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嗜糖之癖》中的“糖”味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13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嗜糖之癖》是美国女作家简·梅霍尔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女主人公埃尔西年幼丧母,由姑母和父亲教养成人,她成年后就在教堂拉手风琴为圣歌伴奏为业。埃尔西生性自私怪僻,对家人很冷漠,对生活也没有太多的追求。寂寞的埃尔西渐渐养成了吃糖排解心情的习惯,在吃糖果中释放自己的各种心情。作者正是用巧克力糖果作为全篇的线索,通过埃尔西一次次偷吃巧克力糖果来讲述她的一生。
  关键词:《嗜糖之癖》 简·梅霍尔 美国小说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简·梅霍尔(Janc Mayhall)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维尔城,曾就读于黑山学院,青年时代便酷爱写作,开始发表大量的短篇小说、诗歌和剧本,其作品都是以写家庭琐事和女性细密的心思见长。简·梅霍尔的写作风格和许多女性作家一样,将视角投放在平凡的家庭生活里,投放于平凡的平民女性身上,以关注女性内心、关注女性的命运和心灵为写作主体,以细腻优美的叙事语言而一枝独秀。
  《嗜糖之癖》是简·梅霍尔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其故事情节非常简洁:女主人公埃尔西年幼丧母,由姑母和父亲教养成人,她成年后就在教堂拉手风琴为圣歌伴奏为业,生活还算平静。婚后,埃尔西的丈夫厌倦稳定的家庭生活,决定离开妻子和女儿到德国当兵,复员后又选择了推销员这个职业,经常奔波在外,所以埃尔西感到孤独。埃尔西生性自私怪僻,她对家人都很冷漠,对生活也没有太多的追求,所以在晚年时也遭受到女儿的仇视和遗弃。寂寞的埃尔西渐渐养成了偷吃糖果的癖好,她在吃糖果中释放自己的各种心情。作者正是用巧克力糖果作为全篇的线索,通过埃尔西一次次偷吃巧克力糖果的情景,展示出埃尔西的性格,让一颗颗普通的巧克力包含了更加复杂的糖味。本文试从如下三个方面去分析《嗜糖之癖》中所包含的多种人生况味,从而显现出简·梅霍尔短篇小说的独特视角。
  一 糖里包含着对生活的憧憬
  巧克力是以可可浆和可可脂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甜食,它不但口感细腻甜美,而且还具有一股浓郁的香气。巧克力可以直接食用,也可被用来制作蛋糕、冰激凌等。在西方浪漫的情人节,它更是情人们表达爱情的小道具。因为价格较贵,上个世纪的许多普通人家的孩子都吃不到这种昂贵的糖果,像埃尔西这样出身于贫苦人家(父亲是电车售票员)的女孩子,第一次接触这种贵重的糖果是在她年轻的时候,一个仰慕她的小伙子卢塞送给她的。那时的埃尔西“那长长的灰褐色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身上散发出桔子香水淡雅的芬芳,”会拉一手小提琴,因而受到邻居的称赞和男孩子的喜爱,也使得刚刚有了第一份工作的金发青年卢塞暗自喜欢上了这位“长发飘拂,衣裙素淡,饶有风情的”埃尔西,所以卢塞采用送一盒贵重的巧克力的方式向埃尔西示爱。生于贫穷之家的埃尔西还没有尝过巧克力的味道,于是她受到巧克力的极大诱惑,她当时的感受是:“巧克力!一股难以形容的暗喜沁入心田。她把手伸进盒子,伸进 作响的糖纸包着的夹心巧克力糖。当手指摸到那坚硬的圆圆的表面时,四溢的芳香,犹如一束刚刚采下的花枝在迎风开放。”
