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与“专创”融合式教育的实践探索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kaka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传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窘境与痛点,大学生存在基本创新素质薄弱、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的问题,结合专业教育实践特点,将创新链、产业链和教育链相结合,从人才培养维度、课程体系构建以及工程实践的角度,深入解析“专业+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了“专创”融合式“三位一体”的专业教育模式;基于“专创”融合式专业教育体系构建、创新机制探索,可为今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人才培养;痛点;机制;“专创”融合;“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4-0001-05
  Abstract: Faced with the dilemma and pain point of traditional engineering talents training, college students have the problems of weak basic innovation quality and insufficie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Combining the innovation chain, industry chain and education chai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 of "Specialty + Innovation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alent training dimension,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mode of "trinity" of "specialty creation"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y creation" integr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exploration of innovation mechanism,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In the future, it will play a certain demonstration and reference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engineering talents.
  Keywords: talent training; pain point; mechanism; "specialized innovation" integration; "trinity"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大学教育应转变观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新发展理念。工程专业教育需要转变思维,促进教育和产业体系人才、智力、技术、资本、管理等资源要素的集聚、融合以及优势互补。
  因此,“新工科”大学专业教育应该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深化产教融合教育理念,提升工程专业教育内涵,努力造就具有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交叉复合与跨界整合能力的“专业创新、融合式”工程技术型人才;并将工程专业大学教育打造成支撑高质量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有力推动我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一、传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教育教学实践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戰。工程专业教育迫切需要夯实学生专业基础,使毕业生成为既具有较高的基本创新创业素质,又具备能够解决具体工程问题的创新设计能力,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以及前所未有的新技术冲击,学生普遍存在着创新素质薄弱、实践能力不足以及价值取向多元化等问题,高分低能现象突出。同时,传统专业教育结构单一、教学与实践脱节、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僵化,面对传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窘境,其具体症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人才培养维度单一性问题
  传统本科生教学课程中对于构成兴趣多样的学生,教学方法单一,创新方法系列课程与专业课程无法有机衔接与协同。学生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传统课堂信息获得模式是以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为主,知识信息获得技术受到局限,获取的知识仅限于课堂的讲解,课堂效果基本以教为主体; 线上学习课程完成率低、学习体验不完整、缺乏个性化指导和面对面交流,这两种方式的学习,使得学习的维度和深度受到限制。为适应“新工科”现代教学,我们亟待在理念、模式、维度、内容上解决教学模式和手段单一性的问题。
  (二)课程实务与专业实践相脱离问题
  传统教学理念中存在着偏重专业知识学习、孤立学习的问题。传统教学内容偏重理论,专业设计缺乏与实际工程问题的结合,授课时间局限于课堂。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也局限于课堂,缺少实践教学环节,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拓展性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建立,无法解决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的综合、研究与实践的平衡、价值观与爱国情怀的提升等关键问题。目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仅限于课堂单一教学环节,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重视和投入不足,缺乏贴近工程实际的综合性集成项目、模拟训练环境、创新实践平台等训练载体。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路仅仅偏重“知识点讲解型”,典型的“灌输式”,学生的参与度不足,学习的兴趣、热情和积极性均不高,师生的互动有限;“被动接受者”学生缺少自主学习和探索、思辨、表达等能力的训练,缺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训练。传统的幻灯片、板书等形式很难使学生建立起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学生无法设身处地地感受和理解所学专业知识点的用处。因此,教学环节亟待建立健全的动态机制,整合创新实践教学环节资源与平台搭建,明确解析目标达成度与清晰度,针对实践教学环节脱离问题,创新性解耦实践教学环节的动态变量。   (三)教学相长运行机制僵化问题
