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体育课程标准与现行教学大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教学大纲的问题所在和新课程标准的优势所在,以及新课程标准对现代体育教学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体育 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 比较
1 前言
1.1 体育课程标准及其功能
体育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和颁布的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素养方面所应达到的水平的基本文件。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知识、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国家管理与评价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同时,它也具体规定了体育课程的性质、目标以及内容标准等,并提出了教学与评价的建议,是各地各校编写教材、教师实施教学以及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评定的依据。也是实施教学管理的依据。
1.2 体育教学大纲及其功能
体育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体育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体育教学大纲规定了体育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内容时数的比例和教学要求。它是编写体育教材,实施体育教学、评估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的依据。
1.3 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的原由
自1956年颁布第一套体育教学大纲至2000年为止,我国先后颁布了6套体育教学大纲。历次体育教学大纲都明确地规定了体育教学的目标、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及比重,甚至连考核标准也作了程度不同的规定。体育教学大纲的颁布、实施与制度的建立,在规范我国体育教学、推进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学生的体育基础、兴趣、爱好、需求等也各不相同。这些差距与不同可能导致两种消极的后果:一是地方与学校不顾实际情况,教条地执行大纲;二是学校以不具备条件为由,自行其是。以上两种可能性的存在对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制约着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与发展。
体育课程标准虽然明确规定了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内容目标,但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课时比重、成绩评定项目和标准等都未作限制。它既是规范全国各地、各校教学的标准,又让各地、各校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活动。
2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
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学大纲是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明显差异的规范体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内容、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见下表)。
2.1 指导思想不同
课程标准强调体育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体育教学大纲则主要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指导思想,比较忽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维度。
2.2 目标体系不同
课程标准包括具有递进关系的层次目标,即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这使课程目标更加具体化、更具操作性;体育教学大纲则只有比较笼统的、操作性不强的课程目标,且教材内容、评价内容与目标要求不太一致。
2.3 结构不同
课程标准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它实际上由两条主线组成:一条是身体运动主线,另一条是健康主线。虽然课程标准将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划分成五个学习领域,但五个学习领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每个领域都不能脱离其他领域独立实现课程目标。体育教学大纲的学习领域则是按运动项目划分的,如球类、田径、体操、武术等,这实际上是一种竞技运动的教学体系,每个学习领域可以脱离其他领域而独立存在。
课程标准按照水平来划分学段,即水平一、水平二和水平三分别对应于1~2年级、3~4年级和5~6年级,水平四对应于初中,水平五对应于高中,水平六为发展性水平目标。按水平划分学段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发展和各地、各校情况的差异性;体育教学大纲则是将一个年级划分为一个学段。
课程标准主要构建本门课程学习的目标体系和评价原则,对完成课程目标所需的内容和方法只提出一个大体范围,各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此外,课程标准将学生情感和健康方面的要求具体化;教学大纲则主要规定了各个年级的具体教学内容和要求,但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意志品质等只作了总的原则规定,教师的工作只能是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生学习并掌握规定的知识、技能与技术。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十分有限。
2.4 教学时数规定不同
课程标准没有规定学习内容的时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状况,随时对不同教学内容的时数和进度进行调整。如果学生较快掌握学习目标的内容,教学时数可适当减少,反之可适当增加,这就避免了那种只按教学时数和进度要求,不管学生是否已经掌握的机械做法;体育教学大纲则明确规定了各项教学内容的时数。
2.5 评价方法不同
课程标准强调建立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在评价方式上,既注重终结性评价,也注重过程性评价;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自评和互评。在评价的内容上,既包括对学生体能和技能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的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努力使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相一致;体育教学大纲主要重视对掌握运动技能的程度及体能状况进行评价,使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脱节,并最终导致教学实践与教学目标的背离。
3 结论
3.1 课程标准是基于国内外成功的体育课程实践而制订出来的,它有助于改变目前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脱节。
3.2 课程标准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地区与地区之间存在着文化、经济、地理气候、风俗、学生身体发育、学校条件等差异,给学校更大的教学自主权。
3.3 课程标准是目标管理体制,各水平目标和领域目标实现了总体目标。这与教学大纲规定的具体教学内容、具体教学时数、具体的考核标准有较大区别。
3.4 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教师教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提高学生兴趣出发,使学校体育成为学生终身体育、终身受益成为可能。
小知识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论文分类有多种方式,如从内容、结构形式、等进行分类。
1、论证型:对基础性科学命题的论述与证明文件,如公理、定理、原理、原则或假设的建立、论证及其适用范围范围、使用条件等。
2、科技报告型:一项技术研究的结果、进展或一项技术研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论述一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章。如:学生体质健康的调查报告;研究计划的可行性论证文章。如:拓展训练进入中小学体育课堂的可行性分析。主要保证原始资料的准确和完整,最好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或者经验。
3、发现、发明型:记述发现和发明。
4、计算型:讨论不同类型数学数值的计算方法,如体育统计方法类的文章。
5、综述型:不要求作者在研究内容上具有首创性,主要是对已有的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分两类:一类以汇集文献资料为主,辅以注释,客观而少评述;一类侧重评述,通过分析已有资料,提出合乎逻辑的、具有启迪性的看法和建议。
