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从严治党的逻辑 余科统一

来源 :前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dx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改革开放与从严治党互为前提,有机统一,既历史统一,又辩证统一。所谓历史统一,是指改革开放与从严治党在40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相伴相随。之所以历史统一、辩证统一,根本在于改革开放为从严治党累积广泛的思想共识,奠定坚实基础;从严治党为改革开放沿着正确方向不断有序推进提供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把改革开放和从严治党提升到“全面”的高度,使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在国家战略布局和治国方略的层面上深度耦合,融为有机统一整体。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全面深化改革;  逻辑关系
  [中图分类号] D6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9)04-0038-04
  改革开放作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是当代中国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从严治党作为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是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基调,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根本保障和方向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统筹推进,使二者互为前提,相互支撑,在党和国家战略布局的层面上实现了内在逻辑统一,既历史统一,又辩证统一,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改革开放与从严治党的历史统一
  所谓历史统一,是指改革开放与从严治党作为40年来中国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方向指引,二者相伴而生,相伴而行,有机地统一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统一于从严治党的历史进程,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
  我们党在自身建设、管党治党问题上,历来都是从严的,但从严治党作为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则是伴随改革开放出现的,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要求。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开放的展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也必然遵循追求利润、利益交换等市场经济基本准则。于是,人们的利益观念开始被唤醒,对利益的追求成为正当合理之事,进而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开始出现甚至泛滥,从而与集体主义、理想奉献这些建党立党基本价值理念形成对冲。所以,如何在改革开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把党建设得十分坚强有力,始终保持党的面貌不变色,就成为重大历史课题。这种情况下,从严治党也就应运而生,逐渐成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基调。1985 年11 月24日,经过改革开放最初几年的探索,中共中央在《关于农村整党工作部署的通知》中首次正式提出从严治党的概念,之后这一提法被逐渐广泛使用。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改革开放条件下的党的建设,自然也就谈不上从严治党。所谓从严治党,就是在改革开放和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为加强自身建设而提出的新思想、新目标、新理念、新任务、新举措、新路径的总称,根本目的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
  改革开放与从严治党作为党统一领导的历史进程,始终相伴相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持把改革开放和从严治党关联起来,并统一部署。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同时决定重新设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各级纪检机构。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既是改革开放的历史起点,也是从严治党的历史起点。
  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从农村逐步深入到城市;在此之前,党中央召开十二届二中全会并通过决定,计划在全党开展为期三年半的整党,作为对改革全面展开的呼应。
  1992 年10月,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同时也首次把从严治党写入党章的总纲之中;之后,市場经济和从严治党相继进入具体规划、深化层面。1993年、1994年相继召开十四届三中、四中全会,分别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前者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搭建了基本框架,提出了重要原则,后者把党的建设从严治党比喻为新的伟大工程,予以系统阐述。
  进入新世纪以后,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外形势和党的自身历史方位都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2003年、2004年我们党相继召开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先后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前者为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进一步突破传统经济体制壁垒而制定,后者第一次提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命题。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一步把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统筹推进。
  改革开放与从严治党的辩证统一
  改革开放与从严治党的历史统一,根本在于二者的辩证统一。作为当代中国进步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根本保证,改革开放与从严治党互为前提,相互支撑。
  改革开放为新时期党的建设、从严治党累积了广泛的思想共识,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作为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而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功,根本在于我们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创造的伟大奇迹,改革开放中迸发的蓬勃伟力,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使那些怀疑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人改变了看法。这种背景下管党治党、从严治党,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武装全党,教育全党,必然产生巨大说服力、感召力和向心力。改革开放为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和从严治党提供了有力的制高点和着力点。同时,改革开放创造的伟大业绩,使人民群众感受到极大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从而极大增强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人民群众中的认同共识,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改革开放创造的种种奇迹,经济规模从世界后列很快跃升到世界第二,公有制经济、国家控股的经济成分空前壮大,科学技术和国防建设的巨大成就,以及日益强大的国际影响力,等等,都为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从严治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创造了最根本的前提。   新时期党的建设、从严治党,为改革开放沿着正确方向不断有序推进提供了根本保障。从严治党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绝不能背离社会主义,否则党的领导地位就无从谈起。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从严治党、廉政建设、抵制和打击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等举措,保障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并有序推进。改革开放以来,受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影响,党内外始终存在这样那样的错误认识,企图使改革开放偏离正确方向。对此,邓小平同志早在1982年就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一手就是抓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一手就是坚决打击犯罪活动。……有了打击经济犯罪活动这一手,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就可以沿着正确的方向走。”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十多年时间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和推进,一些受自由主义思想影响比较深的人,大肆散布“全面私有化”“三权分立”等主张,企图把改革开放引向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的道路。对此,我们党旗帜鲜明地宣示“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加强党的建设,推进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败方针,并要求“抓紧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有力地保证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和有序推进。
  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有机统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治国理政方略,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2使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从严治党在国家战略布局和治国方略的层面上实现了更加紧密、更有高度的内在有机统一。