  目前,我校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偏低,教学视域存在局限性,课程内容缺乏前沿性,科研成果、方法及设备对于教学活动和创新实践缺乏良性互动,缺少国际化和前瞻性内涵。面授课堂以中文进行授课,对课程感兴趣的留学生无法参与其中。此外,教师照本宣科容易导致知识点分散、学生长期记忆困难、混淆等问题。要想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避免学生高分低能, 培养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迫切需要改变高等工程教育教学创新和实践能力不足的现状。亟待与教学运行机制相适应,突破师生教育教学视域局限,构建师生共生共长的专业教育环境与氛围,解决外在社会环境条件与内在机制冲突的问题。
  (四)课程评价体系完备性的问题
  系列课程教学体系与课程评价体系构建不完全,内容单一。课堂教学评价中“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主导轻主体”等现象仍存在,缺乏突出学生能力、创造性实践能力、价值观的评价。学生在学习中缺乏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中唯分数论者不在少数。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多维度价值取向的冲击,学生认知方法单一,缺少客观有效的认知手段。虽然学生具有普遍的爱国主义情怀,但面对现代多元价值观的碰撞与冲击,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同时,考核评价方式不能全面评价学习能力,忽视学习的过程评价,考核缺乏阶段性回馈、个性化评价以及对老师教学水平的系统反馈。为了适应变革的社会环境,针对底层教学冲突问题,急需创新教学评价机制,建立较为完备的专业育人体系,帮助学生正确规划成长成才之路,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因此,工程专业教育迫切需要提升“新工科”课程建设的教学内涵;在知识学习、过程掌握和内容效果上,亟待进行创新课程教学实务的深入探索,解决培养维度、课程实务以及运行机制与课程内容完备性上的突出问题,突破传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窘境。
  二、“专创”融合式人才教育的实践内涵与创新机制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渠道,肩负着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的《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
  因此,创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国家产教融合建设重点的内涵旨在以培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为目的,在于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结合,优化“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专业教育高效的融合,更好地解决本科生基本素质教育与提升创新能力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所面临的痛点与难点问题,更好地向社会输送急需的创新型人才。
  (一)“专创”融合式创新专业教育结构与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全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重点在于创新链、产业链和教育链以及科学研究之间的有机结合。基于创新专业教育学知识体系,探索建立完善的“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原动力。
  “专创”融合教育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将创新链、产业链和教育链相结合,将创新教育融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根據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制定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建构“专创”融合式专业教育实践平台,“三位一体”“专业+实践创新”的专业人才教育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专创”融合式专业人才教育结构
   “专创”教育从学生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及工程实践3个方面全方位深度融合,建立多个维度反馈机制,使其形成闭环体系;研究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探求三者之间的反馈机制,进而为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创新培养模式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专创”融合式创新专业教育机制
  图2 “专创”融合机制(参见文献[6])
  如图2所示,基于创新链、产业链和教育链反馈机制,“专创”融合式创新专业教育探索创新方法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整理往届学生创新创业经验,以及各类企业的创新需求,找出能够整合学校、实验室以及社会的可创新性内容,判断未来一段时间产业链所需的创新需求。一方面,重新构建创新链与教育链,以输送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利用反馈机制,多维度地重构创新方法实践课程体系。另一方面,“专创”融合式创新专业教育过程既基于传统的产学研,又要在其基础上增加创造性内容,保证创新方法实践课程体系更好地与社会发展衔接。
  1. 本科生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在“互联网+”和创新创业背景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形成完整的“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改革;力求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具有双创能力、双创精神、双创思维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使双创教育真正落地生根;根据培养方案中对素质、能力、知识培养的要求,重构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课程加入课程体系,探索建立“专业课程+创新创业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创新性训练,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创新创业思维。
  2. 实践教学资源与创新创业实践资源的优化整合