  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美好而别致的比喻:将巧克力比喻成“犹如一束刚刚采下的花枝在迎风开放”,这个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了巧克力的芬芳和诱人的气质,也表现出巧克力在一个青年女子内心所引起的巨大冲击力。正是因为有了这盒巧克力,埃尔西才看到了自己生活的贫寒,她惊喜地觉得:“床下能藏着成磅的一盒糖果,那当然是叫人心花怒放”,这与她以往只能吃“五分一袋、质量低劣的薄荷糖”的日子似乎有着很大区别,让埃尔西感觉到金钱和物质的美好,还有贫富之间的鸿沟。在巧克力的芬芳中,埃尔西“心中洋溢着一种甜蜜的、神秘的感情”,似乎看到了远处浮现出来的一线光明。所以自此之后,埃尔西对这种昂贵而香甜的糖果留下了永恒的回忆,并养成了偷吃糖果的癖好:“她打算省下一些巧克力糖,以便天天夜晚都能暗暗地品尝一点。”正是这种美好的糖果催生了埃尔西对生活的贪欲,她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未来的美好生活,于是尽管她收下了卢塞的糖果,却并没有收下卢塞对她的真诚,而是最终嫁给了性格豪放的打棒球的小伙子杰斐逊,因为杰斐逊有着“灵活而从容的步态,潇洒不羁的风度”,他把埃尔西当成了怀里的小娃娃一样欣赏,更重要的是,杰斐逊“在酿酒厂有着一份牢靠的工作”,这就预示着未来的稳定的生活和更多可以吃到巧克力的机会,所以,这份对未来的期待使埃尔西“仿佛把一只珍兽赶进栏圈”一般地紧紧地抓住了杰斐逊。
  二 糖里有自私和贪欲
  糖果在埃尔西的个人生活里,不仅仅是一种口腹之欲,也是一种对物质的占有欲望。因为在埃尔西的生活里,糖果本身就是一种奢侈品,能够拥有一盒糖果的机会的确不多,所以埃尔西得到她的第一盒糖果时,没有想到和姑妈与父亲分享,而是选择把糖果偷藏起来,慢慢地享受它。从这一点来看,虽然埃比尔得到的第一盒糖果是与爱情联系在一起的,但她更看重糖果本身的物质性能而不是把糖果当成美好情感的象征,她只是把糖果当成一种稀有的食品收藏起来。
  在埃尔西婚后的生活里,糖果一直伴随着她,成为她的精神上的支撑物。杰斐逊参军之后的那段日子是埃尔西最难熬的时光,她的收入减少,“一个人带着幼女,靠发给士兵家属的菲薄救济金艰苦度日。她几乎立即招收了学提琴的小学生,接着又在十月份租出一部分房子,以期不断有点进账”。也许是孤独所致,埃尔西开始怀念婚前巧克力糖果所带给她的甘甜,她希望从吃糖果的快感中释放出生活的对她产生的压力,找到生活的甘甜与快乐。于是,“埃尔西让孩子待在家里,独自走进一家杂货店,回来时腋下挟着一只盒子。一阵刺激食欲的巧克力芳香使她微微张开嘴唇,她犹豫了一会才咬了一口”。这种芬芳气息使她忘掉了眼前的一些烦恼,深深地沉浸于巧克力的美味之中。
  自私的埃尔西从来没想到要与别人分享这种美味,哪怕是自己三岁的小女儿。在这一件事情上,埃尔西的自私性格再次显示出来,就像在少女时代第一次接触到巧克力时那样,埃尔西仍想着要自己一个人独自占有这美味。所以当三岁的女儿闻到巧克力的香味,来到她的身边想讨一颗糖果吃时,出人意料的是,埃尔西竟然拒绝了女儿的请求:“不行啊,要害你呢。”不知道埃尔西所说的“害你”指的是什么,但从她坚决地不给女儿巧克力吃这一点看,她不想让女儿也爱上这种价格最贵的糖果,以免增加这个家庭的负担。埃尔西从小在姑妈身边长大,姑妈的教育理念就是不要过多地关心小孩子,所以埃尔西“对于独养女儿,她也决不过分溺爱,有时甚至连那女孩子待在身边也似乎不理不睬”。不给小孩子糖果吃,埃尔西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行为。但对于自己,她没有放弃这种爱好,并且还给自己找到了吃糖果的充足理由:“她每次去寄信时,都习以为常地在杂货店门口停一停,买一盒半磅装的巧克力糖。虽然平均每周要去两次,但埃尔西以为并不过分,一个人总得允许有点嗜好。”   埃比尔不但不想和女儿分享糖果,也没有想过要和养育她长大的姑妈一起分享糖果,她甚至不愿意让姑妈介入到她舒适的生活里,担心“一个一无所有、毫无用处、年老体衰、要人侍奉的老姑妈,来搅扰一个好端端的家庭”,担心她的漂亮的英国式住宅和发亮的硬木地板、考究的厨房设施会被姑妈弄得一团糟,所以她是在无奈之中,并且在姑妈把卖房子的钱全都交给她之后,埃尔西才“苦恼地硬起头皮承担了义务”,同意让姑妈居住在自家的阁楼里。