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三坡境内有一高山,悬崖陡壁,状如斧劈。山顶有一平台,台上曾建有一娘娘庙。据说建此庙时因山高路远,建筑材料难以运送上山,有人便想出用山羊驮运的高招。将附近村庄山羊集中起来,在每只羊身上拴几块砖瓦,成千上百的山羊边啃食青草边朝山顶进发,远远望去,整个大山犹如下了一层雪,很是壮观。
经过几百年的风吹雨打,娘娘庙越发变得残破,驻僧也换了一茬又一茬,到清朝光绪年间,只剩一高僧在此修行。高僧法号了凡,已年近八旬,但仍精神矍铄,腰身板直。了凡高僧出家前乃是一名医,本就心地善良,出家后更加仁慈,经常义务为百姓治病。他怕乡亲们到山上看病不方便,便每月初一、十五背药葫芦骑毛驴下山巡诊。那毛驴是个早产儿,它母亲生下它便死去了,主人怕养不活它,想丢弃不管。高僧得知,将小毛驴抱到山上,用米汤把它喂活。毛驴个头不大,却长了一个“大门头”,人说这种驴极聪明极智慧。
了凡巡诊,天蒙蒙亮就出发。高僧骑驴,无需手握缰绳,稳坐驴背,仍能手持佛珠念经。毛驴四蹄撒欢,踏得山石“得得”脆响,人和驴都显出几分精神。
到了山下村庄,天正好大亮。病家主人早已在路口迎接。高僧下驴进屋,对病人望闻问切。主人回过身,将一捆鲜嫩青草恭恭敬敬放在驴面前,毛驴便很友好地望望主人,三缕二缕衔起而食,吃得优雅而且气质。吃饱了,高僧也正好从房中走出,主人千恩万谢,高僧双手合十作别,偏腿儿上驴又去了其他病家。
高僧了凡骑驴巡诊,救治山民无数,百姓无不感念他的恩德。有人提出在悬崖峭壁上为其开凿一块巨型“功德碑”,百姓闻讯,无不响应,纷纷倾囊捐款。了凡知道后,吓了一跳,喊声“罪过”,骑毛驴便去阻拦,好说歹说,乡亲们才作罢。
了凡有一嗜好——饮茶。高僧脱俗,饮茶也极讲究,他一年四季饮的都是绿茶。绿茶的香气最雅致,一壶开水冲进去,那墨绿色的茶叶打着旋儿舒展成一个个透明的气泡,一股幽香能感染一片天地。茶具是一盏成窑五彩小盖盅,雕镂奇绝,一色山水人物,并有草字图印,那是出家前病家送他的,已摩挲得通体发亮。过去,了凡一直用山上的泉水煮茶,后来换成了山下村庄的“龙眼井”水。了凡第一次接过病家递给他的“龙眼井”水便眼前一亮。病家把水倒得满满的,水高过杯口,光滑如披了一层缎子面。高僧道声“极品”,喝一口果真比山上泉水更加甘冽。自此之后,了凡便改用“龙眼井”水煮茶烧饭。
为了凡运水的便是那头大脑门毛驴。
了凡先是领着毛驴下山驮了几次水,然后便决定让毛驴单独去驮。
天未亮,高僧便起床打火烧饭,接着添草加料,把毛驴喂饱,而后在驴身上拴好水桶,目送毛驴下山。
这是毛驴第一次单独下山驮水。毛驢因主人对自己的信任而激动,打着响鼻儿一溜小跑,没多久便来到了井边。这时“龙眼井”边已聚集了三三两两打水的乡亲。老乡们见了毛驴独自下山,先是一阵惊讶,再望水桶,更为惊奇——桶里边竟放着两张烙饼。人们一下子明白了——高僧要用烙饼换水吃。人们争先恐后地为水桶灌满水,烙饼却没有留下,依旧让毛驴驮回去。高僧为乡亲们办了那么多好事,为他打水也要报酬么?
