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感表现”是舞蹈艺术的一个要素,它是通过舞蹈家的直观感受,以人体动的色彩的调子和线条的神韵作为手段,来渲染和表现主题,引起了人们对生活情景的自由联想。在舞蹈创作中,要把情感表现提升到第一位。情感表现是舞之魂,它表达了人类生活上的一切情绪。
关键词:舞蹈;情感表现;舞蹈创作;舞蹈生命力
中图分类号:J7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039-01
舞蹈的“情感表现”是舞蹈艺术的一个要素,它是通过舞蹈家的直观感受,以人体动的色彩的调子和线条的神韵作为手段,来渲染和表现主题,引起了人们对生活情景的自由联想。舞蹈作为一门抒情性、表现性很强烈的表演艺术,在舞台上,演员的表演水平对一部作品的成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舞者在舞蹈中的情感表现又起了一个决定性的作用。舞蹈家的情感要通过所描摹的人物造型来表达,有的舞蹈偏重绘画造型方面,它是通过模拟人物的动作姿态来塑造人物的形象。经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确定该人物的性格、风貌及其动作的特点,以及他的一套生活方式。最后根据人物的特点来安排“舞蹈情感”的特色,完成舞蹈艺术的表现手段。
“舞蹈情感”与人体上的呼吸作用有关。一个舞蹈家要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和学习掌握呼吸的作用,来增强塑造形象的色、线、形的艺术手段,另外,还需不断地熟悉各民族、各种不同社会中人物的不同表情特点去理解和反映各种生活。
“舞蹈情感”的民族因素。舞蹈的特色除了有社会的因素外,它受民族因素的约束,如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礼仪、服饰、信仰和民族的气质等。各民族几千年间流传下来的舞蹈传统形式,是各民族和祖先们在共同的劳动中长期创造和积累下来的。吸收这些民族的特征,就会使舞蹈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使一些舞蹈的情感表现中蕴含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在舞蹈的情感表现中,舞蹈家的身体只是表现的工具,她所作的动作和姿态,是通过对某些产生了情感,通过想象,经过精细的选择,用它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因此,在舞蹈的表现上,舞蹈动作是情感表现的重要手段。舞蹈表现上必须通过想象,把系列的动作用艺术表现的手法组织起来,使动作的组合随着想象的起伏而联结成舞蹈生动的语言——“舞句”。这时,它就会使我们从视觉和听觉中感到有一种悲欢离合交织的动人的联想,这是情感表现的开始。
在舞蹈创作中,要把情感表现提升到第一位,舞蹈家进行形象思维的过程,必须予以情感的概括才能深刻地表现生活。所以强调凝集情感、捕捉情感,准确地对现实生活进行情感概括,这是舞蹈创作的关键问题,紧随着舞蹈的视觉和音乐的听觉感受,必须直接引起观众情感的共鸣,只有通过情感活动的共鸣,才能接触到编导用舞蹈所比拟的现实,才能突出对生活情景的丰富联想,产生出形象的潮涌。创作者用情感活动予以集中概括的生动形象移置到作品中,使欣赏者看作品时可以通过情感共鸣而引起自由联想,为了促进舞蹈欣赏的发展,向观众作些舞蹈解说是需要的,但这种解说不应该拿规定死的内容去限制观众的情感活动,而应该是通过生动的情景和舞蹈表演者将舞蹈情感表现出来来帮助和诱发观众的情感活动,让观众在共鸣起来的情感支配下主动地、自由地从舞蹈联想到生活,让舞蹈真正发挥他的作用。我国的古代舞蹈中,把“情”视作舞蹈的产生根源。“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也,足之蹈也。这段话除了说明各种艺术形式的区别及其内在联系外,着重强调了“情”在艺术创作活动中的重要意义,诗、歌、舞都由情而生;特别是舞蹈,被视为感情激越时的一种表现形态,“舞以宣情”。这是我国舞论中对舞蹈抒情性的总结。
如果说舞蹈创作活动始终是在强烈的感情支配下进行了的,那么生活则是舞蹈的源泉,也是艺术家的情感源泉,只有艺术家火样的热情,才是使生活成为艺术品的根本动力。所以说,舞蹈创作事实上就是一个“使情成形”的过程,没有感情,就没有舞蹈。
情感表现赋予舞蹈生命力,所谓“鼓之舞之以尽神”,就是要求淋漓尽致地展现内在的“神”——神气、精神,即内在的情感。也指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性格、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揭示。譬如《孔雀舞》,它抓住了孔雀富有特征的若干动态,然而着意不在孔雀的自然习性,而是展现傣族妇女善良的心灵和美的体态。这样让情感从舞蹈“形象性”中表现了出来。
舞蹈家在现实中展现和研究了人体在某种动态中表现出来的美,力量和技巧,便把它提炼出来,进行加工,升华成为舞蹈技术。这样的动作,或是富于美感,或是技术性很强,当舞蹈家在不同的情况下恰当地组合这些动作时,它们也就成为能表现各种不同内容和情感的工具。那么舞蹈中的情感表现通过什么渠道完成呢?