  通过搭建专业实践与创新创业实践相融合的平台,优化整合学校、企业的实践教学活动资源,从本质上解决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工程实际应用脱节的问题;同时,通过与实践平台的研究成果相融合,提升本科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本科生在创新创业大赛中脱颖而出,实现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最终推动本科生创新意识、创新意愿向创新能力的转化,激发了本科生个体分散化创新向协同式创新的动力。
  3. 创新链、产业链和教育链闭环反馈的机制
  通过对比分析大、中、小型企业的创新需求以及创新创业学生的经验总结,判断未来一段时间产业链所需的创新需求。从每个环节入手,重新构建创新链与教育链,以输送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将创新链、产业链和教育链有机结合。同时,分析“专创”的特点,找出其共同作用的交集,分析使三者能够深度融合的要素,以保证三者产出均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三、“专创”融合式创新专业教育体系构建
  运行“专创”融合式创新专业教育,探索创新链、产业链和教育链的有机结合,构建“专创”融合式创新专业教育体系。
  (一)探索产学研合作协同培养模式,建立“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
  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主线,将专业课程建设成为既传授传统理论知识、又形成创新思维意识的精品课程。同时以学分制为平台,激发学生选修相应创新创业课程的动力。探索产学研合作协同培养本科生的教育模式,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相关领域的科研问题,积累成功的创新创业经验,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定期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行业调研,如通过毕业生追踪调研、用人单位调研等,了解掌握社会行业对创新创业型专门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以此指导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修订,探索构建创新式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基于“认知、认可、行动”的教学目标,探索构建“专业+创新”的课程体系
  人是通過心理过程“知、情、意”,即“认知、认可、行动”来感知和把握客观世界的,遵循此规律,可以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认知是对创新创业基本理论知识进行认识,建构观念,构成个体素质的一部分;认可是对所认知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对所认知的知识有一个正面的价值评判;行动就是运用所建构和认可的观念去实践、去创造。基于“认知、认可、行动”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设置通识性创新创业课程和挑战性创新创业课程大纲。
  1. 通识性创新创业课程:主要针对低年级开设的创新创业基础教育课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创新创业方法基础知识,并将这些方法与专业课内容相结合,形成具体的创新性案例,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基本素质、树立创新创业的意识,进而提高创新创业能力。通识类课程针对“认知”的教学目标,通过设置TRIZ理论、通用设计方法与创新设计方法、设计方法学、创新方法与实践等创新基本理论性课程,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创新创业基本知识,对创新创业活动有初步的认知。可以借助网络慕课资源以及智慧树线上课程等,实现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的授课方式。
  2. 挑战性创新创业课程:主要针对高年级学生进行的专业化教育,主要以“认可”“行动”为教学目标,在进行专业课教学的同时增加相应的创新创业案例和专业领域内前沿与技术开发教学内容,围绕各专业核心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进行小组案例分析和布置创业策划作业,以增强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同。同时依托各类竞赛,积极开设项目研发与设计训练,帮助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项目研发、设计路径以及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基于自身专业的创新;同时围绕各专业课程体系开设相关选修类课程,注重专业前沿知识的深入挖掘,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在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建立学科交叉的思维视角,从而进一步帮助高年级学生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达到“行动”的教学目标。
  (三)构建“专业+创新”的实践平台,探索基于“多层次、广维度、全覆盖”的学习模式
  依托学校工程训练中心、专业实验室、校外实习企业或孵化基地,结合学科竞赛、企业项目等搭建专业实践与创新创业实践相融合的实践平台,为本科生创新创业提供实践基地,以专业知识为基石,引导学生创新创业。
  1. 探索构建大学生“实践教学+竞赛”实践平台
  在实践教学方面,融入探索型和设计型实验。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和已有的科研成果,并配合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共同探索设计专业实验,通过课堂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的了解和学习兴趣。教学方法上注重体验式教学,在实验室模拟实际的生产场景,鼓励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创造性实验。实验室作为一种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理论知识的教学手段,相比课堂教学更加生动而具体,使学生有真实的参与感,激发学生探索创新意识。评价考核方式上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在竞赛方面,积极依托各学科专业背景构筑多层次、全覆盖的竞赛活动平台,主要包括专业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类大赛,倡导跨专业、跨年级组队参与,为在校大学生创新理念的实现及创业想法的实践提供有效的基础支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能力的比赛,通过不断突破挑战,增强自身的实力和信心,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探索构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实践联动平台