  第一,统一于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最根本的道路选择和政治方向。在这里,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是伟大革命。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要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之间“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改革开放、党的建设不仅统一于党的历史使命,而且也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第二,统一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度耦合和相互包含。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大特点就是总体上的目标性以及改革的系统性和各方面的关联性。党的十八大以前,中国改革侧重于一项一项具体目标,如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政治体制改革目标,尚未提出总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因此,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总体角度而言,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所有领域改革”,“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改革和党的建设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融,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显然,党的建设改革、全面从严治党本身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环节。同时,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就是刀刃向内,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因此必须始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才能推进这项工作,坚持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推进反腐败工作。
  第三,统一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最终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为什么要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时指出,“古往今来,大多数社会动荡、政权更迭,原因最终都可以归结为没有形成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1。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探索形成一整套定型稳固的制度体系,根本就是要建立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最终实现共产党的长期执政。而这也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最终目标。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首次提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把党的建设作为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根本着眼点,表明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凌云壮志。
  第四,统一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围绕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学习和调研,不断提高领导和推动改革能力,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要抓住纠正“四风”问题不放,不断取得成效,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把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22014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当前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时强调,“有的人认为反腐败查下去会打击面过大,影响经济发展,导致消费需求萎缩,甚至把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与反腐败力度加大扯在一起……这些认识都是不正确的”3,就是要以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查处腐败来落实和保证全面深化改革。
  第五,统一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工作方法。2013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部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时指出,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繁重任务,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不要换一届领导就兜底翻,更不要为了显示所谓政绩去另搞一套。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各级党委要把从严治党责任承担好、落实好,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坚决防止‘一手硬、一手软’。”4根据这一要求,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从严治党与改革开放在党委具体工作方法上有机结合起来了。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余科杰,外交学院基础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 梁齐勇
其他文献
[摘要]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对外开放和对外合作的管总规划,也是我国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动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区域合作模式的重大创新,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丰富的思想内涵、明确的实践要求。互联互通、协同联动、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是贯穿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鲜明特征。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济全球化; 共商共建共
期刊
1234
期刊
[摘要] 城市基层治理转型是当前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接诉即办”从公共价值的视角和社会文化心理结构出发,完善了首都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体系;从厘清问题导向关键点和创新基层治理机制出发,构建起首都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策执行模式;将精细化管理和首都城市优势结合起来,探索出超大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治理路径,推动了首都城市基层治理能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 价值体系; 政策机制; 治理路
期刊
[摘要] 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是加强和创新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政策要求与普遍探索。南广阳城村契约治村的实践是一个典型范本,其有借鉴价值的做法集中表現在五个方面:党领群治,聚合内生动力;民主协商,加强村民自治;问题导向,优化协约内容;刚性约束,提高执行效果;扎实推进,涵养共治氛围。这些既是南广阳城村契约治村的精彩点、着力点、成就点、可学点,也是其他乡村可以跟着学、照着做、做得到、做得好的宝贵经
期刊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了。   70年披荆斩棘,70载春华秋实。新中国70年何等辉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震古烁今、世所罕见的人间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长足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变革。这70年,
期刊
[摘要] 中关村门头沟科技园区工委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了一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精尖产业发展的非公企业党建之路,其主要做法是:以“四引”强化党在非公企业中的领导作用;以“三双”促进党建与企业生产发展的全面融合;以“五化”保障党组织的作用发挥落到实处,全面加强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关键词] 中关村门头沟科技园; 非公企业党建; 党的领导; 高精尖发展  [中图分类号] D267.1 [文献标
期刊
[摘要] 2018年初,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党建引领街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实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实施方案》,确立了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推动街乡体制改革,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创新思路。一年来,“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形成了具有北京特色的社会治理经验:党建引领,统筹党政部门,构建高效的大城市治理体系;聚力街道乡镇社区,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构建政社合作的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期刊
小说《白雪乌鸦》是当代东北女作家迟子建取材于历史上爆发于哈尔滨、死亡数万人的鼠疫事件而创作的。作者以颇具地域风情的笔触,讲述了鼠疫流行时生活在哈尔滨的老百姓的故事,表达普通人在灾难面前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积极抗争的斗争精神。根据真实历史人物塑造的华侨医生伍连德,虽未施重墨,却令人印象深刻,留给读者长久的回味。  1910年10月—1911年4月,我国东北发生了被称作20世纪最严重的一次鼠疫,吞噬6万余
期刊
[摘要] 大数据时代的公共危机高频发生、持续时间长且极其复杂。大数据时代改变了公共决策的运作流程和基本逻辑,需加强数据共享和信息治理,以提升政府的公共危机应对能力。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数据共享与信息治理技术是把双刃剑,应兴利除弊,在数据计算基础上精准治理,以实现治理手段乃至治理模式的根本变革。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 公共危机; 应对能力; 治理模式创新; 新冠肺炎疫情  [中图分类号] R184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确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扶贫是贫困地区群众短期内增收最直接见效的办法,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方略的重要内容。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视野下,抓住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研究如何加强河北贫困地区就业扶贫工作,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相互配合、有机衔接,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坚持就业扶贫与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