当然还有其它类型。
关键词:体育 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 比较
1 前言
1.1 体育课程标准及其功能
体育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和颁布的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素养方面所应达到的水平的基本文件。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知识、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国家管理与评价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同时,它也具体规定了体育课程的性质、目标以及内容标准等,并提出了教学与评价的建议,是各地各校编写教材、教师实施教学以及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评定的依据。也是实施教学管理的依据。
1.2 体育教学大纲及其功能
体育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体育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体育教学大纲规定了体育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内容时数的比例和教学要求。它是编写体育教材,实施体育教学、评估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的依据。
1.3 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的原由
自1956年颁布第一套体育教学大纲至2000年为止,我国先后颁布了6套体育教学大纲。历次体育教学大纲都明确地规定了体育教学的目标、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及比重,甚至连考核标准也作了程度不同的规定。体育教学大纲的颁布、实施与制度的建立,在规范我国体育教学、推进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学生的体育基础、兴趣、爱好、需求等也各不相同。这些差距与不同可能导致两种消极的后果:一是地方与学校不顾实际情况,教条地执行大纲;二是学校以不具备条件为由,自行其是。以上两种可能性的存在对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制约着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与发展。
体育课程标准虽然明确规定了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内容目标,但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课时比重、成绩评定项目和标准等都未作限制。它既是规范全国各地、各校教学的标准,又让各地、各校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活动。
2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
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学大纲是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明显差异的规范体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内容、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见下表)。
2.1 指导思想不同
课程标准强调体育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体育教学大纲则主要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指导思想,比较忽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维度。
2.2 目标体系不同
课程标准包括具有递进关系的层次目标,即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这使课程目标更加具体化、更具操作性;体育教学大纲则只有比较笼统的、操作性不强的课程目标,且教材内容、评价内容与目标要求不太一致。
2.3 结构不同
课程标准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它实际上由两条主线组成:一条是身体运动主线,另一条是健康主线。虽然课程标准将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划分成五个学习领域,但五个学习领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每个领域都不能脱离其他领域独立实现课程目标。体育教学大纲的学习领域则是按运动项目划分的,如球类、田径、体操、武术等,这实际上是一种竞技运动的教学体系,每个学习领域可以脱离其他领域而独立存在。
课程标准按照水平来划分学段,即水平一、水平二和水平三分别对应于1~2年级、3~4年级和5~6年级,水平四对应于初中,水平五对应于高中,水平六为发展性水平目标。按水平划分学段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发展和各地、各校情况的差异性;体育教学大纲则是将一个年级划分为一个学段。
课程标准主要构建本门课程学习的目标体系和评价原则,对完成课程目标所需的内容和方法只提出一个大体范围,各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此外,课程标准将学生情感和健康方面的要求具体化;教学大纲则主要规定了各个年级的具体教学内容和要求,但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意志品质等只作了总的原则规定,教师的工作只能是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生学习并掌握规定的知识、技能与技术。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十分有限。
2.4 教学时数规定不同
课程标准没有规定学习内容的时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状况,随时对不同教学内容的时数和进度进行调整。如果学生较快掌握学习目标的内容,教学时数可适当减少,反之可适当增加,这就避免了那种只按教学时数和进度要求,不管学生是否已经掌握的机械做法;体育教学大纲则明确规定了各项教学内容的时数。
2.5 评价方法不同
课程标准强调建立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在评价方式上,既注重终结性评价,也注重过程性评价;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自评和互评。在评价的内容上,既包括对学生体能和技能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的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努力使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相一致;体育教学大纲主要重视对掌握运动技能的程度及体能状况进行评价,使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脱节,并最终导致教学实践与教学目标的背离。
3 结论
3.1 课程标准是基于国内外成功的体育课程实践而制订出来的,它有助于改变目前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脱节。
3.2 课程标准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地区与地区之间存在着文化、经济、地理气候、风俗、学生身体发育、学校条件等差异,给学校更大的教学自主权。
3.3 课程标准是目标管理体制,各水平目标和领域目标实现了总体目标。这与教学大纲规定的具体教学内容、具体教学时数、具体的考核标准有较大区别。
3.4 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教师教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提高学生兴趣出发,使学校体育成为学生终身体育、终身受益成为可能。
小知识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论文分类有多种方式,如从内容、结构形式、等进行分类。
1、论证型:对基础性科学命题的论述与证明文件,如公理、定理、原理、原则或假设的建立、论证及其适用范围范围、使用条件等。
2、科技报告型:一项技术研究的结果、进展或一项技术研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论述一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章。如:学生体质健康的调查报告;研究计划的可行性论证文章。如:拓展训练进入中小学体育课堂的可行性分析。主要保证原始资料的准确和完整,最好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或者经验。
3、发现、发明型:记述发现和发明。
4、计算型:讨论不同类型数学数值的计算方法,如体育统计方法类的文章。
5、综述型:不要求作者在研究内容上具有首创性,主要是对已有的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分两类:一类以汇集文献资料为主,辅以注释,客观而少评述;一类侧重评述,通过分析已有资料,提出合乎逻辑的、具有启迪性的看法和建议。
当然还有其它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