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杀菌剂对党参根腐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来源 :南方农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engwujiu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筛选党参根腐病最佳抑菌化学药剂,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选择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噁霉灵、十三吗啉、噻呋酰胺、福美双6种常见杀菌剂,每种药剂设置5个浓度梯度,开展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研究其菌落生长及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十三吗啉、甲基硫菌灵对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苯醚甲环唑、噁霉灵、噻呋酰胺能有效减少病菌色素分泌。十三吗啉、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对党参根腐病菌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0.46×10-3、 0.852×10-3、1.31×10-3 g·L-1;福美双、噁霉灵对其抑制作用稍弱,EC50分别为154.99×10-3、435.31×10-3 g·L-1。噻呋酰胺对该病菌基本没有抑制效果。
  关键词 党参根腐病;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
  中图分类号:S435.67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5.007
  药材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的干燥根,功效与人参相似,为常用药材。党参味甘性平,入脾、肺經,是补气养血的常见药材。随着党参种植面积的持续扩大,部分地区连作重茬等,病害问题已逐渐成为影响党参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根腐病是发生最为常见且严重的病害[1],根腐病菌的厚垣孢子抗逆性强,在无寄主存在时也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导致发生愈加严重。党参根腐病于4月中下旬发生,平均病株率相对较低,在8月病株率最高。早期发病时,侧根表面或下部须根初现褐色小斑点,轻度腐烂,随后逐渐蔓延到主根,根部自下向上逐步腐烂,出现黑褐色水渍状病斑。发病后,地上部茎和叶随着根的腐烂由下而上逐渐变黄,以致枯死。如发病较晚,秋后剩下部分多为半截参。次年春天,留下的半截参虽可发芽出苗,但不久便会继续腐烂,地上部叶片也相应变黄,逐渐枯死[2]。根腐病常常导致党参产量下降,质量变劣,有的甚至完全失去药用价值,给药农造成极大损失。根腐病菌的小种较多,各地区的发生及防控各有差异,尤其重庆气候湿润,更适合党参根腐病的发生,导致目前重庆党参根腐病的防控难度较大。本文针对重庆地区分离出的致病菌进行最佳抑菌剂的筛选试验,希望筛选出较为理想的防治杀菌剂,为该病的综合防控提供一定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菌株
  从重庆奉节党参(川党参 Codonopsis tangshen Oliv.)种植基地采集的根腐组织上分离所得菌株,本文编号为P5。
  1.1.2  供试杀菌剂
  此次试验选取市面上常见的,可用于防治根腐病的6种杀菌剂(见表1)。
  1.1.3  培养基
  马铃薯琼脂培养基(简称PDA):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琼脂17 g,蒸馏水1 L。
  清水琼脂培养基(简称WA):琼脂30 g,蒸馏水1 L。
  1.2  试验方法
  1.2.1  菌株分离
  组织分离:将生病根部切成约5 cm长的小段,浸泡于75%酒精中约30 s后,在0.1%升汞水溶液中浸约1 min,后用无菌水换洗3次,放在干燥的无菌纸上吸干水分后,用灭菌手术刀在病害标本病健交界处切取边长为3 mm左右的立方块组织,并将其移置于PDA培养基平板中央,将培养皿倒置于25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5 d后观察。
  单孢分离: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无菌手术刀将WA平板切成边长约为1.0 cm×2.0 cm的块状,放置在灭菌载玻片上,并将其平均切成8块0.5 cm×0.5 cm的小块。使用针灸针沾取根腐病菌分离物,连续在8块WA平板上各轻触1下,随后在4×10倍显微镜下观察孢子。最后将沾有单孢的琼脂块,转移至PDA中央,倒置于25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保存备用。
  1.2.2  含毒介质制备