以埃尔西现在的家境来看,她完全有能力吃遍各种高档的糖果,也有能力和姑妈一起享用这种糖果,但是,自私的埃比尔仍然会把糖果藏在贮藏室里,“一天里,连续五六次混进贮藏室,从橱架顶层的一只盒子里取东西”,“迫不及待地往嘴里塞糖果”,“不声不响地站在那里咀嚼”。很显然,这种偷吃糖果的习惯已深入到埃尔西的心里,成为了一种无法克制的欲望,促使着她甚至在深夜三点时也会去偷吃糖果。但在这个阶段里,埃尔西所吃到的糖果不再仅仅是芬芳甘甜的美味,已经开始包含着一种令人不安的酸涩味道在里面。作者把埃尔西的自私性格,通过糖果这一小道具表现得十分生动,并随着时间的发展,让糖果里渗入了更多的复杂味道。
  三 糖里有对往事的回忆和酸楚
  从后来事情的发展来看,埃尔西的这种拒绝和女儿一起吃糖果的自私做法,显然使女儿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也使女儿在刚刚成年就决定离开家庭,走到离埃尔西很远的地方。女儿认为“无论父亲还是母亲,都不曾给她所需要的生活上的温暖;总之,她直至抵达印第安纳波利斯之后,才终于认识到,与别人比较起来,自己的父亲竟是多么自私自利”。所以到了婚期,女儿也不希望埃尔西和杰斐逊来参加她的婚礼,她对父母的态度非常冷漠。埃尔西这时才“意识到她们之间已经无形间架起了一条鸿沟,而女儿的怨恨则如洪水正在往沟中倾泻”。引起女儿这种怨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小时候“常看见你吃糖果,但你从来不给我一点”。在这里,糖果已不是甘甜美好的东西,而是作为一种痛苦的记忆留存在女儿的心灵深处。
  其实女儿的话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女儿幼年时就已经把妈妈自私的心思看透了,那就是:“你要的东西是绝对不肯给我的。现在,你对我的婚事毫不关心,还想在自己的朋友面前装模作样地点缀门面”。在这里,糖果又变成了女儿指责母亲的一件利器,由于对糖果的不愉快的记忆,让女儿在日后的生活里对母亲的仇恨步步升级,整天恶语相加。美国的经济大衰退所造成的生活紧张,更加剧了母亲与女儿之间的隔膜,“女儿的愤怒情绪和天然敌意一直有增无减”,“谴责非难的书信不断飞来”,使母女俩已到了形同陌路的程度。即使在杰斐逊的葬礼上,女儿也要对母亲大加攻击,说她走路太快,似乎对葬礼已习以为常,并把毫不畏缩的憎恶目光对准她,埃尔西只能“在漆黑的孤寂的私室里,倾泻出剧烈而无声的哭泣”。
  因为埃尔西一生的自私和无情,她和邻居朋友都没有深交,对家人也极冷漠,所以她的晚年注定是非常孤独的:唯一的女儿既不愿意去埃尔西的家里住,也不愿意埃尔西搬来与女儿和外孙同住,她所工作的教堂里的青年人也集体“垒起的坚固的墙垣”逼着她退出了教堂的演奏工作。于是进入老年的埃尔西的生活现状只能是“薄暮时分,埃尔西凭窗眺望,看着粉红色边缘的朵朵云彩拖着珊瑚一般火红的光亮,宛如船只背后的水波。她转身向沉寂的房间,想到自己孑身孤居,很是可怜”。但埃尔西的自怜之心很快又被她所热爱的糖果所冲淡了,她“推开贮藏空的门;因为个子矮小,不得不登上一个脚凳才够到橱架的最高层。她取下半空仍然新鲜的巧克力盒子”。
  在这时,陪伴了埃尔西一生的糖果就不仅仅是一种食物,也是她所有的心情的释放体和她性格的参照物。而且读者还可以看到,从埃尔西第一次吃糖果开始,糖果的味道越变越复杂了,从单纯的甘甜芬芳变成了略带酸涩,又变成现在的苦涩。在糖味的转变中,埃尔西自己也在发生着变化,她从纤细苗条、长发飘飘的少女,变成了一个略胖的少妇,又变成了一个身材滚圆的中年女人。从一无不名的穷姑娘,变成了“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前院,自己的门廊,决不会像姑妈一样成为别人的累赘”的中产者。但在这个变化中,糖果如影随形地跟随着埃尔西,见证着她的变化,唯一没有改变的,就是埃尔西的自私和偏颇,所以她的一生尽管有糖果陪伴,但并不能算是美满,她的生活里尽管不缺少糖果,但仍然缺少最基本的亲情和温暖。透过这篇小说,读者可以看到今天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美国,西方社会世风日下、人情冷没、道德沉沦、家庭解体的情况,也可以看到人们思想空虚、逃避现实的精神危机。
