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加强技工学校的师德管理

来源 :商情·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jnqejbr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品格是教师品格的折光,技工学校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管理,使每一个教师都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师德管理;职业道德;道德品质;教书育人;敬业乐业;职业意志;职业责任;道德修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推动下,特别是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给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国的挑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要面向世界与国际教育接轨,这需要我们对师德及师德管理进行深入的探讨,才能更好地结合时代的特点、专业特色、发展目标,培养造成一支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率先垂范、教书育人,并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实现自身的办学目标,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1 当前师德现状及其原因探析
  
  目前存在着小部份教师教职业意识谈化,职业位置模糊,职业行为缺失,以及由此引起的奉献精神衰落和不负责的倾向。依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技工学校中存在小部份教师教师的兴趣和关注发生了偏移,他们把的时间和精力重点放在了自己业余的兴趣和爱好上,忽视了自己本身所从事的职业的重要性,把教学放在次要位置上。第二。有些教师没有把教书育人视为自己的本分和义务,课前不备课,敷衍了事,不主动了解学生需求,墨守成规,不改进教学方法。第三,有些教师职业观念模糊,工作目标不明确,把精力转向第二职业,不安心从教,这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学校的凝聚力。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目前这种师德水平的下滑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在市场经济的利润效益原则和竞争原则的综合作用下,受拜金主义的影响,使得少数教师出现奉献精神下滑和职业倦怠,开始以新的价值参照系统衡量与自己有关的利益分配,改变过去那种以追求精神价值为主的价值取向,对社会长期以来赋予教师的角色即“灵魂的工程师”等产生了疑惑。
  第二,教师职业的声望的降低。职业声望是人们对一种职业的总体评价,极大地影响从事这种职业的人的工作态度和热情。技工学校教师的职业声望相对不高,在一定程度上挫伤教师的职业情感,从而在无形中使教师降低对自身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的追求。
  第三,师德管理观念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要。我国教育管理实践中,教育商业化倾向日益明显,学校管理视经济效益第一,而相比之下的师德建设和师德管理却被淡化和忽视。其结果是长期以来关于师德行为的督导与管理一直没有完整的制度、措施和方法。
  在这三点当中,“师德管理观念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要”这点最为重要。在当前的技工学校中这方面的管理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 师德管理的意义
  
  2.1 教师实施教育影响的前提。
  2.1.1 教育是塑造人格的事业。人们常说: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品格是教师品格的折光。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克服消极的人格特征,做到处处是模范,事事是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塑造学生。古今中外优秀教育家,如孔子、陶行知等人,都十分注重倡导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模范品行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2.1.2 教师道德对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技工学校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他们正处于道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而往往从教师在教育过程是表现出来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中,汲取是非、善恶观念。
  2.1.3 对社会道德风气的影响作用。教师道德不仅能够影响学生,而且对社会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对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的。一是通过学生影响社会。二是通过教师亲自参加社会活动而影响社会。三是教师的个人道德品质对家庭、亲戚、邻居的影响。
  2.2 教师教学质量的保证。
  2.2.1 指导教师正确处理利益关系。我们知道,在教师的教育活动实践中,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等,对教师的行为起着很大的规范和调节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各种矛盾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可能指导教师的一切活动。这要求有一种更灵活有效的,无时无地不在的知道原则,它既应当来自教师密切合作的交往的人,又应当来自教师本身。这就是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是指导和评判教师教育行为“善”和“恶”,指导教师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调节好人与人之间的内心标准,它对教育行为的作用是通过“社會舆论”和教师“内心信念”来进行的。
  2.2.2 确立教师威信,有利于教师活动开展。一个教师的道德品质愈是高尚,愈能严格要求自己,他的威信愈高。一个有道德责任心的教师,不仅要以身作则,使自己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还要勤于钻研科学文化知识,注意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全面树立自己的教育威信。否则,如果教师自己对知识浅尝辄止,满足于“半瓶水”,你要求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就会失去感召力。
  2.3 教师自我完善的动力。教师职业决定了教师始终处于为人师表的地位,这种为人师表的地位使得教师形成了强烈的自尊要求,于是,会促使他们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2.4 教师敬业乐业的基础。
  2.4.1 培养高尚的职业情操。教师是否忠于职守,能否将自己的全部知识、智慧乃至整个身心奉献给教书育人的平凡事业,取决于教师本身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修养,取决于教师本人所追求的人生价值。教师一旦对其本职工作有了正确的认识,就会在教育中形成高尚的职业感情,有了这种感情,就会对教育工作表现积极、热诚的态度,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
  2.4.2 坚强的职业意志。教师的职业意志,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自觉组织自己的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教师在课堂讲课时,做学生思想工作时,进行教改尝试时以及处理其他事务中,都有意志活动的积极参与。教师职业意志与有目的、有组织地教育行为密切相关的。
  2.4.3 履行教师职业责任。教师的职业责任。就是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所承担的职业义务。这就是教书育人。履行职业责任的前提是每个教师的强烈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一位教师只有当他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对社会主义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时,才可能全力以赴去“教书育人”,才能立足本职工作,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为培养国家需要的新生一代,自觉地做出贡献。
  
