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风月同天”,我有“莫如兄弟”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uj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單位组织了一批物资准备捐赠武汉。外包装纸箱上写什么赠言呢?单位自然将这项差事交给平时爱舞文弄墨的我。
  还是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吧。我立即在单位微信群发布消息:“我们单位将有一批物资捐赠武汉,想请您为单位挑选若干既贴切又暖心的诗句,给武汉加油,给中国加油!”
  顿时,原本嘘寒问暖、人声鼎沸的工作群鸦雀无声,显然被突如其来的单位“诗词大会”震住了。
  从“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再到“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照两乡”……一衣带水的邻邦巧借古诗,用凝练的诗句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读着这些优美隽永又暖心贴切的诗词,我们为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自豪的同时,也为日本友人活学活用古典诗词感到震惊。
  这不,我们单位这则征集暖心贴切的古诗词消息,目的就是在捐赠物资支援武汉的同时,也送上精神上的安慰与勉励。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素有“老夫子”之誉的财务部张会计在微信群中开了头炮,亮出了第一招。此句出自明代刘基的《郁离子》,是“万众一心,中国必胜”的古版本。
  “与彼共之,予何所惜。”新闻传媒专业毕业、刚来单位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小承亮出了三国嵇康的《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中的一句,这是“鼎力相助,在所不惜”的文言文说法。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微信群里“抛”了两“砖”后,气氛就变得活跃起来,“东坡迷”小强自然亮出了苏东坡的诗词招式。此句出自北宋苏轼《水调歌头》词,大家耳熟能详,与网红诗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照两乡”有同工异曲之妙。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大家的诗词情怀被激活了,争相亮出招式,爱好戏文的广场舞大妈芳阿姨也抛上了这一句。此句出自北宋李之仪《卜算子》词,借用于此,抒写了“共饮一江水,同为一家人”的同胞之情,同时也巧妙地点明了受赠方与捐赠方同为长江流域。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群里不乏饱读诗书之士,“工科男”小宇抛出了《诗经·小雅·常棣》的诗句,意思是花萼花蒂同根生,今生今世兄弟亲。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我也交上了“作业”。此句出自汉朝无名氏的《别诗》,写出了“骨肉缘枝叶”的兄弟之情和患难与共的兄弟之义。“疫”难当前,没有局外人,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病毒无情,同胞有义。”我们将这些精心选出的暖心诗句,打印后贴在外包装纸箱上,但愿这些暖心深意的诗句,无声胜有声,抚慰那些备受病毒煎熬的心灵,温暖那些铿锵前行迎接春天的脚步。
其他文献
在这个资讯便捷的时代,不管是微博还是微信朋友圈里都能找到大把的心灵鸡汤,泛滥的“鸡汤”令许多人喝到思想泛油,但却往往只能暂时地麻醉心灵,解决不了任何实际的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鸡汤”。不过有人仍坚持这个世界需要鸡汤,只不过这碗鸡汤不是偷工减料、粗糙滥制的,而是采用上等食材小火慢熬的优质鸡汤。而90后创意插画家、人气作家张皓宸便是一个有志于熬鸡汤的人,他梦想着以上等鸡汤滋养饥饿的灵魂,也乐于