第二天,毛驴又来驮水,不过这次桶里的烙饼却变成了四张,乡亲们给桶灌满水后,依旧不肯把烙饼留下,毛驴便原地打转怎么轰也不走。一老人说:“他一准是上次驮回了烙饼,挨了大师的责怪”。人们只好留下烙饼,毛驴欢快地打个响鼻儿,立即转身上了山。
这以后,毛驴每天都在大清早儿下山,用烙饼换水,谁第一个见到毛驴,谁便拿走烙饼,然后负责给水桶灌水。
毛驴驮水,一直持续了二十年。这天早晨,天上下起了白毛雪。毛驴又下了山,然而身上不见了水桶和烙饼。毛驴见到乡亲们,仰天大叫,四蹄刨击地面,一脸的焦躁与不安。乡亲们心里咯噔一下子,忙朝山上奔……入寺庙进禅房,见了凡已经坐化了,眼前一盏茶水,也已冰凉。
乡亲们含着泪把毛驴拉下山。大伙一商议,决定轮流养护它,每家一月。到了新家,毛驴拉磨驮柴,任劳任怨。当然,有一件事乡亲们谁都不会忘记,那便是户与户交接时,新主一定会和毛驴一起上山,在高僧墓前敬献一杯“龙眼井”茶。
穿过的衣服
先生去世两年了,但夫人哀伤的程度并未减轻多少。先生是个爽朗人,善拉胡琴,每天都要为夫人拉上几段,厅堂里便终日琴声袅袅着,这时候夫人便像个小女孩般双手托腮静听。如今先生走了,厅堂就显得寂寥起来。
先生与夫人情深意笃,先生患痨病去世后,夫人悲痛万分,想随夫而去,但想起腹中的胎儿,终究还是哀伤着活过来了。
儿子出生后,多少给夫人带来了些欢乐,但那哀伤却并未完全抹平。想念先生的时候,夫人便拿出先生穿过的衣服一件件抚摸,而后贴在脸上,直到把衣服捂热了,才又重新叠好放到衣柜里。
儿子六岁了,该是学习启蒙的时候了。几天前,夫人让女佣张妈托人找教书先生。这时正好张妈进了门,夫人便问道:“先生请的怎么样了?”
张妈说:“请到了,是个秀才,姓王,三十多岁,满肚子学问,只是……”张妈欲言又止。
夫人说:“有什么问题吗?”
张妈低声说:“先生去年丧妻,无儿无女,无牵无挂,按理说住到咱家教小少爷,最好不过。可是……”
夫人说:“孤男寡女么?怕人说闲话?其实,只要我身子正,又怕什么呢。再说,不是还有您呢么!”
张妈一拍手,说:“这就好了,倒是我小心眼儿。”
王先生被请来了。先生温文尔雅。夫人问了他一些话,先生如实答了。就在王先生转身出门的一刹那,夫人心中忽然一颤——这背影是多么熟悉呀!
先生被安排在了西跨院。
王先生对小少爷教授得极是认真。小少爷的学业也就一天天进步,夫人自然很高兴。
王先生除了教学,自己也用功,所以他总是睡得很晚,在灯下读书,累了便在院中散步,在月光下背诵一些清清爽爽的诗句。 这晚,月光很好。王先生又在院中背诗了。此时,夫人正拿出先生的衣服一件件抚摸,一件件贴在脸上。听到王先生的读书声,夫人站起身,却又坐下了,而后再站起身,犹豫了一下,最终走出门,悄悄走向西跨院。透过花墙望去,此时先生正好给了夫人一个背影,那背影清瘦修长,与丈夫的背影竟是惊人的相似。夫人痴痴地望着这背影,眼中透出了泪水。
第二天,夫人依旧起了大早儿。她把先生穿过的衣服都拿出来,铺了一床,接着一件件抚摸。她守着这些衣服,坐了半天。
天黑了,掌了灯。夫人叫来张妈说:“把王先生请过来吧。”
张妈迟疑了一下,去了。不一会儿,王先生进了门。夫人说:“张妈您别走,我有事要说。”
夫人起身柔声说:“这些日子让先生受累了。”
王先生躬身说:“应该。只是王某才疏学浅,真怕误了少爷的前程。”
夫人說:“先生客套。能遇到先生这样的恩师,是我儿子的造化。”
夫人拿起一件衣服,对王先生说:“先生,您知道,我家相公,几年前就去世了。这些衣服全是他穿过的,放着也没用,先生若不嫌弃,不妨穿起来,只是让先生穿旧衣服,委屈先生了。先生若不高兴,就当我没说。”
先生还没来得及开口,张妈却急了:“太太,这些衣服可是您的宝贝。”
夫人止住张妈,静静地望着先生。先生说:“岂敢,感谢太太还来不及呢!”说着伸出双手恭恭敬敬接了衣服就要离开。夫人却说:“先生可否现在就穿起来,让我看看是否合身?”
