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

来源 :儿童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miann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次我回忆起这件事时,心中都有一种快乐、满足的感觉。很奇怪,甚至连一些微小的细节都历历在目。我多次回忆这件事,每次都可以在记忆之中找出新细节,于是那种美好温暖的感觉便油然而生。
  在那个凌晨时分,东面的远山还是一片黑蓝色,而山背后早已晨光微露,一片淡粉色笼罩在远山的边缘。当这抹粉红色的光移升到高空时,它的颜色越变越淡、越冷、越黑,在靠近西方天际时,它便渐渐与黑乎乎的夜空难舍难分了。
  气温很低,虽然还不到严寒刺骨的程度,但也冷得我哆哆嗦嗦,不停跺脚,将双手放进温热的裤兜中。我置身于这座山谷里,周围的泥土呈现出黎明时的灰紫色。我继续顺着乡间小路向前走,忽然看到不远处有个颜色比泥土还要深的帐篷。帐篷边,橘色的火在生了锈的铁炉缝隙里一闪一闪的,粗短的“烟筒”中冒出一片灰色的烟柱,烟冉冉升起,好一会儿才渐渐飘散开来。
  我看到火炉边有个青年妇女,不是,是个年轻姑娘。她穿着一件褪了色的布裙,外头套着一件背心。走近后我才看到她弯着的胳膊里正拥着一个小婴儿。婴儿的头正包在暖和的背心里,小嘴不停地吸奶。母亲不断转来转去,不是掀开炉盖通风,就是拉开烤箱门,而婴儿则一直在吸奶。婴儿不仅没有影响到她干活,而且也没有影响到她转动时优美的身姿,她的每个动作都十分准确熟练。从炉子缝隙中透出来的橘色火苗将这个跳动着的影子投在了帐篷上。
  我慢慢靠近,一阵煎肉和面包的香气迎面扑来,我觉得这是整个世界上最让人感到温暖和高兴的味道。此时,东方的天已经亮起来,我靠近火炉,伸手烤火,触到暖气后,我整个身体都不由得颤抖起来。突然,帐篷的布帘向上掀起,一位年轻人和一位老者走出来。他们穿着整洁的蓝粗布裤与钉着铜扣的蓝粗布外套。他们相貌很像,脸瘦长。年轻人蓄着黑短发,老者蓄着花白短发,他们的头与脸都沾满了水。两人站在一起安静地注视着渐渐亮起来的东方,他们一起打哈欠,一起看山边的亮光。转身后,他们看到了我。
  “早。”老者说。他的表情既没有很亲热也没有很冷淡。“早。”我说。“早。”年轻人说。他们头上的水还没有干,两人便走过来烤手。
  姑娘将脸避开,聚精会神地干活。她的长头发梳得十分平整,扎成一束安静地垂在后面,干活时,头发随着身体摆来摆去。她将几个铁水杯、铁盘与刀叉摆在一个包装箱上,接着捞出几片煎好的肉片,放在平底大铁盘上,晶莹剔透的四边卷起的肉片看上去松松脆脆的。她将生了锈的烤箱打开,小心地取出一个方形的盘子,上面放着一个膨大的面包。面包飘散出一阵阵香气,两个男人深吸一口气,年轻人默默地说:“感谢主!”
  老者对我说:“你有没有吃过早饭?”我摇头。“不如一起吃早饭吧?”老者说,这便是发出了邀请。我们一起来到包装箱边,围着箱子蹲下来。年轻人问:“你也是去摘棉花的?”“不是。”“我们都摘了十二天了。”这时,火炉边传来姑娘的声音:“我们还领到了新衣服!”