  将供试杀菌剂按照表2对应的质量浓度配置成不同浓度含毒培养基,以无杀菌剂加入的PDA平板作为对照[3]。每皿培养皿倒入20 mL培养基,每个杀菌剂浓度5个重复。
  1.2.3  不同化学杀菌剂对党参根腐病病原菌菌落生长的抑制作用
  菌丝生长速率法:使用直径为5 mm的无菌打孔器在菌落样本边缘处打下菌饼[3]。取菌饼移入对应培养基中心位置,使用封口膜密封培养皿边缘使之隔绝污染,用标签作相对应标记,将平板放置于25 ℃恒温条件下培养。接种后,在培养第3 d、5 d、7 d时,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并按照如下公式,计算6种杀菌剂对应的抑制生长率。
  [抑制生长率=(1-处理菌落直径-菌饼直径对照菌落直径-菌饼直径)×100%]
  1.2.4  数据整理
  以杀菌剂质量浓度的对数值为x,抑制率值为y,使用Excel进行回归分析,得毒力回归方程y=ax+b,求出决定系数(R2)及EC50。使用DPS 9.01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杀菌剂处理P5后菌落生长情况
  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处理下,6种不同药剂对P5菌落的生长抑制作用有明显影响。十三吗啉、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福美双对P5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噁霉灵对其抑制作用稍差,噻呋酰胺对其抑制作用不明显。其中十三吗啉、甲基硫菌灵明显优于其他杀菌剂的处理,实际观察发现,这两种杀菌剂处理下的P5菌落生长边缘不平整,说明菌丝的生长受到较大阻碍。其余菌落边缘生长平滑,说明其余4种杀菌剂对菌丝的生长形态没有太大影响。此外,从各菌落培养基颜色来看,各杀菌剂对P5分泌色素的能力有一定影响。十三吗啉、甲基硫菌灵处理下的菌落培养基颜色偏红且较深,说明药剂并未过多减少其色素的产生。福美双处理下的菌落培养基稍红但颜色较浅,说明该药较前两种药剂,对其色素的分泌起到了更大程度的抑制。苯醚甲环唑、噁霉灵、噻呋酰胺处理下的菌落培养基颜色几乎没有变化,说明3种药剂较好地抑制了P5分泌色素。   2.2  生长速率法测定各杀菌剂的抑制作用
  从表3可以看出,各药剂的EC50值差异较大,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十三吗啉对P5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优于其他几种杀菌剂,说明P5对这几种杀菌剂更为敏感,其中十三吗啉的抑制作用最好。福美双、噁霉灵对P5的生长抑制作用稍弱,但其用量也低于生产上常规剂量,说明其抑制效果也较好。而24%噻呋酰胺的EC50值高达55 258.62×10-3 g·L-1,抑制效果不明顯。
  从表4置信区间数据可以看出,苯醚甲环唑和十三吗啉、甲基硫菌灵和十三吗啉对P5的生长抑制作用差异不显著,其余各药剂相互间对P5的生长抑制作用的差异显著,说明药剂间的抑制作用差异明显。
  比较组别中:1. 苯醚甲环唑,2. 噁霉灵,3. 甲基硫菌灵,4. 噻呋酰胺,5. 福美双,6. 十三吗啉
  3  讨论
  本文的毒力回归方程能够有效地反映出不同浓度的杀菌剂与抑制菌落生长的关系,本次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党参根腐病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党参根腐病病菌P5的抑制作用由强到弱顺序为十三吗啉>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福美双>噁霉灵>噻呋酰胺。十三吗啉、甲基硫菌灵对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苯醚甲环唑、噁霉灵、噻呋酰胺能有效减少病菌色素分泌。十三吗啉、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对P5生长抑制作用最好,噁霉灵、福美双对P5生长抑制作用稍弱;噻呋酰胺抑制效果最差,在生产上不作推荐。
  十三吗啉、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福美双、噁霉灵这5种杀菌剂均有抗菌谱较广、高效、低毒的特点,对本试验中的病菌P5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建议生产上可多种杀菌剂交替使用,以有效控制党参根腐病害,防止病原菌对某种单一试剂产生抗药性。
  室内药剂筛选试验结果仅代表药剂与病原菌直接接触时,药剂对病原菌生长的抑制效果,而药剂在田间对病害的实际防治效果还与药剂作用机理、施药方式、施药天气状况等因素有关。下一步可选用在室内毒力测定中对党参根腐病病菌抑制效果较好的杀菌剂进行后续试验。
  参考文献:
  [1] 孙新荣,仲彩萍,张西梅,等.甘肃定西地区党参根腐病病原鉴定与防治研究[J].植物保护,2020,46(5):290-297.
  [2] 余中莲,雷美艳,蒲盛才,等.重庆党参真菌病害种类调查及病原鉴定[J].中药材,2015,38(6):1119-1122.
  [3] 陈雨姗,尹群,王杰,等.红花玉兰根腐病化学防治药剂的室内筛选及毒力测定[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0,48(9):107-113.
