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标准指出: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品德与生活课堂上,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探究、去发现成长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主体地位 学习方式 学习习惯 知识联系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同时,课程标准还从两个方面给课程定性,一是从课程目标看,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或方向性。一是从课程类型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具有综合性。但在教学实践中,有的课过于注重教学形式,教师在课堂上也设计并组织了许多活动,课堂看似热热闹闹,效果却不好。新形势下怎样才能上好这门课?我认为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的更新上,新的教学理念更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去实践,去贯彻。新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情绪,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新的教学理念需要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在课堂上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充分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感、所悟、所疑、所惑。那么如何使品德与生活课堂做到有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我认为要从三方面人手:
一、体现新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有很多种,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接受式学习方式和探究式学习方式。由于传统的影响,以往的教学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考试时列出条目式的问答题,学生生搬硬套。也许学生的分数不会太低,但长期以来会抑制学生创新精神和道德行为的养成,也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新的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一起体验、探讨、研究,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步明白道理,分清是非,同时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进而适应社会的能力。
1.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自始至终成为课堂的主角,而不是教师的“自我表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在学生身上打主意。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尽量让学生去思、去做、去发展。教师想参加学生活动,那么就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来吧。
2.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教师不要担心自己不讲,学生就无法学会,应该相信自己的学生能行,让他们尝试着自己去理解、去探索。学生尝试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探究的学习过程,即使结果是失败的,但过程也是有价值的。
教学四年级上册品社实践活动“我们爱教师”一课时,课前要求学生在课外仔细观察老师的活动,特别让学生去观察体会老师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然后回到课堂上让他们说说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学生就会各抒己见,教师进一步启发: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通过这个问题就能很好地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相信学生的回答会感情真挚,令人深思,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拿起笔给自己现在的或幼儿固的老师写一封信,表达你对他们的爱,或者写写你理想中的老师。这样,理性知识上升到感性知识,把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结合起来,把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把培养情感与提高能力结合起来,课堂教学实现多赢。
二、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在课堂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老师一宣布讨论,教室里立即“嗡”声一片,热闹非凡,学生能以最快的速度组合成组。仔细一看,合作学习并不合作,要么有的小组演变成了个别学生的“一言堂”,少数同学往往一言不发,等待小组中的领袖侃侃而谈,大家在热闹中草草结束所谓的“合作学习”,要么,走向另一极端,你说,我说,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以致合作学习结束后,整个小组尚不能拿出一个或两个代表小组总体意见的观点。
新的基本理念要求品社课在强调培养学生行为能力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师既要重视认知发展,更要重视情感的发展。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不同板块的内容“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促进学生的融会贯通。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得到理性知识,然后结合自己谈看法,谈感想,最后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加强课堂教学的综合性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加强学科间教材内容的融合,把握教材的前后联系,密切课堂教学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关系,把实践活动落实到实处,既能使学生学到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能力。指导学生课前查阅相关的资料,做好课前调查,课上积极体验、阅读、探究、讨论,鼓励学生多动笔,把自己的感受、体验选择说、写、画等适当形式描绘出来,鼓励学生积极投稿,教师要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归类、合并、展览,因而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和发展多维的思维。
新课程给了教师很大的自主空间,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品德与生活课堂上,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探究、去发现成长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实效。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品德与生活课堂上,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探究、去发现成长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主体地位 学习方式 学习习惯 知识联系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同时,课程标准还从两个方面给课程定性,一是从课程目标看,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或方向性。一是从课程类型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具有综合性。但在教学实践中,有的课过于注重教学形式,教师在课堂上也设计并组织了许多活动,课堂看似热热闹闹,效果却不好。新形势下怎样才能上好这门课?我认为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的更新上,新的教学理念更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去实践,去贯彻。新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情绪,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新的教学理念需要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在课堂上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充分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感、所悟、所疑、所惑。那么如何使品德与生活课堂做到有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我认为要从三方面人手:
一、体现新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有很多种,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接受式学习方式和探究式学习方式。由于传统的影响,以往的教学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考试时列出条目式的问答题,学生生搬硬套。也许学生的分数不会太低,但长期以来会抑制学生创新精神和道德行为的养成,也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新的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一起体验、探讨、研究,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步明白道理,分清是非,同时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进而适应社会的能力。
1.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自始至终成为课堂的主角,而不是教师的“自我表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在学生身上打主意。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尽量让学生去思、去做、去发展。教师想参加学生活动,那么就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来吧。
2.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教师不要担心自己不讲,学生就无法学会,应该相信自己的学生能行,让他们尝试着自己去理解、去探索。学生尝试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探究的学习过程,即使结果是失败的,但过程也是有价值的。
教学四年级上册品社实践活动“我们爱教师”一课时,课前要求学生在课外仔细观察老师的活动,特别让学生去观察体会老师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然后回到课堂上让他们说说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学生就会各抒己见,教师进一步启发: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通过这个问题就能很好地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相信学生的回答会感情真挚,令人深思,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拿起笔给自己现在的或幼儿固的老师写一封信,表达你对他们的爱,或者写写你理想中的老师。这样,理性知识上升到感性知识,把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结合起来,把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把培养情感与提高能力结合起来,课堂教学实现多赢。
二、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在课堂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老师一宣布讨论,教室里立即“嗡”声一片,热闹非凡,学生能以最快的速度组合成组。仔细一看,合作学习并不合作,要么有的小组演变成了个别学生的“一言堂”,少数同学往往一言不发,等待小组中的领袖侃侃而谈,大家在热闹中草草结束所谓的“合作学习”,要么,走向另一极端,你说,我说,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以致合作学习结束后,整个小组尚不能拿出一个或两个代表小组总体意见的观点。
新的基本理念要求品社课在强调培养学生行为能力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师既要重视认知发展,更要重视情感的发展。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不同板块的内容“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促进学生的融会贯通。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得到理性知识,然后结合自己谈看法,谈感想,最后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加强课堂教学的综合性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加强学科间教材内容的融合,把握教材的前后联系,密切课堂教学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关系,把实践活动落实到实处,既能使学生学到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能力。指导学生课前查阅相关的资料,做好课前调查,课上积极体验、阅读、探究、讨论,鼓励学生多动笔,把自己的感受、体验选择说、写、画等适当形式描绘出来,鼓励学生积极投稿,教师要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归类、合并、展览,因而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和发展多维的思维。
新课程给了教师很大的自主空间,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品德与生活课堂上,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探究、去发现成长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