一、通过摹拟、再现来表现情感
从本质上看,舞蹈是属于表现的艺术,早期的舞蹈中有着极强的摹拟因素。从舞蹈的发展过程来看,摹拟、再现仍是后世舞蹈中的重要手段,表现这方面看,舞蹈与音乐、抒情诗有着相似之处。它可以通过摹拟、再现来表现人的内心情感。另一方面,由于舞蹈同时具有较强的造型因素,它也可以通过摹拟而再现自然的或社会的现实美,叙述事件,刻画性格,这方面,舞蹈又有着不同于其他表现艺术的广阔天地。
二、通过“缘物”来传情——人与物(道具)的统一
种类繁多的道具舞蹈,是构成我国民族舞蹈传统特征的又一因素。道具在我国舞蹈的发展中并不是后来附加的成分,而是和原始舞蹈同时产生的,当原始舞蹈从先民运用工具的劳动生活中萌芽时,形体动作就和工具结合在一起,构成我国舞蹈艺术早期的审美形式,如后来发展成的《干戚舞》等器械舞蹈,从这一历史现象中,我们可以知道,各种各样的舞蹈道具,和与之相适应的舞蹈动作来自同一生活源泉,是为表现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思想感情服务的,它们是一个整体。
“缘物寄情”,是我国古代艺术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使用得当,常常能收到其他手法所达不到的艺术效果。
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她用她的情感表现感染着人们的思想、品质、情感,影响和陶冶人们的性格、情操。所以说,舞蹈凝聚着编导的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她的情感表现肩负着传达编导思想,陶冶观众情操,征服人类灵魂的重大责任。那么,我们就应该重视舞蹈中的情感表现,舞者们就应该敢于大胆表现感情,不仅仅提供美与快乐,更应该让“舞蹈之灵魂”去感动“人类之灵魂”!
关键词:舞蹈;情感表现;舞蹈创作;舞蹈生命力
中图分类号:J7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039-01
舞蹈的“情感表现”是舞蹈艺术的一个要素,它是通过舞蹈家的直观感受,以人体动的色彩的调子和线条的神韵作为手段,来渲染和表现主题,引起了人们对生活情景的自由联想。舞蹈作为一门抒情性、表现性很强烈的表演艺术,在舞台上,演员的表演水平对一部作品的成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舞者在舞蹈中的情感表现又起了一个决定性的作用。舞蹈家的情感要通过所描摹的人物造型来表达,有的舞蹈偏重绘画造型方面,它是通过模拟人物的动作姿态来塑造人物的形象。经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确定该人物的性格、风貌及其动作的特点,以及他的一套生活方式。最后根据人物的特点来安排“舞蹈情感”的特色,完成舞蹈艺术的表现手段。
“舞蹈情感”与人体上的呼吸作用有关。一个舞蹈家要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和学习掌握呼吸的作用,来增强塑造形象的色、线、形的艺术手段,另外,还需不断地熟悉各民族、各种不同社会中人物的不同表情特点去理解和反映各种生活。
“舞蹈情感”的民族因素。舞蹈的特色除了有社会的因素外,它受民族因素的约束,如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礼仪、服饰、信仰和民族的气质等。各民族几千年间流传下来的舞蹈传统形式,是各民族和祖先们在共同的劳动中长期创造和积累下来的。吸收这些民族的特征,就会使舞蹈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使一些舞蹈的情感表现中蕴含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在舞蹈的情感表现中,舞蹈家的身体只是表现的工具,她所作的动作和姿态,是通过对某些产生了情感,通过想象,经过精细的选择,用它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因此,在舞蹈的表现上,舞蹈动作是情感表现的重要手段。舞蹈表现上必须通过想象,把系列的动作用艺术表现的手法组织起来,使动作的组合随着想象的起伏而联结成舞蹈生动的语言——“舞句”。这时,它就会使我们从视觉和听觉中感到有一种悲欢离合交织的动人的联想,这是情感表现的开始。