先生便将衣服穿在身上,在二人面前转了一圈。
张妈说:“合身呢!只是袖子短了一些。先生胳膊长,手长过膝,有福呢!”
夫人说:“先生转过身去再让我们看看后面。”
先生就缓缓转过身去,那背影就又呈现在了夫人面前。
此时烛光摇曳,撒了一屋的蒙眬,似真似幻之间,夫人仿佛又看到了丈夫……
这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夫人便送先生一件衣服,总要先生当即穿起来,总要先生转过身去,在烛光中望那熟悉的背影。
先生的衣服送完了。
有一天,先生对夫人说:“您给我做件新衣服吧。”说罢脸一红。
夫人就一愣,想:让先生穿旧衣服,先生终究还是挑礼了。夫人便满脸愧疚地答应。
夫人从涞阳最好的布店买来上好的绸缎,在张妈的帮助下为先生缝了一件新袍子。
那晚,先生穿上了新袍子,他舒展双臂转了一圈,最后给了夫人一个背影,说:“这衣袖加长了。”
忽然,先生转过身来,双目凝视着夫人说:“人不能总生活在回忆中。”
夫人一怔。
先生说:“你该有新的生活。”
夫人眼圈一红。
先生又扬扬胳膊,说:“一看就知道您是在用心给我做衣服呢。我胳膊长,所以便加长了衣袖。这说明从你做这件衣服的时候,我已经走进了你的心。”王先生红着脸说:“我……不能总当衣服架子吧。”
“扑”地一声,蜡烛爆出了一个火花,张妈顺势拨大了火苗,厅堂里顿时明亮起来。
经过几百年的风吹雨打,娘娘庙越发变得残破,驻僧也换了一茬又一茬,到清朝光绪年间,只剩一高僧在此修行。高僧法号了凡,已年近八旬,但仍精神矍铄,腰身板直。了凡高僧出家前乃是一名医,本就心地善良,出家后更加仁慈,经常义务为百姓治病。他怕乡亲们到山上看病不方便,便每月初一、十五背药葫芦骑毛驴下山巡诊。那毛驴是个早产儿,它母亲生下它便死去了,主人怕养不活它,想丢弃不管。高僧得知,将小毛驴抱到山上,用米汤把它喂活。毛驴个头不大,却长了一个“大门头”,人说这种驴极聪明极智慧。
了凡巡诊,天蒙蒙亮就出发。高僧骑驴,无需手握缰绳,稳坐驴背,仍能手持佛珠念经。毛驴四蹄撒欢,踏得山石“得得”脆响,人和驴都显出几分精神。
到了山下村庄,天正好大亮。病家主人早已在路口迎接。高僧下驴进屋,对病人望闻问切。主人回过身,将一捆鲜嫩青草恭恭敬敬放在驴面前,毛驴便很友好地望望主人,三缕二缕衔起而食,吃得优雅而且气质。吃饱了,高僧也正好从房中走出,主人千恩万谢,高僧双手合十作别,偏腿儿上驴又去了其他病家。
高僧了凡骑驴巡诊,救治山民无数,百姓无不感念他的恩德。有人提出在悬崖峭壁上为其开凿一块巨型“功德碑”,百姓闻讯,无不响应,纷纷倾囊捐款。了凡知道后,吓了一跳,喊声“罪过”,骑毛驴便去阻拦,好说歹说,乡亲们才作罢。
