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探因问题反思现象解剖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fuen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学习中一个重要的思维品质就是反思。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不仅要梳理、建构知识体系,如这一章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全等三角形与其他内容的联系,而且要学会反思,如在学习中有哪些典型错误,原因何在。只有不断总结、反思,才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数学能力,减少甚至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发生。下面是对同学们学习本章时的错误探因、问题反思和现象解剖,希望能对同学们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一、在错误探因中掌握基本方法
  在全等三角形判定中,有同学常常因为条件使用不当而导致出错。
  例1 已知:如图1,点A、D、C、B 在同一直线上,AD=BC,AE=BF,CE=DF。求证:DF∥CE。
  【错解】证明:在△AEC 与△BFD 中,
  【错误探因】上述的证明运用了“SSS”,然而,条件中相等的线段都是三角形的边吗?显然,AD 和BC 不符合全等证明的要求。解决的办法是利用线段的和差关系将AD=BC 转化为AC=DB。
  二、在问题反思中提升思维品质
  不少同学混淆全等三角形两种表达方式,乱用边角对应关系而出错。
  例2 如图2,∠CAB=∠EBA=90°,D在线段AB 上,AC=3,AD=4。若在射线BE 上存在点F,使△FBD 与△CAD 全等,求AB 的长。
  【错解】由△FBD 与△CAD 全等得BD=AD=4,所以AB=AD DB=4 4=8。
  【问题反思】两个三角形的全等关系有两种表达方式,第一种是用符号表示,如“△FBD≌△CAD”;第二种是用文字表示,如“△FBD 与△CAD 全等”。这两种表达方式有明显的区别。第一种方式不仅表示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而且明确顶点F、B、D 与顶点C、A、D 分别对应,进而它们的3 条边、3 个角也分别具有对应关系。第二种方式只能说明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但没有明确顶点、边、角的对应关系。
  具体到本题,因为∠A=∠B=90°,所以顶点A 与B 是对应的,由“△FBD 与△CAD全等”得到两种情形,一种是△FBD≌△DAC(如图3),此时DB=AC=3,故AB=4 3=7;另一种是△FBD≌△CAD(如图4),此时DB=AD=4,故AB=4 4=8。
  三、在现象解剖中优化思维方式
  有些同学遇到通过全等三角形证明线段、角的关系时,难以合理利用条件和图形信息去正确、有效地构造三角形,导致出现思维障碍。
  例3 已知:如图5,AD=BC,AC=BD。求证:∠D=∠C。
  同学们在解决该问题时出现了这样几种现象:
  【现象一】图形中有两个显性的三角形△ADO 与△BCO。要证明∠D=∠C,一些同学比较容易想到这两个三角形,但条件AC=BD 并非这两个显性的三角形的边,故难以证明它们全等,从而导致思路受阻。
  【现象二】如图6,连接CD,用“SSS”证明△ACD≌△BDC,得到∠A=∠B 后,接下来有两种可能的情况:
  一是结合条件∠DOA= ∠COB 和AD=BC,用“AAS”证明△ADO≌△BCO,从而得到∠ADB=∠BCA;
  二是由∠ADB=180° - ∠A- ∠DOA,∠BCA=180°-∠B-∠COB 得到結论。
  【现象解剖】出现这两种解题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一些同学不能根据条件正确有效地构造三角形。
  就“现象一”而言,当证明图中已知的三角形全等比较困难时,应考虑能否将欲证的边或角转化到其他三角形之中。结合条件“AD=BC、AC=BD”,结论“∠D=∠C”和图形发现,AD、∠D、BD 应该是△ABD 中“两边及其夹角”的关系,只要连接AB,便得到△ABD,同理得到△BAC,而这两个三角形的全等显而易见。
  在“现象二”中,虽然能构成三角形,也容易证得它们全等,但由于没有合理利用图形,由所证得的全等三角形不能直接得出结论,导致证明过程烦琐冗长。
其他文献
暑假期间,小明用5根木棒制作了如图1所示的模型.其中,AD的长与AB的长相等,BC的长与DC的长相等,并分别用可旋转的螺丝连接,木棒BC与DC的连接处C可在木棒AE上滑动.小明发现:当C
期刊
现有的防盗系统常常误发绔报。在室外,大风刮在树是的声音,过路汽车前好的照时,暴风雨的声音都可以计这些报警系统发出警报,而在室内,摄像机常常受到附近人们正常活动的影响,很难不
村口的一边,有一块小草坪.它悄悄点缀着这一方天地,轻声诉说着对村庄的爱意.rn村里的房子总是相依相偎,人们享受着美好的群居生活.当我沉浸在芳草的清香中时,耳边传来阵阵清
期刊
我们知道,在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中,“边边角”是不能作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这是为什么呢?  如图1,在△ABC 中,以点A 为圆心,AC 长为半径画弧,与BC 相交于点D,此时△ABC 和△ABD 满足AB=AB,∠B= ∠B,AD=AC,但显然△ABC 和△ABD 不全等。  那么,两个三角形具备了“边边角”的条件,就一定不全等吗?答案是否定的。  相信同学们不难想到“HL”定理。课本中给
期刊
“全等三角形”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考中占比很大。三角形的全等变换主要有平移、翻折、旋转三大类,只改变三角形的位置,不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仔细研究课本你会发现,无论问题如何变化,这类问题的根其实就在课本之中,有的直接来自课本原题,有的则是将课本原题适当改编。课本是万题之源,也是数学学习之根本。  一、平移型全等变换  例1 (2019·江苏连云港)如图1,在△ABC 中,AB=AC。将
期刊
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方法比较多,我发现,无论用什么方法,关键在于如何根据条件选择分析的视角,有时可以从三角形的边出发,有时可以选择“等角”作为分析的起点。下面是我总结的几类从找等角入手来找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方法。  一、由“和差关系”找等角  已知,如图1,AC=AE,∠B= ∠D,∠DAB=∠CAE,试说明BC=DE。  要说明BC=DE,只要说明△ABC≌△ADE即可。而目前已经具备一组对应角以及这
期刊
我省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认真贯彻了总公司“计划种植,主攻质量,优质适产”的方针,烟叶质量有较大的提高。近年来,为了探索辽宁烟叶生产优质适产措施,解决生产存在问
长期以来,我国的棉花良种繁殖方法都是采用株行圃、株系圃和原种圃3年三圃制,其后,有人曾改为二圃制,但仍不完善.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良繁方法,供育种工作者和原种生产者参考。
大家好,我是一个三角形。但我不是一个孤独的三角形,我有许多兄弟,不管在哪一定有我的同胞,也就是总会有三角形和我一模一样。人们管我们叫全等三角形。  人们把形状相同、大小相同、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叫作全等三角形。进入八年级后,大家就要研究我们了。无论我的同胞在哪,以什么姿态出现,我们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在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图形的三大变换)后,我们可以完全重合。  如果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
期刊
马明明是一位聪明的孩子,可是在学习中却经常粗心大意,同学们都叫他“小马虎”。这不,在学习“全等三角形”这一章时,老师发现“小马虎”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判定定理的理解不够深刻,时而会出现一些错误。下面是对“小马虎”一些常见错误的原因剖析,希望同学们不要重蹈覆辙。  一、忽视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关系  【错因剖析】“小马虎”犯了什么错误呢?原来他错把AC和BD当成了△EAD和△FBC 的边,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