  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通过案例式、项目化的教学,实现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轨;同时,通过企业真实生产项目的引进为学生提供由理论变成现实、学以致用的实训环境,使学生从多方面强化自身的实践能力,提高创新创业素质。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创新创业教学实习基地,让学生参与到生产一线的学习和工作中,掌握相关领域最新产业新技术及新工艺,积极发现亟待解决的科研问题,培养自身的研究兴趣和创新能力。另外,建立创新创业成果孵化机制,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享实习基地平台上的创新研究成果,探索本科生“专业+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3. 探索建立教学-科研-企业闭环学习平台
  分别搜集大、中、小型企业的创新需求以及创新创业学生的经验总结,通过分析调整创新方法实践课程体系教学方向。同时,结合上述的需求与总结,完善相似科研项目的方案,形成教学-科研-企业三位一体的学习和管理体系。
  (四)探索“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过程性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对学生的评价在充分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衡量指标,把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应该具备的思维、知识、个性和能力等诸多要素纳入评估体系,实行考试手段和评价标准的多样化。同时,创新型人才培养离不开具有国际化、前瞻性视野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要建立学生评教制度,从思想道德、职业技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综合评价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从而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机制保障。使学生在熟练掌握跨学科知识的同时,具备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以及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   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专创”融合式教育模式提倡知识学习与工程化创新并重,通过“提出问题,设计问题,解决问题”等基础问题架构过程,“三位一体”地实现不同技能的掌握与整合。同时,围绕工程问题构思与设计、创新与实践,工程化本科生培养不仅需要具备解决问题、实现技术创新的技巧层面的竞争力,“专创”融合型教育还应具备合作、沟通、项目管理多学科能力,旨在推动技术的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的创新、创造者,并在多样社会、文化以及全球化背景下成为终身学习者。
  四、结束语
  总之,要改变高等工程教育创新和实践能力不足的现状,就要从体系、模式、方法、機制以及每个环节上入手,重新构建创新链、产业链和教育链,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提升课程教学内涵,创新课程教学实务,突破师生教育教学视域局限,既要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又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人文情怀,将专业知识学习、创新能力培养与“立德树人”相融合,打造“专业、创新、融合式”工程技术型人才,为国家经济转型升级,为建设社会主义工程教育强国提供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刘桂芹,李兰杰,王长法,等.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的思考[J].高教学刊,2020(21):47-49.
  [2]鲁金金.新工科背景下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测绘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20(21):44-46.
  [3]孙强,杨宇祥,柯熙政.工程人才软技能培养:时代需求与教育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3):80-84.
  [4]蔡俊.“一核四维”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略[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11):86-88.
  [5]王卫东,蒋琦玮,何旭辉,等.基于中美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的学生自主学习教育模式改革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6):156-161+175.
  [6]范春萍,夏涤.高校“新兴工科”设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5):18-24.
  [7]吴琛,麻胜兰,王展亮,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多主体多要素模糊综合评价[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5):78-83.
  [8]朱正伟,马一丹,周红坊,等.高校工科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现状与提升建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4):88-93+148.
  [9]仝月荣,陈江平,姜艳霞.“新工科”背景下以智能技术为牵引重构工程实践课程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12):33-38.
  [10]许彧青,王明明,朱世范.新工科背景下设计学学科体系研究探索[J].机械设计,2020,37(S2):286-289.
  [11]仝月荣,陈江平,张执南,等.产教深度融合 协同探索面向新工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为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11):194-198.
  [12]毛剑,岳金霞,赵放辉.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体系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0):73-74+77.
  [13]徐立辉,王孙禺.跨学科合作的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工程教育的探索性多案例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0,41(5):107-117.
  [14]朱伟文,宫新荷.高等工程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0,36(5):68-76+118.
  [15]邹光明,刘源泂,肖涵,等.面向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机械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9):221-226.
