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下古镇的烟火人家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rfan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下古镇是古运河畔的名镇,历史长河中,曾承载过皇家贵胄的华丽、富商大贾的奢侈、达官贵人的显赫、壮士文人的荣耀……所有这一切的浮世繁华,都随着滚动的岁月年轮,隐在时间深处去了。古镇就像洗尽铅华的老人,平静地坐在满是沧桑的门槛上,手拿一把芭蕉扇,神情悠然地看着西斜的夕阳,他的身后,是亘古未变绵延不绝的烟火人家。
  走在青石板铺就的湖嘴街道上,你感觉不到古镇曾经的大富大贵、大红大紫,有的只是平常人家的生活。坐在门口摘菜的老阿婆,自来水边洗衣服的小媳妇,提着几两精肉、相互搀扶行走的老夫妻,骑着电瓶车匆匆而过的年轻人,蹲在地上玩溜溜球的小男孩,挑着担子,一声长长地吆喝“卖菜哟,青菜、巴菜、黄芽菜”的中年男人,几只唧唧叽叽低头吃米的黄花鸡,一只摇着尾巴的小黑狗,都把古镇市井生活真真切切地写在你眼前。
  也有几户倔强坚守、延绵古镇历史的人家。做淮安茶撒的岳家,从清初一直做到现在,已是第九代了。岳师傅说,做茶撒不是为了赚钱,纯粹是想把祖輩的手艺承袭下去,让茶撒的香永远飘荡在古巷里。王家酱油创立于清乾隆年间,伴着古镇走过二百多年的岁月,仍把根扎在这块土地上。后院里立着的一坛坛大大小小的酱缸,盛满黑亮明晃的酱油,品咂一口,清香扑鼻,似乎还能尝到浸染在古镇血脉里的历史味道。
  黑底红字的“王二饺面”颤颤巍巍地挂在斑驳陆离的门楣上,一蓑衰草垂在墙头,挡去了昔日的富丽堂皇,却挡不住连绵不绝的烟火。门口边的大铁桶中,红红的火苗正旺,仿佛从来就没有熄灭过,钢精锅里翻腾着洁白素净的饺子,旁边的八仙桌上,几只陶瓷白碗一字排开,四五个客人不紧不慢地谈着家常。而以“文友文心文趣”得名的文楼,更是从村妇的一句谈吃的赌联“小大姐,上河下,坐北朝南吃东西”闻名遐迩。这沾着世俗尘埃的联句,如普通小吃一样,看起来简单,却深藏着烟火人间的哲理,至今仍无人对出,孤单单地挂在廊柱上,而文楼的蟹黄包子却一直红红火火地卖着。对不出下联不要紧,舌尖上的美味却不可不尝。
  隐在千年古镇深处的,还有一处名叫“微巢陋居”的门店,只是因为清新寡淡的名字,拽住我们的脚步。轻轻地推门进去,却是别有洞天,小小的天井里挤满形态各异的石头盆景。屋主人姓周,今年已是九十一岁高龄,但精神矍铄,如果不是他自己说,我们真看不出他已是鲐背之年了。老人见有人来,显得十分高兴,领着我们如数家珍地介绍他的宝贝,这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石头,都是老人从祖国各地背回来的,桂林的钟乳石、南普陀的观音石、五台山的菩萨石、庐山的东坡石……每一块石头后面都有一段老先生精彩的人生故事。有一组沙积石,被雕刻成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宝塔,山下有一只动物,老人起名叫“狮子回头望虎丘”。老人在品读他的宝贝,我们在品读老人,这历经沧桑、宠辱不惊的醇厚敦实的古镇,也在默然无声地滋养着老人晚年的生活。
  谁说不是呢?连湖嘴巷脚下来历不凡、有棱有角的石头,经过岁月的打磨,也变得圆润内敛,安心陪着寻常人家度日月了。
  作者简介:梁洪来,江苏省灌南县人,民警,系连云港市作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市散文学会理事。在《连云港文学》《散文选刊》《连云港日报》《扬子晚报》《苍梧晚报》《金陵晚报》等发表散文一百余篇。
  (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1  我真的该写写我的外婆了,一想起她,就会将我的记忆拉回到那些遥远的时光。那些日子就像天上的云,只能眼巴巴地望着,你想伸手去牵扯,它却会立刻从你身边溜走,一切变得虚无。  在我印象中,我第一次见到外婆时,她拿着一个竹制的小笸箩,笸箩里放着几个苹果,她递给我一个说:“这是苹果,可好吃了!”我怯生生地不敢伸手去拿。她看了看我,将苹果塞到我手里:“快吃!”我红着脸,看看旁边的母亲,在得到母亲的认可后,
期刊
