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中的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很容易引入课程思政方面的内容,但是如何高质量地将课程思政内容在语文课堂上展示出来,这是需要深挖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师的政治敏感度的要求也是很高的,要求教师主动关心国家在新时期的大政方针,主动将这些内容和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在探索的过程中利用教学案例,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从教学内容的选取、“工匠精神”内涵、特色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这几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職院校 工匠精神 文化自信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8(c)-0129-03
Abstract: It is easy to introdu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nt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courses in public basic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ut how to displa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nt of the course in the Chinese class with high quality requires deep digging in the teaching cont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demands on teachers' political sensitivity are also very high. Teachers are required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care about the country's major policies in the new period an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organically combine these contents with teaching contents. Therefore, the use of teaching cases in the process of exploration, consciously choose from the teaching content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rtisan spirit"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mpus culture of vocational colleges to explore these aspect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Craftsmanship spirit; Cultural confidence; Chinese teaching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这个方针指引下,作为一位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时无刻都在思考、实践如何将课程思政与课堂教学很好地相互融汇与贯通。在教学之前要搞清楚“课程思政”所指向的内容到底是什么。作为一名奋战在教学一线的党员教师,要时时刻刻关注并且认真学习新时代党的政策、方针、路线,用所学到的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内容指导着自己的教学过程,让自己的教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同时,也要做到师生共同进步。新时期党内的教育内容主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四个自信的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
语文课程的教学所包含的教学内容本来就有利于将“课程思政”所指向的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这是语文教学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的体现。俗话说“文、史、哲不分家”,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学是和历史、哲学、政治分不开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课文讲通透那是要将这三方面融为一体的。
1 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选取典型案例将“与时俱进”思想内容融入教学过程的探索
高职院校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引入思想政治的内容是比较容易和可行的,如何将新时达的思想政治内容引入教学中,将哪些具体思政内容引入其中,这就是最大的困难所在,也是最花心思的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保证正常的教学质量又要在教学中深挖内容的更深层次的内涵,将这些深层次内涵和当下的国家的思想政治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将课程思政化做得“润物细无声”。在笔者看来,高职院校它所培养的人才不但要有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而且还要有解决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要更加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重视公共基础课在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内容的渗入,让学生在正确的、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的引导下成为真正的“大国工匠”“国之重器”。为了更好地进行语文课程思政化的教学,现将王维的诗作《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作为例子进行教学探索。
王维的这首诗在央视品牌栏目—— 经典咏流传中的第六集出现过。这首诗能在这个栏目出现,说明它就是一个经典的文化内容,在这首诗中承载了非常多的文化内容,在这么多的内容中如何选取其中的部分内容,将这些部分内容怎样很好地融入“课程思政”中,怎样在结合“课程思政”的讲解中凸显高职院校特有的职业教育文化内涵,这就是值得深挖、值得探索的重点。
这首诗的原文: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译文:卫士头戴红巾象雄鸡高唱报告天明,管御服的官员刚把翠云裘捧进宫廷。重重深宫禁苑一殿殿都已敞开大门;文武百官和客臣拜谒皇帝听候旨令。蔽日的障扇被晨曦照临着向前移动;香炉的轻烟依傍着皇上的龙袍升腾。朝拜后贾舍人就用五色纸起草诏书;可听到服饰铿锵声他已回到中书省。 这首诗全是描写朝拜庄严华贵的唱和诗。全诗写了早朝前、早朝中、早朝后3个层次,描绘了大明宫早朝的氛围与皇帝的威仪。在深挖其深层次内涵时要考虑到“课程思政”的内容。
2 典型教学案例《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诗歌中的教学内容选取的探索
(1)首先,要认真细致地备好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将所要讲解的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和“课程思政”的大方向结合起来。
