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的本位是对语言的玩味与感悟,以及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悦纳。教师独立地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是教学富有成效的前提;教师善于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则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关键。
走进文本、品味语言的常用方法,包括语境解读法、涵泳体察法、比较赏读法等。
所谓“语境解读法”,即回归文本,根据上下文文意或情境意义判断语句含义,从而“拨开云雾见青天”,准确地把握文句的内涵。如阅读散文《鞋的故事》,教师可提问:“倒数第二段写‘农民的生活变得富裕起来,小书绫未来的日子,一定是甜蜜美满的’,作者表达了对小书绫的美好祝愿,除此之外,其实还有些话没有直接说出来,比如……”“文章末段为‘那里的大自然风光,女孩子们的淳朴美丽的素质,也许是永存的吧’,作家为什么要用‘也许’这个语气不确定的词?”——这两问的解答,须循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让学生紧密联系课文语境来深思、揣摩。
所谓“涵泳体察法”,指的是阅读诗文务必全身心地沉浸其中,口诵心惟,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用清代曾国藩的话来说,“涵泳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庶可得之于意之表”。
所谓“比较赏读法”,即有意对文本的行文表达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借助“参照物”的设置,让学生体悟课文语言的妙处。如教读《记念刘和珍君》,诵读到“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能不能改写为‘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和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都死掉了,有她们自己的尸骸为证’?”师生鉴赏后意见趋于一致:原文中“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前面已有“确是”,后面又加“这是真的”,作者仿佛是在喃喃自语,鲜明地流露出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又不得不接受事实的悲痛和无奈。对刘和珍、杨德群分开叙述,造成一种“前仆后继”的气势,突出中国女子的沉勇、友爱,呼应前文对遇难情形的描述;另外,运用同一句式重复还有着强调作用,凸显了作者内心强烈的悲与愤。
当然,在指引学生紧扣文本主旨处、矛盾处、空白处等“咬文嚼字”时,教师还应特别注意用好“追问启思”的教学策略。如阅读《雷雨(节选)》过程中,学生容易发现周朴园和鲁侍萍对于同一事件——“当年侍萍为何离开周家”——的叙述是完全不同的。周朴园说侍萍是个“年轻小姐”“很贤惠”“很规矩”,而侍萍执意强调“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这看似矛盾之处正是破解文章密码的地方,教师可巧妙追问下列问题:
(1)周朴园试图强化的是什么?试图弱化的又是什么?相关原因何在?
(2)同样的,鲁侍萍试图强化与弱化的又分别是什么?
(3)文学作品以艺术的形式反映社会生活,生活的多元和矛盾必然会以各种形式体现在文本中,其中二元对立共生是值得关注的呈现形式。除了“强化与弱化”这组二元对立共生的关系外,文本中还有哪些二项式关系?
教师应该明白,有些地方学生读不懂,很正常;此时,教师架桥梁、搭梯子、给把手能起到启迪思维和教给方法的作用。如《雷雨(节选)》课例中,面对第(3)问,有学生找到了“明与暗”:侍萍在明处,对过去直言陈说,有一种割不断、道不明的情绪;周朴园在暗处,对过去遮遮掩掩,看似温情脉脉但又有逃避、掩盖的心理倾向。还有学生找出了“主动与被动”:侍萍是对话的推动者,两处台词“老爷,没事了?”将谈话引向深入;而周朴园是被动的,总是陷入不得不回忆的状态。另有学生觉得还有“回忆与现实”“真情与假意”的矛盾关系,最后师生共同将其上升到“命运与人事”,从而完成了对剧本主题的深层解读。
总之,师生之间围绕文本展开语言品味活动,既要重视从宏观层面解读文本,以求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又要对文本的微观层面进行细读,以求由微入深,充分享受潜伏在语言深处的语文之美。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走进文本、品味语言的常用方法,包括语境解读法、涵泳体察法、比较赏读法等。
所谓“语境解读法”,即回归文本,根据上下文文意或情境意义判断语句含义,从而“拨开云雾见青天”,准确地把握文句的内涵。如阅读散文《鞋的故事》,教师可提问:“倒数第二段写‘农民的生活变得富裕起来,小书绫未来的日子,一定是甜蜜美满的’,作者表达了对小书绫的美好祝愿,除此之外,其实还有些话没有直接说出来,比如……”“文章末段为‘那里的大自然风光,女孩子们的淳朴美丽的素质,也许是永存的吧’,作家为什么要用‘也许’这个语气不确定的词?”——这两问的解答,须循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让学生紧密联系课文语境来深思、揣摩。
所谓“涵泳体察法”,指的是阅读诗文务必全身心地沉浸其中,口诵心惟,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用清代曾国藩的话来说,“涵泳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庶可得之于意之表”。
所谓“比较赏读法”,即有意对文本的行文表达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借助“参照物”的设置,让学生体悟课文语言的妙处。如教读《记念刘和珍君》,诵读到“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能不能改写为‘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和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都死掉了,有她们自己的尸骸为证’?”师生鉴赏后意见趋于一致:原文中“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前面已有“确是”,后面又加“这是真的”,作者仿佛是在喃喃自语,鲜明地流露出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又不得不接受事实的悲痛和无奈。对刘和珍、杨德群分开叙述,造成一种“前仆后继”的气势,突出中国女子的沉勇、友爱,呼应前文对遇难情形的描述;另外,运用同一句式重复还有着强调作用,凸显了作者内心强烈的悲与愤。
当然,在指引学生紧扣文本主旨处、矛盾处、空白处等“咬文嚼字”时,教师还应特别注意用好“追问启思”的教学策略。如阅读《雷雨(节选)》过程中,学生容易发现周朴园和鲁侍萍对于同一事件——“当年侍萍为何离开周家”——的叙述是完全不同的。周朴园说侍萍是个“年轻小姐”“很贤惠”“很规矩”,而侍萍执意强调“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这看似矛盾之处正是破解文章密码的地方,教师可巧妙追问下列问题:
(1)周朴园试图强化的是什么?试图弱化的又是什么?相关原因何在?
(2)同样的,鲁侍萍试图强化与弱化的又分别是什么?
(3)文学作品以艺术的形式反映社会生活,生活的多元和矛盾必然会以各种形式体现在文本中,其中二元对立共生是值得关注的呈现形式。除了“强化与弱化”这组二元对立共生的关系外,文本中还有哪些二项式关系?
教师应该明白,有些地方学生读不懂,很正常;此时,教师架桥梁、搭梯子、给把手能起到启迪思维和教给方法的作用。如《雷雨(节选)》课例中,面对第(3)问,有学生找到了“明与暗”:侍萍在明处,对过去直言陈说,有一种割不断、道不明的情绪;周朴园在暗处,对过去遮遮掩掩,看似温情脉脉但又有逃避、掩盖的心理倾向。还有学生找出了“主动与被动”:侍萍是对话的推动者,两处台词“老爷,没事了?”将谈话引向深入;而周朴园是被动的,总是陷入不得不回忆的状态。另有学生觉得还有“回忆与现实”“真情与假意”的矛盾关系,最后师生共同将其上升到“命运与人事”,从而完成了对剧本主题的深层解读。
总之,师生之间围绕文本展开语言品味活动,既要重视从宏观层面解读文本,以求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又要对文本的微观层面进行细读,以求由微入深,充分享受潜伏在语言深处的语文之美。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