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壳”家庭医生:服务缺位,签约注水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wen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代签约”“只签约不服务”等“空壳”家庭医生,成为不少基层医疗人员在实施条件和上级指标夹缝中的工作状态。其背后是家庭医生制度在实际推行中,正在遭遇的人才困境、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缺乏激励与竞争等制约,这些制约成为“小病在社区,大病跑三甲”这一美好设想的巨大阻力
  2017年最后一个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双城镇建城村卫生站医生李同强格外繁忙。
  “每天坐在电脑前差不多六七个小时,工作节奏跟之前不太一样。之前做病人随访的时间比较多,现在录入病人信息这事把时间占得满满的。”李同强告诉《财经》记者。
  三个月前,李同强接到上级卫生所通知,要求建城村卫生站在2017年底前完成40%的家庭医生签约率的工作績效。李同强和他的同行们对加快家庭医生签约制早有关注,只是没有想到提速进程这么块。
  早在2009年,中国首次提出将家庭医生制度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工作目标。同一年,深圳市率先试点启动“家庭医生责任制”。八年过后,在热火朝天的新一轮中国医改下,家庭医生制度落地推广工作开始全面提速。
  2017年末,正是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2016年制定的任务是,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力争实现贫困人口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覆盖。
  临近年底,围绕家庭医生签约率的“捷报”频传,各地提前完成任务、超额完成指标的消息纷至沓来。
  然而,《财经》记者在走访中发现,
  家庭医生的硬性指标对一些基层医疗机构施加了巨大的工作压力,“代签约”“只签约不服务”等“空壳”家庭医生,成为不少基层医疗人员在实施条件和上级指标夹缝中的工作状态。
  其背后是家庭医生制度在中国的实际推行中,正在遭遇人才困境、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缺乏激励与竞争等制约,这些制约成为“小病在社区,大病跑三甲” 这一美好设想的阻力。


上海市闵行区龙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韦莉君冒雨前往签约患者家中。

  指标压力
  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为家庭医生制度定下的大目标是2017年“签约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率60%以上”,这两个数字压在了基层医疗工作者背上,或造假或流于形式也难以避免地出现。
  11月30日,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卫计委官网公布,在范桥镇万前村进行的家庭医生签约随机抽查过程中发现,7户贫困户中有2户不认识签约医生,贫困户家中看不到签约协议,在村卫生室和签约对象家中均查阅不到履约记录等情况。
  这种状况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万前村卫生室的主要负责人被暂停执业三个月,并扣除万前村2017年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30%的补助经费。
  造假行为主要集中在伪造签约记录、就诊记录。一位知情人提供给《财经》记者的照片中,一摞摞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书整齐地码在桌上,但不见签约人,只由医护人员在编写。
  造假的另一面,则是完不成签约率的考核压力。家庭医生制度推进提速,源自两年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文,提出到2020年力争实现让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签约医生,每个居民有一份电子化的健康档案。这项工作实施起来异常繁琐。
  李同强所在的建城村,距离哈尔滨市区约两小时车程,目前有约1000人,配备一个村卫生站和一名医生。李同强就是这个村子里唯一的村医。
  据李同强从镇卫生所收到的工作目标,目前建城村划定的“家庭医生”签约参合人数为909人,2017年需要完成签约人数为364人,应管理高血压人群71人,应管理糖尿病人群37人,应管理精神病4人。“我收到这个通知大概是9月,我一个人在接下来三个月内做完全村900多人的签约,加上录入,真的是非常紧张。”李同强对《财经》记者说。
  签约压力也不只对人力紧缺的乡村基层医生造成影响,如果按照医生和家庭的比例计算,一线城市卫生服务站的工作目标显得更为艰难。
  比如,北京朝阳区一家卫生站签约家庭与家庭医生比例,“要求是4000∶1”。12月1日,在这家卫生服务站工作的一名护士低声告诉《财经》记者:“我们到年底的签约目标是8000人,我们家医团队只有2名医生和2名护士,你说我们忙不忙?”