  3 师德管理的主要内容
  3.1 忠诚事业,献身教育。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品质,是作为社会劳动者的教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在一次关于《敬业与乐业》中演讲中指出: “敬业”和“乐来”,是中国职业道德的两大准则。这里的敬业相当于现在的“忠于职守”,“乐来”则相当于“热爱本职”。尽管梁启超讲的“敬业”和“乐业”与我们今天讲的职业道德要求在具体内容上有所不同,但它说明了热爱本职,献身职业是各种职业道德品质的共同要求。教育自然也不例外。
  3.2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在社会主义职业活动中,“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这一师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每个教师都要以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为指导,从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全身心的热爱每一个学生,了解和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所有的学生不歧视,一视同仁;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自尊心,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全心全意把他们塑造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这一师德规范及其基本要求,是人民教师正确处理与学生关系的行为准则,是社会主义学校师生关系矛盾的正确概括和反映。自觉悟遵守这一师德规范以及其基本要求,是教育好学生,搞好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是衡量教师道德的水准的标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4 師德管理的方法
  
  4.1 坚持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道德作为一定社会的人们的行为规范,主要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而且主要是靠内心信念。道德修养是人们道德素质上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和自我提高。因此道德修养要求人们具有高度的自觉性。教师要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首先要深刻认识师德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最后是要不断消除各种错误的思想的影响。
  4.2 坚持道德修养的长期性。教师的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的出身、经历和环境大致相同,但师德水平却相差甚远,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是否具有师德修养的自觉性和长期性。而一个人能否坚持不懈地自觉地进行道德修养,一贯严格要求自己,又取决于道德意志是否坚强。道德意志是道德修养的保证条件。道德意志坚强的人能够排除内、外各种阻力和干扰,抵御各种诱惑,严格进行自我监督,将道德要求坚持始终贯彻到行为中。缺乏坚定的道德意志,就不能排除干扰、诱惑,也就难以将道德修养坚持始终。
  4.3 坚持道德修养的实践性。教师的道德修养除了要提高师德修养的自觉性并坚持长期性外,还要加强师德修养的实践性。加强教师的道德修养必须努力参加社会实践。因为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道德修养的基础。道德修养离不开社会实践。人的道德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为此,人民教师必然积极地参加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更好认识自己,才能认识到加强道德修养的必要性,获得道德修养的动力,才能把认识和行为连接起来,使得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其他文献
[摘要]班级“管理过度”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本文立足于班主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探索班主任角色转换的方式和方法,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班主任如何从管理者成为引导者。  [关键词]管理过度;班级群体;学习观;学习品质;发现新知;探索未知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教师,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然而,当我们重视并突出班级的组织特性,遵循组织管理的一般原理时。班主任的角色就很容易被窄
一所学校的好坏就在于这个学校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好坏则取决于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而树立良好校风和学风要靠班主任,做好班主任工作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关键,一所好的学校必定有一支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而学生工作又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特别是农村初中,在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根据我的班主任工作实践,结合我校实际,总结了自己的几点体会。    1 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端正工作态度 
俗语常说:“宁为鸡口,莫为牛后.”人们常在意最前面的和最后的.看名次如是、看成绩如是、看地理位置如是……甚至老师看待学生也如是一过多的将注意力放在成绩拔尖或严重落后
[摘要]随着信息化学习理念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针对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关于智力结构新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在多元智能学习观、教育目的观、教学课程观和评估观等教育理念指导下,文章提出“学科交叉-智能迁移”的高校教学模式,并对多元智能理论对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启示进行总结。  [关键词]多元智能,智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    随着智力结构新理论——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递进,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在探索中获取成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立足点.
[摘要]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高等学校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是直接面对大学生的指导者和教育者,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都与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高校;班主任;质量    高等学校肩负着为国家输送人才的重任,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职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完成的,教学活动的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教学
“写作教学”老师们普遍感到费力不少收效不大,认为写作教学是一件苦差事。我也有同样感受。我在多年的写作教学中都是要求学生多阅读、背诵中外名家名篇,关注社会热点,记观察、积累笔记,作文要表达真情实感,对每一个环节(审题、选材、立意、顺序、开头、结尾)要认真对待,要求列写作提纲。重视文章写完后的修改,重视讲评。可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的并不明显,每周作文中的好作文,全班也就出来一、二篇,有的题目的作文甚至一
笔者结合学校实际从以下方面浅谈了使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体会:①看懂课堂,理解作者设计意图;②设计课堂教学实施过程;;③教师自身发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美、日两国体育专业教育改革的背景和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我国体育专业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发展策略,为我国体育专业教育的发展提
[摘要]本文总结归类了高校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探讨了一条龙型和桥梁型两种模式的特点以及适应范围,提出了应用型高校在桥梁型产学研结合中的优势,  [关键词]一条龙型;桥梁性 结合优势    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可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看。后三种人才的需要量非常大,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强调应用。与其对应的大学也可分为:研究型大学、应用性大学、技能型职业教育学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