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不难看到学生双手托腮,眉头紧皱的情景,也经常听到学生发出这样的感叹:“作文,难呀!”为什么学生会把作文看成这样苦的一项“差事”呢?追其原因是他们对作文没兴趣。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动力,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写。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运用“兴趣”这一有利指挥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生活是兴趣的源泉
生活是美的源泉,同样,生活也是兴趣的源泉。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兴趣,然后转化为习作的内动力。
1.记录生活中的亮点
叶圣陶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对学生来说,心中的这种“积蓄”往往是心情愉快情绪激动或心灵受到震撼时才产生的,而导致产生这种不吐不快的“积蓄”的原因便是“兴趣”。我执教过一节《说句心里话》的主题班会,请两位家长来给学生讲述自己生活、工作中的辛酸故事。没有花样,可是每个学生都被两位家长的诉说感染了。回去以后,他们都主动写了一篇日记,这次他们的日记写得出奇的好,都是真情的倾泻,都是感人至深。
2.生活中寻找灵感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动,如果整天让他们沿着学校——家、家——学校这一单线重复,想必会成为井底之蛙,写起作文来肯定是闭门造车,胡编乱造。因此,我们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如,前几日我组织学生投入到“迎全运,创文明”活动中去,让学生通过切身的体验来感受这一活动的意义,而且学生们还主动与清洁工们交流,了解了他们的生活,了解了他们那种甘愿付出、默默奉献的精神,完成的作文都很有意义。把学生的视野带出校门,带进工厂,带进广阔的大自然,带进市民的生活中,然学生在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中,接触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
3.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题材
生活是绚丽多彩的,也是学生的兴趣所在。如:养小海龟、下象棋、学武术、踢足球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小学生年龄小,对他们而言,只有感兴趣的活动,才会积极、自觉地去参与,才会有更为明显、深刻的情绪体验。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我总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题材。
二、创设情趣盎然的写作环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给学生创设情趣盎然的写作环境,着力发掘生活的源泉,提供说话的空间,营造说话的氛围。如开展故事擂台赛,讲讲电视上的镜头,精彩的课本剧表演,激烈的小竞赛等。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获得写作素材,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欲望。
第八册教材中有一次场景描写的习作练习,于是针对学生的兴趣,我在课堂上开展了一次掰手腕比赛,学生自然是以极大的兴趣投入到了这次比赛中。比赛结束后,我便组织学生聊比赛的过程。有的同学说出了当时的紧张气氛,有的同学说出了自己的心情,还有的分析了胜败的原因。他们无拘无束,各抒己见,兴趣盎然。这些就为完成这篇习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使学生较顺利地完成了习作。由于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因此在老师的指导下,都能积极地参与,最后把“乐于做”“乐于说”转为“乐于写”。
三、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习作兴趣
如果说“兴趣”是成功的前提,那么“自信”便是成功得以延续的保障。每位语文教师都很重视习作的讲评,往往把“鼓励”这一宝贵环节忽视。学生每次习作,其实都是作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因此总结和评点的方要多样。讲评,就要注重实事求是,既要注意面上的总结,又要注意点上的评点。努力寻找每一位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使他们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使他们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只要努力,肯定会做得很好,培养他们作文的兴趣,使学生习作成为一种既符合其主观意愿,又轻松愉快的个人行为。切忌处罚学生,这样只能磋伤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使他们把每一次作文都看成一次沉重的负担,这对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是有害无益的。只有把作文当成一种创作冲动而又愉快轻松的行为时,再辅之以教师的指导和激励,学生的作文素质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和发展。
总之,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兴趣”是成功的前提。因此,有效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兴趣,努力创设情趣盎然的习作环境,便可使学生做到厚积而薄发,就会产生一吐为快的写作欲望。真情的倾泻,得到别人的欣赏,亲身尝到了成功的快乐,便又得到了成功的保障。
一、生活是兴趣的源泉
生活是美的源泉,同样,生活也是兴趣的源泉。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兴趣,然后转化为习作的内动力。
1.记录生活中的亮点
叶圣陶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对学生来说,心中的这种“积蓄”往往是心情愉快情绪激动或心灵受到震撼时才产生的,而导致产生这种不吐不快的“积蓄”的原因便是“兴趣”。我执教过一节《说句心里话》的主题班会,请两位家长来给学生讲述自己生活、工作中的辛酸故事。没有花样,可是每个学生都被两位家长的诉说感染了。回去以后,他们都主动写了一篇日记,这次他们的日记写得出奇的好,都是真情的倾泻,都是感人至深。
2.生活中寻找灵感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动,如果整天让他们沿着学校——家、家——学校这一单线重复,想必会成为井底之蛙,写起作文来肯定是闭门造车,胡编乱造。因此,我们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如,前几日我组织学生投入到“迎全运,创文明”活动中去,让学生通过切身的体验来感受这一活动的意义,而且学生们还主动与清洁工们交流,了解了他们的生活,了解了他们那种甘愿付出、默默奉献的精神,完成的作文都很有意义。把学生的视野带出校门,带进工厂,带进广阔的大自然,带进市民的生活中,然学生在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中,接触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
3.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题材
生活是绚丽多彩的,也是学生的兴趣所在。如:养小海龟、下象棋、学武术、踢足球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小学生年龄小,对他们而言,只有感兴趣的活动,才会积极、自觉地去参与,才会有更为明显、深刻的情绪体验。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我总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题材。
二、创设情趣盎然的写作环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给学生创设情趣盎然的写作环境,着力发掘生活的源泉,提供说话的空间,营造说话的氛围。如开展故事擂台赛,讲讲电视上的镜头,精彩的课本剧表演,激烈的小竞赛等。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获得写作素材,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欲望。
第八册教材中有一次场景描写的习作练习,于是针对学生的兴趣,我在课堂上开展了一次掰手腕比赛,学生自然是以极大的兴趣投入到了这次比赛中。比赛结束后,我便组织学生聊比赛的过程。有的同学说出了当时的紧张气氛,有的同学说出了自己的心情,还有的分析了胜败的原因。他们无拘无束,各抒己见,兴趣盎然。这些就为完成这篇习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使学生较顺利地完成了习作。由于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因此在老师的指导下,都能积极地参与,最后把“乐于做”“乐于说”转为“乐于写”。
三、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习作兴趣
如果说“兴趣”是成功的前提,那么“自信”便是成功得以延续的保障。每位语文教师都很重视习作的讲评,往往把“鼓励”这一宝贵环节忽视。学生每次习作,其实都是作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因此总结和评点的方要多样。讲评,就要注重实事求是,既要注意面上的总结,又要注意点上的评点。努力寻找每一位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使他们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使他们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只要努力,肯定会做得很好,培养他们作文的兴趣,使学生习作成为一种既符合其主观意愿,又轻松愉快的个人行为。切忌处罚学生,这样只能磋伤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使他们把每一次作文都看成一次沉重的负担,这对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是有害无益的。只有把作文当成一种创作冲动而又愉快轻松的行为时,再辅之以教师的指导和激励,学生的作文素质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和发展。
总之,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兴趣”是成功的前提。因此,有效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兴趣,努力创设情趣盎然的习作环境,便可使学生做到厚积而薄发,就会产生一吐为快的写作欲望。真情的倾泻,得到别人的欣赏,亲身尝到了成功的快乐,便又得到了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