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在钢琴上,演奏者能同时奏出十个音,也就决定了和声这一重要形式,在钢琴作品中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要重点让学生体会和声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虽然,和声语汇的形式性很强,但是,当你透过表象看清它的本质后便会惊讶地发现,和声具有塑造音乐形象、表达音乐内容的作用。
【关键词】钢琴教学;和声;音乐形象;音乐内容
一、能细膩地表现出人的情感运动中内在张力的起伏与变化
自“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始,人类社会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之后,乐器在表现人的”志”的领域方面,又得到了极大的开拓,尤其是在钢琴这件能与管弦乐队媲美的乐器上。再以表现”排山倒海”之势为例。一是,用八个手指同时“摁”响一大串的和弦结构成的“乐音的运动形式”,例如,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二是,将和弦分解成琶音的”乐音的运动形式”,例如,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Op.25 No.12)。
和声音响之所以会具有“运动形态”,一是由不稳免的属或下属功能的和弦,进入到稳定的主和弦,造成和声运动趋向于安定;二是由稳定的主和弦,进入到不稳定的属或下属功能的和弦,以及不稳定和弦之间的进行,造成和声运动往不同“深浅”程度的方向发展;三是由其他不稳定的和弦或无直接功能联系的和弦,代替了所期待的和弦,造成和声运动“发生”意外。
正由于和声在进行中会产生不同的运动形态,因此在演奏时,必须用“心”紧贴不断变化着的“大、小、增、减、七”和弦,并随着它们一起在节奏的时紧、时松中”颠簸”,就像套着救生圈在不断起伏的浪潮中随波逐流一样,才会感觉到上述这样的音响动态,亦即理论上所说的“和声紧张度的起伏”;当你将“和声紧张度的起伏”—— “安定、发展、意外”,再进一步转换为不同程度的“刚毅、优柔、张狂、压抑”时,立刻就会激发你的内心产生如潮水那样的涌动。我所说的对和声的“感受”,必定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才能获得。
因此,对于这样一些表现”志”的音乐内涵,惟有”以心贴心”、”将心比心”地进行体验,才可能达到领会和理解的深度,舍此别无他途。
二、能形象化地表现出人的内心感受
当然,由”和声紧张度的起伏和变化”而引发生理运动内在张力的变化,不少的人也都能感受得到,但为什么无法用语言给予准确地”言传”呢?其中的原因之一,与人们不重视伴奏声部,不努力”开掘”和声性音型塑造出的音乐形象有关。
虽说,曲调是器乐作品中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但对于一个器乐演奏者来说,不能仅仅满足于知道音乐最擅长表现人的情感,却不去思索音乐是如何表现情感的。为此,不妨再快速地”回眸”一下西方音乐的发展史。通过”调式”部分的讲解大家知道了,正是因为西方人的祖先,对运用单声部曲调来表达情感已经感到不满足,便创造出了多声部的歌唱方式,促使西方音乐步人到复调的历史时期。也许是,再怎么变着“戏法“地将不同的曲调”摞”在一起,仍然不能满足作曲家更充分、更细腻、更戏剧性地表现内心情感运动的需要,突然,在”上帝”的默默指引下,意外地从乐音的“叠置”中发现了和声,西方音乐终于找到了发展的出路, 便又”回旋”式地从复调转而朝着主调的方向奋勇前进。
比”曲调”更突出地具有和声特性的伴奏声部,在表现人的”整个生命的运动和颤动”中所起的作用,绝对是无以替代的。因此,对钢琴作品中这样一种极为独特的、缺其便不成”乐曲”的表现语汇,必须加以深入的探究。至于,和声性伴奏织体在作品中究竟能起到什么样的具体作用,不妨从前面所列举的大量实例中,尝试着作一番归纳:
一是,根据一些音乐体裁各自拥有“专用”的伴奏音型来看,说明了它能起到奠定某些特性曲的曲体样式的作用,如圆舞曲、进行曲、船歌、夜曲等等。
