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F-C、VEGF-D信号通路与肿瘤的淋巴管生成

来源 :国际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1393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的区域(前哨)淋巴结转移是肿瘤远处播散的第一步,并且可以看做是肿瘤预后的一个重要标志.新近的研究表明,肿瘤的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肿瘤细胞转移至前哨淋巴结后,可以继续促进淋巴管的生成,从而进一步促进肿瘤细胞的远处转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是首先发现的特异性淋巴管生成因子,许多临床试验表明,VEGF-C和VEGF-D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转移密切相关.目前又发现了与淋巴管生成有关的其他细胞因子,如VEGF-A.最为重要的是,采用特异性抗体、可溶性受体结构或小的膜激酶抑制剂阻断细胞因子作用的信号途径,可以有效地阻止肿瘤淋巴管的生成,这也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其他文献
自从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是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病原体后,人们对HIV-1与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了HIV-1与机体相互作用的
10年前,人们在流感病毒的研究中发现,这种病毒在体内和体外均可引起细胞凋亡.对流感病毒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不但有利于深入了解流感病毒的致病机制,而且为运用生物学方法治疗
瘦素是一种由肥胖基因(ob基因)编码表达的小分子蛋白,在调控机体的摄食行为和脂肪代谢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来大量研究发现瘦素在体外可促进乳腺细胞转化、癌细胞增生并促进血管生成.这表明瘦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但具体机制尚未阐明.本文主要从体外实验、动物试验和乳腺癌病理组织研究3方面对瘦素在乳腺癌发病中的作用的近年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艾滋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病毒性传染病。目前临床上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药物主要是针对反转录酶和蛋白酶。反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的联合使用能显著降低H
颅底凹陷症(basilar invagination)是枕骨大孔区常见的颅颈区畸形,临床上可见伴有Arnold-Chiari畸形(ACM).我科确诊1例病人,报道如下:
本文重点阐述利用神经生理学技术(如H-反射、F-波及屈曲-回缩反射)对痉挛状态性高肌张力患者植入鞘内巴氯芬(ITB)泵后进行疗效评估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