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煤层工作面设备回撤期间正压通风防灭火技术

来源 :机械管理开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tianer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1103综采工作面开采的11号煤层为易燃煤层,采面综采设备回撤期间如何避免采空区遗煤自燃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针对31103综采工作面开采现状,对采面末采及设备回撤期间防灭火方案进行设计,并进行现场应用.结果 表明,综采设备回撤期间采用正压通风后,采空区内有害气体基本不会向回撤通道涌出,同时采空区内CO浓度(质量分数)测定最高为15×10-6,取得较好应用效果.
其他文献
阐述了智能化监控系统的研究意义,分析了PLC技术和变频技术的作用机理及特点,将其应用到西门子PLC煤矿皮带输送机中.结果 表明:结合西门子PLC技术和变频技术可以很好地实现皮带输送机的智能化、自动化控制,以及对皮带输送机的远程实时控制,环境适应性好,智能化程度高,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基于煤矿井下巷道掘进工作面粉尘产生机理及喷雾降尘机理,进行了新型掘进机旋转喷雾降尘装置的设计,并对其动力来源及安装要求等进行分析探讨.应用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掘进机内外喷雾、巷道局部通风等降尘技术相比,旋转喷雾降尘装置能从掘进面产尘源出发进行高效捕尘、控尘、二次负压降尘,取得了良好的降尘效果.
针对煤矿带式输送机电气节能技术进行概述,具体阐释煤矿带式输送机的电气节能方向,制定了煤矿带式输送机的电气节能技术优化策略,并对煤矿带式输送机的电气节能技术应用效果进行探析,进而为煤矿行业后续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针对虎龙沟81511小煤柱工作面回采期间受回采应力影响,51511巷与8501采空区之间的小煤柱出现垮落现象,导致51511巷顶板失稳、巷道内有害气体涌出量大、支护失效等技术难题,虎龙沟煤矿通过技术研究,决定对51511巷采取水力切顶卸压技术,并对小煤柱巷帮及顶板采取“迈步式JW型锚索吊棚施工+注浆”联合支护技术.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来看,采取切顶卸压技术后,削弱了采空区残余应力对小煤柱巷道产生剪切破坏作用,采取联合支护技术后,提高了小煤柱顶板整体稳定性,防止小煤柱垮落现象,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针对矿用掘进机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导航精度差、无法进行自动截割的状况,提出了一种新的矿用掘进机自适应智能控制掘进工艺.通过组合式智能定向技术实现了掘进机在井下±15mm的精确定位,通过智能定向截割+自适应截割的控制方案,实现了掘进机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自动化截割控制.实际应用表明,该智能掘进工艺能够将井下巷道掘进效率提升13.5%以上,截割精度提高到了±20 mm,为实现“无人化”巷道掘进作业奠定了基础.
为解决传统钻探机钻探速度慢、精度低且钻进参数无法存储和实时动态监测的问题,在对大功率钻探机实际工作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钻探机的功能要求,并针对性地完成钻探机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通过室内和现场工业性试验对大功率钻探机的性能进行验证,达到理想结果.
针对井下KBZ型隔爆开关在带电开盖检修时,无法实现开盖断电保护动作,导致操作人员在误操作带电开盖检修时出现触电事故,司马矿通过技术研究,对井下KBZ型矿用隔爆开关设计了一套开盖断带保护装置.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来看,隔爆开关安装开盖断电保护装置后带电检修事故率降低到2%以下,有效保护了检修人员人身安全,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双网支护技术是利用锚杆和双层钢筋混凝土对采煤巷道进行支护的技术,与单一的锚杆支护或钢架支护相比,具有工艺简单、用料节省、能充分发挥锚杆和双层钢筋混凝土的支护作用、维护工作量小、稳定性高等优点.将其运用到煤矿巷道支护中表明,双网支护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采煤巷道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为有效解决分段物料接力运输所产生的影响,降低辅助运输工作的安全风险,基于无极绳绞车工作原理,在各个不同的转弯区域设置尾轮.实践应用表明,该多尾轮布置方式可提高物料运输工作效率和稳定性,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某矿21采区轨道运输巷在砂岩层中掘进,使用炮掘方式,巷道掘进过程中受到巷道断面大、炮眼数量多以及炮眼施工效率低等因素限制,掘进速度较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采区布置.基于此,提出将矿用液压钻车代替YT-28凿岩机施工炮眼.现场应用后,炮眼耗时1.6h即可完成施工,施工效率较YT-28凿岩机提升60%以上;轨道运输巷掘进进尺可稳定在105 m/月,掘进速度提升48.3%以上,实现了岩巷快速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