了凡有一嗜好——饮茶。高僧脱俗,饮茶也极讲究,他一年四季饮的都是绿茶。绿茶的香气最雅致,一壶开水冲进去,那墨绿色的茶叶打着旋儿舒展成一个个透明的气泡,一股幽香能感染一片天地。茶具是一盏成窑五彩小盖盅,雕镂奇绝,一色山水人物,并有草字图印,那是出家前病家送他的,已摩挲得通体发亮。过去,了凡一直用山上的泉水煮茶,后来换成了山下村庄的“龙眼井”水。了凡第一次接过病家递给他的“龙眼井”水便眼前一亮。病家把水倒得满满的,水高过杯口,光滑如披了一层缎子面。高僧道声“极品”,喝一口果真比山上泉水更加甘冽。自此之后,了凡便改用“龙眼井”水煮茶烧饭。
为了凡运水的便是那头大脑门毛驴。
了凡先是领着毛驴下山驮了几次水,然后便决定让毛驴单独去驮。
天未亮,高僧便起床打火烧饭,接着添草加料,把毛驴喂饱,而后在驴身上拴好水桶,目送毛驴下山。
这是毛驴第一次单独下山驮水。毛驢因主人对自己的信任而激动,打着响鼻儿一溜小跑,没多久便来到了井边。这时“龙眼井”边已聚集了三三两两打水的乡亲。老乡们见了毛驴独自下山,先是一阵惊讶,再望水桶,更为惊奇——桶里边竟放着两张烙饼。人们一下子明白了——高僧要用烙饼换水吃。人们争先恐后地为水桶灌满水,烙饼却没有留下,依旧让毛驴驮回去。高僧为乡亲们办了那么多好事,为他打水也要报酬么?
第二天,毛驴又来驮水,不过这次桶里的烙饼却变成了四张,乡亲们给桶灌满水后,依旧不肯把烙饼留下,毛驴便原地打转怎么轰也不走。一老人说:“他一准是上次驮回了烙饼,挨了大师的责怪”。人们只好留下烙饼,毛驴欢快地打个响鼻儿,立即转身上了山。
这以后,毛驴每天都在大清早儿下山,用烙饼换水,谁第一个见到毛驴,谁便拿走烙饼,然后负责给水桶灌水。
毛驴驮水,一直持续了二十年。这天早晨,天上下起了白毛雪。毛驴又下了山,然而身上不见了水桶和烙饼。毛驴见到乡亲们,仰天大叫,四蹄刨击地面,一脸的焦躁与不安。乡亲们心里咯噔一下子,忙朝山上奔……入寺庙进禅房,见了凡已经坐化了,眼前一盏茶水,也已冰凉。
乡亲们含着泪把毛驴拉下山。大伙一商议,决定轮流养护它,每家一月。到了新家,毛驴拉磨驮柴,任劳任怨。当然,有一件事乡亲们谁都不会忘记,那便是户与户交接时,新主一定会和毛驴一起上山,在高僧墓前敬献一杯“龙眼井”茶。
穿过的衣服
先生去世两年了,但夫人哀伤的程度并未减轻多少。先生是个爽朗人,善拉胡琴,每天都要为夫人拉上几段,厅堂里便终日琴声袅袅着,这时候夫人便像个小女孩般双手托腮静听。如今先生走了,厅堂就显得寂寥起来。
先生与夫人情深意笃,先生患痨病去世后,夫人悲痛万分,想随夫而去,但想起腹中的胎儿,终究还是哀伤着活过来了。
儿子出生后,多少给夫人带来了些欢乐,但那哀伤却并未完全抹平。想念先生的时候,夫人便拿出先生穿过的衣服一件件抚摸,而后贴在脸上,直到把衣服捂热了,才又重新叠好放到衣柜里。
儿子六岁了,该是学习启蒙的时候了。几天前,夫人让女佣张妈托人找教书先生。这时正好张妈进了门,夫人便问道:“先生请的怎么样了?”
张妈说:“请到了,是个秀才,姓王,三十多岁,满肚子学问,只是……”张妈欲言又止。
夫人说:“有什么问题吗?”