  (责任编辑:丁志祥)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改进并规范瓦尔岗七星椒提纯复壮体系,保持该品种的优良性狀,按照单株选择、株行选择、株系初选、株系复选、品系比较的方法,对瓦尔岗七星椒进行提纯与复壮。试验结果:瓦尔岗七星椒经过提纯复壮,选育出的育种家种子纯度达到了98.70%,且具备良好的遗传性状,其株高、分枝数、果长、横径、单果重、单株产量都较未提纯株系有所增加,增产效果明显(增产39.35%~52.07%),发病率显著降低,抗病力增强
摘 要 稻鸭共作是实现水稻病虫害防控化学农药减施的一项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种养模式。为探明稻鸭共作模式对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稻鸭共作和单一种植水稻两种模式下的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稻鸭共作对水稻重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福寿螺的发生有抑制作用,其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福寿螺发生数量显著低于对照区;稻鸭共作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田间蜘蛛和稻红瓢虫等天敌的数量;但对稻
现代社会所谓的文明和进步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在和传染性疾病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可以说是传染性疾病塑造了现代社会文明。1973年以来,新发现的病原微生物有近40种,这些病原体引起当时所谓新现传染病有的引起局部的或一过性危害,有的则不断蔓延成为世界性问题,其中原因既包括病原体本身的特点也不排除人类行为的作用。现在,COVID-19疫情还远没有结束,经历此次疫情,我们体验了从盲目忽视、莫名惶恐到理性防控、养成习惯。目睹了此次疫情在中国的演变和世界疫情的发展,我们不仅认识到医学微生物学作为医学生培养的主干课程
目的研制医学生对附属医院的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通过实际调查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和问卷的修正,为医学教育满意度测量提供可靠的工具。方法检索2014-2020年间相关文献,选择可用于客观反映/评价教学质量或满意度的指标,组织问卷小组进行讨论,形成初稿。以在附属医院在读理论课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使用自制问卷对随机抽取的58名学生进行预调查。问卷的同质性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因素负荷量、相关分析法和主成分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经文献检索、讨论,初步确定包括针对课程体系、教学过程、教学管理服务、硬件设施、
摘 要 为探讨镉对甜高粱种子萌发的影响,以辽甜1号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镉胁迫下的甜高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甜高粱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随镉胁迫浓度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都在T2处理时表现为最大;镉会抑制甜高粱幼苗的根和芽生长,镉胁迫浓度增加,抑制作用显著增强,且对根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芽长;甜高粱种子根、芽的耐性指数均随镉胁迫浓度增加而显著降低,且根耐
摘 要 对46篇摘薹试验文献的产量、植株性状、经济效益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油菜摘薹对菜籽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不同试验不同处理中有的增产有的减产,油菜摘薹平均每公顷菜籽产量为2 350.71 kg,与不摘薹平均产量(2 412.60 kg)相比,减产不明显;油菜摘薹作蔬菜食用,每公顷菜薹产量最高可达8 289.45 kg,最低为945.75 kg,平均为3 609.10 kg;油菜摘薹每公顷
以1958年我国细菌学家余氵贺教授、2019年上海噬菌体与耐药研究所采用噬菌体治疗耐药菌感染的实例,讲解噬菌体对细菌的作用机制及噬菌体治疗细菌感染的临床应用,同时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故事的真实性、科学性、哲理性及社会性等,既是理论知识的重要佐证,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要素,做到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的“双赢”,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的。
摘 要 为了提高江苏地区早熟梨生产及食用安全水平,推动早熟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在分析早熟梨产区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的基础上,从健身栽培管理、休眠期重点农业防控、6个生长期病虫预防及科学用药等方面介绍了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要点。  关键词 早熟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  中图分类号:S661.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5.0
摘 要 为了解三峡水库干流重庆段经济鱼类组成现状,2019年夏秋季在巴南区木洞镇、涪陵区城区、万州区城区、巫山县城区开展了渔获物调查,共收集到鱼类1 495.84 kg、28 456尾,隶属6目23科75种。有15个优势种,其中鳙优势度最高(IRI为26.82%),光泽黄颡鱼、蛇鮈、短颌鲚、鲢、似鳊IRI均超过10%;单船渔获量为9.43 kg/(船·天),高于完全蓄水初期的水平。总体而言,库区渔
摘 要 纳米金属氧化物是指粒径达到纳米级的氧化物。纳米金属氧化物粒径小,易被植物吸收,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纳米金属氧化物对植物的影响效果与其种类、处理浓度、粒子直径及植物类型有关。为探明纳米金属氧化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系统总结纳米金属氧化物对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包括对植物光合作用、抗逆指标、养分吸收、遗傳等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纳米金属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