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替代的气管镜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w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被烟熏出来的癌症,肺癌总是和吸烟、二手烟甚至三手烟关系密切。今年的无烟日,《健康之家》特邀专家谈谈在肺癌患者的检查中,有关气管镜的那些事儿。
  人物标签:张胜国50岁
  一个月前,张胜国因咳嗽、咯痰去医院就诊,胸部X线片提示左肺有炎症,医生诊断他患了肺炎,给予抗生素输液治疗。然而,抗生素的作用似乎并不大,张胜国的咳嗽迟迟不见好转。为了搞清病因,医生又让他做了一次胸部CT检查,报告提示其左肺下方有一个“小结节”。张胜国吓坏了,怀疑自己患了肺癌,连忙去肿瘤医院复诊。医生检查后告诉他:为明确诊断,最好能做一次气管镜检查。然而,当张胜国付了款,预约了检查时间,从护士手中拿到气管镜检查须知后,却不愿意做检查了。因为他发现,做气管镜要冒很大风险,严重时还可能有生命危险。于是,张胜国返回门诊,要求医生开个“更高级”的CT或磁共振检查,只要不做气管镜就行……
  专家点评:不少病人对做气管镜有顾虑,当看到检查须知上罗列的种种并发症,特别是看到检查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时,往往都不太愿意做。有些病人认为:做不做气管镜无所谓,胸部CT一样能看得清。其实,这里存在一个很大的认识上的误区。
  首先,胸部CT是一种无创伤的检查,随着成像技术的不断进步,CT的分辨率越来越高,不但可以清楚地显示肺的细微结构,还可以显示出病灶的情况。不过,CT检查也有局限性,就像“以貌取人”一样,即使医生的经验再丰富,也会有判断失误的时候。比如,有的病灶从CT片上看像肿瘤,其实是炎性假瘤、结核或真菌感染;有的病灶从CT片上看像肺炎或结核,其实是肺癌。这时,气管镜检查的优势就可以显示出来了,它可以给病灶定性。医生不仅可以在镜下观察气管、支气管腔内有无异常,还可采样进行病原或病理检查,明确病灶性质。
  通常情况下,胸部CT和气管镜检查是相辅相成的。医生一般会根据胸部CT检查的结果,初步判断病灶的性质。若怀疑是普通炎症性病变,通常先进行一段时间的抗炎治疗,随后复查。若复查后发现病灶消失,则无须再做气管镜检查。若复查后发现病灶仍然存在,则须做气管镜检查。若胸部CT检查提示病灶恶性的可能性很大,或高度怀疑是特殊感染(如结核、真菌感染),抑或是治疗效果不佳时,则应尽早做气管镜检查。
  6问气管镜
  1什么是气管镜检查?
  答:气管镜检查全名叫纤维支气管镜,是一种内窥镜,由一个总控制部件和一条柔软、细长的轴干组成。轴干外径为3.5~6毫米,而成人气管直径一般在20毫米以上,所以比较容易插入气管腔内。轴干比较柔韧,可以通过鼻腔、咽喉、声门,深入到气管、支气管。
  2哪些人需要做气管镜检查?
  答:对于不明原因的咯血、痰中带血、慢性咳嗽、不明原因的哮鸣等,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明确出血部位和查找出血的原因;临床已诊断为肺癌,决定行手术前的手术检查;肺癌患者手术后的愈合;肺脏和气管、支气管感染性病变的病因学诊断。
  3哪些人不适合做气管镜检查?
  答:由于气管镜检查应用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应用技术的熟练程度越来越高,禁忌症相对减少。
  一般将具有高危疾患的病人列为禁忌对象:心绞痛,近期发生的心肌梗死,不能校正的严重的低氧血症,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严重衰弱性疾病,主动脉瘤有破裂危险者,麻醉药物过敏而不能用其他药物代替者,有明显的出血倾向、上腔静脉阻塞及综合征患者,发热高于39℃以上者,尿毒症、免疫低下者,肺动脉高压,肝脏器官有疾患者,凝血系统疾患例如血小板减少等患者。
  另外,气管镜只能看到较大的支气管,而对发生于肺的外周或终末支气管的病变,气管镜就望尘莫及了,所以周围型肺部病变不适合做气管镜检查。
  4气管镜检查需要多长时间?
  答:气管镜检查通常在局麻下进行。检查时间的长短与是否需要活检以及活检的位置有关。检查时,病人取仰卧位,尽可能放松,当气管镜插入气道时,尽量哈气,不要发声,以免损伤声带。如检查过程中感觉特别不舒服、难以忍受,可按事先约定的方式(如举手、拍打检查床等)告知医生。顺利的话,半小时左右即可完成检查。
  5为什么术前通知书里,气管镜检查会注明有生命危险?
  答:气管镜检查自上世纪70年代开展至今,已经是一项很成熟的检查手段,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概率很低,一般情况下都是安全的。病人在检查时会感到有些难受,但一般都可以耐受。但是,气管镜检查毕竟是一项有创检查,只要有创就可能会发生一些并发症,所有的手术都不例外。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有少量咯血、发热等,喉痉挛、大咯血、心搏骤停等导致生命危险的严重并发症比较罕见。而这些并发症都会在术前通知书里注明,知会给患者和家属,没有必要因此有额外的心理负担。
  6气管镜检查真的那么难以忍受吗?
