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茶(外一篇)

来源 :东风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43532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三坡境内有一高山,悬崖陡壁,状如斧劈。山顶有一平台,台上曾建有一娘娘庙。据说建此庙时因山高路远,建筑材料难以运送上山,有人便想出用山羊驮运的高招。将附近村庄山羊集中起来,在每只羊身上拴几块砖瓦,成千上百的山羊边啃食青草边朝山顶进发,远远望去,整个大山犹如下了一层雪,很是壮观。
  经过几百年的风吹雨打,娘娘庙越发变得残破,驻僧也换了一茬又一茬,到清朝光绪年间,只剩一高僧在此修行。高僧法号了凡,已年近八旬,但仍精神矍铄,腰身板直。了凡高僧出家前乃是一名医,本就心地善良,出家后更加仁慈,经常义务为百姓治病。他怕乡亲们到山上看病不方便,便每月初一、十五背药葫芦骑毛驴下山巡诊。那毛驴是个早产儿,它母亲生下它便死去了,主人怕养不活它,想丢弃不管。高僧得知,将小毛驴抱到山上,用米汤把它喂活。毛驴个头不大,却长了一个“大门头”,人说这种驴极聪明极智慧。
  了凡巡诊,天蒙蒙亮就出发。高僧骑驴,无需手握缰绳,稳坐驴背,仍能手持佛珠念经。毛驴四蹄撒欢,踏得山石“得得”脆响,人和驴都显出几分精神。
  到了山下村庄,天正好大亮。病家主人早已在路口迎接。高僧下驴进屋,对病人望闻问切。主人回过身,将一捆鲜嫩青草恭恭敬敬放在驴面前,毛驴便很友好地望望主人,三缕二缕衔起而食,吃得优雅而且气质。吃饱了,高僧也正好从房中走出,主人千恩万谢,高僧双手合十作别,偏腿儿上驴又去了其他病家。
  高僧了凡骑驴巡诊,救治山民无数,百姓无不感念他的恩德。有人提出在悬崖峭壁上为其开凿一块巨型“功德碑”,百姓闻讯,无不响应,纷纷倾囊捐款。了凡知道后,吓了一跳,喊声“罪过”,骑毛驴便去阻拦,好说歹说,乡亲们才作罢。
  了凡有一嗜好——饮茶。高僧脱俗,饮茶也极讲究,他一年四季饮的都是绿茶。绿茶的香气最雅致,一壶开水冲进去,那墨绿色的茶叶打着旋儿舒展成一个个透明的气泡,一股幽香能感染一片天地。茶具是一盏成窑五彩小盖盅,雕镂奇绝,一色山水人物,并有草字图印,那是出家前病家送他的,已摩挲得通体发亮。过去,了凡一直用山上的泉水煮茶,后来换成了山下村庄的“龙眼井”水。了凡第一次接过病家递给他的“龙眼井”水便眼前一亮。病家把水倒得满满的,水高过杯口,光滑如披了一层缎子面。高僧道声“极品”,喝一口果真比山上泉水更加甘冽。自此之后,了凡便改用“龙眼井”水煮茶烧饭。
  为了凡运水的便是那头大脑门毛驴。
  了凡先是领着毛驴下山驮了几次水,然后便决定让毛驴单独去驮。
  天未亮,高僧便起床打火烧饭,接着添草加料,把毛驴喂饱,而后在驴身上拴好水桶,目送毛驴下山。
  这是毛驴第一次单独下山驮水。毛驢因主人对自己的信任而激动,打着响鼻儿一溜小跑,没多久便来到了井边。这时“龙眼井”边已聚集了三三两两打水的乡亲。老乡们见了毛驴独自下山,先是一阵惊讶,再望水桶,更为惊奇——桶里边竟放着两张烙饼。人们一下子明白了——高僧要用烙饼换水吃。人们争先恐后地为水桶灌满水,烙饼却没有留下,依旧让毛驴驮回去。高僧为乡亲们办了那么多好事,为他打水也要报酬么?