  参考文献:
  [1] 宋兆麟:《最新美国短篇小说》,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3] 鲍学谦:《外国爱情描写》,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
  [4] 毛信德:《美国小说史纲》,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
  作者简介:王欣,女,1981—,吉林长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化,工作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费城纽约市新成立的公司要招聘一名女出纳员,工资待遇优厚得让人不敢相信。顿时,全市的女青年像疯了似的,每人交纳100美元报名费,然后面试、笔试,折腾了半含月,只剩下不到10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机床消费国、第一大机床进口国、第一大机床生产国,但我国国内所需的高档数控机床主要依赖进口,发展中高档数控机床所需的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主要来自海外。目前,国产数控重型机床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在300小时左右,而进口的高档重型机床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在2000小时以上,这反应了国内产品与国外产品相比还有很大的不足。国内机床产业如果突破发展?新能源装备正成为推动机床业快速增长和技术进步的一
有些人有天才,其他人能得奖作家的名声真的要靠文学奖来肯定和建立吗?1987年,拉里·海涅曼的《帕科的故事》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这一结果饱受争 Some people are talented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随着当今生活方式的需求,人们在不断寻求提高精力和改善健康的途径。能量这一驱动你整天劳作之力,在人身中常常处于短缺状态,尤其是在经历了漫长的冬天更是如此。但令人欣慰
癌症是人类健康、长寿的大敌。它与心脑血管疾病号称世界“三大死神”。据美国科学家皮埃特教授通过一系列的科研证实:人类癌症65%以上是由饮食不当所诱发的。现将中外科学家
都市里喜欢养花的人往往为找不到理想的土而犯愁,其实好土就在身边,这就是蜂窝煤灰。蜂窝煤灰的使用方法:首先把收集到的蜂窝煤灰完整地浸泡在清水中60个小时至70个小时,然后
伊中两国在饮食文化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烹调是一门精巧的艺术,只要你不把它看成是杂务,喜爱它,让它为家人、朋友带来欢乐,你就会成为一名好“厨师”。 There are many sim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定价:27.00元马蒂斯·范博克塞尔认为,世上无人能够聪明到理解自己的痴愚。本书将告诉大家,痴愚是如何堂而皇之地存在于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