以《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为例,在备课中就要将当时王维创作该诗的历史背景以及诗中所涉及的事件重点讲解,在这个过程中让同学们感受到大唐首都长安城的皇宫大明宫中皇帝上朝时的万国来朝的盛况,以及讲授拓展内容为的是与“课程思政”方面的文化自信相结合,引导学生提升民族自豪感,最终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在讲授中就要将真实的盛唐还原出来,从这两句唐诗内容“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为切入点讲解,强调当时的皇宫大明宫的建筑面积比现如今保存完好的北京故宫的建筑面积要大4倍,在朝拜唐朝皇帝时大殿上站着的有世界各国的遣唐使,甚至有的外国人还在朝廷担任非常重要的官职,通过举例证明所讲授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展开讲授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国家曾经的輝煌,让他们感到作为一名中国人是多么的自豪。通过“文化自信”让学生有了归属感,让学生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在自豪的同时还要有所担当,让这种自豪感在他们这一辈中继续延续。
(2)在讲授内容中要凸显职业教育中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所要求的基本素养,也就是作为“大国工匠”的继承者们身上要具备的品质。这方面内容就要从延伸内容中渗透。渗透的引子就是唐长安城的皇城大明宫的建造。通过大明宫建造规模的宏大、各个宫殿在建筑过程中通过榫卯式的建筑让木头与木头之间严丝合缝的架构,最终在工匠们的配合下,体现出工匠们精湛的技艺的大明宫建筑群屹立在长安城中。在和学生的互动教学中,引导学生总结作为“大国工匠”的继承人们身上应该具有哪些基本的品质,从而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将这些品质有意识地内化为自己的品质,让自己变得技艺超群,让自己朝着“大国工匠”的目标奋力前行。
(3)在讲授过程中还要体现高职院校自己特有的校园文化,将自己特有的校园文化内涵同所讲授的课程内容融合起来,让学生们有校园文化认同感,进而对自己的学校有归属感。那么,这方面的教学内容的引入不是具体的一个知识点,而是要将“课程思政”内容和“大国工匠”品质内涵结合起来,将两方面的内容与自己职业院校特有的校园文化相结合,最终引导职业院校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4)要让“课程思政”教学方向在语文课堂上走得好、走得稳,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学校整体的教学氛围的搭建。在这种氛围中,教师把“课程思政”内容自觉地内化为教学中的一个环节,这样教师不但要关注自己所教授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要时时刻刻关注国家政治动向,储备“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在备课的环节中主动将教学内容和时事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课堂上浸润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归属感,增强学生的责任担当与主人翁的意识,为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努力。
综上所述,在这篇诗歌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选取了教学内容主要从3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政治品德和职业操守:与文化自信内涵结合培养学生自主、自信的品质;与“大国工匠”品质内涵要求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和职业素养;与特色的职业院校文化内涵结合培养学生主动寻求自己的职业归属感。
参考文献
[1] 王远远.高职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师生知识管理活动探究[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9(5):68-74.
[2] 陈晓玲.新时代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9(17):88-89.
[3] 赵雁.高职语文课程性质与教学模式探索[J].语文建设,2016(32):17-18.
[4] 马磊.将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职语文教学中[J].教育现代化,2017,4(50):198-199.
[5] 郝磊哲.基于传统文化的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25):236,238.
[6] 郭洁.高职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J].科技资讯,2018,16(29):151,153.
关键词:高職院校 工匠精神 文化自信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8(c)-0129-03
Abstract: It is easy to introdu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nt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courses in public basic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ut how to displa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nt of the course in the Chinese class with high quality requires deep digging in the teaching cont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demands on teachers' political sensitivity are also very high. Teachers are required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care about the country's major policies in the new period an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organically combine these contents with teaching contents. Therefore, the use of teaching cases in the process of exploration, consciously choose from the teaching content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rtisan spirit"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mpus culture of vocational colleges to explore these aspect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Craftsmanship spirit; Cultural confidence; Chinese teaching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这个方针指引下,作为一位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时无刻都在思考、实践如何将课程思政与课堂教学很好地相互融汇与贯通。在教学之前要搞清楚“课程思政”所指向的内容到底是什么。作为一名奋战在教学一线的党员教师,要时时刻刻关注并且认真学习新时代党的政策、方针、路线,用所学到的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内容指导着自己的教学过程,让自己的教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同时,也要做到师生共同进步。新时期党内的教育内容主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四个自信的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