  两个男人看了看自己的新衣裤,笑了。姑娘端上肉、大面包、一碗肉汁与一壶咖啡,接着也在箱子边蹲下来。婴儿的小脑袋暖暖地躲在背心里,还不停地吸着奶,我能听到小嘴吸奶时发出的声音。
  我们将面包、肉纷纷放入自己的盘子里,然后把肉汁浇在面包上,又往咖啡中加了糖。老者将嘴巴塞得满满的,慢慢咀嚼了好一阵子才吞下去。他说:“感谢上帝,太好吃了!”然后他再次塞满嘴巴。
  年轻人满足地说:“我们已经吃了十二天这么好的早饭了。”
  此时,大家都在狼吞虎咽,把又加进盘子中的肉、面包吃得精光,直到每个人都饱饱的、暖暖的为止。咖啡将喉咙烫得火热,我们将杯子里的咖啡渣泼到地上后又重新加满。
  阳光终于有了一些色彩,可这种红光反倒让天空显得更加阴冷。两个男人面朝东方,晨光照在他们的脸上闪闪发亮。我看了一会儿,发现老者的眼睛中映出远山的影子与正在越过山峰的光。
  两人将剩下的咖啡渣泼到地上,站起身。老者说:“得走了。”
  年輕人对我说:“你如果要摘棉花,我们愿意帮忙。”
  “不用,我得赶路。今天实在是太谢谢你们美味的早饭了。”
  老者摇摇头说:“别客气,你能来我们很荣幸。”他们走了。此时,东方燃起一片红红的朝霞,我独自沿着乡间小路继续前行。
  这就是那件事,它之所以美好、令人愉快是很明显的,它自身就拥有一种无法比拟的美,所以我每次想起来都有一阵阵暖意涌上心头。
  选自《一枝给艾米丽的玫瑰》,浙江教育出版社,2016年1月版。
  约翰·斯坦贝克,美国作家。1902年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父亲是个磨坊主,母亲是位教师。生活环境的熏陶让斯坦贝克从小十分熟悉社会底层,并对写作有着强烈的兴趣。在后来的创作中,他多以底层人物为原型,表现他们淳朴、善良的品质。代表作有《愤怒的葡萄》《人鼠之间》《珍珠》《月亮下去了》等。1962年,斯坦贝克获诺贝尔文学奖。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丁辉登上和平方舟,执行“和谐使命—2017”任务。  丁辉是和平方舟的“元老”级船员了,2008年1月,他和几位战友去广州将造好的和平方舟接到舟山军港,从那时起,他就担任了船上机电部门的电工班长,并参加过和平方舟执行的所有任务。  因此,对丁辉来说,这只是又一次出发,不像初次远航时那样兴奋得不能自已。  当然,每一次出发,丁辉还是激动的——新的任务,新的使命,也是新的重任。  和平方舟离港时,很多
期刊
期刊
  
期刊
一  来租云的是个女游客,脸圆圆的,个子不高。她付了租金,从我手里接过拴着云的细线。我提醒她要把线牢牢绑在手腕上,要不然云飞走了我可不赔。女孩不以为然地应了一声,拽着云朵跑了。  我是个出租云的人。如果你来到我的城市,我一定会推荐你租一朵云。虽然不算便宜,但租一朵云好处多多。  最简单的用法是挡太阳。这里中午很热,阳光容易把脸晒红。这时候,你牵着一朵云走在路上,云朵便能留下一片阴凉。如果你和云朵交
期刊
一九八五年的春天,我正在尝试儿童文学的创作。说实话,什么是儿童文学我还一知半解哩!看《少年文艺》《儿童文学》上的小说、散文,都是作家的亲身童年经历,联想我自己的童年生活,想起当年我家隔壁的小阿姐,甜酸苦辣的感觉油然而生。一个黄昏,我便把题为《记忆里的小阿姐》用三个小故事串成。反复修改后,我仍不自信,于是,我把它寄给县广播站的文友,请他把把关。他是儿童文学作家陈益,在《少年文艺》上发表的儿童散文《十
期刊
有一天,俄罗斯著名的油画家列维坦到森林里去写生。当他走到一座山崖的邊上,正是清晨时分。他忽然看到山崖的那一边被初升的太阳照耀出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一种美丽景色的时候,他站在山崖上感动得泪如雨下。  人是善感的,一朵石头缝隙里开出的淡白色小花,一次拎提重物时的搭把手,一句“小伙子,你辛苦了”……感动如同涓涓细水流淌在心间,漫过眼帘,透过带着泪花的眼睛看到这世间的温情。  但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人们在步履匆
期刊
月亮刚升起,森林里的大草坪上舞蹈晚会就开始了。瞧,小鹿细长的腿,跟着乐曲的节奏在一蹦一蹦;漂亮的小白兔竖着耳朵跳来跳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