张妈低声说:“先生去年丧妻,无儿无女,无牵无挂,按理说住到咱家教小少爷,最好不过。可是……”
夫人说:“孤男寡女么?怕人说闲话?其实,只要我身子正,又怕什么呢。再说,不是还有您呢么!”
张妈一拍手,说:“这就好了,倒是我小心眼儿。”
王先生被请来了。先生温文尔雅。夫人问了他一些话,先生如实答了。就在王先生转身出门的一刹那,夫人心中忽然一颤——这背影是多么熟悉呀!
先生被安排在了西跨院。
王先生对小少爷教授得极是认真。小少爷的学业也就一天天进步,夫人自然很高兴。
王先生除了教学,自己也用功,所以他总是睡得很晚,在灯下读书,累了便在院中散步,在月光下背诵一些清清爽爽的诗句。 这晚,月光很好。王先生又在院中背诗了。此时,夫人正拿出先生的衣服一件件抚摸,一件件贴在脸上。听到王先生的读书声,夫人站起身,却又坐下了,而后再站起身,犹豫了一下,最终走出门,悄悄走向西跨院。透过花墙望去,此时先生正好给了夫人一个背影,那背影清瘦修长,与丈夫的背影竟是惊人的相似。夫人痴痴地望着这背影,眼中透出了泪水。
第二天,夫人依旧起了大早儿。她把先生穿过的衣服都拿出来,铺了一床,接着一件件抚摸。她守着这些衣服,坐了半天。
天黑了,掌了灯。夫人叫来张妈说:“把王先生请过来吧。”
张妈迟疑了一下,去了。不一会儿,王先生进了门。夫人说:“张妈您别走,我有事要说。”
夫人起身柔声说:“这些日子让先生受累了。”
王先生躬身说:“应该。只是王某才疏学浅,真怕误了少爷的前程。”
夫人說:“先生客套。能遇到先生这样的恩师,是我儿子的造化。”
夫人拿起一件衣服,对王先生说:“先生,您知道,我家相公,几年前就去世了。这些衣服全是他穿过的,放着也没用,先生若不嫌弃,不妨穿起来,只是让先生穿旧衣服,委屈先生了。先生若不高兴,就当我没说。”
先生还没来得及开口,张妈却急了:“太太,这些衣服可是您的宝贝。”
夫人止住张妈,静静地望着先生。先生说:“岂敢,感谢太太还来不及呢!”说着伸出双手恭恭敬敬接了衣服就要离开。夫人却说:“先生可否现在就穿起来,让我看看是否合身?”
先生便将衣服穿在身上,在二人面前转了一圈。
张妈说:“合身呢!只是袖子短了一些。先生胳膊长,手长过膝,有福呢!”
夫人说:“先生转过身去再让我们看看后面。”
先生就缓缓转过身去,那背影就又呈现在了夫人面前。
此时烛光摇曳,撒了一屋的蒙眬,似真似幻之间,夫人仿佛又看到了丈夫……
这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夫人便送先生一件衣服,总要先生当即穿起来,总要先生转过身去,在烛光中望那熟悉的背影。
先生的衣服送完了。
有一天,先生对夫人说:“您给我做件新衣服吧。”说罢脸一红。
夫人就一愣,想:让先生穿旧衣服,先生终究还是挑礼了。夫人便满脸愧疚地答应。
夫人从涞阳最好的布店买来上好的绸缎,在张妈的帮助下为先生缝了一件新袍子。
那晚,先生穿上了新袍子,他舒展双臂转了一圈,最后给了夫人一个背影,说:“这衣袖加长了。”
忽然,先生转过身来,双目凝视着夫人说:“人不能总生活在回忆中。”
夫人一怔。
先生说:“你该有新的生活。”
夫人眼圈一红。
先生又扬扬胳膊,说:“一看就知道您是在用心给我做衣服呢。我胳膊长,所以便加长了衣袖。这说明从你做这件衣服的时候,我已经走进了你的心。”王先生红着脸说:“我……不能总当衣服架子吧。”
“扑”地一声,蜡烛爆出了一个火花,张妈顺势拨大了火苗,厅堂里顿时明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