  答:过去使用的气管镜均为硬管型,仅能看见较大的支气管,而且管径较粗硬,确实出现了一些患者无法忍受的情形。近20年来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支气管镜管径较细,柔软可弯曲,能伸入各个肺叶、肺段及大多数亚段支气管。患者的耐受性也得到了巨大提高,绝大部分患者都可以忍受。
  
其他文献
在西方人眼中,是一次完美的体检;但在我们眼中,可能非常不满意。我们对体检的理解正确吗?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体检?  一次让人不满的体检  吴云是一家公司的高管,今年46岁。她的父母年近80岁,每天仍能携手去公园散步。吴云平素身体健康,三年来一直坚持做瑜伽,偶尔去游泳。记忆中,除了几次感冒外,没得过其他的病。去年开始,吴云觉得月经有些不规律,妇科医生认为她是“更年期前期”。  吴云通过关系托人找到一
期刊
催产素被称为爱的荷尔蒙,它令我们更易相信他人、富有同情心、慷慨、易于合作。它似乎能解决一切问题,让夫妻越过越甜蜜,朋友越来越融洽,家人越来越亲密……可它也有邪恶的一面。  催产素:大脑中的神经调制物,最早发现女性在分娩时分泌,后来发现人在性高潮、得到认可、恋爱和育儿时也会分泌。缺少催产素的人通常都有难以融入社会、情绪不佳等问题。催产素的分泌与情感密不可分,因此被称为爱的荷尔蒙或者拥抱荷尔蒙。不过最
期刊
最近,一项关于在超市设立临界食品专区的提议,进入了公众视野。又是一项和吃有关的争议,引来诸多关注也理所当然。  不要对“临界”有心理障碍  “临界”顾名思义就是接近过期,这样的食物并不意味着食物不能食用,或者安全性已经下降。保质期不等于最后可食时间,只是它的品质可能有某种程度的下降。所以,一些过了保质期的食物,如果状态正常,仍然可以食用。比如说,面包没有发霉也没有变硬,颜色、味道和口感正常;果酱和
期刊
稍微有点儿不舒服,就大把大把地把药往嘴里塞,按照这种吃法,早晚会把自己吃成药物的集装箱。  厌于药而喜于食  说到药罐子,大家都熟知的一个人就是《红楼梦》里的“林妹妹”,动不动就得吃药,稍微有点不顺心,更是病倒不起了。站在戏外看,众人皆知做“林妹妹”的种种不是。可放到自己身上,仍有不少人动不动就药物伺候着,有事没事都离不开药。唐朝末年名医陈曾直说:“人皆厌于药而喜于食,病后脾、胃易伤,治疗又慎于吐
期刊
不止一次听到新妈妈们讨论,说自己孕检花了数万元。听得我胆战心惊,生个孩子真有这么贵?自己经历了一遭之后才发现:不该花的钱完全可以省下来!  人物标签:  李芸 31岁 职员  42天约120元  月经推迟了之后,医生让我做了血HCG、做了妇科检查和阴道B 超检查,总共花了120元。按照日期推算,宝宝已经在我肚子里安家42 天了。  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缩写,用于早孕检测,阳性即为怀孕。怀孕后,尿
期刊
偏头痛,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如影随形使人难以忍受。中医对待偏头疼强调调养,而西医则偏重治疼,究竟你适合哪一种?    人物标签 张力 男 32岁  我的母亲是一个严重的偏头疼患者,这么多年,她每个月都会至少发作一次,每每看她痛苦的样子我就觉得害怕。我总是安慰自己,不是都说偏头疼在女性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嘛,幸亏我是个男的。那一段时间,我正准备司法考试,昏天黑地地忙了一个阶段之后,我突然开始头疼起来
期刊
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走路步态,但你知道吗?这一举手一抬足之间,蕴藏着一些健康的秘密。通过走路姿势,不但能提示某些疾病,还可以预测日后患病的几率。  线索壹:走路速度很慢  预警:寿命短  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预测寿命长短,这个准则在75岁以上人群中相对更准确。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钟0.9米,那些走路速度低于每秒钟0.6米的人死亡的可能性会增加,而那些走路速度超过每秒钟1米的人寿命较长。同一个
期刊
脚拇指疼痛应该去验血?只是尿酸值高,但没有其他症状,为什么医生说他得了“痛风”?得了痛风,为什么没给他开药,却严格叮嘱他喝水的方法?  人物标签:张君,35岁,公关经理  张君生性喜欢吃,后来职位升迁,应酬的机会就更多了,大鱼大肉,生猛海鲜,几乎隔天就有人请。就在去年开春的一个深夜,他左脚大拇指突然剧烈疼痛,将他从睡梦中疼醒过来,继而发现大拇指周边的皮肤又红又肿,还发热,轻轻碰一下都疼得要命,连鞋
期刊
自从当了妈妈以后,想必“补钙”二字就整天充斥于耳,高度被关注却也常常被误解。对宝宝来说,补钙可不是单纯地吃些钙片或钙剂那么简单。宝宝到底缺钙吗?怎样补才是最正确的方式?  缺钙,有什么表现?   也许或多或少,你曾听过一些宝宝缺钙时的典型现象,比如早期颅骨软,囟门大,按压头颅骨有乒乓球感。长大后,胸部骨骼外形异常,比如胸骨突起像鸡胸,两肋下缘外翻。如果下肢骨软,站立时承受不了负重还会造成“O”型腿
期刊
1.在怀孕的不同阶段,我的体重会增长多少,如果需要控制体重,应该怎么做?  2.我的家族病史和个人病史会否影响胎儿发育,例如增加某些疾病或者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前一晚最好梳理一下家族病史、个人病史以及孕史。)  3.在怀孕期间,我需要做哪些检查?每次检查前,是否需要做特殊准备?  4.我是否应该按照营养食谱进餐?能否推荐适合我的食谱?  5.我可以运动吗?什么样的运动适合我?  6.怀孕期间能够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