特性曲,虽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体裁,但据我的观察,古典时期的作曲家早已将它们用来创作奏鸣曲、协奏曲或交响曲的第二、三、四乐章,只不过是没能像浪漫派作曲家那样,赶上了能无所顾忌地用上“标题”、恣意表达特定情感的历史年代。多年的教学实践一再向我证实,只要从伴奏织体入手,“顺藤摸瓜”地找到作品的体裁样式,一旦对上“号”并就坐入上了“席”,便不难了解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二是,上述特性曲之所以会采用各自典型的伴奏音型,说明它能为旋律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营造出生动的情境意象,烘托出必要的情感氛围。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情仇,因此,无论是戏剧还是电影、电视剧,为了表明剧中人物的爱恨由来,不仅要有富于戏剧性的情节,设置特定的舞台布景或场景, 还需要音乐作为“帮衬”来强化情感的表现力度,以达到引人入胜的戏剧性效果。西方的作曲家正是通过歌剧的创作实践,“开发”出了新的、动态形象更为丰富的音乐语汇。这么一来,当他们在创作器乐作品时,那些能表明“时间、地点、场合”的和声性语汇,自然就会信手拈来而用之,哪能让听众对作品情感内涵的理解,陷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困境之中呢?譬如:
从“蓬嚓嚓”中能想象得到,社交舞会大厅里灯火辉煌、众人翩翩起舞的豪华场面。当你置身于这样的“情景”之中,不但会“看”到舞蹈者潇洒、优雅的舞姿,更会被音乐中洋溢着的欢乐情绪所激动;从进行曲的特定音型中能想象得到,广场上群众聚会的热闹节庆场面。当你置身于这样的“情景”之中,不但会“看”到队列中的人正意气风发、朝气蓬勃地行进着,更会被音乐中散发的高昂情绪所鼓动;从优柔的”三连音”中能想象得到,一叶小舟在湖光秀色的水面上随波荡漾的景致。当你置身于这样的“情景”之中,作曲家所表达的柔意似水、甜美如蜜的情感, 会给予你深深的感动;从轻曼的“琶音”中能想象得到,漫漫长夜的星空下,宁静而引人遐想的景色。当你置身于这样的”情景”之中,灵魂便会随着如梦幻影、镜花水月的音乐而”飘动”。
【关键词】钢琴教学;和声;音乐形象;音乐内容
一、能细膩地表现出人的情感运动中内在张力的起伏与变化
自“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始,人类社会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之后,乐器在表现人的”志”的领域方面,又得到了极大的开拓,尤其是在钢琴这件能与管弦乐队媲美的乐器上。再以表现”排山倒海”之势为例。一是,用八个手指同时“摁”响一大串的和弦结构成的“乐音的运动形式”,例如,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二是,将和弦分解成琶音的”乐音的运动形式”,例如,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Op.25 No.12)。
和声音响之所以会具有“运动形态”,一是由不稳免的属或下属功能的和弦,进入到稳定的主和弦,造成和声运动趋向于安定;二是由稳定的主和弦,进入到不稳定的属或下属功能的和弦,以及不稳定和弦之间的进行,造成和声运动往不同“深浅”程度的方向发展;三是由其他不稳定的和弦或无直接功能联系的和弦,代替了所期待的和弦,造成和声运动“发生”意外。
正由于和声在进行中会产生不同的运动形态,因此在演奏时,必须用“心”紧贴不断变化着的“大、小、增、减、七”和弦,并随着它们一起在节奏的时紧、时松中”颠簸”,就像套着救生圈在不断起伏的浪潮中随波逐流一样,才会感觉到上述这样的音响动态,亦即理论上所说的“和声紧张度的起伏”;当你将“和声紧张度的起伏”—— “安定、发展、意外”,再进一步转换为不同程度的“刚毅、优柔、张狂、压抑”时,立刻就会激发你的内心产生如潮水那样的涌动。我所说的对和声的“感受”,必定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才能获得。
