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老人:幸福在何方?

来源 :廉政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lang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个年轻人背井离乡,到陌生的城市“寻梦”;他们身后留下了一个个孤独的身影在村口守望。这些孤独身影,就是他们留守家园年迈体弱的双亲。留守老人们在农村是怎么生活的呢?谁来关怀、呵护这些老人?
  
  扫描:农村留守老人
  生存现状写真
  
  身体累,活一天干一天
  四川清明前后雨水多,林启兵老人和妻子在家,妻子铡猪草,他用废报纸卷自制的叶子烟,他们难得有这么清闲的日子。
  林启兵今年62岁,有5个孩子,一家大小14口人,子孙们不是外出打工就是在外面工作,家里就剩了夫妻俩。林启兵的家很大,老人说,每年除了春节热闹一阵子外,家里就冷冷清清的了。
  老人的孩子虽多,但生活并不富裕。孩子们在外一年忙到头,仅够子女读书和一家人的花费。因此,老人虽然腿脚不灵便,但在家里并没有清闲下来。他经营着四亩多的水田,种一些菜,养一头猪,十几只鸡,还养了一笼兔子。一年几乎没有个闲日子,经常觉得腰酸腿疼。
  在村里,像林启兵这样的留守老人还不少。他们只要身体还行,就活一天干一天活,自己养活自己。
  
  生活苦,担心死了没人知
  在云南见到80岁老人张中学时,他戴着顶斗笠,腋下夹着个编织袋,正要到侄儿家煮晚饭。打开他的编织袋,里面装着一些干芥菜叶——这就是老人的下饭菜了。老人的妻子十多年前就去世了,他与妻子没有生育,抱养了个儿子。儿子带着孙子去深圳给人养猪,十几年来只回来过两趟。
  养子出去后,开始還寄点钱回来,后来人不回了,钱也不寄了。老人在家里,靠自己耕种一亩地养活自己。他没有收入,连猪肉都买不起。为了能赚一点钱,老人去年还去贩小鸭,挑着到乡下卖。由于不会管理,不但没赚到钱,连本都赔了不少。
  老人的房子是他父亲生前与人合建的,他只有下厢房两间,杂七杂八的东西堆满了房间。由于没钱交电费,老人连电灯都没有,房间里一片黑暗,连床都看不见。老人穿着破破烂烂的,他已经记不清自己多少年没穿过新衣服了。说到这儿,张中学唉声叹气地说:“这些也没什么,我担心的是死了没有人埋!”
  
  心烦闷,教育孩子伤脑筋
  教育孩子,这些本是年轻人的事,可是,由于他们大多在外打工,这些任务便全部落到了老人们的身上。
  在湖南,记者走进一家门楣上雕着“颖水流芳”的大院,碰巧遇到主人陈文龙老汉正给外出经商的儿子打电话汇报孙子的学习情况。据了解,陈老汉每天除了做饭炒菜,料理家务外,还承担教育孙子的重担。孙子今年读初二,比较顽皮,令学校、老师大伤脑筋,老人也没办法。为此,陈老汉只好常常打电话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子、儿媳,叫他们多给孙子“电话教育”。陈老汉无奈地告诉记者:“教育孙儿不但责任大,而且也极为烦心,今天不是孙子生病,明天就是孙女闹别扭,事情多得很。”
  
  太寂寞,最盼过年大团圆
  繁重的家务和家教之外,最令老人烦恼的莫过于寂寞。
  在重庆采访时,一位名叫杨兵章的老人向记者说,他平日里白天忙一点家务活,或者偶尔串串门,同邻居拉拉家常,日子也还算充实,但晚上可就寂寞了。家里虽然彩电、音响等娱乐设施一应俱全,但由于自己识不了几个字,加上眼睛又不好,电视设备几乎成了摆设。为此,他常常一吃完饭,便上床休息了。他最盼的是过年,儿子全家都回来,女儿女婿外孙也都来看他,一大家人其乐融融,那才是他想要过的美好生活。最怕的是正月十五一过,子女一个个走了,家里回到长久的冷清。最后他戏谑地说:“现在农村大多数家庭是两个老的在家,一个‘和尚’,一个‘尼姑’。”
  