张老爷和金表  一辆豪华的马车行驶在雨后肮脏泥泞的泥路上,张老爷斜靠在车厢内柔软的蒲垫上,把玩着一块镶着宝石的金表,感慨道:“真是一个好东西啊!”  为了得到这块表,张老爷也是颇费了些心思的,所以对它格外珍惜。他掏出一块精巧的手帕小心翼翼地擦拭着金表,突然手一抖,金表顺着马车门帘的缝隙掉了下去。“停车!停车!”张老爷脸色惨白地大喊,没等马车停稳就跳下马车。他小眼睛滴溜溜乱转,很快就发现了那块陷在污
期刊
一  我总是在跑,平时跑,节假日也在跑。天还不亮,我就已经跑在操场的跑道上了。大家给我起了个外号:“风一样的男孩。”  我的教练罗凯站在跑道上,阴沉着脸,手里拿着一根藤条。每当看到我的速度慢下来的时候,他手里的藤条就会毫不客气地朝着我的腿脚抽过来。于是,每当我经过教练身边的时候,必得咬紧牙关,就像冲刺终点似的从他身边一闪而过。即使这样,我还是经常会被藤条抽到。尽管我的腿肚子被抽过无数次,尽管腿肚子
期刊
这段时间在城市里忙碌着、奔波着,“十一”长假在望穿秋水的盼望中终于来到,生存的压力、心灵的疲惫可以暂搁一边。我只是城市的旅居者,现在可以回家了,回我的乡下老家,那儿是我生命的摇篮、避风的港湾。  忙完手边的工作,打点好行李,已是日近西山时刻。车子驶上高速的时候,太阳也终于一抖一抖地跳出了我的视线。世界瞬间安静了下来,农人扛着锄头,推着木板车向着天边的一抹金黄走去。伴着耳边呼呼的风声,暮色渐渐笼罩了
期刊
陆游晚年闲居与猫为伴,说猫是他“前生旧童子,伴我老山村”;钱钟书家的猫走丢了,深情写下“应是有情无着处,春风蛱蝶忆儿猫”的诗句。养猫的最高境界,也是最可害怕的,就是养出了感情,养成了“家人”,难以面对它的老病衰残和生离死别。  这几天,我家母猫“毛毛”得了子宫蓄脓症,出现了多尿现象,有点像小便失禁。只要它往哪一坐,哪里就留下一片尿迹,还伴有血丝。搞得家中处处垫纸防护,无一处干净。  前天晚上,它趁
期刊
多年之前,看到父母亲对孙子的爱不释手和牵肠挂肚,真的很不以为然。有时候还会忍不住打击他们:“你现在把他当宝贝,看以后他会不会把你们当回事!”  这话父母当然是听不进去的,他们只管无限的溺爱,仿佛从来就没有想过孙子长大之后会不会在乎他们。而我是想过的:这些9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在传统教育上的缺失是非常明显的,他们会传承中华孝道吗?我对此表示怀疑。  在外打工几十年,我最大的安慰就是没有把父母扔在老家
期刊
“谷雨前后,栽瓜种豆”,随着仲春的来临,在城里小住几日的父亲便开始念叨这熟悉的农谚,几次三番要动身回老家打理他那荒废一冬的菜园。这春日里的农谚,如一把标度尺,时时提醒着深受农耕文化熏染半辈子的父亲切莫耽搁了农事。  春日里的农谚,大都和二十四节气紧密相连,就像传承乡村的文化基因,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印象里,许多几近于文盲的祖辈们,一年到头忙于田间劳作,挂在他们嘴边的莫过于一个又一个通俗易懂、朗朗
期刊
落日温柔了长河,闲云偏爱着野鹤。  因慕着“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的幽僻之意,我去了射阳。  时近深秋,蓝天清澈,流云浅淡。于人而言,正是不冷不热的好时节,看野鹤,却早了些。  于此过冬的丹顶鹤主要来自黑龙江省扎龙,此刻,它们还在遥远的那厢安闲度日。须待冰雪覆盖,无法觅食,它们才会一粒谷物不衔地腾空而起,飞越千山万水,辗转至此。  一无长物,来去自由,不为生前身后劳心伤神,世人如何不羡?人要潇洒,
期刊
进入了一年里最冷的时节,我坐在书房桌前,不时朝窗外看。所有的成年人都上班去了,未成年人也都上学去了,整个小区里寂静得可怕。小区里的树木也已然没有了生气,尚挂在枝头的叶子好像生了锈一样。我站起来看,一眼看到了那棵依旧碧绿的香樟树,一时间,感觉空气又活了起来。  这实在是一种欣慰与愉悦,在万物萧条的冬季,能够与充满力量与生机的香樟树为邻,这无疑是非常幸运的。能健康挺拔地活着,这是所有生物所渴求的,而经
期刊
因为母亲的原因,那一枚枚小小的鸡蛋已经伴随我走过了整整半个世纪的人生旅程。  母亲大我三十八岁,因此我无法亲身体会到父母亲在生活中所经历的艰辛。现在想来,四个男孩、一个闺女,一大家七口人要吃饭、穿衣,兄妹五人要上学,父母亲的不易真的是可想而知!日子虽然艰苦,但母亲还是想着法子给我们补充营养、改善生活。还记得五六岁的时候,午饭桌上偶尔端上一小碗蒸鸡蛋,那就像过节一样。鸡蛋黄黄的,散发着菜籽油淡淡的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