文又言简意明,说理透辟,将他点为状元。明清时,八股文为科考的主要内容。清朝考生韩菼八股文写得头头是道,并且很合规范,工整严密,被康熙点为状元。
三是文思敏捷者易中状元。不少封建帝王为了推测人才的办事质量和速度,在殿试时既看考生的诗文水平,更注重考生的写作速度,因而思维敏捷,写作速度快,交卷早的考生易中状元。如宋朝考生张孝祥、王十朋,明朝考生杨慎,小时候都被称为“神童”,读书过目不忘,写起诗文来十分快捷,他们的会试、殿试文章不仅写得好,而且不打草稿,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因此受到皇上的青睐,先后高中状元。
四是文好字佳者易中状元。俗话说,字是门面,考生的诗文写得好,字又写得出众,更能得到皇上的赏识,容易高中状元。唐朝考生柳公权、宋朝考生吕蒙正,都因为书法出众而高中状元。清顺治皇帝喜欢欧阳洵的书法,而考生邹忠倚、孙承恩的欧体字写得很好,加上其他因素,遂被点为状元。康熙皇帝喜欢王羲之父子的书法,考生归允肃、蔡升元、汪绎善写王体字,都被点为状元。考生戴有祺因为书法出众,由第二名升为第一名,高中状元。
五是长相好者易中状元。不少封建帝王在选拔官员时既讲德才,也看长相,认为京官长相好能与金殿相配,在外交场合能为王朝争光,地方官气宇轩昂能让老百姓感到佩服,因此在挑选状元时也注重长相。宋真宗在主持殿试时注意观看考生们的长相。考生蔡齐“堂堂英伟”,冯京“丰姿秀美”都被他点为状元。宋高宗见考生刘章“容貌魁颀”便点他为状元。明惠帝见考生王艮貌丑,将他由第一名改为第二名,将长相好的胡广(赐名胡靖)由第二名提升为第一名,点为状元。
六是姓名好的易中状元。封建社会的人们迷信观念较重,皇帝在挑选状元时也讲究考生姓名,希望选个姓名好的考生当状元,图个吉利。因此,姓名好的考生也占有便宜。1544年大考时,考生“吴情”的殿试成绩排在第一,因为“吴”与“无”同音,明嘉靖皇帝说:“无情岂宜居第一”,因而吴情就与状元无缘,这就给一个叫秦雷鸣的考生带来了机遇,因为当时正是天旱求雨,“雷鸣”正是下雨的先兆,皇上于是将秦雷鸣从二甲提升为一甲第一名,点为状元。清慈禧太后曾在一次科考中发现常州考生王国君排在前十名,觉得王国君有“亡国君”之嫌,将其排名往后压,并指令吏部将其发往安徽干点小差事。在慈禧70大寿那年科考之时,她根据主考官的建议,要点一名名字中带“寿”字的考生为状元,以示祝寿,于是将排名靠后的考生王寿彭点为状元。因为“寿彭”有“寿高彭祖”之意,很合她希望长寿的心理。
七是以其他理由和需要定状元。如以考虑地区之间的平衡定状元。清乾隆登基后科考11次,所定状元都是江浙一带的南方人,为了照顾北方人士的情绪,他在第12次科考中,特意将排在第三名的陕西考生王杰提升到第一名,点为状元。又或是以有无官位定状元,宋朝就规定现职官员参加进士考试不能取第一,如1042年殿试,皇帝将排在前三名的现职官员名次后移,使非现职官员的考生杨寊有幸从第四名提升到第一名,当了状元;或是为了让某考生能够“连中三元”而定状元,如1781年科考时,考生钱棨乡试为解元,会试为会元,但殿试成绩排在第十,乾隆皇帝觉得本朝尚无“三元及第”者,是个遗憾,于是将钱棨提升为第一,点为状元,使其有幸“连中三元”;或是希望点年青考生为状元,使其能为朝廷长期效力,同时也能鼓励年青人奋发向上,如宋朝考生汪洋18岁时就高中状元,皇上为其赐名“汪应辰”。有的皇帝为了安抚年纪大的考生,使其不致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以利社会安定,有时特意点年老的考生为状元,传说宋太宗在985年点一名考进士考了35年并且已年至82岁的考生梁灏为状元,对众多读书人起到了很大的安抚和激励作用。
尽管历朝皇帝采用多种不同的标准和意图来钦定状元,但兼备多种优势的考生自然能轻易高中,如宋朝考生文天祥,不仅名字吉祥,而且忠诚老实,文才出众,于1256年一举高中状元,年仅20岁。历朝皇帝都是在新科进士中挑选状元,而进士是在会试中百里挑一的精英,他们之间的文才差异不是很大,在他们之中选状元,不管选谁,都不算十分出格。况且皇帝至高无上,金口玉言,他钦定某人为新科状元,谁敢公开反对?
相对文状元来说,武状元的选定变数较小,因为武试虽然也考文化水平,但要求较低,达到合格标准就行,并且只算部分成绩。考试的重点是武艺,即比力气的大小和舞刀弄枪、骑马射箭的水平,以武艺定高低,并且是在文武大臣和较多人员的观看下公开比武,透明度较高,这就限制了皇帝选人的随意性,皇帝大多是在年龄、身体素质和文化水平等基本条件都合格的考生中挑选武艺最好者钦定为状元,因而没有较大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