  第二天,毛驴又来驮水,不过这次桶里的烙饼却变成了四张,乡亲们给桶灌满水后,依旧不肯把烙饼留下,毛驴便原地打转怎么轰也不走。一老人说:“他一准是上次驮回了烙饼,挨了大师的责怪”。人们只好留下烙饼,毛驴欢快地打个响鼻儿,立即转身上了山。
  这以后,毛驴每天都在大清早儿下山,用烙饼换水,谁第一个见到毛驴,谁便拿走烙饼,然后负责给水桶灌水。
  毛驴驮水,一直持续了二十年。这天早晨,天上下起了白毛雪。毛驴又下了山,然而身上不见了水桶和烙饼。毛驴见到乡亲们,仰天大叫,四蹄刨击地面,一脸的焦躁与不安。乡亲们心里咯噔一下子,忙朝山上奔……入寺庙进禅房,见了凡已经坐化了,眼前一盏茶水,也已冰凉。
  乡亲们含着泪把毛驴拉下山。大伙一商议,决定轮流养护它,每家一月。到了新家,毛驴拉磨驮柴,任劳任怨。当然,有一件事乡亲们谁都不会忘记,那便是户与户交接时,新主一定会和毛驴一起上山,在高僧墓前敬献一杯“龙眼井”茶。
  穿过的衣服
  先生去世两年了,但夫人哀伤的程度并未减轻多少。先生是个爽朗人,善拉胡琴,每天都要为夫人拉上几段,厅堂里便终日琴声袅袅着,这时候夫人便像个小女孩般双手托腮静听。如今先生走了,厅堂就显得寂寥起来。
  先生与夫人情深意笃,先生患痨病去世后,夫人悲痛万分,想随夫而去,但想起腹中的胎儿,终究还是哀伤着活过来了。
  儿子出生后,多少给夫人带来了些欢乐,但那哀伤却并未完全抹平。想念先生的时候,夫人便拿出先生穿过的衣服一件件抚摸,而后贴在脸上,直到把衣服捂热了,才又重新叠好放到衣柜里。
  儿子六岁了,该是学习启蒙的时候了。几天前,夫人让女佣张妈托人找教书先生。这时正好张妈进了门,夫人便问道:“先生请的怎么样了?”
  张妈说:“请到了,是个秀才,姓王,三十多岁,满肚子学问,只是……”张妈欲言又止。
  夫人说:“有什么问题吗?”
  张妈低声说:“先生去年丧妻,无儿无女,无牵无挂,按理说住到咱家教小少爷,最好不过。可是……”
  夫人说:“孤男寡女么?怕人说闲话?其实,只要我身子正,又怕什么呢。再说,不是还有您呢么!”
  张妈一拍手,说:“这就好了,倒是我小心眼儿。”
  王先生被请来了。先生温文尔雅。夫人问了他一些话,先生如实答了。就在王先生转身出门的一刹那,夫人心中忽然一颤——这背影是多么熟悉呀!
  先生被安排在了西跨院。
  王先生对小少爷教授得极是认真。小少爷的学业也就一天天进步,夫人自然很高兴。
  王先生除了教学,自己也用功,所以他总是睡得很晚,在灯下读书,累了便在院中散步,在月光下背诵一些清清爽爽的诗句。   这晚,月光很好。王先生又在院中背诗了。此时,夫人正拿出先生的衣服一件件抚摸,一件件贴在脸上。听到王先生的读书声,夫人站起身,却又坐下了,而后再站起身,犹豫了一下,最终走出门,悄悄走向西跨院。透过花墙望去,此时先生正好给了夫人一个背影,那背影清瘦修长,与丈夫的背影竟是惊人的相似。夫人痴痴地望着这背影,眼中透出了泪水。
  第二天,夫人依旧起了大早儿。她把先生穿过的衣服都拿出来,铺了一床,接着一件件抚摸。她守着这些衣服,坐了半天。
  天黑了,掌了灯。夫人叫来张妈说:“把王先生请过来吧。”
  张妈迟疑了一下,去了。不一会儿,王先生进了门。夫人说:“张妈您别走,我有事要说。”
  夫人起身柔声说:“这些日子让先生受累了。”
  王先生躬身说:“应该。只是王某才疏学浅,真怕误了少爷的前程。”
  夫人說:“先生客套。能遇到先生这样的恩师,是我儿子的造化。”
  夫人拿起一件衣服,对王先生说:“先生,您知道,我家相公,几年前就去世了。这些衣服全是他穿过的,放着也没用,先生若不嫌弃,不妨穿起来,只是让先生穿旧衣服,委屈先生了。先生若不高兴,就当我没说。”
  先生还没来得及开口,张妈却急了:“太太,这些衣服可是您的宝贝。”
  夫人止住张妈,静静地望着先生。先生说:“岂敢,感谢太太还来不及呢!”说着伸出双手恭恭敬敬接了衣服就要离开。夫人却说:“先生可否现在就穿起来,让我看看是否合身?”
