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超声造影表现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

来源 :河北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eng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超声造影表现与病理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20年1月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21例.比较不同分化程度肝癌超声造影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增强模式.结果 321例病例中高分化为64例,中分化189例,低分化45例,透明细胞癌4例,胆管细胞癌15例,混合细胞癌4例.所有病例中呈“快进快退”模式163例(50.78%),“快进慢退”62例(19.31%)“快进不退”67例(20.87%)、其他增强模式29例(9.04%),高、中、低分化程度肝癌的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增强模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不同分化程度肝癌造影剂退出时间分析,低分化肝癌造影剂退出时间早于高分化肝癌.肿瘤分化程度越低则造影剂越早出现退出现象,呈现“快进快退”模式.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双侧腹横肌平面(TAP)阻滞联合硬膜外镇痛泵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98例剖宫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并与术后给予硬膜外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TAP阻滞,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补液量、疼痛评分、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镇痛情况、胃肠激素水平、恢复时间.结果 2组患者术后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针对豹子矿大断面破碎围岩支护困难等问题,通过围岩支护技术对比,提出“注浆+锚索”联合支护技术,并进行现场工业性试验,通过顶、帮窥视和围岩变形观测,结果显示支护效果良好,为相似地质条件下破碎围岩支护提供借鉴经验.
目的 研究乳腺区段切除术(PM)联合腋淋巴结清扫术(ALND)对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及对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 乳腺癌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接受乳腺癌根治术,观察组给予PM联合ALND术.观察2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后VCAM-1水平、生活质量和1年复发率、病死率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2组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水肿、感觉异常和皮下积液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新生儿败血症是由新生儿细菌性血流感染引起的一种临床疾病,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根据感染的病因分为早发性脓毒症和迟发性脓毒症,诊断主要依靠传统的微生物技术.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并发症可能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动脉导管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有关.目前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手段非常有限.本文综述了新生儿败血症的认识、诊断和生物标记物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提高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认识,为临床提供最新诊断依据.
目的 探讨不同体重指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廊坊市人民医院治疗的295例患者,根据体重指数分为低体重组(n=20)、正常体重组(n=120)、超重组(n=40)、肥胖组(n=115),给予来曲唑联合周期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治疗,比较4组样本一般资料、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激素(P)、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睾酮(T)]、IR值、排卵率、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以及早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居民自我药疗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的用药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甘肃省各市县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线性回归、相关性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3600份,回收3111份,有效回收率为86.4%,1年来有自我用药行为的有2541例(81.8%),关注用法用量的居民最多(57.0%),确定用法用量的依据主要为药品说明书(62.5%);60.3%的居民自觉病情好转后停药;自我药疗无效或更严重后,61.1%的居民会去就诊;药物主要来自
目的 探究对行精准放化疗食管癌患者施行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预测疗效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72例食管癌患者(均施行精准放化疗)为观察对象,对其均实施CT扫描(对照组)、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观察组)扫描,以病理标本收缩比回推至实际病变长度为参照,比较两种检查方法食管癌病变测量长度,并随访半年,比较表现扩散系数(ADC)值.结果 观察组中,b=600 s/mm2测量的病变长度和实际病变长度最接近,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和观察组b=400
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drug-induc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DI-ILD)为药物性肺损伤的常见类型,累及肺间质及肺泡腔,可发展为肺纤维化和蜂窝肺,患者肺功能严重受损继而死于呼吸衰竭.随着新药尤其是新型抗肿瘤靶向药物和生物治疗制剂的使用,DI-ILD的发病有升高趋势,而比起药物性肝损害及肾损害,临床工作中医生对DI-ILD仍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足的情况,容易导致漏诊、误诊的发生.目前关于DI-ILD的研究并不多,尤其在发病机制方面.本文就DI-ILD的常见相关药物、发病
目的 应用螺旋CT测量上前牙的轴向夹角和牙槽骨垂直距离,可为种植提供所需数据.方法 应用美国GE LightSpeed VCT扫描60例患者的上颌骨,按照不同的牙位,可以分为3个组别,即中切牙分组、侧切牙分组及尖牙分组.对上前牙牙体长轴与牙槽突长轴的夹角及和牙槽骨垂直距离进行测量.结果 中切牙分组和侧切牙分组的轴向夹角均显著小于尖牙分组(P<0.01),中切牙分组、侧切牙分组、尖牙分组牙槽骨垂直距离依次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上前牙区的轴向夹角以尖牙分组角度为最大,侧切牙分组角度
目的 探讨莫沙必利与泮托拉唑在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预后观察.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消化内科收治并符合研究条件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将其采用excel表编码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给予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治疗,研究组采用莫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检测与观察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血清胃蛋白酶原Ⅱ(PGⅡ)、PGI/PGⅡ(PGR)与白细胞介素8(IL-8)等胃黏膜损伤指标水平,同时采用生活质量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