  除了日常的诊疗工作外,这名护士工作时间就静坐输液大厅的电脑前填写患者协议,每一份协议需录入患者姓名、电话、住址、医保编号、既往病史、血型血压等详细信息。
  完不成签约目标会被扣钱。2016年发布的《关于印发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家庭医生制度要定期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并与医保支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以及团队和个人绩效分配挂钩。
  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2016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下称《公报》)显示,2016年,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站诊疗1.6亿人次,平均每站年诊疗量6139人次,医师日均担负诊疗14.5人次。
  “签约率标准本身工作量就不小,完成有一定的压力。而一些地区为了凸显业绩,在落实过程中对下级层层加码。”陕西省山阳县卫计局副局长徐毓才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但现有基层医疗的服务能力其实跟不上这样的要求。推进得越快,就越容易出现问题。”
  经费不明确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欠缺,一方面来自全科医生数量不足,另一方面来自医疗服务质量的欠缺。
  与大医院的分诊制不同,基层家庭医生以治疗常见病、多发病为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副所长朱恒鹏对《财经》记者指出,“我国医生专科化的培养机制,不利于全科医生的培养。对医生实施行政等级制所必需的职称制度,导致了全科医生分工的消除。”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开数据,截至2016年底,中国经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已达20.9万人。
  然而,若想实现2011年国务院提出的2020年每万名城乡居民有2名至3名合格全科医生的目标,中国至少需要28万到42万名全科医生。
  专业的全科医生,需要经过5年医学专业学习,并通过3年严格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而作为非全科专业的毕业生,若想成为一名全科医生,则至少要拥有5年医学本科以上学历,并经过600学时的远程理论培训和3个至6个月的实践培训,最后考取专业上岗证。
  近年来,国家卫生计生委推出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定向免费培养、转岗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和引进力度。
  “基层业务对全科医生的服务能力要求并不低,甚至比专科医生更高,除了医术达标之外,对于人性化服务,组织社区、获取群众信任的能力都有要求,但是其工资水平却远低于专科医生。”徐毓才介绍,为了缓解全科医生紧张的情况,简化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在多地展开,结果却是培训后的全科医生很多离开了基层。
  基层医生的收入困境,在家庭医生的推进过程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经常感觉自己在做义务劳动。”广州海珠区某社区卫生服务站陈医生对《财经》记者说,“我们都支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率的工作,加班也没什么问题,有些数字上需要赶一赶指标也可以理解,但额外的工作是不是应该在收入上得到补偿?”
  《财经》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家庭医生服务经费来自公共卫生经费,但如何考核基层医生,如何分配国家为此项目发放的公共卫生经费,还没有公开、清晰、透明的标准。
  2017年7月1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副司长高光明称,自2009年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经费和内容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和增长,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标准为人均50元。
  在哈尔滨市阿城区的一座约3600人口的村子里,一对夫妻运营着唯一的村卫生室。妻子告诉《财经》记者,她也不知道应该从公共卫生经费中得到多少钱,2017年她所在的卫生室到手的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为“人均7元”。
  2017年,该村卫生室所属的镇卫生所分两次发放了“每位居民7元”的公共卫生经费。“按照镇卫生所和村卫生室6∶4的分成比例,我们应该得到的是20元左右的经费,由于考核之类的问题,我们只得到了7元,也没得到什么解释。”这位村医说。在《财经》记者采访的其他医生中,亦有相似状况。
  广州市海珠区社区医院的陈医生认为自己在“家庭医生”服务项目中的工作,不应该被包括在基础公共卫生经费中,“国家规定发放的50元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是针对基本的社区医疗服务的,而家庭医生的服务内容与这部分工作内容并不完全重合,要求更加细致,随访、上门的要求频率也会更高。如果没有额外的补助,我认为是不合理的”。
  如何监控服务质量?