  先生便将衣服穿在身上,在二人面前转了一圈。
  张妈说:“合身呢!只是袖子短了一些。先生胳膊长,手长过膝,有福呢!”
  夫人说:“先生转过身去再让我们看看后面。”
  先生就缓缓转过身去,那背影就又呈现在了夫人面前。
  此时烛光摇曳,撒了一屋的蒙眬,似真似幻之间,夫人仿佛又看到了丈夫……
  这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夫人便送先生一件衣服,总要先生当即穿起来,总要先生转过身去,在烛光中望那熟悉的背影。
  先生的衣服送完了。
  有一天,先生对夫人说:“您给我做件新衣服吧。”说罢脸一红。
  夫人就一愣,想:让先生穿旧衣服,先生终究还是挑礼了。夫人便满脸愧疚地答应。
  夫人从涞阳最好的布店买来上好的绸缎,在张妈的帮助下为先生缝了一件新袍子。
  那晚,先生穿上了新袍子,他舒展双臂转了一圈,最后给了夫人一个背影,说:“这衣袖加长了。”
  忽然,先生转过身来,双目凝视着夫人说:“人不能总生活在回忆中。”
  夫人一怔。
  先生说:“你该有新的生活。”
  夫人眼圈一红。
  先生又扬扬胳膊,说:“一看就知道您是在用心给我做衣服呢。我胳膊长,所以便加长了衣袖。这说明从你做这件衣服的时候,我已经走进了你的心。”王先生红着脸说:“我……不能总当衣服架子吧。”
  “扑”地一声,蜡烛爆出了一个火花,张妈顺势拨大了火苗,厅堂里顿时明亮起来。
其他文献
诗林纵笔尽颂扬,  承教学歌鹤发郎。  史实欠缺说典故,  古文半懂讲对仗。  拼音绕嘴别平仄,  炼句精心点情觞。  更深频修明日稿,  不惜耽误妙华章。
期刊
十堰郧阳岛上看翠微  浩淼空天带斜晖,  郧阳岛上看翠微。  源源铁马扬鞭去,  点点渔舟唱晚归。  数丛芦苇群鸟散,  一江碧浪两鸢飞。  欣然举目觅佳境,  往返流连独忘机。  念奴娇·十堰滨江新区畅怀  郧阳桥上,  望江贯秦楚,  滋生万物。  毓秀钟灵藏宝地,  唯有山青江碧。  鱼跃鸢飞,  水面似镜,  映白云如雪。  一江南北,  曾出多少豪杰。  正遇盛世昌明,  东风送暖,  
期刊
圈子里的人只要见到刘东生,一开口,都是同一句话:这么大个老板,还自己开车,不会是请不起司机吧!听多了,有点无言以对了。刘东生决定雇请一个司机,于是,在网上挂了一个招聘启事。  刘东生之所以迟迟没有雇请司机,不是舍不得那两个钱,而是因为他蛮喜欢自己开车。他从小就恋上了汽车,尤其喜欢小轿车。他知道,坐小轿车的都是一些大人物,因此,他觉得小轿车蛮神秘,蛮威风。他没有坐过小轿车,不知道坐小轿车是啥滋味,很
期刊
翻开中国近代史,三座大山,黑暗深重,积贫积弱,所有旧式民主革命,不能拯救中国于黑暗,人民于水火。  唯有中国共产党,掌握马列,发动人民,武装斗争,艰苦卓绝前赴后继,终于迎来红日出东方,人民站起来。  改革开放卅六年,吸引外资,融入国际,转换机制,国力强盛人民幸福,才有太平盛世安乐日,灿烂艳阳天。  二轮改革深水区,收入陷阱,贫富不均,环境恶化,美日同盟遏制中国,还有千般困难万般险,恶浪大于山。  
期刊
