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绝响

来源 :作文与考试·小学低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ds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黑暗的日子之一,居然还有太阳。
  嵇康身戴木枷,被一群兵丁从大狱押到刑场。
  刑场在洛阳东市,路途不近。嵇康一路上神情木然而缥缈,他想起了一生中好些奇异的遭遇。
  他想起,他也曾像阮籍一样,上山找过孙登大师,并且跟随大师不短的时间。大师平日几乎不讲话,直到嵇康临别,才深深一叹:“你性情刚烈而才貌出众,能避免祸事吗?”
  他又想起,早年曾在洛水之西游学,有一天夜宿华阳,独个儿在住所弹琴。夜半时分,突然有客人来访,自称是古人,与嵇康共谈音律,谈着谈着来了兴致,向嵇康要过琴去,弹了一曲《广陵散》,声调绝伦,弹完便把这个曲子传授给了嵇康,并且反复叮嘱,千万不要再传给别人了。这个人飘然而去,没有留下姓名。
  嵇康想到这里,满耳满脑都是《广陵散》的旋律。他遵照那个神秘来客的叮嘱,没有向任何人传授过。一个叫袁孝尼的人不知从哪儿打听到嵇康会演奏这个曲子,多次请求传授,他也没有答应。刑场已经不远,难道这个曲子就永久地断绝了?——想到这里,他微微有点儿慌神。
  突然,嵇康听到,前面有喧闹声,而且闹声越来越响。原来,有三千名太学生正擁挤在刑场边上请愿,要求朝廷赦免嵇康,让嵇康担任太学的导师。显然,太学生们想以这样一个请愿,向朝廷提示嵇康的社会声誉和学术地位。但这些年轻人不知道,他们这种聚集三千人的行为已构成一种政治示威,司马昭怎么会让呢?
  嵇康望了望黑压压的年轻学子,有点儿感动。孤傲了一辈子的他、因仅有的几个朋友而死的他,把诚恳的目光投向四周。一个官员冲过人群来到刑场高台上宣布:“宫廷旨意,维护原判。”
  刑场上一片山呼海啸。
  但是,大家的目光都注视着已经押上高台的嵇康。
  身材伟岸的嵇康抬起头来,眯着眼睛看了看太阳,便对身边的官员说:“行刑的时间还没到,我弹一个曲子吧。”不等官员回答,便对在旁送行的哥哥嵇喜说:“哥哥,请把我的琴取来。”
  琴很快取来了,在刑场高台上安放妥当,嵇康坐在琴前,对三千名太学生和围观的民众说:“请让我弹一遍《广陵散》。过去袁孝尼他们多次要学,都被我拒绝。《广陵散》于今绝矣!”
  刑场上一片寂静,神秘的琴声铺天盖地。
  弹毕,从容赴死。
  这是公元 262 年夏天,嵇康三十九岁。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发生了一起案件:一名女子在半夜不慎掉下露台受重伤,一名男子在路过的时候发现了伤者。这名男子洗劫了毫无反抗能力的受伤女子,然后又不忍女子
钱穆是自学成材的国学大师。钱穆一生从未上过大学,更未出国留学,通过十年乡教苦读,他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治学方法。钱穆记忆力极佳,在私塾上学,"日读生字二十,忽增为三十",能强
洪战辉,这个响亮的名字传遍中国,他是从逆境中走来的“感动中国”的杰出人物。读到他的经历,读到他与生活抗争的意志,读到他少年时代就开始用自己的劳动解决生存大计.我们能不为之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急难时的救命恩人,应终身相报。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感恩是一串善良的佛珠,挂在每一个有感恩之心人的脖颈上。1885年7月的一天,一
柏林是德国的首都,也是德国最大的城市,它不仅是德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公共交通系统,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的平均长度都居于发达国家之首。
我上小学时对邮递员的职业非常崇拜:每天要送那么多报纸和杂志,想看哪个就看哪个,真好。接受他服务的每一个人都会感谢他,因为他给大家带去了福音,大家微笑着迎接他的到来,挥挥手和他告别。我想象着将来我也能成为邮递员,不能成为邮递员,成为他的孩子也挺好,每天可以看报纸和杂志,还可以骑专门为他配备的自行车,当然是偷偷地,要不有人会说损公肥私。  我还想着能成为我们村一个瓜农家的孩子,每天都可以吃上甜瓜和西瓜
傍晚时分.阿伊莎在家等着丈夫艾哈迈德下班回家。结婚以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本来是非常恩爱的一对.如今.夫妇俩每天都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喋喋不休地争吵。阿
我叫奥登.是德国汉诺威市警察局的侦探。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美丽大方的妻子玛丽和活泼可爱的儿子马丁。但是.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令人伤心.我只记得在我一岁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母
明太祖朱元璋不但喜欢写春联.而且号召百姓过年贴春联.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一年除夕夜.朱元璋带上文臣微服出巡.察看百姓的春联。夜深人静,正好路过一家姓牛的牛贩子家门口.见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