  重压:农村留守老人的心声
  记者在湖南株洲某村调查了解到,全村有340户1650个村民,整家外出务工的有63户,儿女在外务工的有237户,全村6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就有300余人。在中青年外出务工后,留守在家的老人不得不“老当益壮”,扛起了种田重任,肩挑背磨什么都得干。这些过度透支了他们的体力,用这些老人的话说是“只有我们实在爬不动时,就不做了”。
  老人们说,年轻时盼把孩子拉扯大了,就可以享清福了。现在都一大把年纪了,仍然要耕田犁地,说“老了享福”,那都是一句空话。
  精神慰藉少。人老了最怕孤独。来自子女的精神慰藉是老人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农村老人过惯了苦日子,对物质要求并不高,在能满足温饱的今天,老人渴望的往往是子女的亲情而不在乎子女的钱物。尤其是当子女外出务工把小孩接去一同生活后,留守老人不但日常生活受到影响,连最后一点精神寄托也没有了。大多农村留守老人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寥生活,很容易感到孤独。特别是独居老人,更是心里有话没处述说,有时间没事打发,很可能出现抑郁症状,觉得生活没有意思,严重的会产生自杀的念头。
  生活缺照料。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小事对于留守老人来说,都成了难题。留守老人最怕的就是生病。在家中生了病,没有年轻人去请医生,有些老人甚至拿不出钱看病,往往小病拖成了大病。卧病在床身边也没有子女来照顾,老人更是觉得孤苦无靠。有老人告诉记者,他一次生病了,连饭都做不了,只好啃凉馒头吃咸菜,想哭连一个听的人都没有。
  经济收入低。大多数农村留守老人大部分没有社会养老保障,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补贴。地里的收入不高,一些失去劳动能力的留守老人更是只能依靠子女的补贴。随着孝道观念的淡化以及一些子女自身谋生的压力,高龄留守老人的经济收入更是少得可怜。
  安全隐患多。随着年事已高,一些农村留守老人记忆力下降,有的行动不便或身有残疾,一些日常生活行为都有可能导致安全隐患,甚至导致悲剧。
  最近,一项由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完成的调查表明,我国农村现有10.2%的老人感到不幸福,有35.1%的老人经常感到孤独,独居的和没有配偶的老人感到孤寂的比例更高。关注此事的人士认为,与农村“五保户”相比,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容易被忽视,他们大多体弱多病、生活缺少照料。尤其是高龄老人面临的困难更大,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秋霞说:“农村老年人精神慰藉的主要内容包括子女经济上的供给、精神上的孝顺、老人业余生活的丰富等等。但是在许多地区,农民们面临子女上学、子女成家、医疗保健等多种问题,在诸多的开支面前,老龄问题根本排不上号。老人们一般只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水平,养老仅为了生存。”
  
  思考:如何让
  农村留守老人安享晚年
  
  农村留守老人的大量出现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他们是社会中相对脆弱的群体,表现为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质量上的低层次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敏感性。这决定了他们很难依靠自身力量解决上述养老问题,需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才有可能实现他们安享晚年的愿望。
  两会期间,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于解决农民工权益的保障,以及关注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问题被代表委员们一再提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层政府应实施及时补位的养老服务,包括诸如引进集中养老制度,加强农村养老院建设,强化农村公共医疗服务等。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老年农民营造一个好的赡养环境,农村“留守老人”就不再会是个沉重的话题。——毕竟,构建和谐社会的春天已经来临!
其他文献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让人们感到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在这之后充斥着大量工程人才为改造生存与生活环境所付出的努力。如何在质量上提高工程人才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开发工
文章从分析地域特色文化对街道家具的影响入手,结合街道家具地域特色文化方面的现状,对益阳市主城区街道家具进行了针对性问题分析与思考。
冰冻切片病理诊断1070例分析范娣(天津第二中心医院病理科 天津 300120)1 概述冰冻切片、快速病理诊断已列为二、三级医院病理科必备项目,有利于手术医师在术中获得准确而及时的诊断,选择
许多建筑施工质量问题都源于渗漏水,因此,建筑工程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渗漏水现象分析,文章阐述防水防渗施工的重要性,并探讨其具体应用
<正> 一、私立教育的历史回顾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西方的古希腊,既有实行国家化教育的斯巴达,也有以私人教育为主的雅典;而东方的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形成官学、私学两
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京剧月琴作为拥有独具特色的重要民族乐器也具有 悠久的历史和京胡与京二胡共称为京剧中的三大件。在京剧的演奏
大豆是植物性食品中含蛋白质最多的食物。大豆蛋白质又是植物蛋白质中最好的,所谓最好,就是必需氨基酸比较全,而胆固醇含量极低,而含有能抑制胆固醇在肠道内吸收的植物固醇,是老年
隐喻认知研究的最新成果证实了隐喻在语言中的普遍性和重要价值,同时也注意到隐喻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作用,并进行了相关探讨。隐喻的普遍性表明,EFL教师指令性言语中也存在着隐
对160例原发性不孕症患者月经来潮6小时内的子宫内膜进行了组织学观察,总结其组织学改变特点,提出不孕症子宫内膜组织学诊断的两类三级分类法:即增生反应和分泌反应两类,各类以其反应
文章通过对浅基础荷载在地基中竖向附加应力分布及对基坑坑底隆起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将基底附加荷载采用扩散法的方式投影到计算截面上进行基坑坑底隆起稳定分析的方法,并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