很久没有这样悠然自得地信步在街头,放眼望去,马路上、街道上一派繁荣的景象,偶尔能看到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出五彩斑斓的各种形状,然后转瞬即逝在黑暗的夜空,如同张大嘴巴,想要感叹,却没来得及抒发,随即被下一个表情替代淹没,如同2015年虽已悄然到来,可我还没有准备好就猝不及防地四十出头了。  女儿在身旁说:“妈妈,你的理想是什么?你希望新的一年怎样度过?”,我哑然……“年年花相似,岁岁人不同”。想起这
期刊
汽车总装配厂电工班的陈丽因急性阑尾炎发作,住进了医院,正是月底抢任务的节骨眼上。躺在医院里的陈丽,还惦记着汽车生产线上自己的那点活,正在病床上七思八想的时候,班长赵姐手捧着一束鲜花来看她了。赵姐给陈丽带来了车间领导和班组姐妹对她的问候,还告诉她大家正在齐心协力赶进度,完成这个月的装车任务没有问题。要她在医院安心养好病。临走,赵姐特意交代:鲜花是李艳托她送来的。  送走了赵姐,陈丽对着这束鲜花发起了
期刊
有时候夜里醒来,听到时钟“嘀嗒、嘀嗒”的走动声,并没有感到岁月匆匆。直到这一分一秒积攒到年末,突然便生出慌张来,这一年又过去了。  这一年,开始有了对年龄的惶恐。人到中年,虽然心理年龄还年轻,而实际年龄掩盖不了映在脸庞无法假装。世上谁能拒绝衰老呢,便也就顺其自然地接受了,接受了这个年龄的外表,也接受这个年龄的内涵,对无奈的事学会忍耐,耐得住寂寞,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对对自己好的人好。  每个人生活之
期刊
“熊猫”师傅是个一线工人,他个子矮而敦实,性情憨厚,动作迟缓,像极了大熊猫,因此工友们便送他这个绰号。  “熊猫”师傅待人真诚友善,因而在车间里人缘很好。  一次,车间里的电工钱师傅在一次接线中一不留神从梯子上摔了下来,正好落在“熊猫”师傅工位的旁边,他立即与工友们把钱师傅抬着送往医院的急救室抢救。  接下来,车间主任提出要找人陪床,陪床这个活儿比当工人轻松些,工资、奖金一分钱不少,可是得熬夜陪伴
期刊
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个会先到,赶紧地生活,说想说的话,做想做的事。我为自己代言,我爱生活,爱值得爱的人。  即使没有人给我鼓掌,我也要优雅地谢幕,感谢自己的真诚付出。在路上,我一直很努力,热爱生活,认真工作。虽然有些失望,但依然不后悔一直追求做更好的自己。心灵鸡汤喝了很多,还是很喜欢言简意赅的话语,女人要活得精致些,不断地修炼自己,做有骨气、有才气、大气的女人。  我为自己代言。我没有傲气,却有着傲
期刊
你永远不知道一小时后是什么。  如果前一小时你喝的是一杯咖啡而不是一杯牛奶,那么接下来你的时间便会有所不同。如果你前一刻钟看的是篇社论而不是一段笑话,那么接下来你的意识流也会有所不同。如果你前一秒并没有做前一秒所做的事,你能保证时间会按照那前一秒设置的轨迹前行吗?然而就算你的每一小时、每一刻钟、每一秒都照着所谓的逻辑顺序进行,未来仍以光的速度随机翻动幻灯片,而你的下一刻就是下一刻的秒针所郑重地指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