  《公报》显示,2016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量达18亿人次,比上年增加4000万人次。虽然总量在上升,但是权重在下降。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量占门诊总量的22.7%,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家庭医生签约制是推进分级诊疗的关键一环。“相比于基层全科医生数量紧缺的问题,更为关键的是家庭医生服务质量无法保证,患者在基层就医的情况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徐毓才指出。
  那么,如何打破家庭医生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空壳”现象呢?
  目前,中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性质为政府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患者行使的是政府职能,然而“家庭医生”协议实际上是家庭医生团队与患者之间签署的民事合同。这一暧昧的定位,让家庭医生的费用发放、权责划分都陷入一个尴尬境地。
  与中国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推进的家庭医生制度不同,国际上的家庭医生制往往是大量私人诊所市场所自发形成的初级诊疗制度。在英国、美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地,家庭医生是较为成熟的基层就诊制度,对于家庭医生的考核是由患者来决定,能否取得患者的信任将直接影响诊所能否在竞争中存活。
  以英国为例,其基层医疗诊所就是由全科医生组成的服务团队。与诊所签约的患者除了急诊,须先到全科医生处就诊,只有在全科医生认为病情严重、确有必要转诊的情况下,患者才可以到医院就诊。全科医生每接受1名注册民众,国家按照84镑/人(年)标准付费,该项收入约占全科医生收入的三分之二;另按照管理的慢性病患者人數和管理质量得分获取其余收入。
  “我们传统的中医就诊模式,以及早期的‘赤脚’村医发展其实与国际上的家庭医生模式类似。但是基层医生纳入统一管理之后,旱涝保收的工资是不会让医生真正有动力去促进签约,提升服务的。”朱恒鹏对《财经》记者说。
  引入激励机制与市场化竞争,或许能够成为打破僵局的利剑,但市场化的放开程度,也成为业内人士探讨的焦点。
  政府从社区卫生中心购买服务的外包模式,更加侧重激励机制。政府作为购买方,依据居民和第三方对社区卫生中心的服务质量定期进行评估,支付费用。社区卫生中心作为服务的提供方再与接受服务的居民签订契约,多劳多得。
  同时,也有专家建议将家庭医生市场完全放开。朱恒鹏认为,允许有资质的医生开诊所,引入市场竞争,才能最有效地迫使公立医疗机构提升服务,“通过医保引导患者到社区首诊,不能改变‘社区就是没有好医生’的事实。认为只要把患者留在基层,基层医生看的病人多,经验丰富了,就能够成为好大夫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好大夫是通过竞争带来的自我提升压力和优胜劣汰逐渐训练形成的”。
  目前,医生自己开诊所的阻力仍然存在。医生诊所牌照限制了起步阶段,医保支付限制了医生诊所的持续性发展。沃医妇产名医集团联合创始人龚晓明向《财经》记者坦言,在2015年离开公立医院,开始自由执业时,“我就希望能够形成以医生为核心的诊所,但不得不说距离这一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
  “即使医生诊所全面开放,监管层面能否把控住私人诊所的就医安全也是令人担忧的。”徐毓才说。
其他文献
一边是需求爆发,另一边则是供给短缺,供需失衡之下,却没有引发幼教行业核心资源——教师的要素价格上涨,是什么导致了市场基本法则失灵?资源的层层错配根源又在何处?  “这个时候哪怕是拍一下孩子,在家长眼中都有可能是虐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家民办幼儿园的老师韩菲说。  自从最近多起幼儿园疑似侵害儿童事件发生以来,韩菲觉得园里的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变得有点儿怪怪的。每天早晚,老师们还是会在幼儿园门口接送
期刊
北京小马奔腾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小马奔腾”),因投拍《甜蜜蜜》、《武林外传》、《将爱情进行到底》等知名影视剧红极一时。  创始人李明2014年因突发心肌梗塞离世。其去世前,曾与建银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天津)有限公司(下称“建银投资”)签署“对赌协议”(小马奔腾在2013年12月31日前成功上市)。  “对赌”失败后,李明、李萍和李莉三兄妹,需共同承担约6.35亿元违约金。也正是因为这份“对赌
