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铁路隧道荷载下下穿隧道不同断面位置动力响应分析

来源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l19801110t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铁路隧道时,重载列车荷载对下穿隧道的影响不能忽视.以某新建交叉隧道为研究背景,通过激振力函数得到重载列车激振荷载,运用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三维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选取开挖深度为33.5米、50米、66.5米的三个工况,研究上跨隧道重载列车荷载对于下穿隧道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随着监测断面与交汇位置距离的减小,各监测点的加速度不断增大,当监测断面位于上跨隧道中线正下方时,各监测点的加速度响应达到最大.同一工况下各监测点的加速度响应均满足:拱顶>拱腰>隧底的趋势.总之,下穿隧道的最不利位置发生在上跨隧道中线正下方断面的拱顶处,无论是开挖阶段还是后期运营阶段都应该给予重视.
其他文献
盐渍土是广泛存在于我西北地区的一种工程性质较差的路基填土,通过采用土凝岩进行盐渍土的改良研究,对不同含盐率以及不同养护龄期的土凝岩改良盐渍土做击实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土凝岩改良盐渍土的击实试验,发现随着土凝岩掺量的增加,最优含水率逐渐增大,最大干密度逐渐减小.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土凝岩改良盐渍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含盐率的增加,无侧限抗压强度值减小,并且衰减的速率越来越小;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大,无侧限强度值也随之增大.
传统的脉冲激光时域热反射系统通常基于远场光学设计,对于微纳米材料热物性测量的空间分辨率约在3μm~10μm范围,不足以满足先进微电子器件和芯片的热物性测试要求.基于近场光学原理,本文研究了提升时域热反射系统空间分辨率的新颖技术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实验系统.实验获得的微纳结构样品测量数据表明,基于近场技术的时域热反射系统对于微纳米材料热物性测量的空间分辨率可提升到1μm.该技术为微电子器件热设计和纳米尺度热输运机理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手段.
溶陷性是黄土具有的一个显著的特性,当黄土被水浸入,会使黄土生成一系列的孔洞,当受到外部压力作用时黄土中的孔洞被挤压造成不均匀沉降,最终会引发塌陷破坏,为了研究冀西北地区黄土的溶陷特征,本文基于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含水率条件下溶陷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试验土样含水率的增加,湿陷性黄土的溶陷变形越大;湿陷性黄土的含水率一定时,随着压强的增大,湿陷性黄土的沉降量不断增加,初次施加50KPa的压强时变形最为明显而后随着压强的增加沉降量趋于平稳;当湿陷性黄土的含水率与压强一定时,试验土样在浸水后沉降量有一个显著增大.
依托京张高铁某交叉隧道,本文通过现场实测及理论分析对新建隧道开挖对交叉隧道力学行为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基于爆破振动速度及沉降数据,提出可实践的预留核心土三台阶爆破施工方案及隧道支护优化方案.现场试验结果证实,预留核心土三台阶爆破施工可有效减小爆破施工引起的结构振动;同时,优化后的支护方案减小了交叉隧道沉降,有利于交叉隧道的施工安全.
通过模态分析基本理论的研究,整理出模态分析中相关模态参数的推导过程及物理意义.结合工程实例,总结模态测试的操作流程及模态分析的工程应用,为结构振动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在结构工程中,除了梁板柱结构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板柱结构,板柱节点冲切破坏是其主要破坏形式.多年来,众多学者对板柱节点的冲切破坏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方法也是多种多样.除试验外,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也可分析探究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本文在所选文献试验基础上,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试验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通过本构模型是否考虑软化段进行的两种模拟所得的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可知加软化段进行的模拟其结果会更接近试验,分析其损伤图可了解板柱节点内部的破坏情况,模拟结果对板柱节点冲切破坏的研究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山西、陕西和甘肃等3个产地的10批次蒙古黄芪中的补气主成分多糖和皂苷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蒙古黄芪中的多糖含量大小为:甘肃(31.34%)>陕西(30.96%)>山西(27.44%),皂苷含量大小为:甘肃(47.57%)>山西(43.30%)>陕西(38.77%);甘肃蒙古黄芪中的多糖和皂苷含量均最高,山西蒙古黄芪中的皂苷含量高于陕西的,而陕西蒙古黄芪中的多糖含量高于山西的;黄芪在甘肃能较好生长,能更好地发挥其补气功效.该研究为补气作用蒙古黄芪的产地优选和药材深加
裕华燃气锅炉厂房施工涉及土建、锅炉、管道、电气、热控、水工、化学、消防和暖通等多个专业,厂房内部分为锅炉房及辅助车间等功能分区,每个分区又分多个结构层.面对结构复杂、专业较多的施工情况,先期土建工程施工困难较多.本文通过BIM技术应用到燃气锅炉厂房对土建工程复杂结构施工优化方案、质量管控等方面提出几点想法.
为提高低熔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的结晶性能,将滑石粉分散在1,4-丁二醇(BDO)中,与对苯二甲酸(PTA)、间苯二甲酸(IPA)和己二酸(AA)等进行共聚,得到改性低熔点PBT.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不同滑石粉加入量的低熔点PBT的非等温结晶性能,并采用Jeziorny方程及莫志深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方程对非等温结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滑石粉改性可以显著促进低熔点PBT的结晶,结晶速率提高,表现在结晶温度和结晶活化能增大,半结晶时间缩短.动力学分析表明Jeziorny法虽然有一定的偏差
为了研究对比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的热稳定性,采用热失重(TG)分析法研究了三种树脂的热降解行为.使用Kinssinger法、Flynn-Wall-Ozawa法以及Coats-Redern法对三种树脂的热降解表观活化能以及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BAT共聚酯中PBA结构单元的引入,改变了 PBT的分子结构,导致其降解行为与PBT、PBA产生偏差;表现为PBAT在热降解反应的初期,降解活化能略低,但在反应后期,