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建设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阶段,旧城改造正在进行。生态问题同样作为世界各界关注的要点得到应用,城市中心用地结构有较大的变化产生,大量的工业建筑出现闲置和废弃,所以,应从资源、能源节约入手,使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节约,并将“建筑、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作为未来建筑工程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工业建筑;改造利用;方法
一、改造的必要性
建筑是人为构筑的,为人类生活活动提供空间的实体。建筑师以物质技术为手段,以建筑功能为目的创造了建筑,而建筑作为客观的物质存在,具有丰富的内涵。开发建筑适应性潜力,深入理解建筑的双重含义——历史性与时代性。建筑必须不断更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对原有建筑进行改造,赋予其新的生命,是对建筑适应性潜力的开发,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工业废弃建筑自身的历史文化性、空间特性、结构状况以及与当前城市整体环境的关系等因素是现实存在的,因此在改造再利用的过程中受到的制约因素相当多。因而改造设计必须从现实条件出发,因地制宜,挖掘和利用有利的因素,探索再利用的可能方向,从而使其能够在城市发展中扮演一个适当的角色。
1.历史文化意义
旧建筑的改造对于今天人类环境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通过对旧有建筑适应性再利用可以将人类的历史重新展现并保存有价值的旧建筑。工业建筑记载着人类的工业发展历史,反映城市的历史特征和文化积淀。对工业建筑进行改造和再利用方面的研究有利于工业类历史建筑的保护。
2.经济因素考虑
经济因素是考虑旧建筑改造的重要因素,建筑物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对其进行拆除和重建势必浪费更多的资源。此时对于旧建筑改造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情况下,待改造的建筑物远远未达到其自身物质寿命的极限,内部结构大多坚固,改建可比新建省去不必要的资金和资源,在一定条件下改造旧房比建造新房有三大优点:工期短、投资少、效益高。在当今的改建项目中,也有很多改建费用大大超过新建费用的实例。但由于通过旧建筑再利用赋予建筑更多的社会价值、使其再现旧建筑作为生活场所的本质,建筑的这种生活层面的价值,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容易转变为商业价值。所以改造成功的典范往往给周边地区带来意外的繁荣与振兴,从而在更大范围内获经济利益。
3.环境更新价值
城市的更新和旧区改造建筑的更新无法分开,同样,旧区改造和建筑的更新也相互关联。旧城、旧区、旧房的合理改造更新了城市的形象。二战以后西方工业化国家中一方面面临旧城市结构性衰退、功能性衰退和城市的物质性老化趋势,一方面又面临着过度城市化引起的社会经济问题,他们纷纷制定城市更新政策以振兴中心城区的经济,改善城区社会环境,促使中上层居民返回市区,重新繁荣城市。随着旧建筑的成功改造,城市供应了更有效的公共设施并改善市区的环境,美化市容,使其成为更富吸引力且适合于居住、工作或休息的环境。
二、旧工业建筑改造的方法和设计
1.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旧工业建筑
这类旧工业建筑建于20世纪初或者更早,其外部形象的处理采用的是比较谨慎的态度,保留大部分原有建筑的外部特征,并对其进行必要的维护整修或更换局部构件。
2.有城市地标特征的旧工业建筑
许多工业构筑物如水塔、烟囱,因为其外观特征已经成为了当地的地标建筑,对这类旧建筑的更新,如果通过保留、美化原为人们所熟悉的建筑特征,进行符合逻辑的更新,可以很大程度的在保留城市记忆的基础上,给人们带来新的建筑体验。
3.普通工业建筑
大多数现存的旧工业建筑并太多的文化价值,也不具有特别明显的历史、美学价值和特征,一般情况下,这类旧建筑历史价值相对不高,但结构都很坚固,内部空间也比较强宽阔,使用性较为灵活,并且数量是最多的。因此,我們的改建方式也可以更加自由,多样化。
三、改造过程中常见的几种方法
1.保护
旧建筑的结构如果没有大的损坏,现状与原貌的差别只是因为时间的痕迹:如建筑的表皮材质因为风化、降水等原因变旧,色调发生改变,而建筑会因为这种“旧”显示出一种沧桑感,所以保护的方式应选择保持现状。当然,为了避免出现进一步毁坏,应加大保护和维修的费用。
2.修复
修复指的是在原物部分残损的情况下,按照原来的结构用材使用当时所使用的材料和技术进行修复,尽量使旧建筑恢复到原有的状态,使其能够和原来的风貌相同。损坏严重,材料、结构使用寿命已到,可遵循“原真性”原则,根据保护内容部分或全部复建,确保地址、尺度、式样、材料、工艺等的一致,尽可能利用原构件、装饰。
3.更新与重塑
重塑也可称之为“适应性再利用”,即赋予现有建筑全新的功能,或者运用文化和材料的价值加诸于旧的建筑外壳上,使得“新”与“旧”产生联系。许多成功的案例都是在更新和重塑方面展开实践的,这两种分类并不互相排斥,既可以完全抛开旧建筑的原始特征,采用现代的技术、材料和装饰风格对建筑外形重新设计,也可以保留局部的旧建筑原貌,或者是某些能体现原始状态的细部,改造部分则采取完全现代的手法,使新旧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达到对原有风貌的重塑。