其他文献
学习型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需要吸引来自各个领域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如公共文化设施(教育与文化场馆)机构、学校、大学、成人学院、社区、商业组织、民间组织以及社区志愿者组织。这些利益相关者是终身教育的实体和城市学习的供应商,是激发学习型城市社会活力的能动源。从国际上看,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重视吸引利益相关者参与,在政策法规、专门机构、合作伙伴关系、财政间接激励等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面对全球范围内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潮势,我国应学习这些国家的先进经验,从政策法规
为了解世界游泳男子项目的发展水平和成绩发展态势,本文主要通过灰色预测法,对第1-18届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项目前8名成绩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并根据灰色预测模型对第19届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项目前8名平均成绩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男子游泳增长速度较慢的项目有50米自由泳、50米蛙泳、50米蝶泳、200米蝶泳、400米自由泳、800米自由泳和1500米自由泳共7个项目;增长速度较快的项目有50米仰泳、100米自由泳、100仰泳、100米蛙泳、100米蝶泳、200自由泳、200米仰泳、200米蛙泳、200米个人混合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不可或缺的力量,农村成人教育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之间具有典型的双向互动关系。农村成人教育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在发展目标、功能定位、主体对象等要素上存在协同性、一致性和相容性;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对乡村产业振兴具有推动、融合、保障的助力作用,乡村产业振兴对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具有推进、导向、集聚的形塑效应。在此基础上,构建“农村成人教育发展—乡村产业振兴”双链互动模型,双链经过主体、资源、知识、关系四个要素的耦合发展,经历三个阶段的纵向运行,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通
由于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文化遗产机构资源保存版权例外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出现了适用上的困境,有必要予以完善。许多国家已经明确地将文化遗产机构的保存行为纳入其版权例外的范畴,并应数字时代的要求而对受益主体和使用对象、使用的目的和方式、合同条款和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修改,值得借鉴。为了使我国文化遗产机构的资源保存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应扩大目前著作权法中文化遗产保存例外各要件的范围,并完善文化遗产机构保存例外的其他相关制度。
采用麦克唐纳和埃尔莫尔的政策工具分类标准,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国家层面出台的关于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政策文本进行定量分
图书馆事业迎来了智慧时代,智慧图书馆建设成为业界和学界热议的主题。然而,智慧图书馆建设既需要图书馆及其利益相关者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更需要理论的指导。鉴于目前智慧图书馆研究中缺乏基本理论问题的讨论,本文指出智慧图书馆研究中存在的两种话语体系影响了相关概念体系的建立,提出智慧图书馆的发展理论、技术理论、系统理论、管理理论、文化理论五种理论,试图构建智慧图书馆基本理论体系,为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学理依据和理论指导。
“合集”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图书馆馆藏资源,然而,长期以来,在编目理论与实践方面始终缺乏科学、系统的归纳与总结。以FR家族概念模型为编制基础的国际编目规则RDA在实施“RDA工具包重构和再设计”(3R)项目过程中,依据FR家族概念模型的统一版《IFLA图书馆参考模型》(IFLA LRM)关于合集建模的思想,专门在“指南”部分开辟“合集”板块对相关规则作出了系统规定。本文首先界定合集的概念,阐明IFLA LRM关于合集建模的情况,以及由此形成的合集分类,对比新版和旧版RDA在合集编目规则方面的差异,并通过实例总
随着老年痴呆对中国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加深,预防和减缓老年痴呆成为健康中国的重要战略目标,老年痴呆服务也应成为图书馆服务创新点,国内图书馆至今较少开展老年痴呆服务。本文系统归纳国外图书馆老年痴呆服务相关文献,发现国外图书馆老年痴呆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基于阅读有助于预防和延缓老年痴呆发生的科学理论,探索形成图书馆服务指南、回忆法、记忆工具包等丰富经验,对国内图书馆界提升老年痴呆服务水平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为保障卫星广播节目传输机房软硬件系统稳定运行,笔者参与设计了综合监测系统。本文阐述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结构形式和采集的方法,并以开源软件Zabbix为基础,各类脚本程序为辅助,实现了故障及时发现与历史数据查询等功能。
当前我国继续教育发展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经费不足、政策法规建设滞后、体系建设薄弱、继续教育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其深层次原因包括教育发展的时序性与继续教育自身的特殊性、继续教育宏观管理的主导性不强、继续教育体系建设和探索遇到体制性障碍三个方面,其中“有体无系”是导致继续教育质量效益不高,难以高水平发展的内在根本性因素。亟需采取创新管理体制、加大统筹力度、全面优化结构、完善继续教育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经费投入、强化法制保障等措施,促进继续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