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被烟熏出来的癌症,肺癌总是和吸烟、二手烟甚至三手烟关系密切。今年的无烟日,《健康之家》特邀专家谈谈在肺癌患者的检查中,有关气管镜的那些事儿。
人物标签:张胜国50岁
一个月前,张胜国因咳嗽、咯痰去医院就诊,胸部X线片提示左肺有炎症,医生诊断他患了肺炎,给予抗生素输液治疗。然而,抗生素的作用似乎并不大,张胜国的咳嗽迟迟不见好转。为了搞清病因,医生又让他做了一次胸部CT检查,报告提示其左肺下方有一个“小结节”。张胜国吓坏了,怀疑自己患了肺癌,连忙去肿瘤医院复诊。医生检查后告诉他:为明确诊断,最好能做一次气管镜检查。然而,当张胜国付了款,预约了检查时间,从护士手中拿到气管镜检查须知后,却不愿意做检查了。因为他发现,做气管镜要冒很大风险,严重时还可能有生命危险。于是,张胜国返回门诊,要求医生开个“更高级”的CT或磁共振检查,只要不做气管镜就行……
专家点评:不少病人对做气管镜有顾虑,当看到检查须知上罗列的种种并发症,特别是看到检查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时,往往都不太愿意做。有些病人认为:做不做气管镜无所谓,胸部CT一样能看得清。其实,这里存在一个很大的认识上的误区。
首先,胸部CT是一种无创伤的检查,随着成像技术的不断进步,CT的分辨率越来越高,不但可以清楚地显示肺的细微结构,还可以显示出病灶的情况。不过,CT检查也有局限性,就像“以貌取人”一样,即使医生的经验再丰富,也会有判断失误的时候。比如,有的病灶从CT片上看像肿瘤,其实是炎性假瘤、结核或真菌感染;有的病灶从CT片上看像肺炎或结核,其实是肺癌。这时,气管镜检查的优势就可以显示出来了,它可以给病灶定性。医生不仅可以在镜下观察气管、支气管腔内有无异常,还可采样进行病原或病理检查,明确病灶性质。
通常情况下,胸部CT和气管镜检查是相辅相成的。医生一般会根据胸部CT检查的结果,初步判断病灶的性质。若怀疑是普通炎症性病变,通常先进行一段时间的抗炎治疗,随后复查。若复查后发现病灶消失,则无须再做气管镜检查。若复查后发现病灶仍然存在,则须做气管镜检查。若胸部CT检查提示病灶恶性的可能性很大,或高度怀疑是特殊感染(如结核、真菌感染),抑或是治疗效果不佳时,则应尽早做气管镜检查。
6问气管镜
1什么是气管镜检查?
答:气管镜检查全名叫纤维支气管镜,是一种内窥镜,由一个总控制部件和一条柔软、细长的轴干组成。轴干外径为3.5~6毫米,而成人气管直径一般在20毫米以上,所以比较容易插入气管腔内。轴干比较柔韧,可以通过鼻腔、咽喉、声门,深入到气管、支气管。
2哪些人需要做气管镜检查?
答:对于不明原因的咯血、痰中带血、慢性咳嗽、不明原因的哮鸣等,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明确出血部位和查找出血的原因;临床已诊断为肺癌,决定行手术前的手术检查;肺癌患者手术后的愈合;肺脏和气管、支气管感染性病变的病因学诊断。
3哪些人不适合做气管镜检查?
答:由于气管镜检查应用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应用技术的熟练程度越来越高,禁忌症相对减少。
一般将具有高危疾患的病人列为禁忌对象:心绞痛,近期发生的心肌梗死,不能校正的严重的低氧血症,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严重衰弱性疾病,主动脉瘤有破裂危险者,麻醉药物过敏而不能用其他药物代替者,有明显的出血倾向、上腔静脉阻塞及综合征患者,发热高于39℃以上者,尿毒症、免疫低下者,肺动脉高压,肝脏器官有疾患者,凝血系统疾患例如血小板减少等患者。
另外,气管镜只能看到较大的支气管,而对发生于肺的外周或终末支气管的病变,气管镜就望尘莫及了,所以周围型肺部病变不适合做气管镜检查。
4气管镜检查需要多长时间?
答:气管镜检查通常在局麻下进行。检查时间的长短与是否需要活检以及活检的位置有关。检查时,病人取仰卧位,尽可能放松,当气管镜插入气道时,尽量哈气,不要发声,以免损伤声带。如检查过程中感觉特别不舒服、难以忍受,可按事先约定的方式(如举手、拍打检查床等)告知医生。顺利的话,半小时左右即可完成检查。
5为什么术前通知书里,气管镜检查会注明有生命危险?
答:气管镜检查自上世纪70年代开展至今,已经是一项很成熟的检查手段,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概率很低,一般情况下都是安全的。病人在检查时会感到有些难受,但一般都可以耐受。但是,气管镜检查毕竟是一项有创检查,只要有创就可能会发生一些并发症,所有的手术都不例外。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有少量咯血、发热等,喉痉挛、大咯血、心搏骤停等导致生命危险的严重并发症比较罕见。而这些并发症都会在术前通知书里注明,知会给患者和家属,没有必要因此有额外的心理负担。
6气管镜检查真的那么难以忍受吗?