四、旧工业建筑改造利用的制约因素
1.旧建筑的本体因素
首先,建筑的历史文化性是决定工业建筑改造力度强弱的重要因素。这类建筑在改造设计中要考虑原有建筑的风格、形式、材料等历史性因素,但是绝大多数的旧工业建筑由于没有被列为文物建筑,对于具体的改造工程,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建筑师和投资商的自觉性来获得保护。因此,一些实际改造项目的历史文化性未能获得很好的保护,最后的结果也是面目全非。其次,建筑的结构状况、空间特征和基础设施状况是决定工业建筑改造方案的关键因素。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前期需要结构专业人员的配合,然而,国内的建筑师在这方面既没有经过系统训练,又缺乏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可参照,更鲜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
2.社会环境因素
旧建筑在建成时期,许多现行法规、条例尚未颁布,在改造时便要适应现行规范,同时改造工程涉及结构加固的问题。一方面,国内加固改造行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且不均衡,另一方面,改造工程所涉及的项目内容零星繁杂,施工组织和管理的难度比较大,缺少配套的施工操作规程、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致使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3.主观因素
对于一项具体工程,政府决策者关注的是社会效益,投资商关心的是经济利益,使用者要求的是满足其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师则是在协调好这三方面关系的基础上实现个人设想。在社会公众尚未充分认识到旧建筑再利用价值的前提之下,在旧建筑再利用的运作机制尚未系统全面地建立起来之前,建筑师的任务可谓任重而道远。
五、结语
在我国这个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存在着大量的历史遗留建筑,随着新科技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越来越多的旧厂房建筑遗留下来,从而产生空置、更新或推到重新的选择。若可以通过花费很少的代价即获取最高的物质和社会生态价值和最经济的效果,则旧工业建筑更新再利用即可作为优先选择得到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海松,臧子悦.适应性生态技术在工业遗产建筑改造中的应用.华中建筑2010.9
[2]胡英,姜涛.旧工业建筑的保护和改造性再利用.工业建筑2010.6
[3] 李美娟.封金财,谈工业建筑改造与加固现状[J].中国科技信息,2010
【关键词】 工业建筑;改造利用;方法
一、改造的必要性
建筑是人为构筑的,为人类生活活动提供空间的实体。建筑师以物质技术为手段,以建筑功能为目的创造了建筑,而建筑作为客观的物质存在,具有丰富的内涵。开发建筑适应性潜力,深入理解建筑的双重含义——历史性与时代性。建筑必须不断更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对原有建筑进行改造,赋予其新的生命,是对建筑适应性潜力的开发,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工业废弃建筑自身的历史文化性、空间特性、结构状况以及与当前城市整体环境的关系等因素是现实存在的,因此在改造再利用的过程中受到的制约因素相当多。因而改造设计必须从现实条件出发,因地制宜,挖掘和利用有利的因素,探索再利用的可能方向,从而使其能够在城市发展中扮演一个适当的角色。
1.历史文化意义
旧建筑的改造对于今天人类环境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通过对旧有建筑适应性再利用可以将人类的历史重新展现并保存有价值的旧建筑。工业建筑记载着人类的工业发展历史,反映城市的历史特征和文化积淀。对工业建筑进行改造和再利用方面的研究有利于工业类历史建筑的保护。
2.经济因素考虑
经济因素是考虑旧建筑改造的重要因素,建筑物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对其进行拆除和重建势必浪费更多的资源。此时对于旧建筑改造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情况下,待改造的建筑物远远未达到其自身物质寿命的极限,内部结构大多坚固,改建可比新建省去不必要的资金和资源,在一定条件下改造旧房比建造新房有三大优点:工期短、投资少、效益高。在当今的改建项目中,也有很多改建费用大大超过新建费用的实例。但由于通过旧建筑再利用赋予建筑更多的社会价值、使其再现旧建筑作为生活场所的本质,建筑的这种生活层面的价值,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容易转变为商业价值。所以改造成功的典范往往给周边地区带来意外的繁荣与振兴,从而在更大范围内获经济利益。
3.环境更新价值