期刊
特朗普政府在没有充分考虑合作的前提下,就轻率地掀起竞争,这会使美国和中国错失互相推进的战略机遇。恶意揣测和自利交易将带来更多的误解和错判,而误解和错判是造成大国冲突的内在动力  2017年中美关系经历了兜兜转转,到了年底,又回到了年初的氛围:弦紧绷着,没人知道什么外在的力量突然就把弦紧绷起来,或者突然间峰回路转。  奥巴马政府时期,中美关系也经历了起起落落,虽然一直在磨合,但总体而言尚属可控。当特
期刊
要想成为一个创业、释放潜力的好地方,需要政治上的稳定,制定明确的、投资者可以理解的政策,减少贸然改变政策导致的风险,建立一套人们可预期的规则  当新加坡意识到自己的经济无法再像过去那样保持高速增长,这个东南亚城市国家决定选择保持开放,并通过经济转型和创新提高竞争力。當新加坡意识到自己的经济无法再像过去那样保持高速增长,这个东南亚城市国家决定选择保持开放,并通过经济转型提高竞争力。  由财政部长王瑞
期刊
采取哪种渠道,或者在多渠道推进中的主次选择,对未来租赁房市场和整个楼市的格局,以及对未来几年经济增长的前景,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作者为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住房政策的表述提出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从政策上来讲,这是1994年以后第三个大的拐点。  第一个拐点是1998年,正式停止了住房的实物分配,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
期刊
网络小贷和“现金贷”这两个不同的范畴存在一定的交叉和关联。监管者应从严把控、审慎试点。在此次集中整治中,可分类处理,不搞一刀切,并以此为契机,建立金融监管的长效机制  试点初心:服务实体经济  2008年5月,银监会和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8〕23号)。文件的出台正式拉开了全国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序幕,首开地方金融机构“地方审批、地方监管”之先河,至今仍
期刊
历次产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教训都源于对新技术的高估和滥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正在带来全新的产业革命,值得警惕的是,对新技术的盲目崇拜已经跃跃欲试  7月8日,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9月初,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谈及人工智能时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引发了“难以预测的巨大机遇和威胁”。“谁能成为这一领域领先者, 谁就是未来世界的统治者。”    在普京的眼里,人工智能不仅是重大战略机遇,
期刊
对于正在排队IPO的本土中小券商而言,“内忧外患”之下,紧锣密鼓推进上市,或补充资本金、或引入战略投资者、或提升品牌声誉变成了题中之义  在行业集中度不断上升的背景之下,证券业开放的举措适时推出,对于行业中的中小券商而言,未来三年将成为上市图强的末班车时刻。届时阻碍中小券商上市的将不再是IPO节奏和资本市场环境,而是能否拥有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差异化生存的能力。  中国将按照自己扩大开放的时间表和路
期刊
為有效整治资管行业的乱象,必须完善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以央行为主导的金融会计制度,改进金融监管方式。在当前“货币政策+宏观审慎”双支柱的框架基础上,整合监管资源,探索建立央行主导的统一的微观审慎监管机构  2017年11月,央行牵头三会一局联合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这是首个横跨各类机构、涵盖全部资管业务的
期刊
石油企业需要完成那个由我开启但从未完成的商品分析任务,它们必须找到一个可靠的方法来估算石油的潜在均衡价格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经济学名誉教授、高盛前首席经济学家  我最近在声势浩大的阿布扎比石油展览会上发表了演讲,这是一场石油市场达沃斯论坛式的盛会。在那里我听到了一些石油行业高管讨论的风声,他们一致认为到明年这个时候,原油价格仍然会像今天这样维持在每桶60美元左右。  当时我正要接受CNBC财经有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