答:过去使用的气管镜均为硬管型,仅能看见较大的支气管,而且管径较粗硬,确实出现了一些患者无法忍受的情形。近20年来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支气管镜管径较细,柔软可弯曲,能伸入各个肺叶、肺段及大多数亚段支气管。患者的耐受性也得到了巨大提高,绝大部分患者都可以忍受。
人物标签:张胜国50岁
一个月前,张胜国因咳嗽、咯痰去医院就诊,胸部X线片提示左肺有炎症,医生诊断他患了肺炎,给予抗生素输液治疗。然而,抗生素的作用似乎并不大,张胜国的咳嗽迟迟不见好转。为了搞清病因,医生又让他做了一次胸部CT检查,报告提示其左肺下方有一个“小结节”。张胜国吓坏了,怀疑自己患了肺癌,连忙去肿瘤医院复诊。医生检查后告诉他:为明确诊断,最好能做一次气管镜检查。然而,当张胜国付了款,预约了检查时间,从护士手中拿到气管镜检查须知后,却不愿意做检查了。因为他发现,做气管镜要冒很大风险,严重时还可能有生命危险。于是,张胜国返回门诊,要求医生开个“更高级”的CT或磁共振检查,只要不做气管镜就行……
专家点评:不少病人对做气管镜有顾虑,当看到检查须知上罗列的种种并发症,特别是看到检查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时,往往都不太愿意做。有些病人认为:做不做气管镜无所谓,胸部CT一样能看得清。其实,这里存在一个很大的认识上的误区。
首先,胸部CT是一种无创伤的检查,随着成像技术的不断进步,CT的分辨率越来越高,不但可以清楚地显示肺的细微结构,还可以显示出病灶的情况。不过,CT检查也有局限性,就像“以貌取人”一样,即使医生的经验再丰富,也会有判断失误的时候。比如,有的病灶从CT片上看像肿瘤,其实是炎性假瘤、结核或真菌感染;有的病灶从CT片上看像肺炎或结核,其实是肺癌。这时,气管镜检查的优势就可以显示出来了,它可以给病灶定性。医生不仅可以在镜下观察气管、支气管腔内有无异常,还可采样进行病原或病理检查,明确病灶性质。
通常情况下,胸部CT和气管镜检查是相辅相成的。医生一般会根据胸部CT检查的结果,初步判断病灶的性质。若怀疑是普通炎症性病变,通常先进行一段时间的抗炎治疗,随后复查。若复查后发现病灶消失,则无须再做气管镜检查。若复查后发现病灶仍然存在,则须做气管镜检查。若胸部CT检查提示病灶恶性的可能性很大,或高度怀疑是特殊感染(如结核、真菌感染),抑或是治疗效果不佳时,则应尽早做气管镜检查。
6问气管镜
1什么是气管镜检查?
答:气管镜检查全名叫纤维支气管镜,是一种内窥镜,由一个总控制部件和一条柔软、细长的轴干组成。轴干外径为3.5~6毫米,而成人气管直径一般在20毫米以上,所以比较容易插入气管腔内。轴干比较柔韧,可以通过鼻腔、咽喉、声门,深入到气管、支气管。
2哪些人需要做气管镜检查?
答:对于不明原因的咯血、痰中带血、慢性咳嗽、不明原因的哮鸣等,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明确出血部位和查找出血的原因;临床已诊断为肺癌,决定行手术前的手术检查;肺癌患者手术后的愈合;肺脏和气管、支气管感染性病变的病因学诊断。
3哪些人不适合做气管镜检查?
答:由于气管镜检查应用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应用技术的熟练程度越来越高,禁忌症相对减少。
一般将具有高危疾患的病人列为禁忌对象:心绞痛,近期发生的心肌梗死,不能校正的严重的低氧血症,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严重衰弱性疾病,主动脉瘤有破裂危险者,麻醉药物过敏而不能用其他药物代替者,有明显的出血倾向、上腔静脉阻塞及综合征患者,发热高于39℃以上者,尿毒症、免疫低下者,肺动脉高压,肝脏器官有疾患者,凝血系统疾患例如血小板减少等患者。
另外,气管镜只能看到较大的支气管,而对发生于肺的外周或终末支气管的病变,气管镜就望尘莫及了,所以周围型肺部病变不适合做气管镜检查。
4气管镜检查需要多长时间?
答:气管镜检查通常在局麻下进行。检查时间的长短与是否需要活检以及活检的位置有关。检查时,病人取仰卧位,尽可能放松,当气管镜插入气道时,尽量哈气,不要发声,以免损伤声带。如检查过程中感觉特别不舒服、难以忍受,可按事先约定的方式(如举手、拍打检查床等)告知医生。顺利的话,半小时左右即可完成检查。
5为什么术前通知书里,气管镜检查会注明有生命危险?
答:气管镜检查自上世纪70年代开展至今,已经是一项很成熟的检查手段,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概率很低,一般情况下都是安全的。病人在检查时会感到有些难受,但一般都可以耐受。但是,气管镜检查毕竟是一项有创检查,只要有创就可能会发生一些并发症,所有的手术都不例外。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有少量咯血、发热等,喉痉挛、大咯血、心搏骤停等导致生命危险的严重并发症比较罕见。而这些并发症都会在术前通知书里注明,知会给患者和家属,没有必要因此有额外的心理负担。
6气管镜检查真的那么难以忍受吗?
答:过去使用的气管镜均为硬管型,仅能看见较大的支气管,而且管径较粗硬,确实出现了一些患者无法忍受的情形。近20年来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支气管镜管径较细,柔软可弯曲,能伸入各个肺叶、肺段及大多数亚段支气管。患者的耐受性也得到了巨大提高,绝大部分患者都可以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