在舞蹈创作中,要把情感表现提升到第一位,舞蹈家进行形象思维的过程,必须予以情感的概括才能深刻地表现生活。所以强调凝集情感、捕捉情感,准确地对现实生活进行情感概括,这是舞蹈创作的关键问题,紧随着舞蹈的视觉和音乐的听觉感受,必须直接引起观众情感的共鸣,只有通过情感活动的共鸣,才能接触到编导用舞蹈所比拟的现实,才能突出对生活情景的丰富联想,产生出形象的潮涌。创作者用情感活动予以集中概括的生动形象移置到作品中,使欣赏者看作品时可以通过情感共鸣而引起自由联想,为了促进舞蹈欣赏的发展,向观众作些舞蹈解说是需要的,但这种解说不应该拿规定死的内容去限制观众的情感活动,而应该是通过生动的情景和舞蹈表演者将舞蹈情感表现出来来帮助和诱发观众的情感活动,让观众在共鸣起来的情感支配下主动地、自由地从舞蹈联想到生活,让舞蹈真正发挥他的作用。我国的古代舞蹈中,把“情”视作舞蹈的产生根源。“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也,足之蹈也。这段话除了说明各种艺术形式的区别及其内在联系外,着重强调了“情”在艺术创作活动中的重要意义,诗、歌、舞都由情而生;特别是舞蹈,被视为感情激越时的一种表现形态,“舞以宣情”。这是我国舞论中对舞蹈抒情性的总结。
如果说舞蹈创作活动始终是在强烈的感情支配下进行了的,那么生活则是舞蹈的源泉,也是艺术家的情感源泉,只有艺术家火样的热情,才是使生活成为艺术品的根本动力。所以说,舞蹈创作事实上就是一个“使情成形”的过程,没有感情,就没有舞蹈。
情感表现赋予舞蹈生命力,所谓“鼓之舞之以尽神”,就是要求淋漓尽致地展现内在的“神”——神气、精神,即内在的情感。也指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性格、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揭示。譬如《孔雀舞》,它抓住了孔雀富有特征的若干动态,然而着意不在孔雀的自然习性,而是展现傣族妇女善良的心灵和美的体态。这样让情感从舞蹈“形象性”中表现了出来。
舞蹈家在现实中展现和研究了人体在某种动态中表现出来的美,力量和技巧,便把它提炼出来,进行加工,升华成为舞蹈技术。这样的动作,或是富于美感,或是技术性很强,当舞蹈家在不同的情况下恰当地组合这些动作时,它们也就成为能表现各种不同内容和情感的工具。那么舞蹈中的情感表现通过什么渠道完成呢?
一、通过摹拟、再现来表现情感
从本质上看,舞蹈是属于表现的艺术,早期的舞蹈中有着极强的摹拟因素。从舞蹈的发展过程来看,摹拟、再现仍是后世舞蹈中的重要手段,表现这方面看,舞蹈与音乐、抒情诗有着相似之处。它可以通过摹拟、再现来表现人的内心情感。另一方面,由于舞蹈同时具有较强的造型因素,它也可以通过摹拟而再现自然的或社会的现实美,叙述事件,刻画性格,这方面,舞蹈又有着不同于其他表现艺术的广阔天地。
二、通过“缘物”来传情——人与物(道具)的统一
种类繁多的道具舞蹈,是构成我国民族舞蹈传统特征的又一因素。道具在我国舞蹈的发展中并不是后来附加的成分,而是和原始舞蹈同时产生的,当原始舞蹈从先民运用工具的劳动生活中萌芽时,形体动作就和工具结合在一起,构成我国舞蹈艺术早期的审美形式,如后来发展成的《干戚舞》等器械舞蹈,从这一历史现象中,我们可以知道,各种各样的舞蹈道具,和与之相适应的舞蹈动作来自同一生活源泉,是为表现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思想感情服务的,它们是一个整体。
“缘物寄情”,是我国古代艺术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使用得当,常常能收到其他手法所达不到的艺术效果。
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她用她的情感表现感染着人们的思想、品质、情感,影响和陶冶人们的性格、情操。所以说,舞蹈凝聚着编导的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她的情感表现肩负着传达编导思想,陶冶观众情操,征服人类灵魂的重大责任。那么,我们就应该重视舞蹈中的情感表现,舞者们就应该敢于大胆表现感情,不仅仅提供美与快乐,更应该让“舞蹈之灵魂”去感动“人类之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