城市的更新和旧区改造建筑的更新无法分开,同样,旧区改造和建筑的更新也相互关联。旧城、旧区、旧房的合理改造更新了城市的形象。二战以后西方工业化国家中一方面面临旧城市结构性衰退、功能性衰退和城市的物质性老化趋势,一方面又面临着过度城市化引起的社会经济问题,他们纷纷制定城市更新政策以振兴中心城区的经济,改善城区社会环境,促使中上层居民返回市区,重新繁荣城市。随着旧建筑的成功改造,城市供应了更有效的公共设施并改善市区的环境,美化市容,使其成为更富吸引力且适合于居住、工作或休息的环境。
二、旧工业建筑改造的方法和设计
1.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旧工业建筑
这类旧工业建筑建于20世纪初或者更早,其外部形象的处理采用的是比较谨慎的态度,保留大部分原有建筑的外部特征,并对其进行必要的维护整修或更换局部构件。
2.有城市地标特征的旧工业建筑
许多工业构筑物如水塔、烟囱,因为其外观特征已经成为了当地的地标建筑,对这类旧建筑的更新,如果通过保留、美化原为人们所熟悉的建筑特征,进行符合逻辑的更新,可以很大程度的在保留城市记忆的基础上,给人们带来新的建筑体验。
3.普通工业建筑
大多数现存的旧工业建筑并太多的文化价值,也不具有特别明显的历史、美学价值和特征,一般情况下,这类旧建筑历史价值相对不高,但结构都很坚固,内部空间也比较强宽阔,使用性较为灵活,并且数量是最多的。因此,我們的改建方式也可以更加自由,多样化。
三、改造过程中常见的几种方法
1.保护
旧建筑的结构如果没有大的损坏,现状与原貌的差别只是因为时间的痕迹:如建筑的表皮材质因为风化、降水等原因变旧,色调发生改变,而建筑会因为这种“旧”显示出一种沧桑感,所以保护的方式应选择保持现状。当然,为了避免出现进一步毁坏,应加大保护和维修的费用。
2.修复
修复指的是在原物部分残损的情况下,按照原来的结构用材使用当时所使用的材料和技术进行修复,尽量使旧建筑恢复到原有的状态,使其能够和原来的风貌相同。损坏严重,材料、结构使用寿命已到,可遵循“原真性”原则,根据保护内容部分或全部复建,确保地址、尺度、式样、材料、工艺等的一致,尽可能利用原构件、装饰。
3.更新与重塑
重塑也可称之为“适应性再利用”,即赋予现有建筑全新的功能,或者运用文化和材料的价值加诸于旧的建筑外壳上,使得“新”与“旧”产生联系。许多成功的案例都是在更新和重塑方面展开实践的,这两种分类并不互相排斥,既可以完全抛开旧建筑的原始特征,采用现代的技术、材料和装饰风格对建筑外形重新设计,也可以保留局部的旧建筑原貌,或者是某些能体现原始状态的细部,改造部分则采取完全现代的手法,使新旧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达到对原有风貌的重塑。
四、旧工业建筑改造利用的制约因素
1.旧建筑的本体因素
首先,建筑的历史文化性是决定工业建筑改造力度强弱的重要因素。这类建筑在改造设计中要考虑原有建筑的风格、形式、材料等历史性因素,但是绝大多数的旧工业建筑由于没有被列为文物建筑,对于具体的改造工程,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建筑师和投资商的自觉性来获得保护。因此,一些实际改造项目的历史文化性未能获得很好的保护,最后的结果也是面目全非。其次,建筑的结构状况、空间特征和基础设施状况是决定工业建筑改造方案的关键因素。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前期需要结构专业人员的配合,然而,国内的建筑师在这方面既没有经过系统训练,又缺乏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可参照,更鲜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
2.社会环境因素
旧建筑在建成时期,许多现行法规、条例尚未颁布,在改造时便要适应现行规范,同时改造工程涉及结构加固的问题。一方面,国内加固改造行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且不均衡,另一方面,改造工程所涉及的项目内容零星繁杂,施工组织和管理的难度比较大,缺少配套的施工操作规程、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致使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3.主观因素
对于一项具体工程,政府决策者关注的是社会效益,投资商关心的是经济利益,使用者要求的是满足其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师则是在协调好这三方面关系的基础上实现个人设想。在社会公众尚未充分认识到旧建筑再利用价值的前提之下,在旧建筑再利用的运作机制尚未系统全面地建立起来之前,建筑师的任务可谓任重而道远。
五、结语
在我国这个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存在着大量的历史遗留建筑,随着新科技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越来越多的旧厂房建筑遗留下来,从而产生空置、更新或推到重新的选择。若可以通过花费很少的代价即获取最高的物质和社会生态价值和最经济的效果,则旧工业建筑更新再利用即可作为优先选择得到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海松,臧子悦.适应性生态技术在工业遗产建筑改造中的应用.华中建筑2010.9
[2]胡英,姜涛.旧工业建筑的保护和改造性再利用.工业建筑2010.6
[3] 李美娟.封金财,谈工业建筑改造与加固现状[J].中国科技信息,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