语文课程的教学所包含的教学内容本来就有利于将“课程思政”所指向的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这是语文教学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的体现。俗话说“文、史、哲不分家”,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学是和历史、哲学、政治分不开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课文讲通透那是要将这三方面融为一体的。
1 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选取典型案例将“与时俱进”思想内容融入教学过程的探索
高职院校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引入思想政治的内容是比较容易和可行的,如何将新时达的思想政治内容引入教学中,将哪些具体思政内容引入其中,这就是最大的困难所在,也是最花心思的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保证正常的教学质量又要在教学中深挖内容的更深层次的内涵,将这些深层次内涵和当下的国家的思想政治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将课程思政化做得“润物细无声”。在笔者看来,高职院校它所培养的人才不但要有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而且还要有解决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要更加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重视公共基础课在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内容的渗入,让学生在正确的、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的引导下成为真正的“大国工匠”“国之重器”。为了更好地进行语文课程思政化的教学,现将王维的诗作《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作为例子进行教学探索。
王维的这首诗在央视品牌栏目—— 经典咏流传中的第六集出现过。这首诗能在这个栏目出现,说明它就是一个经典的文化内容,在这首诗中承载了非常多的文化内容,在这么多的内容中如何选取其中的部分内容,将这些部分内容怎样很好地融入“课程思政”中,怎样在结合“课程思政”的讲解中凸显高职院校特有的职业教育文化内涵,这就是值得深挖、值得探索的重点。
这首诗的原文: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译文:卫士头戴红巾象雄鸡高唱报告天明,管御服的官员刚把翠云裘捧进宫廷。重重深宫禁苑一殿殿都已敞开大门;文武百官和客臣拜谒皇帝听候旨令。蔽日的障扇被晨曦照临着向前移动;香炉的轻烟依傍着皇上的龙袍升腾。朝拜后贾舍人就用五色纸起草诏书;可听到服饰铿锵声他已回到中书省。 这首诗全是描写朝拜庄严华贵的唱和诗。全诗写了早朝前、早朝中、早朝后3个层次,描绘了大明宫早朝的氛围与皇帝的威仪。在深挖其深层次内涵时要考虑到“课程思政”的内容。
2 典型教学案例《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诗歌中的教学内容选取的探索
(1)首先,要认真细致地备好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将所要讲解的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和“课程思政”的大方向结合起来。
以《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为例,在备课中就要将当时王维创作该诗的历史背景以及诗中所涉及的事件重点讲解,在这个过程中让同学们感受到大唐首都长安城的皇宫大明宫中皇帝上朝时的万国来朝的盛况,以及讲授拓展内容为的是与“课程思政”方面的文化自信相结合,引导学生提升民族自豪感,最终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在讲授中就要将真实的盛唐还原出来,从这两句唐诗内容“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为切入点讲解,强调当时的皇宫大明宫的建筑面积比现如今保存完好的北京故宫的建筑面积要大4倍,在朝拜唐朝皇帝时大殿上站着的有世界各国的遣唐使,甚至有的外国人还在朝廷担任非常重要的官职,通过举例证明所讲授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展开讲授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国家曾经的輝煌,让他们感到作为一名中国人是多么的自豪。通过“文化自信”让学生有了归属感,让学生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在自豪的同时还要有所担当,让这种自豪感在他们这一辈中继续延续。
(2)在讲授内容中要凸显职业教育中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所要求的基本素养,也就是作为“大国工匠”的继承者们身上要具备的品质。这方面内容就要从延伸内容中渗透。渗透的引子就是唐长安城的皇城大明宫的建造。通过大明宫建造规模的宏大、各个宫殿在建筑过程中通过榫卯式的建筑让木头与木头之间严丝合缝的架构,最终在工匠们的配合下,体现出工匠们精湛的技艺的大明宫建筑群屹立在长安城中。在和学生的互动教学中,引导学生总结作为“大国工匠”的继承人们身上应该具有哪些基本的品质,从而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将这些品质有意识地内化为自己的品质,让自己变得技艺超群,让自己朝着“大国工匠”的目标奋力前行。
(3)在讲授过程中还要体现高职院校自己特有的校园文化,将自己特有的校园文化内涵同所讲授的课程内容融合起来,让学生们有校园文化认同感,进而对自己的学校有归属感。那么,这方面的教学内容的引入不是具体的一个知识点,而是要将“课程思政”内容和“大国工匠”品质内涵结合起来,将两方面的内容与自己职业院校特有的校园文化相结合,最终引导职业院校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4)要让“课程思政”教学方向在语文课堂上走得好、走得稳,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学校整体的教学氛围的搭建。在这种氛围中,教师把“课程思政”内容自觉地内化为教学中的一个环节,这样教师不但要关注自己所教授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要时时刻刻关注国家政治动向,储备“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在备课的环节中主动将教学内容和时事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课堂上浸润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归属感,增强学生的责任担当与主人翁的意识,为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努力。
综上所述,在这篇诗歌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选取了教学内容主要从3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政治品德和职业操守:与文化自信内涵结合培养学生自主、自信的品质;与“大国工匠”品质内涵要求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和职业素养;与特色的职业院校文化内涵结合培养学生主动寻求自己的职业归属感。
参考文献
[1] 王远远.高职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师生知识管理活动探究[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9(5):68-74.
[2] 陈晓玲.新时代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9(17):88-89.
[3] 赵雁.高职语文课程性质与教学模式探索[J].语文建设,2016(32):17-18.
[4] 马磊.将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职语文教学中[J].教育现代化,2017,4(50):198-199.
[5] 郝磊哲.基于传统文化的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25):236,238.
[6] 郭洁.高职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J].科技资讯,2018,16(29):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