因此,对于这样一些表现”志”的音乐内涵,惟有”以心贴心”、”将心比心”地进行体验,才可能达到领会和理解的深度,舍此别无他途。
二、能形象化地表现出人的内心感受
当然,由”和声紧张度的起伏和变化”而引发生理运动内在张力的变化,不少的人也都能感受得到,但为什么无法用语言给予准确地”言传”呢?其中的原因之一,与人们不重视伴奏声部,不努力”开掘”和声性音型塑造出的音乐形象有关。
虽说,曲调是器乐作品中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但对于一个器乐演奏者来说,不能仅仅满足于知道音乐最擅长表现人的情感,却不去思索音乐是如何表现情感的。为此,不妨再快速地”回眸”一下西方音乐的发展史。通过”调式”部分的讲解大家知道了,正是因为西方人的祖先,对运用单声部曲调来表达情感已经感到不满足,便创造出了多声部的歌唱方式,促使西方音乐步人到复调的历史时期。也许是,再怎么变着“戏法“地将不同的曲调”摞”在一起,仍然不能满足作曲家更充分、更细腻、更戏剧性地表现内心情感运动的需要,突然,在”上帝”的默默指引下,意外地从乐音的“叠置”中发现了和声,西方音乐终于找到了发展的出路, 便又”回旋”式地从复调转而朝着主调的方向奋勇前进。
比”曲调”更突出地具有和声特性的伴奏声部,在表现人的”整个生命的运动和颤动”中所起的作用,绝对是无以替代的。因此,对钢琴作品中这样一种极为独特的、缺其便不成”乐曲”的表现语汇,必须加以深入的探究。至于,和声性伴奏织体在作品中究竟能起到什么样的具体作用,不妨从前面所列举的大量实例中,尝试着作一番归纳:
一是,根据一些音乐体裁各自拥有“专用”的伴奏音型来看,说明了它能起到奠定某些特性曲的曲体样式的作用,如圆舞曲、进行曲、船歌、夜曲等等。
特性曲,虽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体裁,但据我的观察,古典时期的作曲家早已将它们用来创作奏鸣曲、协奏曲或交响曲的第二、三、四乐章,只不过是没能像浪漫派作曲家那样,赶上了能无所顾忌地用上“标题”、恣意表达特定情感的历史年代。多年的教学实践一再向我证实,只要从伴奏织体入手,“顺藤摸瓜”地找到作品的体裁样式,一旦对上“号”并就坐入上了“席”,便不难了解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二是,上述特性曲之所以会采用各自典型的伴奏音型,说明它能为旋律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营造出生动的情境意象,烘托出必要的情感氛围。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情仇,因此,无论是戏剧还是电影、电视剧,为了表明剧中人物的爱恨由来,不仅要有富于戏剧性的情节,设置特定的舞台布景或场景, 还需要音乐作为“帮衬”来强化情感的表现力度,以达到引人入胜的戏剧性效果。西方的作曲家正是通过歌剧的创作实践,“开发”出了新的、动态形象更为丰富的音乐语汇。这么一来,当他们在创作器乐作品时,那些能表明“时间、地点、场合”的和声性语汇,自然就会信手拈来而用之,哪能让听众对作品情感内涵的理解,陷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困境之中呢?譬如:
从“蓬嚓嚓”中能想象得到,社交舞会大厅里灯火辉煌、众人翩翩起舞的豪华场面。当你置身于这样的“情景”之中,不但会“看”到舞蹈者潇洒、优雅的舞姿,更会被音乐中洋溢着的欢乐情绪所激动;从进行曲的特定音型中能想象得到,广场上群众聚会的热闹节庆场面。当你置身于这样的“情景”之中,不但会“看”到队列中的人正意气风发、朝气蓬勃地行进着,更会被音乐中散发的高昂情绪所鼓动;从优柔的”三连音”中能想象得到,一叶小舟在湖光秀色的水面上随波荡漾的景致。当你置身于这样的“情景”之中,作曲家所表达的柔意似水、甜美如蜜的情感, 会给予你深深的感动;从轻曼的“琶音”中能想象得到,漫漫长夜的星空下,宁静而引人遐想的景色。当你置身于这样的”情景”之中,灵魂便会随着如梦幻影、镜花水月的音乐而”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