乡村婚宴,在我的记忆里是一道传统文化的盛宴,是一道蘸满浓浓乡愁的盛宴,更是一道乡里乡亲从四面八方赶来聚集的盛宴。  记忆里的乡村婚宴是热闹而忙碌,隆重而喜庆的。八十年代初,我当时十来岁的样子,作为父母的特使,第一次参加屯子里高万里的婚礼。尽管我年龄小,但按照辈分,新郎还得管我叫叔呢,所以吃饭时,我坐在主宾位置。为了能够争取到这次婚宴,我和父母约定,挖十天野菜,放十天大鹅。那时农村生活条件还很差,饭
母亲回了一趟浙江老家,带回不少见闻。作为家里的老大,曾经唯一的城里人,如今母亲几乎是同辈中经济条件最差的。對此她格外高兴,因为弟妹们生活都改善了。说几乎最差,是因为二舅例外。二舅打了一辈子光棍,从来没有过正式工作。好在如今年近八旬,生活倒还安逸。   “我去村里养老院看他,他已经不认识我了,问我是谁?但他气色很好,红光满面的……”母亲描述去探望二舅的场景。   二舅不认识母亲了,这并不奇怪,他
呼唤工业摄影再次繁荣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杨恩璞已经连续三年在五一期间发表文章呼吁再次繁荣“工业摄影”。8月23日,在北京大众影廊《太阳神——鸡西矿工风采》作品展的开幕式上,杨恩璞又一次提到了工业摄影的重要性:“风光、美女诚然可爱,但我们的工人兄弟们更值得尊重。摄影人下基层采风的机会很多,当我们关注高楼大厦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这些可爱的工人们。工业摄影反映着一个时代生产力的发展。”  在鸡西矿业集
软磨硬泡,敲开艺术殿堂的大门  史云兰祖籍山东,1960年出生在滨城大连的一个造船工人之家,自幼喜歌好舞,用她自己的话说,“连做梦都想当演员。”也许是天遂人愿,一个难得的机会使她梦想成真。20世纪70年代初,大连市成立了艺术学校,听到招生的消息,还在读小学的史云兰执意要母亲带着去报考,母亲不同意,她就使出小孩子所有的本事,经过一番软磨硬泡,最终父亲拍板支持她报了名。  天資聪慧的史云兰经过精心准备
今年39岁的赵德利,是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铸锻钢事业部和天津研发中心两家子公司的副总经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工作10多年来,他始终扎根龙江大地,在核电大锻件新材料领域从事技术研发工作,是伴随我国核电装备发展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立志自力更生,投身核电大锻件国产化攻坚战   随着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我国对核电产品需求越来越大,实现装备完全自主化制造成为必由之路。其中,核电大型锻件制造是
丁洋是南通市少年杂技团的魔术师,一个视杂技为生命的女孩,因伤痛却无缘杂技,又因对舞台的无限热爱,而投身魔术事业。她凭魔术《变鸽子》获得中国魔术最高奖金菊奖,用7年时间成为魔术界所有奖项的大满贯得主,被誉为“白鸽皇后”。   2019年6月26日,丁洋凭改良版魔术《月光白鸽》再获殊荣,被评为2019年度艾伦·斯莱特国际新星奖,是唯一获此荣誉的中国魔术师。  一跤摔进“魔术之门”   丁洋,198
走进中国寒极  在黑龙江北部的大兴安岭地区,有一个边陲小镇——漠河,它的地理位置居中国的最北端,素有“中国的北极村”之称。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神奇的天文景观——北极光。所以,漠河镇又被称为“不夜城”。漠河地处北纬53°的中俄界江黑龙江南岸,常年寒冷如冬,夏季只有半个月左右,而且昼长夜短,白昼可达19小时以上。穿越北纬30°北极村,可看到北极光横空出世的风采。这是我国唯一能欣赏光耀天地、奇異瑰丽
文艺辣妹意外当上“马倌”  今年23岁的陈杨,出生在成都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长得漂亮极了,身材匀称高挑,长长的睫毛下一双清澈的大眼睛。受家庭艺术风味的熏陶,女孩从小就打下了扎实的美术和音乐功底,尤其是油画和钢琴,大家都说这女孩将来是搞艺术的料。  活泼开朗的陈杨从小就是男孩的性格,她喜欢捣鼓机械,因对之兴趣浓厚,陈杨就把机械电子作为大学学习的专业方向。  2015年,陈杨报考了青岛农业大学。遗憾
15岁的那年,他的个头开始猛长,而这同时,他的心里也长满了草。   那些暗夜里,他躺在简陋木屋的床上,仿佛听到骨头拔节的声响。他觉得身体里藏着一只小兽,一点点撕咬着他的心,那是一种说不出的痛。   在他年幼时,父亲因病过世,母亲独自带着他和弟弟,靠种田度日。虽说生活过得很清苦,但也曾有过一段快乐的时光。   母亲种有一大片葵花地,盛夏时节,硕大的花朵迎风摇曳,色泽金黄,灿漫一片。他和弟弟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