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开放、探索题已成为当今中考数学的一种主要题型,认真钻研教材、拓展教材,适当将教材常规性问题改造为开放、探索性问题,使教材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要有趣、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由特殊推向一般;能反映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情况;新颖、解答简洁,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勇气。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开放问题;设计方法;初探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认真钻研教材、拓展教材,适当将教材常规性问题改造为开放、探索性问题。使教材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教材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改变为开放、探索性问题。如可以将教材中的一些条件、结论完整的题改变成给出条件,先猜结论,再进行证明的形式;也可以改变成给出多个条件,经过整理,筛选以后才能求解或证明的题;还可以改变成要求运用多种解法或得出多个结论的问题,以加强发散式思维的训练,提高创新能力。此外,将题的条件、结论拓宽,使其演变为一个发展性问题,或给出结论,再让学生探求条件等,都是使常规性问题变为开放、探索性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设计开放、探索性问题,要有趣,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数学教学是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亲身参与问题的真实活动。《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在设计开放、探索问题时要考虑将所设计内容作为一种数学思维活动来进行,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过程、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问题讨论的深化过程,让学生在充分参与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数学能力。问题选择要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以及主动参与的意识。因此,在设计此类问题时必须精选趣味性较强与学生容易亲自参与的问题。
例如:我们班的小明同学为班级“学习专栏”设计了报头图案,并用文字说明图案的含义,如图1所示。请你用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直线、射线、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圆、圆弧和函数图像等)中若干,为“环保专栏”设计一个报头图案,并简要说明图案的含义。
设计应用问题的开放性决定此类问题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但力求体现图案的美感和创新意识。这个题设计方法多种多样,很容易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意识,使数学教学成为学生亲自参与体验的再发现、再創造的数学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由“知识型”向“知识——能力——素质型”发展。其含义各有各的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这种问题很容易做到学生的亲自参与,学生间的互动、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善于将学生从定向思维中解脱出来,养成多角度、多侧面分析问题的习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新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克服对这类问题的惧怕心理。
三、设计开放、探索问题应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情况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无论教材如何变化,考试题怎样发展变换,作为一个现代人所必须具有的数学素养,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数学思考方法始终是教学检测的重要内容,这是一定应该坚守的不可动摇的理念。近几年的考题一再体现:立足“三基”:即着眼于教学内容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立足“三力”:即试题注重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能力的考查;立足“三个实际”:即试题体现教材实际、贴近学生实际、反映教学实际。因此,设计开放、探索问题应以“三基”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样,既能考查学生的“三基”掌握程度,又能加强学生进行探索问题能力的培养。
四、设计开放、探索问题时应降低难度,减少繁杂证明与计算,应尽可能做到新颖、解答简洁
《走进新课程》明确指出:本次课程改革,应改变以前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教材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删减与变换。例如:删去了立方和(差)公式,用十字相乘法分解二次三项式,二次根式的除法中分子分母都含有两个根号的计算题,把A组题中较繁难的计算题移到B组中,查表计算问题变为了应用现代计算工具的计算器。同样,开放、探索问题应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到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应不断研究,探讨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积累、借鉴内容较新颖、解法较简单的题目,把教学中的这类问题“变得容易一些”,让学生觉得数学中的这类问题并没有原来想象中的那么难,从而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勇气。
总之,开放、探索问题的设计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各自都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设计出不同的问题,只要设计出的问题符合“四个有利于”、立足“三基”、立足“三个实际”,即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与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开拓精神与创新能力;立足“三基”——教学内容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立足“三个实际”——体现教材实际、贴近学生实际、反映教学实际;都是好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往往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运用观察、类比、归纳、推测等多种思维活动来寻找解题的策略,具有较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因而更能考察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转变教育理念,转变教学行为、方式,积极进行教学中开放、探索问题的讨论,为最终提高开放、探索问题的教学而努力。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开放问题;设计方法;初探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认真钻研教材、拓展教材,适当将教材常规性问题改造为开放、探索性问题。使教材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教材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改变为开放、探索性问题。如可以将教材中的一些条件、结论完整的题改变成给出条件,先猜结论,再进行证明的形式;也可以改变成给出多个条件,经过整理,筛选以后才能求解或证明的题;还可以改变成要求运用多种解法或得出多个结论的问题,以加强发散式思维的训练,提高创新能力。此外,将题的条件、结论拓宽,使其演变为一个发展性问题,或给出结论,再让学生探求条件等,都是使常规性问题变为开放、探索性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设计开放、探索性问题,要有趣,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数学教学是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亲身参与问题的真实活动。《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在设计开放、探索问题时要考虑将所设计内容作为一种数学思维活动来进行,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过程、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问题讨论的深化过程,让学生在充分参与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数学能力。问题选择要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以及主动参与的意识。因此,在设计此类问题时必须精选趣味性较强与学生容易亲自参与的问题。
例如:我们班的小明同学为班级“学习专栏”设计了报头图案,并用文字说明图案的含义,如图1所示。请你用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直线、射线、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圆、圆弧和函数图像等)中若干,为“环保专栏”设计一个报头图案,并简要说明图案的含义。
设计应用问题的开放性决定此类问题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但力求体现图案的美感和创新意识。这个题设计方法多种多样,很容易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意识,使数学教学成为学生亲自参与体验的再发现、再創造的数学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由“知识型”向“知识——能力——素质型”发展。其含义各有各的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这种问题很容易做到学生的亲自参与,学生间的互动、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善于将学生从定向思维中解脱出来,养成多角度、多侧面分析问题的习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新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克服对这类问题的惧怕心理。
三、设计开放、探索问题应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情况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无论教材如何变化,考试题怎样发展变换,作为一个现代人所必须具有的数学素养,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数学思考方法始终是教学检测的重要内容,这是一定应该坚守的不可动摇的理念。近几年的考题一再体现:立足“三基”:即着眼于教学内容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立足“三力”:即试题注重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能力的考查;立足“三个实际”:即试题体现教材实际、贴近学生实际、反映教学实际。因此,设计开放、探索问题应以“三基”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样,既能考查学生的“三基”掌握程度,又能加强学生进行探索问题能力的培养。
四、设计开放、探索问题时应降低难度,减少繁杂证明与计算,应尽可能做到新颖、解答简洁
《走进新课程》明确指出:本次课程改革,应改变以前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教材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删减与变换。例如:删去了立方和(差)公式,用十字相乘法分解二次三项式,二次根式的除法中分子分母都含有两个根号的计算题,把A组题中较繁难的计算题移到B组中,查表计算问题变为了应用现代计算工具的计算器。同样,开放、探索问题应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到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应不断研究,探讨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积累、借鉴内容较新颖、解法较简单的题目,把教学中的这类问题“变得容易一些”,让学生觉得数学中的这类问题并没有原来想象中的那么难,从而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勇气。
总之,开放、探索问题的设计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各自都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设计出不同的问题,只要设计出的问题符合“四个有利于”、立足“三基”、立足“三个实际”,即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与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开拓精神与创新能力;立足“三基”——教学内容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立足“三个实际”——体现教材实际、贴近学生实际、反映教学实际;都是好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往往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运用观察、类比、归纳、推测等多种思维活动来寻找解题的策略,具有较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因而更能考察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转变教育理念,转变教学行为、方式,积极进行教学中开放、探索问题的讨论,为最终提高开放、探索问题的教学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